第八十一章 閱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穆花了一個時辰寫了兩篇短文,不過仍然覺得有些不夠,所以也是點燈奮戰,後面又繼續寫了幾個故事,一併摻雜在了其中。

《啖人狐》《石壁妖》《白玉蛇》《深山樹》《青紅馬》

這一個個故事,都是取材於過往宋穆所看過的各種志怪小說或戲劇,只是保留其情節大綱,將其中的具體的內容和人物風格重新杜撰,刪除了那些人妖之間的美麗奇遇,著重將其中的美景虛像都刻畫為妖魔要吞噬人類所設下的陷阱。

在這些故事之中,初讀頗有幾分玄奇和樂趣,志怪最吸引每個人的目光,但是隨著故事逐漸深入,讀者便會逐漸知曉其中的妖怪如何陰險狡詐,如何想方設法想著吞噬人類。

待到故事高潮,便有一身冷汗出來。

這樣的故事,娛樂性與警示性相通,宋穆對此十分的滿意。

做完這幾個故事,宋穆把紙張都小心的收了起來,準備明日在府城之中找尋一處書肆,看看是否能夠將這些故事刊印出來。

今日晚間逛鬧市的時候,宋穆便看到好幾處地方都有人在售賣小人書,也有那說書先生說著各種古今英雄傳。

這都是白話文,這類志怪的體裁,應當不會沒有市場。

想著這些,宋穆也總算是上床閉眼,恢復腦中的念力。

如今宋穆腦海之中的古書已經有了許多的變化,其中的書頁之上已經多了很多的東西。

例如之前解構的《宋氏古言注》,還有宋穆所做的多首古詩。

不僅如此,宋穆今日在考場上所寫的兩篇詩詞此刻也同樣出現在了古書之上。

而且上面已經有了判定。

《烏江》,才氣五斗。戰詩

《南鄉子》,才氣七鬥,戰詩。

不過自己寫的這幾首詩之中,只有來府城之前那幾首詩上已經有點點的光芒散發。

這個現象宋穆之前就已經見到過了,那是這些詩詞被傳頌之後,自然匯聚而來的光點。

自己也問過了秀才師兄們,這是詩文傳頌的妙處,相當於每個通讀宋穆詩文的人自動幫著宋穆匯聚文氣,對原創者有極大的好處。

而《烏江》和《南鄉子》兩首詩詞卻還沒有任何的動靜,想必也是還沒有傳播出來,如今或許還躺在考院的某個箱子之中。

如此想著,已經是深夜,宋穆只覺得一陣睏意襲來,不知不覺的便進入了夢鄉。

此刻在考院之中,範提學正帶著一眾閱卷官,開始審閱院試的卷子。

一眾閱卷官首先做的是從一大摞卷子中分出那些已經達成秀才境界的卷子,將它們分在一堆,等待閱卷之後的排名。

這些卷子十分好認,因為每一張可以讓秀才達境的卷子,必然是文氣凝結,力透紙背,那些寫得好的卷子,更是頗有分量,饒是前來分卷的考官,也要運起文力才能拿動。

而在這之外,還有“搜卷”這一環節,針對的則是那些沒有達境的童生。

他們的文章或許也有幾分出眾,但是因為沒能達到足夠的文氣,所以沒能一舉達境,而“搜卷”這個過程,就是再次給他們一個機會。

之後出了排名,他們還可以接受一次文星青芒洗禮,若是能夠藉著這番機遇順利達境,那便也授予秀才文位。

這“搜卷”的人數,則是達境秀才人數的十分之一。

分揀工作也是比較簡單,只是將兩撥卷子全部分出來,然後先對其中落榜的卷子進行“搜卷”,各個閱卷官拿出了結論,再交由副考官或主考官定奪。

而此刻的副考官和主考官,已經開始看秀才卷子。

“這經義文章寫的的確是不錯,一句古人謂之學而無止境,君子尚學且好學,不錯,不錯。”

副考官肖厲此刻拿著一份糊名的卷子看著,此刻還不斷的點頭,最後在上面花了一個紅圈。

卷子給到旁邊的桌上,主考官範提學抬眼瞅了一下,然後又是繼續看面前的卷子。

“今年吉州府考上的秀才足足有七十一人,已經超過歷年了,唉,此刻我都有些靜不下心來了。”

副考官肖厲喃喃說了一句,也是一番深呼吸,這才繼續看下一張考卷。

不知道過了多久,肖厲已經覺得眼睛有些刺痛,揉了揉太陽穴,覺著自己已經沒辦法集中注意力,便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

給自己倒了一杯濃茶,肖厲見範正雄還在查閱卷子,當下也是抿了抿嘴,又小心點了根新蠟燭,然後繼續閱卷。

“再看片刻便是丑時了,肖大人早點休息,明日再看吧。”

範正雄這時候開口說了一句,肖厲也點了點頭,不過仍是拿過一張卷子,開始看了起來。

卷子入手,肖厲第一眼便發覺這卷子的字型十分的不同,不像是的尋常的楷體,有顏體和柳體的風韻,但是每個字的字幹都非常細小,只有起筆和提筆處頗為粗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種纖細的字型,讓文章看起來不再是那麼粗壯,也讓文章間隔無形增大了一些,倒是有些賞心悅目。

肖厲在心中讚歎了一句,如此文章上,能夠有不錯的字,也是一個不錯的亮點。

不過旋即肖厲也是平心靜氣,一篇文章的好壞,可不單單是的字型能夠決定的。

肖厲潛心開始看文章,而只是看了片刻,肖厲當下卻是眼前一亮。

不固不威不重。

這個經義考題的破題關鍵還在於是否知道其出處,這是第一個得分點。

而顯然對方已經看出來了,只不過他比別人要高明了一點。

這個題目,最重要的一個規律便是其將不固放在了最前面,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變動,但是整句話的意思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出題人更想要看到的是考生對此的一個態度。

忠信的確可以,但是只能說中規中矩,更重要的,是能夠倡導學習。

而肖厲在開篇,便見到了學的字眼。

對方的寫法十分簡單明瞭,從古至今,正是因為人類有了學習的能力,才能鴻蒙開天,才能有智慧顯現,才能讓天下人彬彬有禮,人類最後也是靠著不斷地學習,才在亂世之中奠定了基礎。

非常不錯的一個開題,不僅闡明了學習對個人的重要性,也闡明了學習對天下的重要性。

當下肖厲只覺得自己看到了一篇好文章,剛剛的疲倦也是一掃而空,然後目不暇接的往下看去。

這一看,便是再也停不下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待到肖厲將這兩千字的文章讀完,當下竟然長長的籲了一口氣。

這一口氣,帶著幾分暢快,帶著幾分欣喜。

“好文章啊,好一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肖厲拍案而起,將旁邊的範正雄都嚇了一跳,兩人目光對上,肖厲連忙舉過手中的文章,對著範正雄開口說道。

“提學大人,此文可當經義第一!”

範正雄頓時挑了挑眉毛,有些不可置信的說道。

“肖兄,這裡可還有許多文章未看,你現在就下定論,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肖厲卻是堅定的搖了搖頭:“不,大人,這篇經義文章,實在是貼合題目!”

說著,範正雄也是將信將疑的接過,不過也是眨了眨眼睛,將手中的卷子遞了過去。

“肖大人雖是這麼說,但我手中這篇文章也極為不錯。”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