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題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穆聽得陶令冬這等說法,還有看著此刻他那般灼熱的目光,宋穆卻是顯得無比的平靜。

妖族因為自己在殿試之上的文章而有了變動,這等說法其實帶著幾分牽強,宋穆相信自己所寫的那篇文章的確帶來了變化,但引得妖魔如此震動,其中必然更有其他緣由。

只可能是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低估了自己給妖魔帶來的威脅。

那陶令冬此刻已經起身,當下看著宋穆說道。

“宋狀元,我們一直都想要知道,你所寫的那篇文章,裡面究竟是什麼內容?”

“難道只是和漕運有關?”

“還是海運?”

陶令冬忽的問出這些話,語氣之中卻夾雜著更多的不確定。

從自己殿試之後,這朝廷的政令變動之中,他們或許的確能夠猜出一些蹤跡來,漕運和海運的變化是遮掩不了的。

只不過他們所看到的,始終是表象。

自己所寫的海運,不過是海權一詞最初展露之意,說到底,自己所說的海權,是要在文朝人的內心中,激發出一樣潛在的東西。

人的貪婪。

貪婪,是人族埋藏在心中,永遠不會消失的慾望,當貪婪可以得到滿足之時,他們會願意冒險,而當貪婪被戛然而止之時,他們會想盡辦法去滿足。

只是這一切,被妖魔強悍的力量壓制,讓人族不得不偃旗息鼓。

宋穆的心中此刻閃過這些思緒,但是當再次看向這三人的時候,宋穆卻只是輕輕的搖了搖頭。

“聖人,其中的事情,卻恕在下不能與你們詳說。”

“若其中真的藏著讓妖魔害怕的秘密,那這個秘密,想來越少人知道越好。”

陶令冬的臉上頓時露出一分急色,旁邊的人便是忍不住,對著宋穆問道。

“宋狀元卻不能與我等透露半分?”

宋穆微微搖頭,連忙拱手。

“聖人,此事能先知曉的,當是陛下,在下不日便往長安去,與陛下相商,而後再請陛下定奪。”

宋穆如此算是堵住了幾人的嘴,幾人也知曉這其中事情重大,也只能無奈點頭。

只是他們的臉上顯然還是有些失望,那陶令冬當下看著宋穆,思慮片刻後才開口說道。

“那狀元如何考慮這詞宗的事情。”

話題重新迴歸到了最初的目的,而此刻宋穆心中卻是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

若說之前自己是有所動搖,但是知曉這詞宗的建立其實是一次對文朝有益的嘗試之後,宋穆便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說不。

這件事情,正在被人族之力推著往前。

只是宋穆依舊沉吟片刻,然後才開口說道。

“此事或許要再等些時候吧,他日卻要仰賴諸位聖人了。”

聽到此話的三人當下臉上終於有了一分輕鬆的神色,當下便是連連點頭。

“那一切便看宋狀元之後的想法了,但是老夫還是多嘴一句,此事,從快。”

陶令冬當下還是對著宋穆囑咐了一句,心中卻是多少都有些迫不及待。

宋穆緩緩點了點頭,此刻這場中沉默片刻,宋穆放下手中茶杯,然後緩緩開口問道。

“那諸位聖人,卻不知能否與我說說,師父的事情。”

此話一出,三人都抬目看向宋穆,當下那眼中卻都閃過幾分異樣,不過旋即他們也似乎做了決定,此刻那陶令冬率先開口。

“其實皇甫風明,是那時候我們所見過,最聰慧的弟子,他的師父陶澤,也是萬里挑一的極致之人。”

宋穆面色微頓,此刻臉上倒有著幾分好奇,陶令冬則是沉聲繼續說道。

“只是我們所言聰慧,並非是他們的文力境界,而是他們對念力的操縱領悟。”

“陶澤是我詩宗後人,曾覺醒了先祖八成的血脈,於文力一途雖無過分造詣,但在念力一側,竟在童生之時便已修行而出,往後即使面對同階甚至高階弟子,與其用念力爭鬥,從不落下風。”

“而陶風明也繼承了這等聰穎,只是他似乎少了幾分超然,對詩宗,對文朝百姓,與我們有太多不同的看法。”

說到這句話的時候,宋穆明顯看到三人都是不由自主的皺了皺眉頭,當下目光卻是在宋穆的身上掃過。

顯然他們有些憂慮,認為陶風明這等態度,很有可能會給宋穆帶來影響。

宋穆卻是坦然,此刻只是輕聲開口說道。

“師父與我說,他與宗門決裂,是在於兩件事情,一是陶澤太師之死,還有便是師父之女同樣死於比鬥之中,不知三位,對此作何解釋。”

聽到這話的三人,臉上的神色更是有了變化,甚至罕見的露出幾分猶豫之色,三人再三思量,那陶令冬才是嘆了口氣,此刻與宋穆說道。

“宋狀元,於這比鬥之事,是我詩宗之誤。”

“痛失這兩位天驕,於我詩宗,也是損失。”

宋穆聽得這話卻是微微皺了皺眉頭,此刻看向對方,卻是不免有些疑惑的說道。

“那既然聖人所言比鬥之上會損失天驕弟子,那為何如今這等血腥比鬥仍存,秀才境界,便可在比鬥中卸去別人一條臂膀?”

此話一出,旁邊一人卻是連忙開口說道。

“宋狀元,我等所做也是無奈之舉,先祖之詩詞,所推崇的是逍遙自在,但是如今文朝如此情形,若是門下弟子都過著那逍遙自在的生活,如何斬妖除魔?”

“要在那化外之地那般搏殺,非兇悍而不可為。”

宋穆聽到這話卻是默然,此刻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面色驟然有些變化。

這等言論之中,其實不過是避重就輕,因外物緊迫,便可如此壓迫弟子,陶氏詩宗或許已經走到了一種極端。

只是宋穆並未胡亂言語,此刻只是沉沉出了口氣,然後看向三人說道。

“聖人所言,五柳先生所推崇逍遙自在,陶氏詩宗或許也有無奈之由,只是這其中,縱容殺戮,難道非泯滅人性?與五柳先生背道而馳了嗎?”

陶令冬三人聽到這話都是陡然瞪大了眼睛,此刻帶著不可置信的看著宋穆,當下其中一人臉上便是有些陰沉,就要反駁時,宋穆卻是忽然拱手說道。

“聖人,宋某此番便告辭了。”

“不過當初聖人所望在下於品陶碑上書寫一句,今日卻是莽撞了。”

這般說著,宋穆當下自己拿出紙頁,手握墨筆,就在這紙頁之上迅速的書寫開來。

片刻後這文字完成,宋穆起身再次朝著三人拱手,此番沉聲說道。

“此番詩宗之旅,宋穆收穫良多,多謝諸位聖人解惑答疑,其中之事,宋某必然多去揣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中若有不當之處,還望諸位聖人海涵。”

眾人紛紛起身,宋穆則已經快步躬身出了這大殿。

見到這個情況的三人紛紛一頓,而當下陶令冬卻是拿起那紙張,此刻看到上面的文字,驟然一頓,

“見寒兄。”

旁邊的大儒見到陶令冬這等神情也是連忙上前,但是當他同樣看到這紙張之上的文字的時候,竟也忍不住的一頓。

只見那純白大紙之上,墨水而成的端正文字顯得尤為刺眼。

“千載後,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

……

------題外話------

感謝書友liulimeng、日落之地、打起小鼓的月票支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