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當眾解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秦太傅的詢問,宋穆當即起身,此刻看向對方。

秦太傅所見的《大學·八章》,正是那句“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 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秦太傅引申於君子之行始末,言正心必修身。

這般引意,自然是與君子有關, 秦太傅便要眾人解釋如何心正而後必修身。

而李棟所言胸有大志, 不拘小節等等, 也算切合其意,只是看起來秦太傅並不滿意。

而宋穆被叫起來的時候,腦中也在飛快的旋轉。

秦太傅剛剛所解釋的時候,宋穆對那句正心在於微末皆感,萬事都體驗才可正心頗有感觸。

李棟也是順著對方的意思答下去的,卻是沒有得到秦太傅的認同,宋穆此刻思慮其中緣由,覺得癥結在何人正心這事情之上。

思索片刻後,宋穆也愈發的篤定,李棟只說了讀書人,若是一般言論,想來也沒有問題,但是對方身份超然,場中眾人又是皇室子弟,顯然拘泥於一處並不足夠。

秦太傅如此留白, 顯然用意深刻。

不過此刻將問題踢給了宋穆, 宋穆回味覺得或許是為了看看自己的本事,也算是在這眾人面前豎立足夠博學的姿態,當下便笑著拱手。

“回太傅,卑職稍有思慮,還望能得指正。”

如此說著,周遭眾人都紛紛看向宋穆,此刻似乎也都打起了精神,竟個個盯著宋穆。

李棟也看向宋穆,此刻面露期待,也是饒有興趣般。

“那宋講學不妨直言,也算為諸位開解一番。”

宋穆點頭,朝周遭眾人拱手,而後沉聲說道。

“太傅所言正心必修身,殿下所言讀書人之緣由故可行,但是卻要有所分別,於這其中,才能見之所謂身正與否,亦或是如何身正。”

聽到這話的眾人臉上顯然都有一些迷惑,覺得不知宋穆所言之事。

秦太傅則是立刻挑了挑眉,宋穆所解題的方法不算精妙,但是這般於他感覺,卻仍舊有些同李棟的拘泥了。

宋穆哪能不知道這其中東西,但若是自己直接推翻殿下所言,實在是過分狂妄,況且殿下所言也有可取之處,順流而下,再展開,豈不是美哉?

而秦太傅當下也只是示意宋穆繼續說下去。

“殿下所言讀書人之正心,於下官所看,卻有寒門與豪門之分。”

此話一出,秦太傅也立刻察覺到了宋穆的用意,此番笑著點頭,卻是開口說道。

“那依據宋講學所言,這等寒門與豪門,所正心之結果不同?”

“非也,在下所言,乃是正心之路途不同。”

“孔聖曾言,志於道、居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所謂儒者所做相同,境遇不同,但殊途同歸。”

說著,宋穆當下看向眾人此刻,開口問了一句。

“下官斗膽一問,殿下,還有諸位可知寒門如何求學?”

此話立刻讓眾人一愣,身為皇室貴胄的他們,或許曾有所耳聞,但是不過是道聽途說,自己終歸是未親身而歷。

李棟當下便向著宋穆說道。

“宋講學,還請賜教。”

宋穆點頭,便與眾人言說了自己和當初諸位同硯的經歷。

例如農耕之家子弟卷衫入田,背母赴考,還有求見大儒,腳下三寸積雪而不得。

宋穆有將故事的能力,雖只是寥寥幾句,便將眾人代入了那種情境。

秦太傅就在一旁見著,見著眾人各個全神貫注,一時間也是在心中默默點頭。

覺得這宋穆多有一番親和力。

只是所言若是最後是不切合自己所問,卻是如何都要喝罵一聲的。

宋穆當下簡短講完,而後沉聲說道。

“此為寒門之苦,困頓於求生,渴望於求道,歷經萬事艱難,心中無所謂恐懼,才能以心端正,促身正。”

此話一出,這幾位皇戚子弟立刻點頭,臉上都有一番感慨,而他們卻是見到宋穆扭頭看向李棟,此番再次開口。

“殿下,您自幼讀書,覺得豪門子弟讀書又如何?”

李棟聽得此話,當下垂目,不過也是開口說道。

“也常常要秉燭讀書,日日背誦,頗是辛苦,只是……不用擔憂肚飢體寒。”

此話一出,旁邊也有子弟立刻抬手說道。

“殿下所言極是,我等三歲蒙學,日日苦讀,稍有懈怠也要挨板子的。”

宋穆自是點頭,此番也拱手繼續說道。

“此乃豪門之讀書人也,不憂溫飽,不慮無書,但父祖期望,所學龐雜,日日勤懇不敢懈怠,少體膚之苦,但亦需萬倍努力。”

“豪門相較,便是豪門讀書人心正之路。”

不過說到此處,宋穆卻是立刻劃分一轉。

“但是除此之外,天下百姓萬千,非讀書一途可成君子,萬民向上求生,滋養文朝,且都是心正之途。”

“故而心正之途,如太傅所言始於微末,但正心之法萬千,因人而異,歷經所謂忿懥、恐懼、好樂、憂慮,才得身正。”

宋穆擺出了自己的結論,眾人一時間默然,正喝著茶水的秦太傅卻是猛然挑眉,臉上那抹嚴肅似乎鬆懈了一些。

此刻他也算是完全明白了宋穆的意思,心中也更有一番感慨。

不愧為狀元之才,此番解釋,講述,都是上佳。

而眾人聽得這話也多有感觸,似乎豁然開朗,一時間個個連連點頭。

李棟拱手受教,宋穆同樣連忙拱手,目光則是看向秦太傅。

“太傅,此番便是下官見解,還請太傅斧正。”

秦太傅則是笑著撫了撫須,當下目光看向宋穆,又掃向眾人,此番沉聲說道。

“宋講學所言老夫也極認同,此等解法,不僅是破題之法,更是於人生之法,諸位可都明晰了?”

眾人此番也是連忙拱手,紛紛應答。

秦太傅又補充了一兩點,大同小異,但是多有精簡,宋穆於一旁聽著,也是不時點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堂課很快結尾,眾人得以短暫的休息,卻是紛紛圍上了宋穆。

此刻李棟也笑著朝宋穆拱手,當下沉聲說道。

“宋講學,沒想到您重回長安,此番,實是令我萬分驚喜。”

這麼說著,李棟還感慨的說著。

“當初講學離開長安時所寫的那首詩,李棟一直儲存,日日懸於床前,望能達成這等心境。”

“還有講學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李棟也時時勉勵,實在是受益匪淺。”

宋穆笑著拱手,此番也是客套了幾句,不敢胡亂多言,而這時候卻是有一個太監匆匆走來,當下與李棟說道。

“殿下,郡主前來拜見。”

“已經在後花園等著您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