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故鄉常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穆的這個想法並不是一時起意,恰恰相反,這件事情,其實算是宋家人一直以來的心願。

當初宋家從豫章城狼狽回到石陽縣的時候,就對位於省城的宗祠十分掛念,但是奈何當時沒有辦法,也實在沒有財力去將宗祠重新遷回老家。

想當初宋家在石陽縣立足生長,宗祠卻是隨著幾代先祖的奮鬥而落在了省城,可時光荏苒,之後卻落得那般孤零零的下場。

也正是因為這番遺憾,也才有了之後洪州宋家的那些事情。

當宋穆將這個決定重新與宋良達說起的時候,宋良達自然是滿口贊成,但是唯獨覺得這十分艱難,所耗人力物力,當是宋家難以支撐的起的。

而這一切其實宋穆也已經安排好了,宋穆做事之前從來都是做好萬全打算的。

自己當初離開豫章城的時候,與杜纖音的詞冊之中便說明了此事,望其代勞。

而至於這搬遷宗祠的花費,自己也已經將之前碧璽之中,當初陛下賞賜的五百兩黃金悉數給了杜纖音,再委託其變賣一些不便經營的祖產,如此花費當是能夠解決。

雖說如今宋穆氣勢長虹,今後宋家也大可發達,再次居於豫章城之中也不是沒可能,但是對於宗祠,宋良達和宋穆得的想法倒是一致,還是希望能落在石陽縣。

如此才算真正的瞭解心願,也算讓祖先落葉歸根。

此刻,當宋穆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場中的眾人臉色顯然都是愣了一下。

他們顯然沒想到宋穆竟會有這等驚天的打算,當下金昌武率先反應了過來,詢問此事是否可行。

“大人請放心,在下已經籌措足了銀兩,省城之中有人全權代辦,足以將宗祠完整的遷回此處,除此之外,宋家也希望藉著此事,能夠為石陽縣做些事情。”

“哦?願聞其詳。”

此刻聽到宋穆這般說,金昌武等人稍稍松了口氣,也頓時打起了精神。

“宋家久居於城中,深受各位大人,街坊叔伯的照顧,在下也打算額外拿出一筆銀子,先在城外購置一批學田,然後在宗祠旁開設一個私塾,供給城中一些百姓子孫讀書。”

宋穆這番話說的很是平靜,周遭的眾人此刻也都紛紛露出了笑容,臉上還多有幾分讚歎。

若說宋穆所言的自己幫扶了宋家,眾人臉上多有些掛不住,但是宋家願意在城中建造私塾,這等事情是對大家十分有利的,甚至也願意錦上添花。

畢竟此等事情,功在千秋,再合百姓心意不過。

旁邊的宋良達一直靜靜地坐著,聽著自己侄子為宋家今後所做的規劃,此刻神情也是多有幾分感慨。

自己印象之中,這個侄子從小就不甚活潑,甚至有些做人木訥,但難能可貴的是多有鑽研精神,且還算堅韌。

不過一年多,自己的侄子,已經成長到替自己完完全全的撐起了這個家。

宋良達心中多有幾分感動,畢竟這樣一位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的讀書人,就是自己身邊最親的一個親人。

這讓人實在是慶幸,又覺得先祖蒙陰,讓宋家還能繼續走下去。

如此,宋穆當下也算全權代表了宋良達,與眾人商討著關於遷回宗祠和捐建學堂學田之事,眾人這一頓中午飯,也算吃的十分的自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晚間的宋家宅院依舊是十分熱鬧,這條如今已經改名叫做解元巷的衚衕今晚更是燈火通明,不少的人都聚集到了這裡,還有那城中富賈,特意請了戲班子來唱戲,更添兩分熱鬧。

這解元郎回鄉的日子,竟比不久前的中秋節還要熱鬧。

不過這些天還算是喪期,宋穆所幸沒被眾人再拉出去赴宴。

接下來的幾日,宋家也將宋良通和餘梅的喪事辦的風光,不同於之前的草草下葬,此番,終於可以在老太爺旁的衣冠冢裡,隆重放上宋良通的遺骨。

這一日情景自然也是滿城鬨動,宋家悲痛,但是身後靈柩扶棺之人中,有歐陽宏的面孔,有數位鄉老所在,也讓全城百姓多有感嘆。

待到頭七一過,宋穆便去了城中各處拜訪了一番,同時也在城內買到了一塊地皮,又在城外買了十數畝學田,待到私塾建成,將用來作為聘請先生的束脩。

而待到宋氏宗祠遷移回石陽縣後,還將會繼續增加學田的數量,專為窮苦子弟提供食宿。

宋穆的這番舉動,也立刻迎來了百姓認同。

他們羨慕於宋穆此等年輕有為的讀書人,同時也高興於城中能多上一所私塾,自家孩童若是有幸能入其中,將來沒準也能成為半個解元郎那般的人物。

百姓的想法總是那麼單純質樸,如今的宋家,雖然不算人丁興旺,但也是有口皆碑了。

做完這些,宋穆一家也乘船而上,回到了吉州府,拜謁了一番的官員與好友。

待到這些事情做完,時間已經來到了十月末。

這一日,宋穆依舊是早早起床,晨讀完後,與二叔一家安靜的吃完了早飯,便從屋內拿出了一大包行禮。

“敬昭,這外面比不上家中,在外還是多要小心,也多切勿與人置氣。”

宋良達幫著宋穆提著東西往外走,此刻還不停的叮囑著,宋穆當下也是笑著點頭,朱氏只是一個勁的往宋穆的包袱之中塞東西,尤其是知曉宋穆這等文人有那種神乎其神的收納工具,更是恨不得做上滿滿一籮筐的吃食讓宋穆帶上。

宋明微也沒閒著,小丫頭如今已經與朱氏學了一些針線活,此番為宋穆繡了兩條束髮帶子,小心翼翼的讓宋穆收好,不過仍是有些頑皮,跳脫著要宋穆下次回來給她多帶外面的好吃的。

此番親情之景,看的旁人也多是有些感慨,那衚衕之中的人得知這位新晉解元郎要與師父去四處遊學,此刻也是出來恭賀兩句,或是拿出些東西送上。

宋穆盛情難卻,所幸碧璽還塞得下這些東西,就是這般,花了好些功夫,才總算能往著城外碼頭而去。

可還未走上幾步,便聽得身後有馬車聲響,然後是幾聲呼喝。

“敬昭,等等我。”

宋穆回頭,見到來人竟然是孔宗,如今的孔宗黝黑了一些,但是人也壯實了不少,此刻從馬車上跳下,不顧孔宅車伕的提醒跑到宋穆面前,連忙朝著陶風明和宋穆拱手。

“敬昭,怎麼走的這麼急,我送你一程。”

這番說著,宋穆也是點頭,此刻與孔宗還有二叔一家一同往著城外而去。

“如今宋兄在我吉州府也是傳奇一樁,你之前在省城一事,還引得妖魔覬覦,更是傳遍一方啊。”

孔宗與宋穆一邊走著,拱手說道,宋穆也是笑著應上兩句。

兩人一路聊著到了碼頭,恰逢北上的江船也就要開了,宋穆當即與幾人告別。

“敬昭,今日一別,之後我或許只能在《天下文刊》上再窺你的蹤跡了。”

孔宗滿臉慨然的朝著宋穆拱手,宋穆也是露出個笑容,笑著說道。

“祖海切莫思念,往後歲月尚遠,此番短別,但是斷不了我們這輩子的交情。他日我們必然相逢。”

“倒是共商國是,甚是妙哉。”

孔宗聽得這話也是笑著點頭,臉上有著幾分激動,也暗暗發誓,要奮發圖強,竭力追趕宋穆的腳步。

宋穆又轉頭看著二叔一家,叮囑了幾句家長裡短,而後才是說道。

“叔,家中宗祠重立之時,且定要致信於我,還有他日私塾落成,若我不能回,我也定會想辦法送上一番祝賀的。”

聽得宋穆這般說,宋良達也是神色嚴肅,拍著胸脯向宋穆保證一定會將這些事情辦妥。

做完這些,宋穆才與陶風明,依依不捨的登上了江船,此刻江水滔滔,宋穆看著已經遠離的吉州府,沉沉的吐出一口氣。

“如此,嘴邊將常有故鄉一詞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