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三字經》構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哥哥,你們都會讀書寫字嗎?”

晚間,點了一堆篝火的祠堂之中。

從船上下來的一眾船客此刻都在這裡休息,百姓們自動聚在一邊,宋穆等石陽縣的文人則都在靠近祠堂大門的另一側。

而在這祠堂之中,此刻還有不少村裡的小孩聚集在這裡。

他們穿著只遮到屁股的破舊衣服,身上髒兮兮的,不過一雙雙靈動的眼睛正看著宋穆等人。

雖是晚間,但是荀夫子還是要求眾人品讀文章,待到夜深了再休息。

而荀夫子自己則是在祠堂外和幾個漁村的漢子交談著,同時也注意著四周的情況。

今日在得知了那件事情的原委之後,荀夫子便掏出筆,重新在那通文碑上描繪了一番,有了舉人文力加持,這石碑的震懾效果又強了幾分。

不過荀夫子依舊是不敢掉以輕心,今日村民們所說的這件事情,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一次的妖物實力強勁,或許已經是個妖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等妖物,對於尋常百姓來說簡直是天災,對於宋穆等還不會使用文力的文人來說同樣是個巨大的威脅,就是舉人境界的荀夫子,此刻也得小心對待。

石陽縣的一眾秀才們此刻還在府城歲考,這一次只是荀夫子將一眾童生和新晉秀才送回去。

這一路上的兇險,都要靠著荀夫子注意。

宋穆正拿著本書看著,此刻聽到一個小孩脆生生的聲音,也將手中的書本放下,抬起頭來,見到兩個五六歲的孩子正看著自己,當下也是會心一笑,朝著他們招手。

他們那童真的目光,讓宋穆想到了家裡的丫丫宋明微,此刻也是心頭一軟。

宋穆從旁邊的包袱之中掏出一小包東西,開啟後裡面是一顆顆指節大小的飴糖。

那幾個小孩見到這雪白的飴糖後一個個也是瞪大了眼睛,嘴裡都不自覺的流出了口水。

清苦山村裡長大的孩子,整個童年也難得吃到幾回這等甜蜜蜜的東西,故而此刻,一個個見著宋穆手中的飴糖,臉上的渴望之情毫不掩飾。

見著宋穆再次招手,這幾個小孩終於抵擋不住誘惑,當下走上前來,宋穆面帶笑容,讓他們伸出手來。

“你們可都蒙學了?可曾識字?”

這時候坐在旁邊的孔宗也是饒有興趣的抬頭,開口朝著他們問了一句。

那個為首的七八歲的孩童聽聞面色有些窘迫,當下低頭不語,只是直勾勾的看著宋穆手中的飴糖,似乎以為要拿著飴糖還要先考教識字。

宋穆也是往著幾人看去,這幾個孩童臉上都有些渴望,不知道是對宋穆手中的飴糖渴望,還是對讀書的渴望。

見到幾個人紛紛搖頭,宋穆和孔宗也是相視一笑,宋穆沒再糊弄幾人,捻起一塊飴糖給到面前的小孩。

幾個小孩紛紛湧上來,一個個的朝著宋穆伸手,宋穆在他們怯生生的眼神之中將飴糖分發,然後朝著那個年紀最大的孩子問了一句。

“村裡沒有夫子教你們讀書嗎?”

那半大孩子抽了一下鼻涕,用衣角小心的包著那枚飴糖,然後才對著宋穆說道。

“範爺爺年紀大了,這兩年不教書了。”

“範爺爺只教過我爺爺和爹爹。”

宋穆聽聞倒是愣了愣,然後才從半大孩子口中得知這位範爺爺竟然是村裡唯一一個秀才。

而這個秀才如今已經九十歲高齡,再教不了學生了。

聽到這話的宋穆也是默然,旁邊的孔宗也是同樣慨然的搖了搖頭。

“這小村莊太偏僻了,孩子們估計以後都是子承父業,不是農民,漁民,便是獵戶了。”

旁邊的幾個書生也紛紛點頭,一個個也都是覺得有些遺憾。

眾人也有從農村出來的,但是再窮的村莊,也會想辦法送有天賦的孩子出去讀書,但是這處過分偏僻的村莊,已經帶著一點與世隔絕的感覺,離他們最近的學堂,都有幾十裡的山路。

孔宗還是有些不死心的追問,除了那個半大孩子會寫自己的名字以外,其他孩子都是目不識丁。

不過吃了飴糖的這些孩子此刻倒是與書生們打成一片了,當下紛紛求著書生們教他們寫名字。

這雖然打擾了大家讀書休息,不過顯然此刻一眾童生秀才都是不顧了,竟一對一的教導了起來。

就是那旁邊跟著一起的一些船客,此刻也是面露渴望,也有人過來求著書生們教他們寫名字。

可就是寫名字,當下也難住了不少人。

眾人這麼學著的時候,宋穆當下卻是看向最近的那個大男孩,當下開口問了一句。

“你們會唱童謠嗎?”

聽到宋穆這麼說,那個半大孩子最先回應,然後不等宋穆再說些什麼,他們便緩緩的唱了起來。

“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

“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發芽,打拔兒。”

……

“大星大星天上落,放青芒,碰地動,引得地上是飛龍。”

“大人大人地上起,蕩文光,封妖魔,殺得天下沒了蟲。”

兩首童謠,不算悅耳,但是朗朗上口,幾個小孩在這一刻都是跟著唱了起來,而且一個個聲音洪亮。

這熱鬧的場面頓時將在外面的荀夫子等人都吸引了過來,幾個村莊漢子上來制止,宋穆等人擺了擺手,只是讓孩子們停下了歌唱,但還是讓幾個小孩在這裡玩耍。

而這時候的宋穆卻是滿是有些期待的看著面前的孩子們。

孔宗也注意到了宋穆的神情,當下也不知道宋穆在想著些什麼,便是靠近了一點,開口問道。

“宋兄,你是有什麼想法了嗎?”

宋穆扭頭看著對方,當下目光也是有些沉思,而後也是面帶微笑地對著孔宗說道。

“孔兄你是幾歲開始識字的呢?”

孔宗回想了一下:“記不清了,但是很小的時候便開始了。”

宋穆又繼續問道:“那那時候識字容易嗎?”

孔宗笑著搖了搖頭:“很難,記得那時候一天學十個字,學不出來的,父親就要打我手心。”

想到這裡的時候,孔宗的臉上帶著幾分感慨和懷念。

宋穆當下也是點了點頭,孔宗旋即饒有興趣的看向宋穆,開口問道:“難道宋兄對教小兒識字有些想法?”

宋穆點了點頭,目光看向那幾個孩童,當下也是開口說道。

“你看他們這般識字,很是艱難,但是一說起童謠,他們唱的歡快,還知道其中的意思。”

宋穆這般說著,其實臉上的表情已經帶著一些期待。

這一刻,宋穆想到了《三字經》。

這本是南宋進士王應鱗所寫的三字韻文,對方可是官至太常寺主簿,乃是主管禮教的官員。

這等文人寫出來的東西,質量自然不必多說。

相比於《千字文》,《三字經》可謂是朗朗上口,其中又是有不少的經典故事,總而言之,十分適合小孩子啟蒙。

宋穆也是看到了這些孩童才想到了這件事情。

只不過這《三字經》其中的內容或許要做些改動,之後就算自己想要寫出來,也是需要好好打磨一番的。

不過聽到宋穆說話的孔宗此刻卻是很有興趣的看著宋穆。

“這倒是一個好想法,用童謠教學,寓教於樂,或許真的是有所不同。”

“如果真的能編出來用於孩童讀書識字,那將是一份大功績!

孔宗這般說著,臉上滿是興奮。

但是兩人還沒有交談多久,突然便聽到祠堂外面傳來一個急促的聲音。

“那家夥來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