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東城縣魯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都說‘蘇湖熟,天下足’,蘇州的主要糧產地,其實就是在三國時代的徐州。

徐州這個地方,說穿了就是‘無險可守’,且‘四戰之地’,偏偏又是重要的糧產地,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而說起徐州最大的糧商,莫過於魯氏,然而糜氏近年在東海郡也開始發跡起來,儼然和魯氏打起了擂臺。

“說起來魯肅似乎也是東城縣人,不會是魯家人吧?”李明策馬在前,赤焰留在會稽山舒服得不得了,每天都有人專門伺候著,也不需要時常帶出來晃盪。

關鍵是那幾隻豬崽,還有雷霆需要餵養,騎著北上到底多有麻煩。

“主公可是在叫某?”典傑似乎聽到了李明的嘀咕。

“沒什麼,自言自語而已。”李明連忙忽悠著過去,他認識魯肅,後者可不認識他,其實若非語文課本的《草船借箭》那篇文章,李明對魯肅也熟不起來。

從山陰出發,經吳郡和丹陽郡進入九江郡,前後五百五十餘裡,再北上東城縣,又是將近二百裡路。好在官道通暢,再幾個急行軍,李明一行人花了七天時間總算抵達這裡。

隨行的首先就有典傑這個親衛長,周尚前幾天正式前去餘暨縣赴任,張默和典傑就回到了山陰縣覆命。只是沒想到剛回來,又被李明帶了出來。

另外一個便是白辛,能說會道善於交際,用來談判當然是最好的人選。關鍵的一點是,悶在衙門裡面工作太久,白辛也希望出來透透氣。年輕人嘛,到底是有點坐不住啊!

“走開,別擋道!”剛剛進城,卻不想遠遠就看到一支商隊橫衝直撞,甚至撞倒了他們前面的幾個路人,讓人好奇的是,那些路人見狀居然也沒有抱怨什麼,只是自認倒黴。

“什麼人那麼橫?”典傑頓時不爽,區區低賤商人,居然也敢如此強橫。

“怕那商隊背後,有給他們撐腰的存在!典傑,去問問是什麼商隊……”李明想了想,朝著典傑吩咐道。一般的商隊他自然沒興趣,問題是那商隊運輸的明顯是糧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多時,典傑回來了,表情有點古怪。來到李明面前,這才拱手說道:“問過了,乃是東城魯氏糧行的人,正在給各縣的糧店補貨。”

魯氏糧行,那就意味著是魯氏的人。這魯家的下人都那麼蠻橫,只怕魯家人的脾氣,也好不到哪裡去,這次過去和他們洽談,估計是有點問題,保不齊要去東海碰碰運氣。

其實如果造船業的技術,達到那個水平,直接從沿海地區乘船到東海郡更快,直線距離再慢五天內肯定可以抵達。關鍵是裝船肯定比裝車運輸得更多,扣除一些不安定因素,效率要快上不少。

一路上斷斷續續,也打探到魯氏的一些訊息。才知道魯氏上一代家乃是徐州簿曹從事,奠定了魯氏的地位;奈何第二代家族早喪,只留下一子魯肅,今年不過十五歲,如今魯家的商行,依然由魯肅的祖母來管理。

魯肅祖母年邁,很多事交給其侄兒來管,那侄兒卻是仗著魯氏的名頭,越來越橫。不過魯肅本人,年紀小小,卻是有一副好心腸,經常把家裡的錢拿出來接濟窮人。周圍鄉親,對那管事越是厭惡,對魯肅就越是喜歡。

“原來如此,家主年幼,所以大權旁落啊……”李明點了點頭,事情算是明白了。

魯氏不愧是東城縣的大家族,人家直接就在城外建了一座塢堡,漢律明令不得修建塢堡,奈何各地以防止異族和賊寇為藉口,還是修建了不少的塢堡,使得這條法律名存實亡。

“這已經不算是塢堡,完全可以說是一座小城了啊!”遠遠看這塢堡就很大,靠近一看就算是李明也不由得驚訝。

“來者何人?可知此地乃是魯家私有地?!”還沒有靠近,卻是看到塢堡上多了三百多個手持弓箭的家丁兵,或許是看到李明帶兵靠近,不由得戒備。

“我乃會稽郡太守李明,有筆大買賣需要談談,還望通傳!”李明上前,拱手說道。

“你說你是太守就是太守?可有和憑證否?!”對方卻是根本不信,說來這會稽郡距離徐州那麼遠,堂堂太守親自過來東城縣這個小地方,如何能讓人相信?

“怎麼?還需要本官拿出官印,你才相信?”李明冷哼一聲。

“呵呵……”一個年邁老婦,拄著柺杖走了出來,“大人無需動怒,下面的小子也是為了魯家安危著想,若有得罪之處,老身向您賠禮了!”

說完盈盈行禮,這已經是她的極限,到底老邁不堪大幅度運動。

“李某的確是會稽太守,此番前來,只為在魯氏糧行裡面,購買一批糧食回去應急。”李明拱手說道。

“會稽郡的情況,老身聽說過,只是大人身後那群軍漢凶神惡煞的,可否留在外面?交易而已,不需要動刀動槍吧?”老婦笑了笑,示意下人開門。

“白辛,你隨我進去,典傑,你們在外面等等!”李明回頭吩咐道。

“主公,小心點,需要給個訊號,我們直接殺進去!”典傑擔心的說道。

“放心,他們奈何不了我!”李明笑了笑,把馬匹和長槍留下,腰掛斬將劍,帶著白辛進入到了塢堡之中。進入大門,自然有管事把李明引到大廳。李明的太守身份放在那裡,魯氏自然要以上賓的姿態招待。

上首處坐著的,自然是剛剛那個老婦,看起來應該是魯肅的那個祖母。下首處右邊還有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不過已經給人一種幹練沉穩的感覺。至於左側的位置,自然是留給李明的。難得的是,大廳之上用的,居然是會稽郡出售的椅子。

“這些椅子都是從會稽郡直接購買,據說乃是太守大人發明,大人真乃大才!”老婦拱手行了一禮,這可不是敷衍,這些傢俱的發明,甚至能改變漢人的飲食作息習慣,能做到這點,李明可以說完全有資格記入史冊?

“會稽郡貧窮,李某當時手頭緊,不得已只能豁出去了想這些賺錢的辦法。”李明被說得有點不好意思,立刻還禮,然後客氣的回了兩句。

“大人說要來購糧,老身已經明白,只是如今這糧食買賣,都交給了我那侄兒負責。他不在,我們也不好隨便商談……”老婦笑了笑,然後拱手告罪。

“要說你們做不得主,李某是不會相信的。李某人看人很準,不管是老夫人,還是這位少年,若你們真打算出手,你那侄兒,其實根本不算什麼……”李明戲虐的看向兩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