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安1運輸機定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記者們都知道,李福平可是伊爾十二客機的真正幕後英雄,航空之神的名頭可不是白來的。

在接下來,伊留申設計局,可是舉辦了熱鬧的新聞發佈會,當然隨後還有慶功宴呢。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可是非常的隆重,李福平和伊留申都來到了臺上,還有蘇聯的幾位高層人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新聞發佈會開始了,伊留申高興地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們,記者朋友們,大家好,剛剛我們的伊爾十二大型噴氣式客機,首飛成功了,大家見證了這個偉大的時刻,可以說伊爾十二客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也是最大的民航客機,它採用了四臺先進的渦扇發動機,推力大而且省油,使用壽命等效能也遠遠超過了現在各國才剛剛開始使用的渦噴發動機。可以說渦扇發動機,一定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航空發動機,並且民航客機,採用這種發動機,有很多的好處,首先就是可以讓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可以說渦扇發動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

掌聲非常的熱烈,記者們都非常的好奇,這種渦扇發動機是怎麼設計出來的,怎麼能夠讓飛機有更低的油耗呢。

接下來伊留申開始詳細的介紹伊爾十二客機了,他的介紹也是非常的詳細,目前蘇聯民航已經訂購了五十架,現在呢正式接受訂單了,就看各國的航空公司會怎麼選擇了。

隨後就到了記者提問的環節,這次記者們可是非常的踴躍提問了。

一位紐約時報的記者問道:“我想請問一下李福平先生,伊爾十二客機,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軍用飛機呢?”

李福平微笑道:“那當然可以了,比如說把它改裝成為一架空中加油機,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當然了它還可以成為空中預警機的平臺,又或者是反潛巡邏機等等,都是非常不錯的,在我看來伊爾十二客機,效能如此優秀,未來服役五十年都是有可能的,它的生命力非常的強大!”

五十年,這意思是五十年不落後,航空之神的口氣確實是很大。

接下來記者們又問到了很多問題,李福平和伊留申,還有高層的人物都給了非常正面的回答。

可以說現在的蘇聯是非常的強大了,特別是航空工業,真是獨孤求敗,這一切都是李福平給蘇聯帶來的。

晚上的慶功宴,那也是相當的熱鬧,不少人都來給李福平敬酒,這讓李福平很快就擋不住了,最後還是米甜和喀秋莎三人把他帶回去的。

伊爾十二大型噴氣式客機的首飛成功,很快就轟動了全世界,這麼先進的客機,自然有很多航空公司,都跑過來訂購了,這讓蘇聯馬上就要賺得盆滿缽滿的,當然伊留申設計局,也是名聲大噪了。

而新生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在接下來的四月份,也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時刻,那就是安一運輸機的試飛,終於接近尾聲了,最後一次試飛,在四月一日進行。

今天李福平再次帶著米甜她們來到了試飛現場,這一次試飛,他們當然又要上去了。

安一運輸機,可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開山之作,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蘇聯軍方可是非常的重視這款運輸機。

作為一款六十噸級的四發渦槳中型運輸機,安一運輸機的定位是非常的精準,所以它的前景也是會非常的美好。

試飛場上,李福平和米甜她們準備出發了,安東諾夫有些不捨地道:“李福平同志,這次試飛,確實是非常的危險,我要好好的拜託你了,我們的安一運輸機,能不能成功的完成試飛任務,就看這一次!”

李福平笑道:“安東諾夫同志,放心吧,這次試飛肯定沒有問題,我們都做好準備,迎接後面的評審吧,我相信安一運輸機,將來一定會名滿全球!”

安東諾夫聽到這句話,自然是很開心,很激動了。

李福平帶著米甜她們和試飛員們一起進入了安一運輸機的駕駛艙,最後一次試飛要開始了,這次試飛,可是一次極限的試飛,這架安一運輸機,貨艙裡面可是裝了二十噸的貨物,要完成最大載重航程的試飛,按設計要求來說,至少要飛行二千五百公里才算成功。

所以這次試飛也是相當的關鍵,很快試飛員們,就啟動了發動機。

四臺渦槳發動機,發出震耳的轟鳴聲,飛機開始緩緩的滑到跑道上,現在它可是滿載,甚至是超載了,所以起飛距離也會變得很長。

試飛員們開始加油門了,安一運輸機不斷的加速滑行,現在它的重量達到六十二噸了,所以滑行速度提升就沒有平時那麼快。

但也是非常的給力,經過一千多米的滑行,它終於慢慢的起飛了。

過載的情況下,爬升也是相當的緩慢,不過還好安一運輸機,終於飛到了萬米高空,雖然時間是長了點,但現在它的速度也終於起來了,達到了五百公裡每小時的巡航速度,這是最經濟的巡航速度。

發動機轟鳴著,大家在駕駛艙內,也愉快的交談起來,這次試飛,可是要飛好幾個小時的,所以說大家都得要打發時間。

試飛員們,對李福平那是相當的崇拜,李福平給他們很多好的指導意見,試飛可是一門技術,試飛員也是最優秀的飛行員。

經過五個多小時的試飛,安一運輸機,終於完成了極限載重試飛,它的航程達到兩千六百公里,最終成功的降落在預定的機場上,這次試飛成功了。

這也就意味著,安一運輸機,要準備開展定型評審工作了。

在四月中旬,軍方便組織了不少專家,用了三天的時間,對安一運輸機,進行了詳細的,全面的,嚴格的評審,最終安一運輸機,用實力征服了專家們,得到了一致的好評。

軍方對這個結果也是相當的滿意,這就意味著安一運輸機,要開始批量生產了。

安東諾夫設計局的第一個機型,這對安東諾夫本人來說,也是意義重大。

軍方可是準備採購五百架以上的安一運輸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