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伊爾13超音速客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米亞六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的首飛成功,蘇聯高層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超音速客機,要知道現在超音速已經成為了各國航空工業的目標,所以在超音速客機領域,蘇聯肯定是要走在前面的。

確實現在蘇聯是走在了前面,要知道在李福平前世的時候,超音速客機的研究可是從五十年代中期才開始了,當時英國和法國都進行了研究,而且方案非常接近。

最終成就了一代名機,協和號超音速客機,這個專案於一九六二年正式開始,一九六五年就開始製造第一架樣機了,一九六九年首架樣機進行首飛,一九七六年投入商業運營。

這次蘇聯高層就給伊留申設計局,下達了一個超音速客機的任務,拿到設計任務書後,伊留申也感到很棘手啊,畢竟超音速客機,可是跟普通的亞音速噴氣式客機不一樣,因為超音速飛行,對機體的要求,對氣動佈局的要求,對發動機要求都相當的高。

所以伊留申還是想到了李福平,因為他知道,只有李福平才能夠幫他解決設計和技術上的問題,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要讓他自己去搞,恐怕很難,十年都未必能夠行的。

伊留申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不過這次若能夠把超音速客機搞出來,那又是世界第一,到時候伊留申設計局,會再次震驚世界,名揚全球,這個當然也是他最大的動力。

所以這次李福平和米甜她們三個,又被伊留申請到了設計局。

李福平自然知道這次肯定不簡單,沒想到看到了伊留申遞過來的設計任務書後,他都覺得蘇聯高層真的是太瘋狂了,現在就要搞超音速客機,這簡直是要***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知道超音速客機,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航空運輸業也不發達,可以想見超音速客機就算是搞成功了,在商業上也很難取得成功。

當然這很可能還是蘇聯高層,想用超音速客機來作為他們的專機,向全世界宣揚蘇聯的強大。

如果是這樣的話,倒也沒有什麼,那就搞吧,李福平看了看設計任務書道:“伊留申同志,超音速客機的難度,確實會非常的大,你要有心理準備!”

伊留申苦笑道:“是啊,所以我才把您請過來,就是希望您可以給一些意見,指導一下我們的設計研製工作,不然我覺得我只有向高層說明,我幹不了!”

李福平笑道:“那怎麼可能呢,伊留申同志,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好了,現在我們看到了,高層給的技術指標還是很高的,不過辦法總是有的!”

確實蘇聯高層下達的任務,這款超音速客機,要達到一點七馬赫的最大速度,巡航速度至少要達到一點五馬赫,這可不簡單,畢竟這是客機不是轟炸機。

因為客機的話,就有空間的設計要求,更何況這還是領導們坐的專機。

並且這款超音速客機的重量也不大,要求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一百噸,載客人數六十,最大商載十噸,超音速巡航的航程二千五百公里,亞音速航程五千公里。

不過既然是超音速客機,那肯定是在正常情況下都要超音速飛行了,所以呢二千多公裡的航程,只需要一個多小時,而坐亞音速客機一般要三小時以上。

所以說超音速客機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最主要的其實是,這是一個面子工程,蘇聯有了超音速客機,別人沒有。

這對氣動佈局的設計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能夠達到一點七馬赫的速度,又要比較省油,還有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李福平這位航空之神,也在思索著,還好他有系統,要不然還真的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李福平開始畫設計草圖了,這個設計方案,採用了四發的佈局,氣動外形借鑑了圖144超音速客機和協和號,不過現在要求的速度要低一些,所以說呢還是相對較為容易的。

大後掠的三角翼無尾佈局,這讓伊爾十三超音速客機看起來非常的獨特,外形當然也是相當的優美了,有如一隻白天鵝。

把設計圖畫出來以後,李福平笑道:“伊留申同志,米甜同志,還有其他的同志,你們覺得怎麼樣?”

伊留申激動地道:“這,這個方案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啊,我想這麼漂亮的客機,效能一定會非常好,高層也會很滿意的。”

米甜眼睛裡面都在發光:“李福平同志,這麼好的設計,我覺得沒有比它更好的了,機體修長優美,又適合超音速飛行,還有客艙的佈局也非常好,一排三座,中間過道也比較寬,領導們肯定喜歡!”

由於伊爾十三超音速客機要比圖144和協和號小了近一半,所以它的機體直徑也是更小的,從協和號的一排四座,變成一排三座,不過這樣一來它的一個座位寬度還要優於協和號。

四臺發動機兩兩並列的安裝在機翼後緣,看起來和協和號差不多的,因為都油耗比較高的渦噴發動機,所以航程都要比亞音速的客機短不少。

其實伊爾十三超音速客機,有不少的技術都是可以從米亞超音速轟炸機上面移植過來的,比如說發動機,稍加修改就可以了。

主要是針對客機的要求,降低油耗,提高壽命和可靠性。

四臺推力達到八十千牛的渦噴發動機,九十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它的推重比還是很高的,再加上它一萬七千米的升限,坐上這款超音速客機,的確可以讓人熱血沸騰的。

當然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坐得上的,能坐它的人,肯定是非富即貴了。

李福平和伊留申等人,討論了很多細節的設計,李福平也充分的看到了,伊留申的設計天賦是很厲害的,這些設計他只要一說,對方就明白了。

伊留申還有不少自己的想法,李福平都覺得不錯,非常的支援他。

在拿到李福平給的設計方案後,伊留申又進一步的完善了,然後提交到了蘇聯高層,結果這讓蘇聯高層大喜過望,立刻就批了一大筆的研發經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