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5戰略轟炸機下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五月份,此時戰事已經接近尾聲,不過蘇聯的圖五戰略轟炸機下線,同樣還是軍方非常的重視的,因為這款轟炸機,雖然上不了戰場了,但是它的戰略威懾力也是很好的。

將來可以對很多國家產生威懾力,當然這也包括中國了。

李福平也收到了參加下線儀式的邀請,畢竟他可是圖五轟炸機的設計者,沒有李福平的話,哪來的圖五戰略轟炸機呢。

這是世界上第一架航程上萬公裡的轟炸機,所以稱為戰略轟炸機一點兒毛病也沒有。

當然對於圖波列夫設計局來說,這更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時刻!

要知道圖五轟炸機,也不比另一個位面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圖九五戰略轟炸機小多少了,圖九五是一百八十噸級,圖五是一百二十噸級。

當然各方面效能,現在的圖五肯定是遠遠不及圖九五的,但是放眼整個世界,現在還沒有這麼強大的戰略轟炸機呢。

六臺渦槳發動機的佈局,也是讓它獨樹一幟,要是四臺發動機的話,還真達不到這樣的效能呢。

所以蘇聯軍方是相當的滿意,畢竟圖五轟炸機可以攜帶十六噸炸彈呢,這比所有的轟炸機都要強大,特別是比美軍的B29轟炸機要多出七噸的載彈量。

當然蘇聯軍方也知道,美國人還在研製一種更大的戰略轟炸機,那就是B36戰略轟炸機。

B36戰略轟炸機效能要落後一些,它採用的是活塞發動機,而它也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塞動力的飛機。

這個大家夥的翼展達到七十米,機長接近五十米,空重七十五噸,最大起飛重量一百八十六噸,最大載彈量三十八噸,最大速度七百公里每小時,航程一萬六千公里。

早在四十年代初,美軍就有了戰略轟炸機的設想,當時的指標可是相當的驚人,最大航程一萬九千公里,最大速度七百三十公裡每小時,不過到四十年代中期,美軍也沒有這樣的技術。

但是研製工作也是一直在進行的,其中第二個方案,也是採用六臺發動機,並且是推進式的發動機,也就是把發動機放在機翼後方推進。

但是這種設計會導致進入發動機的氣流量不足,從而發動機很容易過熱,在試飛中確實也發生了這樣的問題,B36轟炸機多次因為這個事情,導致發動機起火。

當然諾斯羅譜提出的XB35飛翼轟炸機方案也是很先進了,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B36轟炸機成為了贏家,它於四十年代末開始服役。

這款戰略轟炸機的動力很特別,它採用了6臺活塞發動機,單臺功率3800馬力,和4臺渦噴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23千牛,這樣的B36轟炸機可達到700千米每小時的最大速度。

不過和現在就已經下線的圖五轟炸機相比,它的速度沒有優勢。

在這個時代呢,B36轟炸機的變化,就是將航空活塞發動機,換成了李福平設計的渦槳發動機,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就可以下線首飛。

到時候世界最大戰略轟炸機的名頭就要轉給B36轟炸機了。

所以現在蘇聯軍方可不會滿足於圖五轟炸機,或者是米亞四噴氣式轟炸機,為此蘇聯軍方,計劃要立項研製二百噸級的圖六轟炸機,它將是噴氣式轟炸機,噸位不僅要超地B36轟炸機,它的各方面效能也更強,速度更快。

當然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這次圖五轟炸機下線,也是讓蘇聯軍方極為的滿意。

今天的下線儀式,可以說相當的隆重,李福平來到下線儀式現場,也充分的感受到了下線儀式上的隆重。

在下線儀式現場,可以看到兩架體形巨大的圖五轟炸機,它們的個頭確實是夠大了,參加下線儀式的人們都充分感受到了它的壓迫力。

這是真正的戰略轟炸機,現在它的機頭上,戴著大紅花,就像新兵一樣的。

軍方的高層人物,來到現場,看到兩架圖五轟炸機,眼睛都轉不開了。

確實這兩架圖五轟炸機,太震撼人心了,簡直就是強烈的視覺衝擊啊。

軍方高層人物們,是相當的滿意,甚至超乎他們的想象。

接下來便是軍方高層人物講話了。

這位留著八字鬍的高層人物,激動地道:“同志們,今天我們迎來了咱們的第一架,也是世界上第一架戰略轟炸機的下線,我們的圖五轟炸機,就在眼前,它代表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型轟炸機技術。讓我們為它而自豪吧,接下來我想我們還將研製出更先進的戰略轟炸機,到時候美軍就算把B36研製了來,也不算什麼了!”

這時候整個現場都是無比的歡樂,大家都想得到,接下來的戰略轟炸機,一定會更大更強。

圖波列夫已經得到了一些訊息,他知道接下來他的設計局,會迎來更輝煌的時刻,畢竟要超過B36轟炸機,那是相當的可怕,肯定是二百噸級的戰略轟炸機了,而且肯定要用噴氣式動力,雖然他本人並不是太喜歡噴氣式發動機,他認為這種發動機油耗太高,但是到時候肯定還是要聽軍方的意思,還有就是要看航空之神李福平怎麼說了。

接下來軍方高層人物,為新機剪綵,所有人都站在新機前面,合影留念。

李福平也站在了中間,與圖波列夫以及軍方高層人物站在一起。

多年後,航空史的雜誌上,就會出現這張照片的。

航空之神李福平,曾經為蘇聯航空工業做出重大貢獻。

世界第一款戰略轟炸機就是出自李福平之手。

雖然它叫圖五轟炸機,但設計方案還是李福平做出來的。

接下來軍方高層人物,還來到了圖五轟炸機的駕駛艙,體驗一把。

可以說現在的蘇聯航空工業,確實是讓人驚喜不斷,這一切都離不開李福平的幫助了。

軍方高層,在駕駛艙,和李福平圖波列夫,還討論了一下二百噸級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問題。

李福平完全贊同,並且認為一定可以超過美軍的B36轟炸機的,只不過動力方面,李福平卻支援圖波列夫的想法,要搞渦槳動力,六臺七千千瓦渦槳發動機就可以了,採用對轉槳葉,速度也非常接近噴氣式轟炸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