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米亞西舍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福平道:“我們的朱雀二號遠端轟炸機,採用後掠翼常規佈局設計,但是在翼型上,採用了一種更為先進的設計,頭部比較豐滿,降低了前緣的負壓峰值,同時上表面中部比較平坦,有效控制了上翼面氣流的進一步加速,推遲了上表面的激波誘導邊界層的分離。這是咱們的朱雀二號轟炸機,能夠飛到這麼快的氣動設計。”

圖波列夫和米西亞舍夫都聽得津津有味,倒是其他的人都不太聽得明白,因為這涉及到了氣動設計的理論了。

這時候米西亞舍夫忍不住站起來問道:“尊敬的李福平同志,想不到還有這麼好的翼型,我以前真的沒有想到,聽了你的介紹,我好像有點明白了!”

李福平笑道:“是的,這種翼型的確很獨特,它會有很多的優點,比如說在機翼厚度比和後掠角不變的情況下,不增加結構重量的情況下提高飛機速度,降低飛機的油耗!”

頓了頓,李福平接著道:“另外,採用較厚的機翼,增加機翼容積,也可以顯著降低機翼重量,或者提高機翼展弦比。或者減少機翼後掠角,從而提高最大升力和起飛、著陸狀態的升阻比!所以我們的朱雀一號轟炸機,雖然採用了油耗比活塞發動機更高的渦槳發動機,但是它的航程仍然可以達到六千五百公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的米西亞舍夫,好像醍醐灌頂,忽然間開悟了很多東西。

當然李福平也樂得如此,因為飛機設計大師,越多越好啊,而且米西亞舍夫,本來就是很有天賦的設計師。

可以說米西亞舍夫,那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有很多方面還超過了老師圖波列夫。

雖然說論名氣,米西亞舍夫,確實不如老師圖波列夫,但是他的很多天才般的設計,確實是很驚豔的。

比如說五十年代開始設計的米亞四野牛轟炸機,從一九五一年開始設計,一九五七年服役。

這是蘇聯第一款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當時圖波列夫認為噴氣式轟炸機航程不足,渦槳發動機才最戰略轟炸機最佳的動力,所以圖波列夫設計了圖八零這些不成功的型號,但後來還是研製出了圖九五這款大名鼎鼎的渦槳戰略轟炸機。

而當時年輕的米西亞舍夫認為噴氣式動力,才是戰略轟炸機最好的動力。所以在一九五一年米西亞舍夫就設計出一架噴氣式戰略轟炸機,它採用四臺渦噴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一百四十噸,載彈量二十噸,當這款戰略轟炸機亮相的時候,可以說轟動了當時的世界。

米亞四轟炸機最大航程九千八百公裡,確實是要比圖九五的航程短了很多,但可以空中加油來彌補航程不足,而在米亞四基礎上設計的3M轟炸機,卻達到了一萬三千公里的航程。

一九五四年,米亞西舍夫在M4的基礎上設計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它就是M50戰略轟炸機。

這架戰略轟炸機,能夠帶五噸炸彈飛行一萬三千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兩馬赫,而且能夠達到一點三馬赫的超音速巡航速度。

它的氣動佈局,類似於放大的米格二十一戰鬥機,它的機長達到五十八米,翼展二十五米,由於採用了三角翼,所以無法佈置機翼油箱,航程受到影響,它的最大飛重量達到二百五十三噸,可以說僅次於後來的圖160戰略轟炸機了,而它的最大載油量達到一百七十噸,這樣可以保證它達到一萬二千公里的航程。

它採用四臺渦噴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達到一百八十千牛,可以說也是非常的強大。

只不過在原型機試飛後,因為導彈的發展,使得M50戰略轟炸機的資金受到了影響,而在一九六一年,因為失去了這個專案,米亞西舍夫設計局也散了。

不過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米亞西舍夫又得到機會重組他的設計局,這時候主要研究方向也是變成了垂直起降戰鬥機之類的。在七十年代,米亞西舍夫設計了一款超級動力的空天飛機,起飛重量五百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四十噸,它可以直接從跑道起飛,進入大氣層,然後再飛入太空軌道。

它安裝十臺二十五噸推力的渦噴發動機,以及一臺推力三百二十噸的火箭發動機,可以說在當時,比太空梭還要先進。

只不過最終還是曇花一現。

但米亞西舍夫的天才能力,確實不容小看。

所以現在的米亞西舍夫,好像有了更多的改變。

李福平這個設計方案可以說太先進了,超過了空中堡壘遠端轟炸機。

載彈量方面,朱雀二號比B29要多一噸,在速度方面更是超過很多,後者只有五百七十公里每小時的速度。

在航程方面,朱朱雀二號轟炸機,航程六千五百公里,B29轟炸機雖然可以達到八千公里,但是需要增加燃油,在掛兩噸炸彈時,B29航程為五千六百公里,而朱雀二號轟炸機,卻可以達到五千五百公裡,所以相差不大,這是因為內載燃油設計的不同。

當李福平介紹完設計方案後,收穫了持續時間長達兩分鍾的掌聲,盟軍代表可是激動壞了,飛得這麼快的朱雀二號遠端轟炸機,基本上可以如入無人之境的去執行各類轟炸任務了。

哪怕遇到敵人的戰鬥機攔截,也可以從容脫離,因為它的速度比戰鬥機還要快啊。

不僅如此,它還安裝了三門三十毫米火神炮用於自衛,這個火力也足以讓大多數的戰鬥機望而生畏了。

最後盟軍代表,也表示一定會全力支持這款遠端轟炸機的研製,因為盟軍可是想得到授權生產呢,畢竟獲得授權,那就相當於得到了這款戰略轟炸機的技術了,這可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遠端轟炸機。

在立項會結束後,圖波列夫找到李福平,把學生米亞西舍夫介紹給李福平,三人聊得非常愉快,米亞西舍夫對李福平確實是相當的崇拜,完全不亞於對他的老師圖波列夫的崇拜了。

李福平也沒有什麼保留,把很多先進的設計理念,都給米亞西舍夫講了,兩天圖波列夫和米亞西舍夫這才離開了中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