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項會上的討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玄武二號戰鬥機的立項會,很快就在八路軍總部舉行了。

這次參加立項會的,可不止八路軍方面的人,還有來自蘇聯的兩位飛機設計師,他們就是米高揚和格列維奇。

李福平來到立項會的時候,也沒有想到,還有蘇聯的飛機設計師參與立項會呢。

顯然現在總部應該和蘇聯達成了協議,到時候玄武二號戰鬥機,必定要在蘇聯授權生產的。

當然這也不是壞事,因為這樣可以換來不少的物資啊,八路軍需要的就是這個,相當於只是李福平出設計和技術一樣,大家各取所需,這樣也很好。

立項會開始後,我軍總部領導做重要講話。

領導高興地道:“同志們,今天我們的玄武二號戰鬥機立項了,今天我們還請來了盟軍的指揮官,以及咱們蘇聯老大哥的飛機設計大師,米高揚同志和格列維奇同志參加立項會,現在我們的玄武二號戰鬥機,將採用最先進的噴氣式發動機,主要擔負要地防空作戰、奪取戰場制空權、近距火力支援等作戰任務,它不僅僅是咱們八路軍以後的重要裝備,也將成為盟軍的重要裝備,所以說這次立項會非常的重要,還有蘇聯專家參與。大家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熱烈的掌聲響起來了,李福平也有些小激動,想不到這次連米格兩位飛機設計大師都來了,這可不得了。

因為米格設計局,就是眼前這兩位大師創立的,後來可是打造了一個米格神話,米格家族戰鬥機的輝煌一直延續到了九十年代,當時的米格二十九戰鬥機,也是非常強大的,甚至當時米格設計局還推出了隱身四代技術驗證機米格1.44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採用了鴨式佈局,與後來的殲二零戰鬥機有異曲同工之妙。

盟軍的代表,和米格兩位飛機設計大師,都站起來了,微笑著鼓掌。

因為言語不通嘛,所以相對來說要溝通起來比較麻煩一點。

接下來就到了大家都最關心的環節,李福平要拿出設計方案來給大家展示,並且講解設計方案。

只見李福平大步走到臺上,把設計圖紙掛了起來,這時候所有人都被設計圖所吸引了。

因為玄武二號戰鬥機的設計方案,真是聞所未聞的一種設計。

它的機翼後掠角很大,並且機頭的進氣道,看起來也是一個大嘴,這說明進氣量很大,發動機推力也就不小。

而大家看到設計圖上註明的發動機引數,也都驚呆了。

推力三十千牛啊,也就是超過三噸了,這個推力是德國人的容克噴氣發動機的幾倍了。

米格兩位大師,也是瞪大眼睛,幾乎不敢相信,這設計也太棒了,但又好像似曾相識?

李福平微微一笑道:“各位領導還有蘇聯的專家同志,這就是我做的玄武二號戰鬥機設計方案,它採用一臺推力為三十千牛的秦嶺渦噴發動機,這臺發動機推重比達到三點零,首翻壽命二百小時,油耗低,推力大,所以有了這麼先進的發動機,我們的玄武二號戰鬥機,才可以一舉超越德國人甚至是小鬼子研製的噴氣式戰鬥機,因為我們可以預見得到,噴氣時代很快就會到來,我們必須要立於不敗之地!”

掌聲非常的熱烈,大家都覺得這太給力了,畢竟有了這麼好的發動機,確實是可以設計出最先進的戰鬥機來,這一臺發動機,就能頂三臺多ME262戰鬥機的發動機了。

而且壽命長,油耗低,這都不是德國人的噴氣發動機可以比的。

李福平接著道:“發動機大家不用擔心,它是在咱們的渦槳發動機核心機基礎上研製,可靠性沒有問題,我們計劃明年就完成玄武二號戰鬥機的原型機製造,並且完成首飛!”

掌聲再次熱烈響起,這個速度也太快了,畢竟德國人也搞了兩三年才首飛呢,現在李福平竟然只要一年時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大家也知道,李福平肯定不是吹牛啊,因為現在玄武一號戰鬥機,朱雀一號轟炸機就是證明。

接下來李福平開始詳細介紹設計方案了。

玄武二號戰鬥機,機長十二米,翼展十米,機高三點九米,機翼面積二十四平方米,空重四噸,最大起飛重量六噸,最大載彈量一噸,最大航程二千公里,升限一萬六千五百米,最大平飛速度一千一百公里每小時,爬升率六十米每秒,續航時間三小時。

它的機載武器為一門四管三十毫米火神炮,射速達到兩千發每分,最大有效射程一千二百米,最大射程三千米,使用穿甲彈時,可以擊穿四十毫米裝甲,採用攻頂的方式,可以輕鬆擊穿任何一種主戰坦克的頂部裝甲。

當然用來空戰就更不用說了,三十毫米炮彈,可以輕鬆的擊落敵人的各種飛機,只需要幾發就足夠了,大一點轟炸機,也只需要幾十發就可以了。

另外還可以使用航空火箭彈,對空對地都沒有問題。

可以說玄武二號戰鬥機的設計的確是非常的棒了,所以李福平介紹完以後,掌聲如雷。

不過接下來米高揚卻站起來道:“這個設計很棒,只是我覺得有一點值得商量,咱們的殲擊機,應該主要去奪取制空權,所以我認為不應該去搞對地攻擊,那是攻擊機的事情。”

翻譯說了一遍後,李福平微微一笑道:“米高揚同志說得沒錯,看起來的確是這樣,但是我們的戰鬥機,發展方向肯定還是多用途比較好,可以取得更高的效費比,玄武二號戰鬥機具備這樣的能力!”

接下來格列維奇又提出了幾個問題,不過李福平很快就佔了上風,把兩位設計大師給說服了。

確實他們對噴氣式戰鬥機的理解還是不夠透徹的。

對地攻擊是戰鬥機應該要有的能力,因為劃分得太細,往往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李福平就記得中國的殲轟七,因為設計的時候就只把它當成一架導彈轟炸機來設計,結果後來很悲催,被空優戰鬥機發展而來的多用途戰鬥機蘇三零給幹下去了。

這次立項會非常的成功,李福平和兩位設計大師,也結下了濃厚的友誼,因為玄武二號也會在蘇聯授權生產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