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佈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仲及在朝鮮呆了不到三天,便被袁世凱打回國。上傳I國的時候還帶了一個任務以及袁世凱的一封親筆信。袁世凱在信中對文增瑞等人吩咐:全力配合劉仲及在北京的行動,不管是要錢還是要人,統統不打折扣的滿足!

劉仲及走後,袁世凱和潘義再次全身心的投入了朝鮮練兵之事上。朝鮮新軍不過練兵五千,按道理應該很容易募齊,但是不知是因為袁世凱要求太高,還是有意拖延,直到光緒九年六月五千新兵才如數招募完畢。隨之而來的是繁雜的編練和裝備採買,儘管袁世凱和潘義的軍務相當繁忙,但是兩人還是沒有在朝鮮軍中委任一個高階軍官,而是由原憲兵隊的人員暫時代任。這下朝鮮王有些受不了了,要是一直這樣下去,這支新軍將來還不成了袁世凱的私人衛隊?他當即派了金允植到軍營中找袁世凱“理論”。

來到軍營,寒暄幾句後,金允植便直奔主題:“袁大人,陛下讓我來問問你這軍中為何不提拔些我國的軍官?要知道貴軍的軍官都是兩邊兼任,只怕到時候會因軍務繁忙而耽誤了貴軍的訓練啊!”

自從兩人挑明關係之後,雖然還是互相戒備,但是說話已經直了很多。袁世凱回答道:“金大人,恐怕你們的陛下還是不放心兵權一直這樣控制在我們手裡吧?”

金允植厚著臉皮笑道:“呵呵,我還巴不得這兵權一直在大人手裡呢。不過您也太明顯了,這樣下去,大臣們的閒話可就多了。我們只要把握幾個高階軍官不就行了嗎?何必……”

袁世凱淡淡一笑:“金大人放心,你以為我願意讓手下一直兩頭跑?你回去轉告陛下,說我保證在訓練完畢之後,基層軍官一個不留的全部撤回!除了潘義和幾個參謀以外,清軍的軍官不會再留在新軍中任職!”

金允植有些不解:“您……這我就不懂了,既然要撤回,何必等到那個時候?不如現在就提拔一些人,豈不是可以更快的讓他們接手?”

袁世凱斜他一眼道:“練兵之道不是你們想象的簡單操練而已,還需要講究軍心穩定。現在提拔新兵為官,以他們如今的素質能擔任什麼職務?何況新兵們相處時間不長,互不熟悉,被提拔的人根本無法服眾。等訓練完畢之後,所有人在素質上出現明顯差距,而且定然出現些能力讓人信服之輩。到那個時候我們再挑選素質過硬、能夠服眾的人出來擔任軍官,這樣所有的人自然沒有二話。只有這樣的過渡,內部才不會有矛盾,才能保證軍心的穩定!”

一旁的潘義“加溫”道:“過段時間我會對新兵們進行考核,排名靠後者,我準備從民間挑選些壯丁進行更換!而至於提拔軍官的事情,我們準備在訓練之後,對這些新兵再次考核,成績突出者提拔,或者外聘有統兵能力的朝鮮人擔任。這下你可放心?”

聽了袁世凱和潘義的話,金允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二位大人真是考慮周到,是我們太心急了……”

袁世凱端起茶杯道:“無妨,你回去轉告陛下,就說我一定會遵守我剛才的諾言。”

金允植起身告別道:“袁大人竟然為蔽**隊如此費心,真是我國之幸。那在下告辭了……”

看著金允植走遠,袁世凱向潘義問道:“王凡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

潘義答道:“前日傳來訊息,九月中旬就能回來,不過此次只有二百餘人……只怕訓練時日尚短,忠誠方面……”

袁世凱道:“恩,先讓他們回來一半吧。不過記住,那邊的學堂不能停下,著令候晉往那邊調派人手。這裡一邊將他們安插進去,一邊培訓新人,要是有不合格者,替換便是!”

“是!”

當天,袁世凱的“用心良苦”就傳入了朝鮮王李熙的耳朵裡,這位國王當下心中大喜:這袁世凱、潘義還真是為了朝鮮殫精竭力啊。於是兩人再次收到朝鮮王獎勵的一批珠寶,不過軍事顧問和那位“大統領”又一次充分體現了他們對朝鮮的“大公無私”:所有珠寶全部無償捐贈給新軍,以新軍名義開朝鮮各處礦產,而投資得來的錢用在部隊今後的裝備更換之上!李熙得此訊息,再次感激涕零,現在袁世凱和潘義即便把他賣了,他也會心甘情願的給兩人數錢……

九月,王凡回到袁世凱身邊,潘義也隨之開始了軍隊中優勝劣汰的“人事調整”。兩人先在軍中搞了一次比武,把所有成績靠後者進行了清除。隨後,

在“民間”看貌取人,挑選“資質上佳”者進入新軍。不到一個月時間,袁世凱和潘義調整的人數在三百以上。雖然潘義大量更換士兵讓新軍中很多人不滿,不過當他們看到換進來那些新兵的表現,所有人都服氣。因為這些人往往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迅的學會所有的訓練科目,並能夠熟練操作所有的槍械!聽了手下的彙報,李熙對潘義驚為天人,稱他為“天才軍人的伯樂”。而這些被潘義挑來的新人們也不負眾望,軍官選拔大比武的時候,三百人中有三分之一擔任了軍官。

看著朝鮮新軍一步步納入自己的手中,袁世凱與潘義相視一笑,當即給了王凡一個肯定的眼神。就這樣,今後名揚天下的朝鮮義字軍在陰謀中誕生……

在袁世凱與潘義開始佈局朝鮮的時候,京城中的金銀衚衕(今金魚胡同)來了一個操江南口音的人。這個人衣著華麗,出手闊綽,自稱姓倪名仲及。在人們心目中,江南人的印象都是比較“小氣”的,不過倪仲及卻完全顛覆了所有人的固有思維。他不僅用巨資租下了一個閒置的院落,而且出手之大方,讓人匪夷所思:入住當天,他竟然將整個金銀衚衕的所有住戶請到家中吃飯,名曰“喬遷之宴”。不過更讓人瞠目的是,倪仲及竟然自稱一個江南鉅富的管家,他是來這裡辦差的!要是倪仲及是管家,那他主子得有多少錢啊?倪仲及喬遷之喜後,他那位神秘的主子就成了整個金銀衚衕談論的焦點,有好事者忍不住好奇,便私下詢問,而倪仲及也不遮掩,“如實”相告。據倪仲及稱,他主子祖籍河南,祖上是朝廷大員,後來赴江南從商,在上海頗有產業。由於主子是京劇級“燒友”,光緒五年,在三慶班上海演出時,一睹京劇名家譚鑫培(譚氏唱腔的創始人,後稱譚派。)風采後,便封了譚鑫培為“偶像”。後因譚鑫培上京,主子為了能夠來京城聽戲,特地命他前來購置房產,準備用作行館。為了能夠聽戲就要在京城置辦行館?這人的錢肯定是多得沒處花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這個神秘富翁帶給鄰居們的震驚還沒有結束,倪仲及主子的傳聞剛剛“曝光”不久,他便帶著一個風水先生來到了金銀衚衕。對各家的風水進行了“勘測”後,倪仲及又宣佈了一件讓所有街坊驚詫無比的事情:他的主子為了方便到京城聽戲,要以高出市價一倍的價格,收購金銀衚衕一半的房產,將來這裡要蓋一座大宅院,並且還要蓋一個戲院!

別看金銀衚衕號稱衚衕,而且裡面多數人家以出售金魚為業(所以後改為金魚胡同),但自明朝以來這裡因為靠近繁華的燈市口大街,早已經變成一條寬闊的大道。燈市大街西口至金銀魚衚衕西口一段,乃“燈”之所(即燈具交易市場),金銀衚衕西口地處燈市的南端,正對著東安門大街,是由皇城出來逛燈市的必經之地!到現代,金魚胡同連線著王府井、東四,其中矗立著東安市場、王府飯店、和平飯店,更是是寸土萬金的地價!買下金魚胡同要多少錢?這個倪仲及的主人真是他***太有錢了!不過倪仲及心裡明白,主子看上的不是這裡的風水,而是從這個衚衕經過的人。

倪仲及開出的“公道”價格,讓金銀衚衕的住戶們紛紛開始轉讓自己名下的房產,因為他們拿著這筆錢,在京城其他地方可以隨便買兩三個一樣的宅院!與這些“拆遷戶”相比,因為自家風水不好而沒能出售房產的人,顯得有些妒忌,紛紛向倪仲及兜售自己的房子。最後,倪仲及又勉為其難的用稍微便宜一些的價格買了一些宅院。不管倪仲及如何折騰,反正這裡將要蓋一座私人戲院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甚至京城裡不少票友開始紛紛打聽這裡主人的情況,希望能夠拜會一番。

在忙碌中,光緒九年走近年尾,金銀衚衕的改建也即將完工。此時出現在人們經過金銀衚衕的時候,早已經看不到原來那些紛亂的小商鋪,取而代之的是三個氣派的大院。據稱,中間一個大院是個私家戲院,年底要大辦堂會……

光緒九年十一月,看朝鮮的新軍已經成軍,袁世凱以離家三年未歸為由,向吳長慶告假,希望能夠回鄉過年。大帥叔叔看這一年袁世凱確實辛苦,大方准假。得到批准,袁世凱帶著段瑞立刻動身回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