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跟蹤採訪(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牧野科技直接從神舟訂購了一大批商用電腦,專門用來提供給各商家使用,尤其是成本較低的小微個體戶。

李牧的想法是,所有商家先免費用三個月,之所以要免費用這三個月的時間,主要就是為了讓商戶可以無門檻的試用餓了麼。

三個月之後,商家意識到餓了麼的增收能力,自然會選擇繼續合作,這時候,他們就可以選擇租用餓了麼提供的電腦、熱敏紙印表機,或者自行購置。

如果商家租用,那麼租金就等於是餓了麼的一條創收渠道,起碼可以把硬體投入的成本裹回來。

如果商家放棄租用、選擇自行購置也不要緊,這些電腦設備餓了麼回收之後,還可以繼續按照這種模式,派給新合作商家,或者乾脆下沉到小一級的城市去。

比如今年燕京或許會淘汰下幾千臺二手商用電腦,這批電腦直接就近發送到冀省的各大城市,這樣的話,運輸成本也很低,用淘寶物流就可以內部消化。

李牧原本是想直接讓神舟上幾套純粹的商用機,也就是後世飯店、咖啡廳點單結算用的一體機,這種機器對硬體要求不高,製造起來也不算難。

不過工業設計方案最討厭的就是工業設計與開模具,這個流程的成本高其實無所謂,主要是耽誤時間。

所以李牧乾脆先上普通電腦看看效果,同時讓神舟開始專門為餓了麼搞一套商用電腦模具,然後批次投產。

川都麵館的老闆,經過餓了麼的專業培訓,已經對接單客戶端的操作瞭如指掌,他一邊向記者介紹餓了麼給自己帶來的附加收益,一邊不停的在電腦前確認接單。

記者見他樂得合不攏嘴,忍不住問:“中午是用餐高峰期,您的生意應該很不錯吧?”

店老板認真的說:“訂單數量比昨天中午高多了,到現在已經接了將近四十單了,照這個速度,中午突破八十單都沒問題!”

說著,他若有所思的道:“我覺得可能是餓了麼的使用者在快速增長,昨天是第一天上線,用戶量可能少一些,但今天就開始大量增加了。”

店老板分析的沒錯。

昨天的餓了麼只是上線試水,另外向外界打個樣,將自己的模式推出去。

有了昨天的宣傳以及報道,用戶量在今天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此時,負責為王小龍送餐的騎手已經接到訂單,對記者說:“那個,記者同志,我得去給客戶送餐了。”

記者急忙說:“我們跟您一起去。”

記者一行與騎手一齊出來,騎手跨坐在了餓了麼專門定製的電動車上,記者則坐進車裡跟拍。

一開始記者還能跟得上,但很快便因為交通狀況不那麼順暢,被騎手越甩越遠。

好在川都麵館距離王小龍上班的大廈沒多遠,記者的攝像機遠遠還能捕捉到騎手的身影,沒有跟丟。

騎手到了大廈之後,鎖好車便急忙進了大廈電梯廳,記者也在騎手等電梯的時候追了上來。

待騎手快到王小龍公司門口的時候,他給王小龍打了個電話,用餓了麼培訓的專業話術開口道:“您好,請問是王先生嗎?我是餓了麼送餐騎手,您的餐已送達,請您到公司門口取一下。”

掛了電話,人也到了公司門口。

裡面跟拍王小龍的記者驚訝的說:“一共才用了十五分鍾就送到了,只用了承諾時間的一半。”

王小龍起身取餐,同時對記者說:“我覺得他們的運轉效率很高,不過等用戶量更大之後,就不知道能不能保證這樣的效率了。”

王小龍出門取餐,兩撥記者也短暫會師到了一起,隨後又各自繼續跟拍自己的採訪物件。

這邊,王小龍拿著餐點回到公司,在自己的工位上吃了起來,另一邊,餓了麼騎手一邊等電梯,一邊透過手機,給餓了麼官方發來的訂單簡訊回覆了一個數字1。

記者問他:“師傅,回覆1是什麼意思呢?”

師傅說:“回覆1就是告訴系統,我已經完成了這一單,可以接下一單了。”

記者又問:“那每天的簡訊費用應該不低吧?”

師傅憨厚一笑,說:“手機是公司發的,話費也不用我們出錢,公司讓我們放心用就好。”

這時,他的手機收到一條餓了麼官方資訊:“尊敬的騎手師傅您好,現在為您派單,訂單內容為:前往‘沙縣小吃育紅路口店’取餐(餐廳編號YJ003121,送往中關村科信創業園區C座409號,訂單號401299832,確認接單請回覆1,訂單為您保留一分鐘,拒絕訂單請回覆2,暫停接單請回覆3#分鐘數,例如:需要暫停接單一小時,請回覆)3#60。”

記者急忙又問:“師傅,這就是系統在開始派單了吧?”

“對。”師傅點點頭,說:“我確認上一個訂單結束,系統就會給我派發新的訂單,你看,這個訂單已經為我鎖定了,我要接這單,只要回個1就可以。”

記者說:“可是這上面也沒有使用者資訊啊,您到時候怎麼送?”

師傅說:“回覆1確認接單,系統就會把使用者資訊發送給我,不接單的話,是看不到使用者資訊的,公司說這是為了保護客人隱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說著,師傅已經回覆了1,確認接單。

幾秒種後,手機又收到一條資訊:尊敬的騎手師傅您好,您已確認承送訂單號為401299832的訂單,收件人為陳小姐,聯繫方式:1390100XXXX,前往‘沙縣小吃育紅路口店’取餐,騎行請遵守交規、注意安全。”

師傅邁步走進電梯,同時把手機遞到記者面前,說:“你看,我現在已經確認接單了。”

記者仔細看了簡訊,驚訝的說:“您公司的簡訊措辭還真是很有人文關懷!”

師傅笑著說:“我不知道啥是人文關懷,不過每次接到簡訊看著都很舒心。”

記者問:“那您接下來就要跑這個訂單了吧?”

“對。”師傅點點頭,說:“接下來就要去這個沙縣小吃。”

記者好奇的問:“您能記清楚您服務範圍內的這麼多飯店嗎?如果您不知道位置怎麼辦?”

這確實也是沒有智能機的一個最大弊端之一,騎手無法實時透過手機檢視地圖,同時他的座標也無法實時同傳到雲端、呈現給使用者。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牧也想給他們每人一臺智能機,但是這背後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不但要研發系統,研發硬體,還要定製軟體,同時還需要足夠穩定快速的網路傳輸,而且,還需要一套成熟的數字地圖資料。

眼下沒有很好的辦法一步到位的解決這些問題,唯一能配發給騎手的,就是一臺普通的藍色畫面手機,所以李牧能做的,就是讓團隊為騎手定製了一本“餐廳地圖”。

這時,送餐的騎手也從口袋裡掏出了那本“餐廳地圖”,說:“這上面有從編號為YJ000001開始的所有餐廳的詳細位置以及聯繫方式,如果我不知道這家店在哪,就可以根據簡訊上提供的餐廳編號,在這上面查詢一下,就能找到具體的門牌號以及附近的標誌性建築提醒,如果這樣還找不到,可以給餐廳打電話諮詢。”

記者接過小本,發現這種巴掌大的小本,不是那種裝訂好的本子,而是一個可拆卸的活動冊。

本子的每一張紙,都是打孔的,透過卡扣固定,卡扣可以開啟,輕輕鬆鬆就能把裡面每一張紙都單獨拿出來。

記者好奇的問:“對了,如果有新加盟的餐廳,這上面沒有資訊該怎麼辦?”

師傅笑道:“公司都有考慮,我們每天早上到服務站簽到的時候,公司會給我們印刷了新加入餐廳資訊的卡片,我們放進來就可以了。”

記者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說:“您公司考慮的還真是周道。”

“對。”師傅笑著說:“公司照顧我們書讀的少,所以一切都是簡單操作,你看所有的確認簡訊都只需要我們回覆數字和符號就行了,我們很多騎手都不會拼音,要是回文字還有點困難,回數字就太簡單了,誰都會,三歲小孩都會操作。”

這時候,電梯到達一樓,騎手為了趕時間,快步出了寫字樓,

記者一路小跑,在停車處說:“師傅,不好意思耽誤您一點時間,我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師傅急忙問:“你請說。”

記者問:“您騎的這輛車也是公司配的吧?我看它是電動的,能續航多久?”

師傅說:“我昨天騎著跑了七十公里左右吧,才提示快沒電了。”

記者又問:“沒電了怎麼解決呢?是不是要找個地方充電?”

師傅說:“沒電了就回服務站,那邊有充好電的電瓶可以直接換,籤個字就換新的了,又能跑好幾十公裡,服務站有椅子可以休息,如果沒什麼訂單、暫時不想跑了的話,也可以給系統發條簡訊,比如我想休息三個小時再接單,就回覆一個3#180,系統就會暫停我三個小時派單,我就能回服務站休息一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