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犯罪心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出去!”

夏日暮的聲音彷彿來自秋季的山林,透著一股薄涼。

徐允熙俏臉依舊掛著淚痕,可憐楚楚的看著夏日暮,急切地說道:

“我真受傷了,你看。”

她捂住雪白的玉足,哭泣的樣子實在太惹人憐愛了。

夏日暮漆黑如炬的眼眸緊緊盯著她,不為所動,“再不走,我報警了。”

話一說出來,夏日暮意識到口誤了,自己作為檢察官可以直接起訴她,報什麼警。

聽到檢察官說道報警二字,徐允熙噗嗤一笑,如花綻放,眼眸轉含淡淡的笑意說道:“好啊,去報警啊!讓警察來看看,夏檢察官是如何欺負我一個小女子的。”

夏日暮怕了這個女孩,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一會兒她大聲喊救命,引來鄰居,自己到時候有理都說不清了。

他脫掉橡膠手套,雙手投降狀說道:“你贏了,說吧,找我什麼事?”

徐允熙聽到夏日暮服軟的話語,臉上笑容更盛,兩根玉指做出勝利的手勢。

“夏檢,新亭洞連環殺人案”

“打住。”夏日暮臉色嚴肅,斷然拒絕透露任何與案件有關資訊,“無論你怎麼問,我都不會說的。”

“那我不問這個,我換一個話題。”

徐允熙知道在案件未偵結前,有關嫌疑人犯罪細節都是機密。她此次前來的主要目的,不是探聽新亭洞連環殺人案兇手作案的細節。

而是採訪夏日暮,因為夏日暮身上的謎團比這起案件更有意思。

數小時前。

徐允熙從金政峰口中,得知了夏日暮是負責新亭洞連環殺人案的主任檢察官。

夏日暮消失在巷口後,她轉身將此事彙報給MBC新聞局的部長,新聞局利用特殊渠道獲取了夏日暮的個人檔案。

徐允熙將檔案複製了一份,仔細檢視後,她對這名檢察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位出生平凡,毫無家庭背景的庶民,透過司法考試後本該當一名律師。結果這個傢伙,從司法研修院層層關系網篩子裡面漏了出來,成為了一名檢察官。

平民逆襲成為檢察官雖少,但每年總會有幾個,這個傢伙特殊就特殊在,研修院一畢業就進入了首爾南部地方檢察廳實習。

要知道南部地檢,是多少檢察官擠破頭都想進去的地方,無他,就因為南部地檢轄區範圍內有一個叫做汝矣島的地方,那是韓國權力中心,國家議會大廈所在地。

就這樣一個前途無量的地方,夏日暮到底要多幸運才能被‘隨機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分配到那裡。

徐允熙深刻瞭解韓國官g政治,她決不相信現實中有這樣的幸運,所以她想知道,這個傢伙背後究竟是誰在幫他?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

她還意外發現一件趣事,宋時弼檢察官是夏日暮的實習指導檢察官。兩人一起偵辦過新亭洞殺人案第一起命案,調查未果,夏日暮就實習期滿,轉正成為一名真正的檢察官。

轉正後的夏日暮擁有了獨立辦公室,兩位事務官助手,案件處理也與宋時弼做了拆分,宋時弼獨立負責新亭洞案件。

直到幾月後,第二起命案發生,再二十天後檢察官宋時弼失蹤。

關於宋檢察官失蹤一案,在去年也是引發了輿論轟動,由於和新亭洞連環殺人案時間相隔很近,輿論普遍認為宋檢察官的失蹤與該案有關。

這件事,徐允熙不這樣認為,她為此向新聞臺總編輯提出過質疑,結果被部長教訓了一頓。

據傳夏日暮與宋時弼關係較好,夏日暮是宋家的常客,此時他又接替前輩未調查結束的工作,說不定也是想尋找宋時弼的下落。

如果能另闢蹊徑,獲得宋時弼失蹤案的獨家新聞,藉助案件的社會關注度,徐允熙的名氣會迅速傳遍全國,或將成為MBC電視臺的明日之星。

想到於此,徐允熙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也就才有了夏日暮回家開頭的那一幕。

“負責新亭洞連環殺人案的前任檢察官,你認識吧?”

夏日暮點點頭回答道:“他是我的實習指導檢察官,你問這個幹嘛?”

“人們都說宋檢事的失蹤與新亭洞事件有關,你信麼?”徐允熙盯著夏日暮眼睛問道。

“信不信,都與我無關,我不負責宋前輩失蹤案。”夏日暮的態度依舊冷漠。

“那我告訴你,宋檢事的失蹤與新亭洞事件毫無關聯,你信麼?”

夏日暮瞳孔微縮,隨機搖了搖頭,石勳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這個案子不是自己能夠涉足的,還是省點力氣專心調查手頭上的事吧。

“徐小姐,對不起我困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話,今天和我一起睡沙發吧。”

夏日暮沒有回答她的提問,而是脫掉外套坐在徐允熙的身邊,右手搭在徐允熙的肩上,光滑細膩的肌膚帶給夏日暮手上驚人的彈性,他身體幾乎立刻就有了反應。

一旁的徐允熙也不好受,男人鼻息間的熱氣噴湧到她的臉頰上,一抹緋紅在她臉上渲染開來,直至她的耳根。

“我還有事,我先走了!”

徐允熙俏臉羞紅,穿上鞋接著逃也似的離開了夏日暮家。

坐上計程車,徐允熙快速跳動的心臟才趨向平靜,給司機指明地點後,她才思考剛剛夏日暮的反應。

“夏日暮決然閉口不談失蹤案,很可能他知道一些事情。”

徐允熙離開後,夏日暮整理了一下沙發,坐下後仰靠著背墊上,用食指揉了揉額頭,拋開雜念,心緒回到案件上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彌撒結束後林麗珍匆匆離開,選擇步行,那就說明她要去的地方離大善教會不遠。她接到神父的電話後又折返回去,是回教堂麼?

從她失蹤到被害這一過程,間隔了40多個小時,這段時間兇手把藏她在哪兒?

‘遠拋近埋’是特徵是拋埋案件中的一個重要特徵,這是從國內外無數兇案中總結的一般規律。

在犯罪心理學中,一般有藏匿屍體行為,說明屍體埋藏地點離兇手活動範圍比較近;而拋棄屍體,沒有明顯藏匿行為的,說明兇手活動範圍離地點較遠。

三起案件的案發現場,都只是拋屍現場而不是犯罪現場。三名被害人均被編織袋層層包裹,扔進了垃圾池,這是明顯的藏匿舉動。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兇手作案成功和逃避懲罰都是其追求的日標。用編織袋包裹被害人的遺體,然後進行拋屍這一舉動,本身包含了其逃避懲罰的心理需求。

這個過程不僅是為了避免罪行暴露的過程,同時也是暴露罪行的過程,但是對兇手來說後者比起前者是短暫的,後者是相對安全的,兇手為了逃避長期的懲罰寧願冒著暫時的危險拋屍。

因此,兇手要考慮路線、地點、工具、時機等等因素,這種考慮絕不是一剎那就能完成的。

夏日暮決定明日再去拋屍現場看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