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7章 沒有競爭的壞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0477章沒有競爭的壞處

隨著演講的時間越來越長,穀雨演講的內容是越來越深入,不知不覺就是兩個小時的時間過去了。穀雨說得是口乾舌燥,下面的人是聽的聚精會神,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在這中間,穀雨沒有停頓過,也沒有人給他鼓掌,不是他講的不精彩,而是大家聽得太入神了,忘記了鼓掌。

等到穀雨宣佈他這次的演講結束之後,全場過了好一會兒才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些平時文質彬彬,沉迷於科研的專家們竟然有一些人吹起了口哨。還有一些人意猶未盡,嚷著讓穀雨繼續講下去。

穀雨擺了擺手,他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專門來科學院上課。等到喧鬧平息下來之後,他宣佈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登陸到積分商城,免費註冊一個非會員賬號,然後就可以想辦法賺積分了。

穀雨給華夏科學院、工程院的院士、研究院以及研究生等都提供了多種獲得積分的途徑。比方說可以和谷超科技及其所有的子公司進行合作,也可以參與對谷超科技的員工的培訓,可以到谷超科技實習,當然,也可以花錢購買。當然,穀雨最推薦的方法還是和谷超科技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成為谷超科技的一員,那樣可以有更多、更豐富的方式去獲得積分獎勵。

有了積分之後,可以向他提問,可以要求他來講課,可以向他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只要在兌換名錄上的事情,都可以要求他做。

另外,穀雨打算推出院士系列講座,他是唯一的主講人,專門針對華夏科學院、工程院的院士。每位院士每年都可以獲得免費的三次聽講的機會,剩下的就需要用積分去兌換了。另外,如果其他人能夠獲得院士的推薦,也可以旁聽這個系列的講座。

每位院士每年都有一次免費推薦的機會,如果還想推薦其他人,請用積分兌換。被推薦的人也有一次免費旁聽的機會,如果還想聆聽更多,請用積分兌換。

當即就有人舉手詢問要聆聽穀雨的這個院士系列講座,一節課需要多少積分。

穀雨一點也不客氣,直接報出了價格,院士要去聽,一節課要一千積分,高階研究員或者等同資歷的人,兩千積分,擁有博士學歷或者等同學歷的人,三千積分。其餘人等,不推薦聽。

眾人一聽,都是暗自咂舌。他們都瞭解過谷雨的積分商城。知道如果不做出什麼貢獻,單純地用錢去購買積分,那麼需要六十六華夏幣才能夠兌換一個積分。而谷雨推出的這個課程,就算是院士去聽,豈不是也需要六萬六一節課?這簡直就是去搶錢呀。

當然,對這個問題,也要說怎麼看。像米國幾乎每年都會推出一個和投資大亨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成交價最高的時候將近三百五十萬美元。穀雨如今的財富,可是遠超巴菲特,只是花六萬六就能夠聽他講一節課,那可真是賺大了。

從華夏科學院出來,穀雨只覺得神清氣爽,曾幾何時,華夏科學院乃是他需要抬頭仰望的存在,如今他不但可以在華夏科學院講課,而且這些平常人都需要仰望的存在,如今想聽他講課,還得掏錢,這感覺實在是爽的不要不要的。

正在乘車往回走的時候,穀雨接到了一個電話,是科技部的部長胡偉清打來的。他讓穀雨近期不要離京,可能有一項很重要的活動需要他的參與。

穀雨追問到底是什麼事情,胡偉清只是告訴他是好事,另外就是讓他不要多問,安心等待就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穀雨沒有辦法,他本來是打算今天就回去的,沒想到還要在帝都待上幾天。這幾天總不能閒著吧?谷雨想了想,決定再去幾個地方拜訪一下。

他首先去的是外交部,他在國外進行各種活動的時候,外交部沒有少給他保駕護航,這份情誼可不能忘。穀雨這次去,直接給了外交部一個大禮包,就是在積分商城中給外交部建立了一個專用的賬戶,然後直接往裡面充入了足足一千萬的積分,外交部可以直接在積分商城中兌換各種物資,然後發給有需要的工作人員。另外,穀雨還向外交部捐贈了十臺語言學習機,還有十臺等級最高的安保戰警。

隨後,穀雨又去拜訪了教育部和全國婦聯,先向教育部又捐贈了五十億華夏幣,之後又向全國婦聯專門負責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機構,捐贈了十億華夏幣。

連續拜訪了三個機構,他扮演的都是善財童子的角色。他前幾天在日國是大賺特賺,那些世界級億萬富翁購買積分,還有競拍寶石、飛機還有美酒,讓他賺了很多,他現在可以說是錢多的沒地方花,捐獻出去,讓需要幫助的人得一些好處,對他來講,就是捎帶的事情。當然,他這樣做,也不是一點功利心都沒有,至少名聲和聲望值都有了。

之後,穀雨又抽出時間,去專門拜訪了一下華夏鐵道總公司。帝都做為華夏的首都,這裡有太多公司的總部了,穀雨不去拜訪那些公司,偏偏選擇了華夏鐵道總公司,自然是有事要求到人家了。

這事兒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穀雨謀劃要在現有的鐵路網上開一個岔道的事情。這對穀雨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關係到了華夏第二藥劑廠能否順利投產。為此,穀雨專門組建了一個談判隊伍,和華夏鐵道總公司進行接觸,協商,談判。

不過事態的發展要比谷雨想象的複雜的多,這一談判不能說是沒有進展,但是進展很緩慢。幾個月前,穀雨就派出了談判隊伍,但是直到現在,整個談判都還沒有落實下來。

不是穀雨這邊的人手不努力,而是華夏鐵道總公司那邊遇到的阻力比較大,各方勢力都想著要插上一手,希望能夠從中獲得一杯羹。這也就導致華夏鐵道總公司提出來的籌碼是越來越高,已經有點超出了穀雨的心理承受底線了。

穀雨這邊還不能輕易和華夏鐵道總公司翻臉,畢竟華夏第二藥劑廠能否順利投產的關鍵,就是水源的問題必須解決。穀雨又不願意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輸水管道,還不願意汲取沙漠中本就不多的地下水,唯一的辦法就是透過鐵路運輸的方式,把水從沿海地區等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把水運送到第二藥劑廠那邊。

一點都不客氣地講,穀雨這個方案最致命的地方就是讓華夏鐵道總公司扼住了他的喉嚨,這在商業談判正自然是非常不利的。

華夏鐵道總公司如今是企業化經營,自負盈虧,自然想著要多賺一些錢,而且隱身在華夏鐵道總公司背後的牛鬼蛇神同樣是不勝枚舉,也都想著要從穀雨身上咬一塊兒肉下來。這也就導致整個談判不是很有利於穀雨一方,哪怕穀雨現在的名氣越來越大,也不能阻擋某些人的貪婪。

這事牽涉到的利益太大,穀雨就算是請一些人出面說和,也很難讓華夏鐵道總公司把價碼給降下來多少。畢竟這不是幾十萬或者幾百萬華夏幣,甚至不是幾千萬華夏幣的事情,而是以億為計量單位的談判,稍微降一點,就是一筆數目極其可觀的錢款,又有幾個人有那麼大的面子,就算是有這個面子,人家又該欠下多大的人情?如果不是逼不得已,穀雨不想給別人找這個麻煩。

正常的生意還是用生意上的手段來解決吧。

華夏鐵道總公司對谷雨的到來,還是相當重視的,董事會所有成員全都出來迎接,雙方寒暄了之後,就進入到了正題中。

孰料一開始談判,剛才還熱情無比的華夏鐵道總公司的董事們就翻臉不認人了,他們一個個都咬死了口,死活不肯降低要求,甚至有的董事還提出要在原來的條件上再附加一些新的條件。顯然,穀雨的親自出馬,讓他們看到了穀雨的急迫,這就給了他們加價的機會。

穀雨眉頭緊蹙,華夏鐵道總公司的董事們吵得他頭疼,可是他還不能說什麼。人家有什麼要求,都是擺在明面上,沒有強逼著穀雨答應,而且真要是說起來,華夏鐵道總公司要價是高了些,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只是如果答應下來,那麼第二藥劑廠很大的一部分利潤都要分割給華夏鐵道總公司了,而如果按照正常的條件的話,這一部分利潤本來應該是第二藥劑廠的,也就是他穀雨的。

穀雨不是不捨得分割利益給別人,他是擔心今天一旦低頭,就向外界傳遞了一個不好的訊號,以後誰要是拿捏到了谷超科技的需求,就都可以趁機要挾,漫天要價。這會形成一個很惡劣的先例。

撇開其他的不說,運輸物流是谷超科技每一個子公司都會遇到的問題,要是子公司打交道的每一個物流公司都像華夏鐵道總公司一樣,隨心所欲,漫天要價,那谷超科技的生意還做不做了?

當然,穀雨這次遇到的情況有點特殊,就是華夏鐵道總公司是唯一能夠向他提供服務的公司,不像其他需要用到物流的地方,可供選擇的餘地要多得多,也沒人敢輕易漫天要價,相反像谷超科技這樣的大客戶,都是拼命的壓價來爭取訂單。

穀雨耐心地跟華夏鐵道總公司的董事們溝通了半天,向他們解釋第二藥劑廠早日投產的重要性,談他不願意破壞當地生態的決心等等,華夏鐵道總公司的董事們頻頻點頭,可是一旦說到實質性問題的時候,他們又是原來的態度,一點都不肯變。

穀雨只能告辭,他準備回去之後另想辦法,如果實在想不出來辦法,說不得只能答應華夏鐵道總公司的條件了。

穀雨低落的情緒感染到了葉柔,剛才穀雨和華夏鐵道總公司的董事會的全程交談,她都在場,她向穀雨提出了建議,既然鐵路不同,那麼為什麼不用其他的方式?比方說陸路,也就是公路運輸,或者是航運加上公路運輸。再有,若是不怕花錢的話,用飛機運輸也可以考慮。另外,還可以搞大型的空中運輸艇。

穀雨苦笑,這些方式各有各的缺點,不是成本太高,就是單體的運輸量太小,難以滿足第二藥劑廠的需要。目前,他能想到的最合適的方式就兩種,一個是管道運輸,還有一個是鐵路運輸。

管道運輸,前期投入大,還需要徵用土地,涉及到的環節太多,不是穀雨這個私營公司玩的轉的,何況,後期維護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唯有鐵路運輸,只需要利用現有的鐵路網,固定給華夏鐵道總公司支付物流運輸費,然後就可以把水從沿海地區運送到第二藥劑廠所在的沙漠地區了。

葉柔聽完了穀雨的解釋後,再次鄭重其事地向穀雨闡述了他的看法。華夏鐵道總公司那樣漫天要價,就是看出來了穀雨的這些想法,穀雨要是不想讓華夏鐵道總公司遂願,如了他們的意,那麼就應該反其道而行。

走陸路或者航空運輸,哪怕是貴,那怕是單體運輸量小,也要發展。只有有了充分的競爭,才能夠讓華夏鐵道總公司不那麼自信滿滿,最後只能向現實低頭,乖乖的把價格降下來。

而且葉柔還向穀雨提到了在澳洲等國家廣泛運用的公路列車,一個巨大的卡車車頭,後面帶著兩三個掛車,最大的時候甚至可以掛六個車廂,一次拉貨可以達到兩百噸。

如果能夠用兩百輛公路列車,那麼一次就可以運送整整四萬噸水,一點也不弱於一趟火車的運力了。

穀雨聽了,連連搖頭,華夏的公路上多橋樑,又有多少橋樑能夠承受兩百噸的重量?這要是過一道橋,就給壓塌一座,光賠人家的修橋錢都是個大問題。何況,這裡面又要耽誤多少時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