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封家的小公子哥封燁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前,要忍。”譚青青沒有說的太多。畢竟目前宴上,還有好些,跟譚青青都不是一條心的。

她自然不會蠢到將女子需自強的核心,告知給這些人。

所以譚青青只是向陶曼凝陶若靈使了個眼色,兩位表姐就立即明白了譚青青的意思。

倒是陶姍兒和陶婉兒有些奇怪。

剛剛譚青青與陶府嫡女和陶府嫡次女說話時,她們倆沒有打斷譚青青。

現在瞧著譚青青不說了,便又接過話茬,重新陰陽怪氣起來。

“呵,你能想到什麼有用的辦法?渝州城幾百年了,都無女子想要抗爭過自己的命運。難道能就憑你的三言兩語,便能將這渝州城翻了天不成?”

說到要事,譚青青也懶得跟陶姍兒鬼扯。

“以後的事情,誰能知道呢?”譚青青笑之,“說不定,我就偏偏能呢?”

“嗤。”陶姍兒冷眼笑之,“說大話,誰不會?”

……

她們在這邊吵吵鬧鬧的。

最終還是引來了長輩們的注意。

陶家老夫人攜著陶家嫡子陶博厚走來了這宴席邊上。一旁的那個陌生公子,便是大家嘴裡所說的,名門望族封家的小公子,封燁霖。

封燁霖果然不愧是長相好,氣質好的小公子哥。他雖然眉眼帶笑,但氣質溫潤如玉。瞧著就不像是從普通人家裡出來的小郎君。

“請坐。”陶老夫人對封燁霖道。

“您先請。”封燁霖恭恭敬敬地回。

“大家都落座吧。”

沈梅蘭就候在陶家老夫人身邊。她忙招呼著大家,趕緊按著自己的位置坐下。

只是當所有人落座以後,才發現,他們並沒有給陶老爺準備位置。

沈梅蘭察覺到了大家的異樣,便趕緊出聲,“是這樣,老爺呢有瑣事纏身,今兒他就不來陪著大家吃這個飯了。大家先緊著用吧。”

說是有瑣事纏身,但柳姨娘也不在這宴席之上。

若說姨娘不能上桌。可偏偏林姨娘卻在。這就有點意思了。

“哼。”大家都沒吭聲,所以自是有陶老夫人吭聲。

陶老夫人重重地哼著氣。她本是不想在有外人的情況下,親自去揭自己親兒子的短。

但陶陽朔所做的,實在是太讓陶老夫人沒臉。

讓陶老夫人不得不當場發火。

“我這個兒子,什麼都好。就是這心啊,全都被他的那個妾室給勾引了去。如今就連家宴,也都不參與了。這偌大的陶府,要是交給他,還不知道要被他敗壞成什麼樣子!”

眼見陶老夫人生氣,沈梅蘭就連忙在旁邊護著。

“母親,夫君的心意我是明白的。他也想參加,就是被那柳氏纏的脫不開身。母親您可千萬別生自己兒子的氣。”要氣,就氣那個不懂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柳氏。

反正,那柳氏如此作死下去,遲早也會把自己給玩完。

“這個家,還是你最知禮數。”陶老夫人嘆氣,“讓你嫁給我兒,你受委屈了。”

沈梅蘭其實對那陶陽朔也不是很有情誼。

她只要自己這幾個兒女健健康康的便好。其他的,也並不多求。

“兒媳不委屈。”沈梅蘭替陶老夫人布好菜,“母親,快來嚐嚐兒媳新讓人做的栗子羹。這栗子啊,雖然到現在有些老了。栗子肉也不嫩了。但是兒媳特意讓人與烏雞煮在一起。再加上山藥。往老糯了煮。這味道啊,十分的香甜可口。不膩也不柴。母親您快嚐嚐?”

論做菜,和論做菜食材的奢靡度。怕是無人能比得過沈梅蘭。

陶府自也是供得起。

便由著沈梅蘭去了。

陶老夫人嘗了一口,點頭,“嗯,不錯。梅蘭的手藝是最好的。老婆子我,也是享了兒媳供上的這份口福啊。”

“母親謬讚了。”沈梅蘭伺候完陶老夫人,便又招呼起小輩們來。

“你們快些自己用吧。再不用啊,這飯菜,就涼了。”

大家依了禮,便也開席開吃起來。

而待大家吃了幾口後,封燁霖又讓自己的小廝,拾來幾件貴重禮品。

“這是在下的一點心意,還望老夫人和夫人能收下。”

沈梅蘭瞧他這樣,反倒是一訝。

“哎呀,瞧你這孩子。你剛剛在堂廳上時,不是已經給過禮了嗎?怎麼到了後院,又給禮?”

“不一樣。”封燁霖道,“在堂廳上的禮,是晚輩給陶府的禮。在這兒給老夫人和夫人的禮,才是晚輩真正的心意。”

封燁霖的小廝,當著陶老夫人和沈梅蘭的面,將禮品開啟。

老夫人的是紅珊瑚串翠玉瑪瑙鏈和手串。沈梅蘭的,則是一支雲鶴流珠彩石步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光是看這成色,便可知,這幾樣東西,都十分的名貴。

不是什麼隨隨便便就挑選送出的禮物。

“這……”沈梅蘭面上流露出為難之色。

“都是晚輩的一點心意。”封燁霖道,“是這樣的,沈老太爺全城考試的時候,晚輩還在外地,沒能及時趕回參與沈老太爺佈下的考試。如今再想要進這沈家私塾,怕是已經有些晚了。所以晚輩在與家父商量過後,便挑選了些薄禮,特意前來拜訪陶老夫人和夫人。”

“小小心意,還請二位不要嫌棄。”

原來又是一個想要去沈家私塾讀書的公子哥。

只是這件事,沈梅蘭也不好輕易做主。

“封家小公子的好學,我是看在眼裡的。但我那個爹,他只認死理。當日你沒能考過,那就是不能正兒八經地坐在正堂,聆聽先生的教誨。”

沈梅蘭嘆了口氣,“但你若是願意旁聽,我這兒,倒還能給你通融通融。”

正式上課和旁聽的區別大了去了。

只有沈老太爺正式收的學生,才能有獲得童生試的考試資格。若為旁聽,那就只能在旁邊聽著。並不能靠沈老太爺的推薦,參加渝州城任何的一場童子試。

所以,真正想要步入秀才舉人一途的,見沈老太爺這邊行不通,定會去尋其能參加童子試的法子。

然而封燁霖顯然早已經知曉了沈老太爺的規矩。

恭聲應著。

“無妨。”封燁霖道,“沈老太爺的規矩我也是知曉一二。每隔三個月,便會再有重試。只要我能透過重試,我便也能成為沈老太爺的正式學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