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團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方素娘淡笑道:“同樣是字畫,為什麼有的字畫能賣千金,有的卻只能賣幾個銅板,甚至掛在牆上無人問津?”

她話音方落,便有人不贊同地嗆聲道:“人家那是名家字畫,你這屏風能一樣嗎?”

方素娘將屏風換了個面,語氣淡然道:“誰又能說我這屏風不是出自大家之手呢?”

這時候的屏風,一般都是單面扇,所以觀摩屏風的一干眾人並沒有多想,直到方素娘將屏風的另一面反過來正對著大家時,人們才發現,這屏風竟然兩面都有畫,更為難得的是,在這樣輕薄的絹布上正反兩幅畫面各不相同,卻並不顯得凌亂,兩幅畫面各有意境。

第一次看見雙面絹畫屏風的人們都震驚了,更有那懂書畫的學子,湊近屏風仔細地研看上面的兩幅畫,邊看邊連連讚歎道:“大才!不!這畫師簡直是鬼才!依在下所見,這屏風賣一百兩銀子價格實不算高……”

圍觀的婦人見說話的少年穿著學子袍,還想喊貴的聲兒便弱了下去,人家書院的學子都說值這個價,那肯定是值這個價的。

不過一百兩銀子一扇屏風,普通人家都覺得委實太貴了,在安陽縣,一進的院子也不過才一百兩銀子而已,這德馨坊一扇屏風就賣一個一進院落的價格,實在是太喪心病狂了。

出了德馨坊,人們便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有人說那東西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賣那麼貴的價格,德馨坊的東家瘋了,也有人說文人墨客的東西,她們普通人不懂,說不定那屏風是什麼大家畫的,一百兩銀子買來再賣出去,說不得還有的賺呢!

不管人們怎麼議論,確如林萱預料的一樣,德馨坊的屏風雖沒有賣出去,但是名頭卻打響了。

縣裡人都知道德馨坊裡擺了一扇天價屏風,足足要一百兩銀子,很多人都好奇跑過來看。

人們看完屏風,少不得在鋪子裡隨便逛逛,看到合心意的價格又不貴的布匹,多多少少都會買一些。

方素娘一個人忙不過來,又將原先辭退的幾個夥計都請了回來。

*

林萱猜到屏風價格太高,一時半會賣不出去,所以並沒有急著製作另三扇屏風。而是制了一柄雙面絹花流蘇團扇,考慮到如今這個時節,用不上團扇,她便特意做了一個擺放團扇的架子。

這樣一來,團扇就成了一樣時髦的擺件。

團扇的主花選用了明亮的橘黃色,搭配漸變菊粉色,整體看起來既典雅又高貴。做團扇比不上屏風費時,林萱一天就做了兩柄,第二天她就送去了鋪子。

方素娘一看到林萱,就將她熱情地迎了進去,笑著說起了鋪子裡的情況,“你不知道這兩天鋪子有多熱鬧,連學堂的夫子都專門來了鋪子,就為了看屏風上的畫……”說完又急急地看她身後的揹簍,“林妹子可有做新的物件?”

林萱把揹簍放下來,小心的將兩柄團扇遞給她道:“這是我這兩天新做的。”

只一眼,方素娘就喜歡上了兩柄團扇,愛不釋手道:“這個價格也喊得高高的?”

林萱笑著搖頭,“架子和團扇各一個價,團扇比外面的價格稍稍高一點就成。”

團扇這個時代就有,只不過沒人把絹花與團扇結合起來,她的團扇也就勝在新奇而已。不過絹花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很容易給人學去,不可能再走屏風一樣的銷售戰略。

而且她現在急著用錢,只有將這些東西變成真金白銀才是硬道理。

方素娘將手裡的團扇來來回回的看了一遍,越看越是喜歡,“一柄團扇一量銀子如何?若架子一起買,就是二兩銀子。”

其實外面最貴的團扇也才幾百文,但她覺得她手上的團扇實在是精緻,就算賣一兩銀子肯定也有人買。

林萱點頭道:“價格的事你看著辦,覺得能賣就成,屏風等過幾天,熱度下去後也可以稍稍便宜一些,還可以適當地跟人透露,若四扇一起買價格會優惠一些。”

“行,就按你說的來。”林萱做的東西雖還沒有賣出去,但卻救活了她的鋪子,方素娘現在看她就像菩薩一樣,“上次帶回去的絹布都用完了嗎?要不要點別的布料?你需要什麼都跟我說,我幫你尋來。”

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了,林萱確實想做點適合這個季節用的物件,既然她主動問起,她便也沒客氣:“你知道有哪裡可以買到羊毛嗎?”

據她所瞭解,這個時代的人還不會織毛衣,不過市面上有羊毛或駝毛製成的布和毛氈。

方素娘開布莊的,自是有這方面的人脈,連想也沒想便道:“你要多少,我幫你買好就成,到時候你直接到我鋪子裡來拿就好。”

林萱問了一下羊毛的價格,發現價格並不便宜,也不敢多買,“先買幾十斤吧!另外你給我來兩素色的匹麻布吧!”

方素娘給了兩匹素色麻布給她後,又從櫃檯上預支了十兩銀子給她,“等做好東西了就趕緊送過來。”

林萱那天支的十兩銀子已經花得差不多了,今天還得去買染料,是以也沒忸怩,大大方方地收了銀子。

出了德馨坊,林萱先去了鐵匠鋪拿她的刻刀,等刻刀拿好後,又去買蠟燭,染料等東西。

她買好東西便坐車回了家。

回家第一件事,是把從方素娘那拿回來的麻布裁剪,畫圖案,然後印染。

等布染好後,便拿了針線出來開始做布包。

她想到做布包,是因為她最近常往街上跑,習慣了出門揹包的她,沒有包實在是太不習慣了,所以打算動手自己做一個來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既然做了,便順手多做幾個去鋪子裡賣。

抽繩束口袋她做得多一些,掛包做了四個,揹包一共只做了兩個。一個自己用,另一個放在鋪子裡去看情況。

在林萱忙著做布袋的時候,沈氏也沒閒著。

她如今已學會了做豆腐,每天都在家漲了豆子做豆腐。豆腐做好後,一部分學著林萱教她的辦法,製成豆腐乳,另一部分拿到大集去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