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二章 勇攀科技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記者們第一次出海就遭遇了海上驚魂,但是他們並沒有氣餒,而是租賃了一艘更先進的遊船再次出海,繼續向著霧隱島方向行駛而去。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當記者們的遊船再次靠近霧隱島1000公里海域的時候,他們遊船的螺旋槳再次被海里廢棄的漁網給纏住。等到船員好不容易清除了螺旋槳上的漁網後,遊船又意外觸礁,這次觸礁使得遊船的船體出現了嚴重的破損,這種破損甚至使得遊船可能發生傾覆的危險,於是這艘遊船也只能無奈返航。

這樣一來,那些記者們就有些搞不明白了,難道自己的運氣就真的這麼差嗎?不過他們非常執著,還是沒有放棄前往霧隱島。他們再次租了一艘遊船前往霧隱島,這艘遊船在剛剛進入霧隱島1000公里的地方後,就再次出現了螺旋槳被漁網纏繞的情況,這下大家就有些傻眼了。

等到螺旋槳的問題解決了,再次向前前進的時候,遊船就出現更多的奇葩問題,這些問題使得遊船不能繼續前進。但是只要這艘遊船離開這片海域,掉頭向著島國方向行駛,遊船就不會發生任何的問題。

這些記者就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他們請教了島國最著名的海洋專家。結果這個專家在考察了那片海域的海洋洋流情況,並瞭解了最近幾年附近海域發生的各種事件之後,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島國福島沿海曾經發生過9級大地震,那次大地震引發了大海嘯,大海嘯將島國城鎮裡的很多垃圾都衝到了大海里,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漁網。

然後這些垃圾開始沿著海洋洋流向著島國的東邊漂過去,那片頻頻出事的海域就位於島國大地震製造的垃圾帶上。在那片海域航行的船隻有很大機率會遇見從福島方向飄流過來的垃圾,所以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障礙。

在這個專家的講解下,記者們恍然大悟,倒是比較贊同這個分析。只是這個專家卻無法解釋船隻往回走的時候為什麼不會遇見這些垃圾,最後那個專家只能將其歸結為運氣。

雖然有專家出面解釋了一部分的疑問,但是這些記者卻依然疑惑重重。夢幻運輸的船隻從這裡路過就一帆風順,什麼垃圾也沒有遇見,為什麼自己的船隻一出海就會遇見這樣的垃圾帶呢?難道自己的運氣真的這麼差,只要出門就會踩到狗屎嗎?

此路不通,這些記者就開始另外想辦法。很快的,有記者想到租借飛機靠近霧隱島觀察的方法。只是霧隱島距離島國的距離也有1000多公裡,普通的直升機因為航程的原因根本就飛到霧隱島附近,所以他們決定租借一架大型的水上飛機。

於是這些記者乘坐租借的水上飛機在海面上起飛,向著霧隱島飛去。這架水上飛機一開始的飛行倒是非常順利,只是等它飛到距離霧隱島500公里空域,進入一團烏雲中的時候,飛機上的各種裝置就開始出現問題。先是雷達出現了問題,螢幕上一片雪花。接著飛機上的GPS失靈,無法對飛機進行定位。最後就是通訊設備中出現了大量的雜音,什麼也聽不見。

飛機駕駛員大吃一驚,連忙操控飛機飛出這片烏雲,結果各種裝置依然處於失靈狀態。飛機上的雷達、GPS、通訊設備完全失靈,這架飛機繼續飛行就變得非常危險。無奈之下,這架水上飛機只能選擇返航。還好這位飛機駕駛員經驗豐富,硬是憑藉目測太陽方位辨明了方向,將飛機飛回了島國附近。等到飛機一進入島國附近之後,飛機上的雷達、GPS、通訊設備又全部恢復了正常。

面對這個情況,這些記者就目瞪口呆,難道自己將海上的壞運氣帶到天空中來了?當他們租用的第二架水上飛機也在靠近霧隱島500公里的地方出現了同樣的遭遇之後,他們是災星的訊息就徹底傳開了,再也沒有飛機願意搭載他們到那片空域去了。所以這些記者租用飛機探查霧隱島的想法也失算了。

其實這些記者遇見的意外並不單純是意外,而是燕飛在暗中搞鬼。霧隱島在將來肯定要面對全世界,但是現在的霧隱島還沒有建設完成,還處於保密階段,所以燕飛必須對這種建設行為進行保密。一旦過早暴露霧隱島的實際情況,就會讓他處於眾矢之的,而各種摘桃子的人和勢力也會蜂擁而至。

所以為了達到絕對保密的目的,每隔一段時間,燕飛就會啟動無人機量子雷達,對周圍海域和空域進行大範圍的掃描,掌握方圓1000公里範圍內的所有動靜。

量子雷達一旦發現有船隻從海面上向著霧隱島海域進發,無人機就會前往進行攔截。它會變換體型進入海面之下潛行,然後跟隨在船隻下面,從通用空間扔出早就準備好的破爛漁網,利用這些破爛漁網將船隻的螺旋槳纏住。一旦這些船隻繼續前進,無人機就會發射航炮對船隻的關鍵部位進行攻擊,對這些船隻進行破壞。

因為輔助智腦的精準控制,使得無人機對船隻的破壞非常的巧妙。這種破壞剛剛能達到逼停船隻的程度,又不會讓人發現到底是什麼東西在破壞船隻。如果這樣船隻還要繼續前進,無人機就會從通用空間裡面往外扔大石頭,這些大石頭會按照一定的弧線砸到船隻的船底,使得船隻以為自己觸礁,不得不返航,這也是那些船隻納悶自己怎麼會忽然觸礁的原因。但是只要這些船隻一返航,無人機就不再攻擊它們,放它們離開這裡。

這樣一來,無人機就在不知不覺中阻攔了這些船隻向著霧隱島前進,並且讓他們疑神疑鬼,自動退卻。

而在天空中,一旦發現霧隱島附近有飛機進入,無人機就會升空,依靠自己的隱形能力靠近這些飛機,不過無人機不會直接攻擊這些飛機。在這段時間裡,燕飛經過對升級後的量子雷達研究,發現了量子雷達的一個全新功能,那就是類似於電子戰飛機的電子幹擾能力。只要啟動量子雷達,就能對敵方飛機的雷達、GPS、通訊等系統進行干擾,讓它們徹底失靈,但是又不會破壞它們的結構。這種干擾非常神奇,它的幹擾能力非常強大,卻又神不知鬼不覺,而且它本身並不會被現有的檢測裝置發現。

只是無人機的這種幹擾能力也有巨大缺陷,就是它一次只能干擾一個目標,屬於單體攻擊,無法進行類似電子戰飛機的全頻道全方位干擾。所以一旦遇見大量飛機來襲,量子雷達的這種干擾手段就會徹底失去作用。

在這種幹擾能力的作用下,所有想要飛到霧隱島上的飛機全部被無人機干擾成功,使得飛機上的裝置全部失靈。然後所有的飛機都心生顧慮,不得不返航離開,不敢繼續靠近霧隱島。而只要他們返航回家,這些裝置就會自動回覆正常。

經過無人機的干擾和狙擊之後,除了夢幻運輸的船隻之外,所有企圖靠近霧隱島的船隻和飛機全部被驅逐離開,不讓外界發現霧隱島的秘密。只是這樣一來,霧隱島方圓1000公里的海域內就留下了很多的神秘傳說,然後就沒有船隻和飛機敢靠近這裡,居然硬生生在這裡製造了一個海洋禁區。

那些記者們無功而返,只能無奈離開。因為沒有證據,他們也無法將燕飛正在建設霧隱島的新聞報道出去。不過還是有不甘心的記者匿名寫了個新聞出來,臆想霧隱島上正在發生大變化,燕飛正在開發霧隱島,這個新聞的唯一證據就是那些正在往返華夏與霧隱島之間的貨船圖片。

不過這個新聞因為沒有具體證據,屬於臆想的成為居多,所以非常自然的就被人們忽略了。要知道霧隱島位置偏僻,而且沒有任何資源,想要將這裡開發出來,投入的資金恐怕是個天文數字。而燕飛就算再有錢,也不可能將這個島嶼開發成功,所以燕飛肯定不會做這樣的傻事,這是個假消息。

普通人雖然忽略了這個匿名新聞,把它當成一個笑話來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將它看成是個笑話。有些機構的情報收集能力比幾個記者強悍得多,所以在得到記者們的提醒之後,這些情報機構馬上調動自己的情報分析能力,果然在很多關於夢幻科技的平凡報道中發現了不平凡的地方...

——————————————————————————

在無人機再次升級之後,輔助智腦的推演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這種提升並不是計算能力簡單的提升,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全面提升。綜合比較起來的話,現在科技推演系統的推演能力起碼是之前的十倍以上。正是因為推演能力大幅提升,所以利用科技推演系統進行科技推演消耗的能量點也大幅提升。就算無人機現在的總能量為000萬點,也無法支援科技推演系統連續推演4小時。

正是因為面臨能量點入不敷出的情況,燕飛之前才不敢啟動科技推演系統大量進行科學技術的推演,自然也無法得到什麼劃時代的新技術。沒有了新技術,夢幻科技也就沒有新產品面世。

現在霧隱島的建設已經進入了平穩期,對於各種物資和裝置的需求不再像之前那樣迫切,憑藉夢幻運輸的貨船就能滿足需求。這樣一來,燕飛就有了大量的空閒時間,而無人機的能量點也出現了大量的富餘。於是燕飛才敢將科技推演系統的推演能力全部釋放,對各種科學技術進行推演。

之前的時候,燕飛以為將輔助智腦科技樹中的科技完善到和現實世界一個水平需要十年的時間,但是當科技推演系統進行具體的科技推演之後,他才發現自己之前的推斷是錯誤的。因為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社會最近這一百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至少是之前歷史上所有科技成果的一萬倍。而越是靠近現代,各種科學技術的成果就越多,所以想要將這些科學技術推演解析出來需要的時間也就越長。

按照輔助智腦做出的估算,要將科技樹上的科技發展到與現實世界科技一致的水平,科技推演系統至少還需要0年的時間,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當然了,這是燕飛無法對科技推演系統提供推演方向的前提下,如果科技推演系統有人主持,在這個人的帶動下,科技推演系統找準了解析方向,減少了試錯的次數,那麼它的推演速度將大幅提升,說不定只要幾個月時間就能追上現實科技發展水平了。只是燕飛缺少一個真正的科學家,無法利用這個科學家來主持科技推演系統的推演方向,白白浪費了科技推演系統的強悍能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燕飛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夢幻實驗室,實驗室裡面也招募了大量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也整理了大量的科技知識到電腦中,而這些科技知識又被燕飛導進了輔助智腦資料庫。有了更多的資料之後,自然而然的就加速了科技推演系統對科技推演的速度。

因為沒有專人的主持,所以科技推演系統在進行推演的時候依據的是從網路上收集的科技知識與科技假設,其中就可能有一些錯誤的科學知識或者是假設,又或者一些實驗資料根本就是錯誤的,一旦遇見這樣的情況,科技推演系統就無法繼續推演下去了。

在推演出現卡殼的時候,燕飛就會將科技推演系統遇見的錯誤資料或者是假設交給這些科學家們,讓他們對這些資料進行實驗驗證,或者是提出一些全新的假設思路。然後將這些東西反饋給科技推演系統,由科技推演系統在這個基礎上再次進行推演,從而得出正確的科技知識。

燕飛招聘的科學家並不是真正具有學科帶頭能力的科學家,他們的能力比較平庸。但是他們工作卻很踏實,提供的一些假設也很有建設性,加上在實驗室糾正了一些錯誤的實驗資料,他們的工作也間接提升了科技推演系統的推演速度。

不過單單依靠網路上的科技知識和夢幻實驗室的實驗資料,科技推演系統也無法推演出更多的科技知識來,更不用說是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了。之前之所以破譯了人類的免疫系統,那完全是運氣使然,想要再次取得這種重大的科技突破,單獨依靠科技推演系統是不可能了。

正是考慮到這個窘境,燕飛在和國家就霧隱島的合作達成一致條件之後,就開始從國家那裡大量購買上個世紀60年代之前的所有科技技術和生產工藝。這些科技技術和生產工藝對國家來說已經完全過時了,沒有保密的價值,將它們賣給燕飛也算是廢物利用,所以雙方很快就達成了這次的技術轉讓協議。

在這個協議裡,燕飛付出大量的資金代價,但是也從國家那裡獲得了幾乎所有工業的基礎知識和裝置的生產工藝,這些知識、技術和生產工藝非常全面,不是網路上那些缺少關鍵資料的知識能比擬的,它們對科技推演系統非常重要。

很快的,那些上個世紀60年代的基礎科學技術就被科技推演系統消化吸收了,科技推演系統將在這個基礎上推演出全新的科技知識。而那些基礎的產品生產工藝也被科技推演系統破解,然後發現它們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對它們加以改進。有了這些更加先進和完美的生產工藝後,小型生產車間就能夠製造出更加完美的產品來。

在燕飛放開了科技推演能力的限制之後,只是很短的時間裡,無人機科技樹上出現了無數的科技分支,在每一個科技分支上,出現了無數的科學技術。這些科學技術的種類之齊全,範圍之廣泛,都堪稱史無前例。和之前相比,現在的科技樹看上去枝繁葉茂,生機勃勃。不過因為科技基礎實在太差的原因,這些被推演出來的科學技術只是相當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水平。

不過這些科學技術雖然落後當今世界50年,但是卻勝在非常全面。可以說人類社會發展到上個世紀70年代之前的所有科學技術都可以在科技樹中找到,完全沒有任何短板。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棵科技樹就代表了50年前人類文明的所有精華。有了這顆科技樹,燕飛的科學技術底蘊之豐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和他相比。就算上個世紀70年代所有國家的科學技術加在一起,也沒有他現在的科技全面。

有了這些專案齊全的科學技術,加上已經全部消化吸收的產品生產工藝,利用小型生產車間的生產能力,燕飛已經能夠生產出上個世紀70年代的所有產品來。

當然,這裡面出現了一個例外,那就是關於核能的技術。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科技推演系統在進行技術推演的時候,所有關於核電的技術全部被自動略過。所以就算原子彈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就被米國生產出來了,核能技術也在50-70年代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是輔助智腦的科技樹中卻沒有出現關於核能的科技分支。

在科技樹的主要枝幹中,很明顯的出現了一個空隙,這個空隙越到上面顯得最大,讓科技樹看起來有些畸形。燕飛知道,這個縫隙應該就是核能技術留下的,而核能技術一直不出現,是因為它缺少一個科技帶頭人。只要有了這個科技帶頭人,核能技術的分支馬上就會從科技樹上長出來,讓科技樹變成完美體,沒有任何的瑕疵。(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