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 一路鏖戰(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機甲是從最初的工程機械發展起來的,人在駕駛艙內,控制著巨大的機械臂從事各種非人力所能及的活動。

後來人們融入了坦克,戰車,汽車,飛機等機器的概念,根據使用者的需要給機甲融入了各種因素,使得機甲發展五花八門,形態千奇百怪。

但自從感應式系統得到突破之後,淘汰了鍵盤式操作,機甲的形狀基本上就固定為人形了。畢竟人類更習慣於自身的運動方式。

盾牌在電子科技上要超出獵戶好幾代,所以盾牌懸臂使用的機甲,已經看不見其他形狀,全都是人形。

一般的人形機甲,高度在五米到十幾米不等。重量從幾十噸到一百多噸都有。

而柏承誠他們的鎧裝機甲,如果不算背上,腿上,手臂上的引擎,幾乎跟一件鎧甲差不多,所以在體型上和重量上,都比對方的機甲要小得多。

質量差別如此大的兩架機甲對沖,顯然更重的機甲要佔據明顯的優勢。

兩個戰隊發起對沖,彼此互砍,觀戰者都下意識地認為,柏承誠他們會被對方的衝擊力撞得倒飛而失去控制。這還是相互之間的武器都沒有破防的情況下。如果武器沒有彼此對上,兩邊都看在機身,武器的長度和重量都佔上風的來襲戰隊,完全有可能完成逆襲,第一次斬殺柏承誠的機甲。

機甲在太空的秒速至少是百公裡之上。兩邊對沖,交錯時間短得人類的眼睛根本反應不過來。何況,數千公裡之外的機甲,肉眼根本就看不見。戰艦監視屏上,也不過像是一群無序翻飛的蒼蠅一樣。

唰,兩支‘蒼蠅’戰隊交錯而過,而後十二團耀光綻放。不到一秒,又是三十幾團‘煙花’綻放開來。

兩邊戰艦中的觀戰者,不約而同地將監控影片調為慢鏡頭,並儘可能放大。

赤龍娉婷、青虎駘駿這邊,頓時爆發出一陣狂喜的高呼。對面來襲者的飛船中,則是一片死寂。清楚地看到戰果的人們,要麼不寒而慄,要麼恨聲怒罵。

罵什麼?罵柏承誠他們不講武德。是的,他們認為柏承誠等人不過是仗著靈器之威欺負人,不英雄,不算本事。

畫面中,清晰地看得雙方交錯而過時,柏承誠戰隊的每一個人,都突然側向閃身,拉開自己跟對方機甲之間的間距。

本是對沖互砍,兩者即使不撞上,橫向間距也不超過機甲砍刀的長度,必在十米之內。

來襲者的機甲,每架機甲的砍刀,加上高能鐳射向外綻放的的長度,都不止十米。重型機甲的砍到,甚至長達二十多米。而柏承誠他們手中所持的砍刀,也就比兩三米長。

為了保證自己武器的著力點恰好砍中對方,在任何人的思維裡,來襲戰隊的機甲,會將彼此交錯的間距,控制在十幾米。而柏承誠他們,就必須求近,讓彼此的間距控制在一點五到兩米。

另外,來襲者的機甲數量,還有五六十臺,於是很默契地兩三臺機甲,攜手迎戰柏承誠他們一臺機甲。

除了直面柏承誠他們機甲的十二臺來襲者機甲徹底放棄射擊武器,一心緊握砍刀之外,其他打配合的機甲,有

些依然使用射擊武器瞄準柏承誠他們預計運動方向,有些也使用砍刀,卻稍稍落後主站機甲幾步,準備乘交錯之後柏承誠他們機甲因為巨力碰撞而失控的瞬間進行補刀。還有一種戰法是三架機甲行程一個三角形,在同一切面上迎向一架對方的機甲。

不管是那種作戰方式,都反應對方的作戰經驗極其豐富。顯然,這幫人並非是一般的星盜,或者直接是軍伍假扮的。前兩殺之所以損失慘重,那是因為從未跟靈劍和靈甲交戰過,吃了知己不知彼的虧。

這一次彼此對沖,來襲者顯然信心十足,戰意高昂。

如果沒有慢鏡頭,人們根本就看不清突而其來的意外。在相互交錯的前一霎那,柏承誠他們十二架機甲,非常詭異地橫向閃動四十餘米,儘可能地拉開了彼此機甲的間距。

若不繼續往後看,所有人都以為柏承誠他們在避戰,不敢硬拼。倒不是說柏承誠他們怯戰,觀戰者都會理解,畢竟彼此的體量差距太大嘛。你拿一個乒乓球去撞擊一個籃球。籃球或者只會晃一晃,還需要你乒乓球的速度足夠大,但乒乓球絕對會被彈飛很遠很遠。

可接下來的慢鏡頭,就讓人們瞠目結舌了。柏承誠他們意外的超預計距離的閃躲,讓來襲者的機甲,不管是射擊性武器還是砍刀式武器,全都擊在空處。

按理說,柏承誠他們更是連攻擊都做不到,他們的武器長度夠不著啊。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十二架機甲手中的長刀,就跟留在原地並未隨著機甲而移開一樣。

再一次將鏡頭放大,放慢,人們才看清,他們的長刀,離奇地瞬間延長起來,變成了長達五十多米的一把鏈刀。原刀刃部不變,刀柄到機甲手之間,瞬變成一根細線。

大家都知道的,在急速情況下,如果這種細線足夠堅韌牢固,其作用不亞於利刃。

雙方交錯而過,柏承誠他們十二架機甲因為出人意料的超距離橫向閃避,完好無損,但他們的鏈刀或絲線,卻將對方的十二架機甲連武器帶機體一切兩段。

這還不止,對方一擊落空,顯然微微詫異了一霎。但柏承誠他們是有心理準備的啊。在下一瞬,他們不約而同地重新啟動了鐳射槍,反手點射,又是三連殺。

就這麼短短的一瞬,四十多架來襲者的機甲又成了煙花,成了太空塵埃。

來襲者的首腦被氣瘋,他怪不了自己的機甲師。他們一方的機甲師,在己方損失過半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人避戰怯戰,依然英勇地衝向了強敵。他只能怪柏承誠他們無恥,借用靈器之便,採用了無恥狡詐出人意料的戰法。所以有這不是真本事,靠武器之利欺負人算什麼好漢的失口之語。

當然,也沒人在意指揮官的徒勞的叫嚷,這個你死我活的場合,誰跟講什麼武德啊?

不等他叫嚷完,大問題來了。柏承誠他們衝過了己方的機甲陣列,飛速朝他們的戰艦來了啊。

一百多架機甲,一個照面,損失了絕大部分,連阻滯對方一瞬的作用都沒起到。

柏承誠他們的機甲速度,因為體積小重量輕,速度本就比己方機甲的速度快。雙方碰面的地點,大概離對方戰艦六千多公里,裡己方

戰艦四千公里左右。

四千多公里的距離,按照柏承誠他們秒速數百公裡的速度,最多也就十幾二十秒的時間。

這點時間,己方戰艦是來不及加速離開的。一旦被柏承誠他們逼近戰艦,那就完了。

戰艦在太空中的飛行速度,肯定是遠超機甲的,畢竟引擎的功力有巨大的差距。但問題是,戰艦的高速,是需要一個不短的加速時間的,不可能一來就高速。

飛船需要一直加速一直加速,才能使自己最終的航行速度達到極值,甚至可以達到亞光速。如果一開始就採用超高的加速度,呵呵,那麼大的戰艦說不定會自己解 體。而且戰艦裡並非所有人都有機甲師強悍的身體,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受的了超高加速度帶來的壓力。

但機甲不同 ,體積小,結構本就是考慮到了超高加速度,且機甲師都經受過突變的超高加速度的鍛鍊,可以瞬時加速。

這時候,這支隊伍的素質,終於現出了原形。來襲戰隊的戰艦,一共有十幾艘。在柏承誠他們突破本方的機甲陣襲來的時候,不等首腦發布命令,就有戰艦慌忙改變航向,不再朝前了。有些戰艦立即剎車,原地駐留。

說實話,也怪不得這些戰艦的駕駛員,這是戰艦面臨敵方機甲的習慣性反應。

也有部分戰艦保持原來的低速繼續向前,更是有些戰艦快速地釋放出戰艦中留存的機甲部隊。這部分戰艦,理應是這一次襲殺柏承誠他們的主使者。

這時候,赤龍娉婷的指揮能力和果斷,終於體現出來了。無懼柏承誠他們漏過來的少量機甲,下令全體四艘飛船以合理範圍內的最大加速度立即加速,以三角錐陣衝向敵方。

那漏網的幾架機甲,當然也不能置之不理,交由青虎駘駿三人去對付。四艘飛船上的主炮,在衝進有效殺傷射程之後,立即按照赤龍娉婷臨時指定的方位和角度發射。

這一擊,讓柏承誠看出赤龍娉婷這個新手對艦戰的控制能力,居然不亞於葉雲舒。青虎駘駿他們的三艘戰艦,攻擊的是同一個點。若是分別攻擊,或者只能削弱對方戰艦的防護罩,最多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三艘戰艦的主炮在同一時間攻擊同一個點,讓他們的高能鐳射起到了一個諧振的作用,竟是一擊就擊毀了對方戰艦陣最外側的一艘飛船。奧丁號單獨攻擊對方戰陣另一邊的一艘飛船,同樣一擊而毀。

戰陣兩側最外邊的戰艦瞬間爆炸,給敵方戰陣造成了巨大的困擾。戰艦就跟戰馬一樣,它是很難急剎或急轉彎的。想要調頭逃走,必須滑一個半徑很大的圓弧。兩邊的戰艦爆炸,讓那些想要退縮的戰艦更慌了,不得不再一次改變航向,以免撞上那兩艘爆炸戰艦的殘骸。

赤龍娉婷這一擊,極大地打擊了對方的士氣,因為赤龍娉婷是衝著全殲對方而去的。

此時,柏承誠他們遭遇到了真正的苦戰。敵方瀕死一擊也好,驚慌失措也好,有些戰艦瘋狂地朝柏承誠他們發射近戰艦炮,有些戰艦將留存機甲全都彈射了出來圍殺柏承誠。

鐳射如密雨,如天網,鋪天蓋地地籠罩向柏承誠他們。隨後還有數百架各型機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