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 融合與晉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珀莉雅和李承志突然決定返回珀莉雅的宇宙,柏承誠堅決不同意。開玩笑,回去面對無窮無盡,浩如繁星,幾乎吞噬了整個宇宙的敵軍,根本就是送死行為嘛。

珀莉雅微笑道:“少廢話啦。來來,我們在融合一次。融合之後,你就什麼都明白了,免得浪費我們的口水。”

“不不。”柏承誠堅決拒絕,“我絕對不同意。你們別想如此不負責任。人一死,確實什麼都解脫了。但這是懦夫行為,我柏承誠再慫,也做不出如此窩囊的事來。

反正都等了這麼多年,再等幾十年又怎麼啦?你們放心,我保證,五十年,不,要不了五十年,我一定派出強軍,跟你們一起去你那個叫什麼來著,耀光宇宙是吧?去幫你復仇。”

珀莉雅噗嗤一笑,“先融合好不好?”

“不。”柏承誠固執得想小孩。

珀莉雅,“我覺得,你才是懦夫。我們先不說回去的事,只是融合而已。”

柏承誠撓頭,“有必要嗎?”

他有很長時間沒跟李承志意念波同步了,就是希望李承志徹底靈魂自立,希望珀莉雅和李承志成就好事。

珀莉雅和李承志都竊笑。李承志道:“你擔心啥?將我推給珀莉雅,你就心安理得了是吧?你可別忘了,不管融不融合,我都是你好不好?嘻嘻,學會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了。

你不說遇到困難就解決困難,絕不在畏難而退了嗎?這點感情上的困擾都不敢面對,還怎麼去面對未來不可預知的艱難困苦?”

柏承誠有點暈,“我怎麼覺得,你們變化好大?似乎你們是看透一切,活了無數年的老智者一樣,我卻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

珀莉雅笑道:“廢話真多。沒錯,我曾以為我喜歡的是李承志,而不是柏承誠。但經過這段時間的反思,我才知道,我喜歡的還是柏承誠。李承志本就是柏承誠的一部分罷了。

是,可能我的愛不夠純粹,沒有喜歡柏承誠的全部。但是,這也很正常啊。熱戀中的人,往往自以為喜歡對方的全部,其實是那時候看不見對方的缺點而已。所以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因為一旦結婚,某方或者兩方都原形畢露了。哪裡是原形畢露,是婚後才發現對方的缺點。

你一分為三。雲柏專注科研,我不喜歡。你自己專注修煉,我也不太喜歡。女人嘛,都喜歡自己喜歡的人,一直陪著她。承志忠實地履行了戀人的職責,一直陪我,且為了我而去學習你本熱衷的權謀。所以,我喜歡他。

可事實上,這些都是成全的,或者說本就是你做的。由此推想,我喜歡的人,即使承志,也是你。對不?

行了,為避免你的尷尬,所以我們決定離開,解放你。”

“我,我,······。”柏承誠無言以對。

“行啦,別解釋啦。我知道的,你自己對感情之事,本就懵裡懵懂,沒關係,就像你說的,你還是少年,不著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先融合啦。我們合體那麼多年,現在怎麼害怕起來了?難道還有什麼隱私不敢讓我知道?”

說到這個份上,柏承誠不好在拒絕了,收攝心神,放開心胸,調節意念波,接納珀莉雅和李承志意念波的進入。

沒錯,這一次是三人一起融合。柏承誠和李承志本就是一體,所以李承志的靈魂已進入,就跟他完全合二為一。除非柏承誠再一次裂魂,不然李承志這個人會消失。

珀莉雅呢,則是透過連結柏承誠的神經,雙方徹底敞開所有記憶,任由對方讀取。以前珀莉雅在柏承誠體內的時候,就一直在讀取柏承誠的記憶和思維。不過那時候是單向的,柏承誠並不能讀取珀莉雅的記憶和思維。

剛融合,柏承誠心神忽然發生了劇烈波動,因為這兩人的記憶,大大超出他的意料之外。兩人的功力,更是讓他不敢置信。

珀莉雅厲喝,“收攝心神,平心靜氣,穩住。你想自殺不成?”

柏承誠嚇出一身冷汗,連忙運功轉移注意力,平復因為激動而產生的靈魂浪潮。這個時候,可以說真的很危險很危險,因為李承志的海量念力,還未必他徹底控制。一旦失控,柏承誠的靈魂有可能徹底迷失,從而變成植物人。

柏承誠穩定神海的方法算是一個小訣竅,他每每練功的時候,都能快速忘我,無暇他顧,所有注意力都自覺地專注控制內力/靈力在筋脈中執行。

一連執行好幾個周天之後,柏承誠發現筋脈中的靈力,猶如奔騰的江河,浩瀚,快捷,流暢,毫無滯礙感。已經改造為菌體式的活體身軀,居然感覺筋脈有些微的脹痛。

柏承誠再一次震驚,“這,這起碼是胎藏境才能擁有的靈力容量和強度吧?”

腦中出現珀莉雅的聲音,“應該算是吧?說不定更高。不過按照你們的修煉功法,必須在丹田中用靈力凝聚出一個靈體中樞,才算是完成晉階。

我跟承志,一直在琢磨怎麼凝聚,卻始終不得法。既然你來了,那麼聚合你和承志兩人之力,再試一試咯。”

柏承誠道:“好。不過先不急。我感覺我的頭套系統又解封了新的層次。先看看老媽有沒有給我留下凝聚靈胎之法。”

珀莉雅,“這是當然。我不急。你也別急,求穩為要。我當觀眾,在一邊學習。”

柏承誠應了一聲,將心神投入到老媽賜予的頭套系統中,閱讀新開啟的內容。

內容很多,不但有新的更高階的功法,還有關於煉丹,煉器,符篆,御獸,陣法,傀儡,機關等等。真要全都學會,即使柏承誠擁有《莊周心經?這種可以在夢境中將時間大大延長的神奇功法,依然需要耗費他很長很長的時間。

當然,那些暫且可以不管,先只管功力境界上的提升。針對如何凝聚靈胎,頭套系統中有好幾套功法。有難有易,對應的,凝聚出來的靈胎,也有強有弱。

從科技角度分析,這叫做打造人的第二中樞。用機器人類比,這就是裝備第二塊CPU。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控制中樞,只能是大腦。但對於神奇的人體來說,又有三魂七魄之說。置換了心臟等器官的人,性格會有所改變,就是因為心臟等器官,其實也是有意念波存在的,或者叫靈魂能量的存在。

用玄學,或者說修煉文明的理論來解釋,人的靈魂,可以分為魂魄。魂又一分為三,謂之天魂地魂命魂。魄則有七,天衝魄,魄靈慧魄,氣魄,力魄,中樞魄,精魄,英魄。

對應人體結構,人類的七魄,位於人體從頭頂到胯下會陰 穴的中脈之上的七個脈輪,也叫七個能量場。

其中天衝魄在頂輪,靈慧魄在眉心輪,氣魄在喉輪,力魄在心輪上,並同時與雙手心和雙腳心相連。中樞魄在臍輪,精魄在生殖輪,英魄在海底輪。

人體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又稱為人魂,或者色魂。

人類生命就是從此命魂住胎而產生的。命魂住胎之後,將能量靈魂分佈於人體中脈的七個脈輪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七魄在命魂的統領下,控制完整的人體活動及其思維。

修煉文明發展了無數年,人們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規律,就是修煉功法。

所有功法都講究先煉體,使得身軀能容納強悍的靈魂,才開始修煉魂魄。如同一塊超級晶片要是安裝到落後的電腦上,一旦運算速度全開,要麼宕機,要麼燒壞電路。只有硬體設施強大了,基礎牢固了,晶片/靈魂才能強大。

所以,超凡境之後,修煉者才開始煉魂。而煉魂,則都是從煉魄開始。

柏瑤瑾給的功法,就是指導後人從煉中樞魄開始。

中樞魄在臍輪能量場,也就是丹田。

修煉的方法是,在丹田中,將虛幻的中樞魄,用能量濃縮凝聚的方式,將其實體化。注意,並非是物質化。這個實體,只存在在意念感知之中。用意念波去感知,能‘看到’其存在。

中樞魄並不一定要凝練成人形,人形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看個人的資質和喜好,以及使用順手。比如有些人具有獸化異能,他最佳的靈胎形狀,就是他獸化的那種異獸。

柏承誠的資質其實一般,也不存在天然的異能。人工修改的不算,他為自己新增了不少異能,比如隱身,比如影子等等。

不同的功法,凝聚出的靈胎的品階也不同,有神品,仙品,天品,地品等,共九品。最高的當然是神品,最低的是初品。

品階,無疑決定著同境界者的戰力不同。越是高品,戰力自然越強。

品階也並非終身不變,以後還是有機會晉階的。當然,起步越高,自然修煉之路就越是順暢。

資質一般的柏承誠,按理能凝聚出出品靈胎就很不錯了。修煉者,有絕大部分被卡在這一步,一生再無寸進。

但柏承誠怎麼可能甘心凝聚出一個最差等級的靈胎嘛,他自視還是很高的。在修煉文明的荒漠銀河系,他自己或別人,都是將他當作妖孽中的妖孽看的。用句貶義話來形容,叫做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若是柏瑤瑾在,絕對不會容他胡來,會使用大量的靈藥為輔,並且親自出手灌輸功力予以引導,讓他先凝聚出上品靈胎。

上中下初四品,為凡品。第一次就凝聚出上品,已經算很天才的了。至於其上的神仙天地人,為異品,非特殊造化者不可得。

柏瑤瑾給的功法中,從初品到天品都有。神品和仙品,僅僅只有簡介,沒有具體的功法。

自以為是的柏承誠,怨怪柏瑤瑾不給他神品,又懷疑柏氏自己也沒有神品功法,所以無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委屈自己,凝聚天品算了。

柏瑤瑾要是知道,絕對會一巴掌將他扇回肚子裡去,你咋不上天呢?

李承志跟他一體,且因為頭套系統無法複製無法分割,一直都在柏承誠身上,所以李承志更加不懂。還有,李承志此時的主體意識已經跟柏承誠融合了,算是不存在了。

珀莉雅嘛,就不要說了,她的修煉知識,全都來自柏承誠李承志。

於是,柏承誠稀裡糊塗地一腳踏進鬼門關,直接修煉起柏瑤瑾所給的功法裡面的最高品級的《一花一世界》。

跟一花一世界並列的一句話,叫芥子納須彌。芥子,無限小。須彌,無限大。意思是小小的靈胎,可以容天納地。

自然,柏承誠也並不真的魯莽,只是無知,他還知道,先將功法徹底練熟稔了再說。

運起《莊周心經》,柏承誠先設定為十年。他覺得十年時間,熟悉一門功法,絕對足足有餘,這還是一再自謙的結果。

事實上,他沒用到十年時間,就徹底掌握了這門神奇的天品功法。柏承誠更是懊惱,唉,要是有神品功法多好。

管它呢,此時有聯絡不上柏瑤瑾,反正以後也還有升級品階的機會,先將就了吧。

柏承誠決定,正是凝練靈胎,晉階胎藏境。晉階對於他自己在銀河的野心,以及李承志珀莉雅返回耀光宇宙,都有很大的意義。

“開始吧。”珀莉雅也躍躍欲試。兩人都不知道,一旦踏出這一步,是地獄還是天堂,就不得而知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