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讓‘韓立’進入專案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個多小時後。

總廠廠辦。

儘管此時已經是凌晨時分,接近了午夜一點鐘。

但此時此刻。

原先那間會議室中,依舊坐滿了匆匆趕來的基地主要領導。

並且不同於王翰林那些工人此前的起床氣,眼下這些領導中雖然有不少人透著倦意,但臉上卻都帶著欣喜與亢奮之色。

221基地的廠長李覺則例行位於會議桌上首,手中拿著一份報告進行著發言:

“各位同志,大概在一個小時之前....也就是昨日夜間11點40分左右,金銀灘草原開始出現雷暴降雨。”

“雷暴強勢期持續了大約20分鐘,從午夜12點左右開始逐漸緩和,並在12點20分左右徹底停雨消失。”

“在整個雷暴過程中,基地共損失驢車一輛、驢槽一副、驢嚼子兩套、驢繩一根,驢毛若干,不過受害驢目前情緒良好。”

“另外11分廠庫房遺失擋雨使用的塑料布一條,退換下來的輪胎一個,除此以外均無經濟損失以及人員傷亡。”

“更重要的是.......”

說到這裡。

李覺將手中的報告放回桌子上,環視了現場一圈。

最後將目光鎖定了.....

坐在右下手的葉篤正、孫俊人以及陶詩言三人。

接著他深吸一口氣,用力握拳一揮:

“更重要的是,這場雷暴的出現時間、持續時長以及具體情形,都與氣象中心分析此前的結果完全一致。”

“也就是說......事到如今,我們基地...不,應該說我們國家,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精確天氣預測能力!”

“我們.....已經初步的窺探到了大自然的奧秘!”

話音剛落。

啪啪啪啪——

會議室內頓時響起了如同廣島核爆般熱烈的掌聲。

坐在葉篤正三人身邊的一些廠領導,無論是否與他們有交情,也都紛紛對他們發出了熱烈的祝賀聲:

“葉主任,恭喜啊!”

“篤正兄,回首都你可得請客啦......”

“老陶,這次你們可是漲了波大臉吶!”

“孫院,牛牛!”

這些掌聲和恭賀可不是客套或者虛情假意,而是帶著強烈的集體與個人情感。

畢竟.....

所有人都知道基地掌握了天氣預測能力,到底代表著什麼。

別的不說。

光是基地爆轟試驗場的修築,大家就已經等了很久很久了......

這可是屬於‘實戰’層面的事件。

理論領域突破的再快,沒有實戰條件也終究只是個二次元的紙片雛形罷了。

紙片人畫的再好看,也沒法變成真實的老婆不是?

就這樣。

會議室中的掌聲經久不息。

到了最後。

葉篤正三人只能靦腆又自豪的笑著,不停朝四周在拱手。

同時到了這一刻。

葉篤正心中對於【能力帶來友善】這句話,也有了更深層次的一些認知。

誠然。

即便是之前氣象中心推導失敗的時候,廠裡的領導也沒太過苛責自己,反倒給予了很大力度的安慰。

但當時大家的態度頂多就是中立,與現在相比還是有所區別的。

畢竟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個神隊友嘛。

會議室內的這陣掌聲持續了足足一分鐘有餘,方才逐漸稍歇。

待掌聲消下後。

一位坐在角落膚色黝黑、看起來五大三粗的精壯漢子舉起了手:

“李廠長,我有個問題。”

此人叫做蘇承鄴,是基地建設兵團的總指揮,建築副業隊的總負責人,兩槓二星。

李覺見狀朝他點點頭:

“老蘇,有什麼問題但說無妨。”

蘇承鄴聞言立馬把目光投向了對面的葉篤正,搓了兩下手,問道:

“葉主任,我想知道以咱們現有的技術水平,能夠預測未來多久的氣象情況?”

葉篤正在來的路上就做好了腹稿,很快便報出了結果:

“一般來說,24小時內的準確率可以超過95%...甚至達到98%以上。

“24到48小時大概90%出頭,48到72小時也應該能達到80%-85%——畢竟我們只要預測金銀灘草原就夠了。”

“但如果預測時長超過72小時,那麼準確率就會出現腰斬式的下滑。”

“比如說四天後的正確率頂多就60%左右,甚至可能會更低,50%、40%都有可能。”

“哪怕是非常明顯的暴雨或者沙塵,我們也很難完成準確的預估。”

“除非....現有模型和計算機都能得到大幅度的升級,但這顯然是短期內做不到的事兒。”

聽到葉篤正這番話。

蘇承鄴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的敲了幾下,粗重的眉頭一抬:

“也就是說必須要三天測算一次天氣,我們才能比較精準的掌握天氣情況?”

葉篤正點了點頭:

“沒錯。”

蘇承鄴立馬轉頭看向了李覺。

蘇承鄴是李覺一手提拔起來的嫡系老兵,二人上下級的關係持續了足足二十多年,默契很深。

因此在對上蘇承鄴目光的一瞬間,李覺便明白了蘇承鄴的想法,很快答道:

“老蘇,放心吧,我們現在的資源負擔得起三天預測一次的損耗。”

“畢竟那架氣象多普勒雷達不是一次性用具,首都的104計算機算力也還略有空餘,足夠我們例行進行預測了。”

李覺說完。

臺下的陸光達和老郭等人也配合著點了點頭。

眾所周知。

設計原子彈,就必須計算多維偏微分方程。

但偏微分方程在代數上無法求解,必須透過線性方程矩陣用遞迴方式近似求解。

因為是遞歸計算,所以計算結果極度依賴於初始條件和矩陣點的設定。

往往達到一個點的收斂結果需要數千個迴圈,而這些邊界條件目前的計算機其實是無能為力的。

計算機的真正用途,主要在於完成了邊界條件後的進一步數值推導。

因此在眼下這個時間點。

整個項目組對於104計算機算力的佔用,遠遠沒有達到真正的峰值。

所以李覺可以很‘大方’的將基地擁有的使用時長用於三天一次的氣象資料推導,而不用考慮理論端受到影響——至少在三四個月內可以如此。

想到這裡。

李覺便又對蘇承鄴反問道:

“老蘇,氣象預測這塊你不用擔心,基地方面保證能夠按時提供準確的資料。”

“如此一來,你們施工隊方面......”

李覺話沒說完。

蘇承鄴便神色一凜,憨厚的表情瞬間便被一股幹練的軍人氣質給取代了:

“李廠長,你放心吧!”

“只要天氣預報準確,一個月內我保證給您一個找不出毛病的爆轟試驗場!”

不過說完上頭這些話,蘇承鄴又嘿嘿笑著撓了撓頭:

“當然了,前提是老天爺給臉,別下太多的雨.....”

聽到蘇承鄴最後這句話,臺下眾人不由發出了一陣輕笑。

確實。

基地目前對天氣預報的實質需求,其實是為了避開下雨和沙塵天進行施工。

如果接下來一個月都是雨水天,那麼天氣預報再準也同樣沒用.....

不過西海這種地方年降水量雖然要比燕京還多一點兒,但畢竟是處於西北一帶,鮮少會有連綿的陰雨天。

一般遇到降雨,普遍都是急雨、量大,但持續時間不長。

所以除非是真的非酋附體,否則正常人恐怕百年都不會遇上一次連續降雨一個月的情況。

過了片刻。

李覺又把目光轉向了葉篤正、孫俊人和陶詩言,對他們說道:

“葉主任,這次首都那邊也很關注你們的預測結果,你們來之前我已經把情況匯報了過去,上級領導對你們工作的評價很高吶。”

“不過咱們眼下只是打了一場開門紅,後續還有很重要的任務要做。”

“因此首長那邊希望你們能夠不急不躁,把後續的氣象預測任務給圓滿完成,你們的貢獻家裡都記著呢。”

首長。

這兩個字一出口。

葉篤正三人的身子不自覺便挺得筆直了起來。

接著三人彼此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說道:

“請組織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隨著三人此番表態的出口,現場再次響起了一陣掌聲。

而會議到了這一步,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隨後李覺又與蘇承鄴、姚笑林——就是徐雲拿出阻尼器那天在瞭望塔遇到的帶隊小老頭兒,以及其他幾位工程專家確認了一些事情。

最終會議現場做出了一個決議:

自明日起。

基地內所有資源優先供應氣象中心,以60小時為間隔更新一次氣象預報。

同時會後向‘家裡’提出申請報備,於鄯州緊急設立一處聯絡中心用以收發資料,並繼續此前的‘礦脈探測’行動進行掩護。

建築大隊方面則以天氣預報為基準,在晴朗...或者說無雨天氣下進行爆轟試驗場修築施工。

爆轟試驗場三個工位建築面積共計6萬平方米,所需特種材料由基地軍需處實時提供。

蘇承鄴、姚笑林以及另一位名叫顏琿的工程院專家擔任一線總負責人,負責現場指揮。

整個專案除非遇到長期降雨天氣,否則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建築主體修築。

客觀來說。

這個時間不算很甲方。

畢竟爆轟試驗場有部分區域在地面以下,有些環節很早以前便處理完畢了。

加上整個基地建設兵團的人數多達上百號人,又有各種裝置輔助,一個月內完工並不是什麼很離譜的事兒。

因此這個決議很快便被一眾領導全票透過,李覺也隨之宣佈散會。

畢竟.....

現在的時間已經接近晚上一點了。

然而就在其他領導走的差不多、李覺也準備拿著搪瓷杯回自己住處休息的時候。

他的身邊忽然響起了一道熟悉的聲音:

“老李,你先留步。”

李覺握著茶杯握把的動作不由一頓,抬頭看了向了發聲之人。

只見此時此刻。

老郭正帶著陸光達、彭夢熊和程開甲正站在他身邊不遠處,一副要談話的模樣。

另外從老郭沒有在會議上開口的情況來看.....

這多半是一些私事。

於是李覺便放下水杯,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重新坐回了位置上:

“老郭,什麼事情?——都先坐下來說話吧,隨便找個位置就行。”

老郭聞言點點頭,帶著陸光達等人就近拉了把椅子坐下。

“.......”

入座後。

老郭沉默片刻,對李覺問道:

“老李,這次氣象預報技術取得了這麼大的突破,上頭準備怎麼嘉獎葉主任他們?”

李覺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從身上掏出煙盒,抽出一根煙點了起來。

過後緩緩吐出一陣白霧,解釋道:

“具體的方案還沒定下來,畢竟氣象預報的準確性還需要一定時間驗證,不過該給的嘉獎肯定不會少。”

“我聽上頭在電話裡的意思,可能會讓篤正同志回首都後負責一些管理工作,最次也是職務上升上一級吧。”

“怎麼老郭,你突然打聽這些事幹啥?”

老郭則很是熟練的從李覺桌前拿過煙盒,從中順出了一根煙叼在嘴裡,意有所指的問道:

“除了老葉他們幾個,那麼其他人呢?”

“氣象預測能夠有這麼大的突破,說實話,老葉的貢獻可排不到最前呢。”

“?”

李覺夾著香菸的兩根手指聞言略微一緊,不過沒半秒鐘他便反應了過來:

“老郭,你說的是韓立?”

“沒錯。”

老郭嗯了一聲,又轉身看了眼身邊的陸光達和彭夢熊幾人,說道:

“老李,如果說韓立拿出的阻尼器只是一件小物件,那麼這次氣象觀測中他的表現就確實不能忽視了。”

“無論是氣象多普勒雷達的原理還是推導過程中他對老葉的幫助,影響的都不是單純的某件事這麼簡單,這可是理論技術的上的革新。”

“而且這些技術連海對面和歐洲都沒有實際掌握,他本就不大的敵特機率也可以直接排除了。”

聽到老郭這番話。

李覺幾人頓時默然。

確實。

在這次的雷達研發過程中,徐雲的貢獻的的確確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而且他的貢獻還不是協助製作出了氣象預報那麼簡單,

氣象多普勒雷達的出現意義非凡,對兔子們本就滯後的雷達發展有著革新性的幫助——這可是海對面都沒掌握的新技術來著。

不誇張的說。

這是一個具備戰略意義的理論。

誠然。

在龐大的國防事業中。

雷達的重要性....或者急迫程度可能沒核彈、導彈、槍械這些武器高——畢竟目前超視距概念還沒完全提出來。

但這不代表雷達的價值很低,它依舊是國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更關鍵的是......

如果葉篤正等人能夠以此取得一些理論上的成果,那麼對於華夏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也有著巨大的幫助。

沒錯。

學術地位。

不要以為眼下這個時期國內的學者不發期刊,一個國家即便再窮,也不可能在科研的頂級圈層與外隔絕。

例如錢臨照先生就曾經在1955年的時候,於《物理學報》上發表了一篇鋁單晶滑移帶精細結構的論文。

doi是10.7498/aps.11.287。

還有孟憲振先生也在今年(副本時間)發表了一篇《熱力學的推遲格臨函式對鐵磁共振峰寬理論的應用》的論文。

doi是10.7498/aps.17.214。

只是一直以來。

國內在理論端取得先進成果的情況不是很多,因此在學術圈中的地位也確實不高。

而眼下葉篤正若是有一些先進成果出爐,說不定就會在國際上引發一次大震動!

同時也正因如此。

徐雲的貢獻遠遠要比明面上看起來的更多一大截。

想到這裡。

李覺將菸頭放到菸灰缸邊抖了抖菸蒂,對老郭道:

“友來,你有什麼想說的話就直說吧,別藏著掖著了。”

老郭聞言表情一肅,深吸一口氣,說道:

“我想.....讓韓立進項目組,協助我們的搞核武器。”

“至於理由....一共有三點。”

說罷。

老郭刻意頓了頓,觀察了一番李覺的反應。

眼見李覺等人沒有表態,便繼續說道:

“第一點就是我之前說的,他掌握著西方都不具備的技術,加上他死裡逃生的情況,我認為已經完全可以排除是敵特的可能性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他的來歷依舊成疑,但首長也說過,在確定他是‘乾淨’的情況下,存在即是合理嘛。”

“第二個理由則是他的知識面,講句不誇張的話,韓立這個人的知識儲備.....深不見底。”

“雖然他嘴上說是數學系留學生,但我認為他的物理水平絕對不低,甚至要超過基地中的大部分專家。”

李覺聞言臉色不變,再吸了口煙:

“第三個理由呢?”

“第三...算是我的個人感覺吧。”

說到第三點。

老郭的表情不由緩和了許多:

“根據我個人判斷,韓立對於我們——我是指我們國家,態度還是比較友善....甚至可以說是積極的。”

“氣象多普勒雷達如此重要的理論,在歐美足以換來一生的榮華富貴,結果呢?他說送就送到了咱們手裡。”

“所以這個同志我覺得可以發展一下,或許會給我們專案帶來某些大驚喜也說不定。”

“......”

聽完老郭這番話。

李覺深深看了老郭一眼。

隨後在老郭滿是期待的目光中,輕輕搖了搖頭:

“不行,老郭,他....還是不夠。”

“為什麼?”

老郭聞言,音量驟然拔高了幾分,看起來有些不服氣:

“老李,他的貢獻明明已經足夠了,而且他現在也離不開咱們基地......”

結果老郭話沒說完。

李覺便打斷了他:

“老郭,這是首長的意見。”

老郭的表情頓時僵在了臉上。

過了足足有好一會兒,他才不確定的歪了歪腦袋,對李覺問道:

“老李,你剛剛說什麼?”

“.......”

李覺深深看了他一眼,嘆息一聲,解釋道:

“其實在和首都彙報氣象結果的時候我就已經詢問過上頭的意見了,當時首長還沒休息,親自聽了我的彙報。”

“首長告訴我,發展韓立的事情先不急,可以再等一等。”

“畢竟.....核武器實在是太重要了。”

“正如當初我和你說的一樣,我們必須保持著不講情理、甚至不講邏輯的絕對理性。”

說這話的時候。

李覺的語氣也很複雜。

他和老郭也是老搭檔了,知道這位好友對於人才...尤其是年輕的人才非常重視。

在過去的這些天中,老郭也沒少談論徐雲的事情。

因此在今天得知氣象結果準確的時候,李覺便猜到了一件事:

老郭一定會藉此機會提到那個韓立。

因此在與首都匯報情況的電話中,李覺便特意詢問了上級部門的意見。

最終首長的看法與李覺的決斷一致,都認為.....

徐雲還不夠。

畢竟......

這可是核武器啊。

不說別的。

老郭和陸光達二人的妻子現在都不知道核武研發的事情呢,他倆在整個項目組的重要性可比徐雲高多了。

基地裡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

幾乎人人都經過了數月甚至數年的觀察與政審,方才會被允許加入這個專案。

而另一邊。

首長二字的分量,顯然要比李覺一個人的態度重得多。

在聽到這是首長的意見後。

老郭頓時放棄了繼續搶救的念頭。

過了片刻。

李覺又主動拍了拍老郭的肩膀,安慰道:

“老郭,你放心,韓立的貢獻上頭是不會忘的。”

“我已經和組織確認過了,在養傷期間,韓立同志的藥物、食物都按最高規格分配。”

“午餐晚餐加起來一共有50克的肉——這可是廠內獨一份的待遇,連我這廠長都沒這規格呢。”

“另外他後半生如果想待在國內,住房、工作組織也全包了,保證他後半生無憂。”

“不過老婆這事兒倒確實沒辦法,畢竟現在是新華夏,不能像舊社會那樣隨便違背婦女意志,但無論何時各地,最少都會有一位保姆照顧他。”

實話實說。

李覺給出的待遇確實相當優厚。

比如肉量配給。

眼下基地普通工人的日均配肉是10克,也就是後世一到兩小塊普通紅燒肉的肉量。

科研人員則是15克,廠領導20克。

即便是這樣,很多時候都還沒法達標。

像前幾個月最困難的時候。

廠裡所有人加在一起,三個月就吃了十九頭豬和八頭羊——廠子裡可有一萬多人呢。

更別說組織上還考慮到了徐雲後半生的生活,確實算是誠意滿滿。

“.......”

老郭對此顯然也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哪怕是海對面在這個時期能給出的估摸著也差不多就這條件了。

但他又不甘心就此放棄,因此內心掙扎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問道:

“那老李,韓立就真的沒可能進入項目組了嗎?好歹玉帝對鳳仙郡王都沒那麼狠呢.....”

老郭說的是《西遊記》裡鳳仙郡求雨的典故。

書中的郡侯因為得罪了玉帝,玉帝便在香殿中立了米山讓一隻雞去啄、面山讓一隻狗去舔,懸一金鎖用一盞燈去燎鎖梃。

直到雞啄完米山、狗舔完面山以及燈烤斷金鎖,才能重新下雨。

雖然這些要求從機率上來說無限接近於零,但也終究算是個承諾不是?

“......”

聽到老郭這番話,李覺又嘆息了一聲:

“恐怕很難,畢竟核武器的重要性實在是太高了,除非是......”

聽到除非二字。

老郭連忙抬起了頭,追問道:

“除非什麼?”

李覺沒有立刻回答他,而是將手中的香菸掐滅,抬頭看向了窗外的天空。

過了片刻。

他緩緩複述起了首長的那句話:

“除非.....韓立能立下一個誰都沒法拒絕的......”

“驚世之功。”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