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推演結算(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實話實說。

截止到田浩所出現之前。

徐雲其實壓根就不知道田才明和克來門特口中的‘那件東西’到底是什麼。

但他可以確定的有一件事:

'那件東西'一定不大。

因為按照當初希生和田才明的粵語交流,被郭成和徐雲前身帶著秘密運抵英國的那件寶物,價值和希生船上的貨物總價都相差無幾。

加之它還能在被火拼之後由房少忠一人帶進倫敦,顯然不可能是凋像或者需要馬車甚至貨船運輸的重物。

如此一來。

徐雲便可以大致的圈定一個範圍。

而在那些符合條件的目標裡,小體積的物品數量最少佔了七成以上。

所以徐雲便託艾維琳做了個小盒子,雖然沒把握完全正確,但機率上最少也能有個五六成的可能。

如果徐雲押錯寶。

那麼他頂多就是再被踹個幾腳,扇幾個耳光。

最最最糟糕也就是和克來門特的報復一樣,在非要害處來上一槍。

總而言之。

徐雲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直接就被一槍打死。

同時。

徐雲的這個後手也不是在賭對方得到東西後會放過自己,而是為了能夠拖延時間。

若是運氣足夠好,盒子大小真的符合‘那件東西’的體積.......

那麼徐雲就可以期待藝術就是爆炸的畫面了。

要知道。

為了防止對方血條足夠厚不容易被炸死,徐雲這次可是上了個大家夥:

他先是在盒子的正下方安置了一個簡易的渦流管,渦流管管口用一個蓄著強力的發條固定,發條則與鑰匙口連線。

一旦鑰匙口被開啟或者打碎,蓄力的發條會帶著渦流管高速旋轉。

收斂型的噴嘴會使經過的氣流不斷膨脹加速,最後氣流會以音速進入渦流管內腔,並且沿著相同口徑的管道擴散。

這樣一來。

就會形成高速旋轉的渦流。

靠近中心的氣流,角速度最大。

而靠近壁管的氣流角度相對較低,內外圈的渦流由於角速度不同會發生摩擦。

內圈為低溫渦流,外圈是高溫渦流。

這兩種渦流會同時湧向有錐形塞的出口。

在出口處,熱氣流在外部,所以更容易從錐形塞的縫隙散出。

而冷氣渦流會被錐形塞阻擋。

不能及時散出的冷氣渦流越聚越多,壓強就會升高,最後把冷氣從反方向的冷氣出口壓出去。

冷氣口的位置則安置著100%濃度的純硝酸,以及......

透過甲醛和氨發生縮合反應生成的烏洛托品。

眾所周知。

零下五度的烏洛托品和純硝酸反應,就會變成.......

黑索金。

這玩意兒的爆炸威力是等質量TNT的1.5倍,屬於絕對的高爆炸藥。

除非詹姆斯·布魯斯他們是鋼鐵俠,否則沒有任何可能在這種爆炸下活命。

俗話說得好。

一爆還一報嘛。

想通了這些,徐雲便繼續看了下去。

【弗朗西斯·梅森·薩道義】

【初始線】:

歐內斯特·梅森·薩道義之父,後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陣亡。

【副本線】:

受面壁者影響。

弗朗西斯·梅森·薩道義於1852年退伍,1887年去世。

其子歐內斯特·梅森·薩道義參與八國侵華相關條約談判,在條款上進行了細微讓步。

【吉布森·林賽】:

【初始線】:

林賽商會的繼承人,心地善良,為人正直,1871年因肝癌去世。

【副本線】:

受面壁者影響。

吉布森·林賽順利活到了1899年,其曾孫林邁可於抗戰期間前往延安,帶來了大量先進的歐洲知識,貢獻卓絕。

“.......”

看到弗朗西斯·梅森·薩道義和吉布森·林賽的履歷,徐雲的表情倒是沒什麼波動。

這兩位都是副本早期的時候,他在蘇格蘭邊境夜襲那天認識並且幫助的歷史人物。

其中弗朗西斯·梅森·薩道義的兒子歐內斯特·梅森·薩道義,在歷史上參與了《辛丑條約》的簽訂。

吉布森·林賽的孫子麥克·林賽...也就是林邁可,則是抗戰時期的知名國際友人。

從1942年到1944年,林邁可一直在晉察冀軍區,從事電臺裝置的整修改進和教學工作。

眼下二人的變動都不算大,但也算是對得起徐雲當初的幫助了。

隨後徐雲將手指再次移動到光幕上,點下了繼續。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初始線】:

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

1809年2月12日,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出生在英國小城什羅普郡。

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達溫宅逝世,享年73歲,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曾經乘坐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

出版《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

【副本線】:

受面壁者影響。

達爾文的女兒安妮長期服用硝酸甘油,並未在1851年病逝。

後順利長大成人,與威廉·康拉德·倫琴結婚。

女兒的順利成活使得達爾文沒有像歷史上那樣陷入極端,而是更加耐心、細緻的構築起了自己的生物學理論。

1858年。

達爾文與艾維琳·艾斯庫一同乘坐輪船,遠渡重洋抵達東方大陸。

1865年。

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提出物種演化論。

並在著作第二卷完結處親筆寫下了東方人與西方人形體無異的結論。

1868年。

達爾文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但後因身體不適,於1872年由麥克斯韋接任。

1873年。

因在東方考察期間留下了病根,達爾文自年初開始陷入昏迷,最終於同年7月去世。

【查爾斯·巴貝奇】/【阿達】:

【初始線】:

查爾斯·巴貝奇,1791年12月26日—1871年10月18日。

英國發明家,科學管理的先驅者,曾設計出差分機與分析機的圖紙。

奧古斯塔·阿達·金,勒芙蕾絲伯爵夫人。

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

原名奧古斯塔·阿達·拜倫,是著名英國詩人拜倫之女,數學家。

計算機程序創始人,建立了迴圈和子程序概念,4090顯示卡運用的Ada框架便是為了紀念阿達的貢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副本線】:

受面壁者影響。

巴貝奇成功實現了分析機的夢想,並在死敵約瑟夫·克來門特面前復仇成功。

在羅峰去世後。

巴貝奇與阿達獲得了劍橋大學的第二輪注資,於1853年成立了Ada-Babbage集團。

簡寫ABA集團,又稱阿巴阿巴。

1859年。

二人發明出了可計算38位數的水銀真空管計算機,取名為‘羅峰’,同年巴貝奇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成員。

1868年。

在新任會長達爾文的提議下,阿達成為了英國皇家學會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會員。

1871年。

阿達宮頸癌開始惡化,身體狀況嚴重下降。

1875年。

阿達去世,享年60歲。

1877年。

巴貝奇去世,享年86歲。

1896年,人類第一臺獨立計算機問世,取名“天網”。

【人物評語】:

偉大的計算機先驅,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創造者,二人註定名垂青史,唯獨勒芙蕾絲伯爵哭暈在廁所——三個人的電影,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

''呼.......”

比起上頭弗朗西斯·梅森·薩道義和吉布森·林賽的推演,達爾文和巴貝奇阿達三人的結果顯然要更令徐雲有所感觸。

達爾文顯然是遵循了當初和徐雲的約定,前往東方做了詳細的物種研究。

但他似乎在這個過程中留下了某些病根子,最終導致他在64歲那年便去世了,比原因歷史還要早很多。

這也是推演到現在以來,徐雲見到的第一個人壽命比原先歷史還要短的人物。

達爾文留下的東方研究或許在他那個時代看不出效果,但在凡事都喜歡政治正確的2022年,這顯然是個很不錯的理論武器。

巴貝奇和阿達則要比原本歷史幸福很多,在原本時間線裡,這二位的下場實在有些過於淒涼。

至於勒芙蕾絲伯爵嘛......

他或許應該在車底?

“多謝了,達爾文先生......”

唰——

光幕再次變換。

【約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

【初始線】:

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幾何學家,大地測量學家。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

高斯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享有“數學王子”的美譽。

【副本線】:

受面壁者影響。

高斯與邁克爾·法拉第共同發現了X射線,於1850年與1851年相繼發現‘柯南星’與‘神王星’。

1852年。

高斯返回德國修養身體,並在1854年復出擔任麥克斯韋研究生導師。

1859年3月12日。

高斯於不倫瑞克去世,享年82歲。

2023年。

為了紀念高斯貢獻。

華夏將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的“巡天”光學艙平臺、即華夏第一架空間望遠鏡配備的主鏡取名為‘高斯’。

【邁克爾·法拉第】:

【初始線】: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1791年9月22日出生於薩里郡紐因頓,早期曾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

1831年10月17日。

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並進而得到產生交流電的方法。

1831年10月28日。

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臺發電機。

他的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的先導。

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6歲。

【副本線】:

受面壁者影響。

法拉第以操作者的身份參與了光電效應、陰極射線以及X射線研究,發現壓電效應,完善了電磁學理論基礎。

1855年。

在法拉第的提議下。

物理學從自然科學內分出,成為了一門專業且獨立的課程,法拉第親自擔任系主任。

後協助麥克斯韋完成光電效應的解析,發現了電子的葡萄乾模型。

1859年。

法拉第嘗試研究羅峰提及過的‘硬幣電磁炮’,結果以失敗告終。

1865年。

法拉第發明安全褲。

1874年9月14日。

法拉第因病逝世,享年83歲。

【威廉·湯姆遜】:

【初始線】:

第一代開爾文男爵,又稱開爾文勳爵。

生於1824年6月26日的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卒於1907年12月17日的蘇格蘭拉格斯。

英國的數學物理學家、工程師,也是熱力學溫標的發明人,被稱為現代熱力學之父。

【副本線】:

受面壁者影響。

威廉·湯姆遜畢業後並未返回格拉斯哥大學,而是留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成為了一名自然科學殭屍....咳咳,講師。

1855年。

物理學從自然科學內分離獨立,威廉·湯姆遜成為了劍橋大學第一任物理學教授。

1857年。

威廉·湯姆遜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成員,建立絕對溫標。

1858年。

威廉·湯姆遜與劍橋大學格物社合作,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備三輪汽車,標配0.9馬力的二衝程單缸汽油發動機。

同年6月。

威廉·湯姆遜於倫敦港送別好友達爾文以及艾維琳·艾斯庫,卻意外注意到輪船的尾線軌跡圖桉。

以此推導出了開爾文尾跡的特徵與波面組合。

1863年。

湯姆遜以39歲低齡進入英國下議院,成為一名下議院議員。

1864年。

威廉·湯姆遜因強烈反對英國對東方侵略政策而被邊緣化,同年發明出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四輪汽車。

1877年。

威廉·湯姆遜接任麥克斯韋,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長。

1881年。

威廉·湯姆遜參與1881年英國科學促進會並發表講話,會上他提出了一個在後世都影響很大的觀點:

“十九世紀末,物理學的大廈已經搖搖欲墜,天空更有數不盡的烏雲在漂浮,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恐怕仍然停留在小數點的前兩位.......”

“.......”

看著高斯、法拉第和老湯的推演。

徐雲心中倒數第二塊石頭總算安穩落到了地上。

三人多多少少都有享受到一些增益buff,老湯原先被杜撰的那個黑歷史也消失不見,換做了一番很有遠見的評論。

應該算是個happy ending吧?

不過話說回來......

法拉第發明了安全褲又tmd是什麼鬼?

而就在徐雲表情古怪之際。

他的面前忽然緩緩浮現出了另一個名字。

【艾維琳·艾斯庫】。

.......

注:

前幾天眼眶附近長了個麥粒腫,據說會化膿才可能消失,結果今天一醒居然沒了,人體真是奇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