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君子協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週後。

月朗星稀之夜,亞塞拜然的招標說明會如期召開。

此時,距離阿利耶夫得到總統職位僅僅兩個多月。如此早的召開油田的招標說明會,在宣佈之初,很是出乎眾人的意料。畢竟,剛剛上臺的阿利耶夫仍然是各方妥協的產物,國內最強的軍隊掌握在侯賽因諾夫手裡,國家議院掌握在馬梅多夫手裡,他擁有的僅僅是大義和殘缺不全的新政府而已。

當然,阿利耶夫能弄到錢,這是他最大的本事,也是他能上臺的主因。整個巴庫和半個亞塞拜然都是由阿利耶夫養起來的,他的資金來源,既有大華實業這樣的早期投資者,也有後期擠進來的銀行團,以及他純憑外交手段弄到的國際援助……不管怎麼說,只有阿利耶夫能保證亞塞拜然的資金鏈不會斷裂。

這種情況如果再能持續一半年的時間,以阿利耶夫的手腕,想來掌控全域性不成問題。

在這一點上,阿利耶夫和中國的袁世凱如出一轍。

然而,阿利耶夫上臺兩個月就召開招標說明會,僅僅提前兩週通知,對許多公司來說,多少有些措手不及,油田特許權通常是分成兩部分的,一部分是高額的簽約金,其數值往往高達數億乃至數十億,另一部分則是桶油價格,規定每桶油給予石油所在國多少錢。前者籌措現金需要時間,後者更加麻煩,你得判斷石油的成本。如果是中東那種地方,自然不用說了,陸上石油少有桶油成本超過4美元的,運輸費用也便宜,通常都採用最便宜的石油管道和大型油輪。出售的渠道也極多。

而在亞塞拜然這樣的大陸國家,桶油成本就很難計算了。開鑽到地下2000米的油田也許能得到每桶5美元的成本,開鑽到6000米的興許就要10美元的成本,前期成本甚至更高。油質亦是決定價格的因素,輕質原油是最值錢的原油,因為能生產出更多的汽油,這是最好賣也是利潤最高的油品,中東和英國北海都是上佳的輕質原油產地,每桶油天生比其他產地的貴兩三美元。亞塞拜然的原油質量就沒有那麼好了。但究竟有多不好,也得做判斷,不同的油田產地肯定是不同的,其中更有低硫中硫高硫的區別,價格相差不小。而這一次的招標說明會。很明顯會放出大量的油田,兩個星期又哪夠各大公司進行考察和分析。

除此以外,運輸成本也是大陸油田的主要成本之一。陸上油田若是沒有石油管道,就只能依賴鐵路和汽車。鐵路還稍好一些,也是蘇聯曾經大量採用的運輸方式,汽車運輸就坑爹了,桶油成本再多5美元都不奇怪。還可能運輸不及。而在競標當中,別說是5美元的桶油成本了,2美元都要爭破頭。這可是涉及數千萬桶乃至數億桶石油的競標,讓出1美分。就是上百萬美元的差值,沒有哪個公司會得過且過的。

這麼緊的時間,超出了各大公司的預期,結果很可能降低簽約金。趨勢各國採取保守的桶油策略。

阿利耶夫卻是寧願如此,他更希望藉著外國利益集團鞏固自己的權力。而非國內勢力的平衡。因為外國利益集團是避不開的,而他在國內更有強大的敵人。亞塞拜然現政府將油田出售,那獲得油田的公司和國家,自然會傾向於維持現政府的存在。

這算是一種陽謀,只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有不少。只不過,施政者一旦作出這樣的選擇,也是旁人很難阻止的,侯賽因諾夫和馬梅多夫再不高興,也只能配合。

招標說明會儘管開的很急,急忙而來的仍然有30多家石油開發公司,其中有8家世界五百強公司,4家獨聯體的國家石油公司,以及大華實業被安置在了最靠近主席臺的一圈。亞塞拜然仍然延續著蘇聯開大會的方式,給每個公司一張漂亮的大圓桌,阿利耶夫和他的小夥伴們坐在主席臺上,如同祠堂的雕塑,每個人面前還有寫著自己名字的木牌。

杜卡特照例代表bp公司出席大會,他的級別其實低了一些,但英國老牌公司的傲慢就是如此,換成傳統的中東油區,至少是要來一個副總裁的。

杜卡特到的稍晚,進入會場,也沒有去找bp的坐席,而是直接來到蘇城身邊,拄著文明棍笑問:“蘇董,油田招標說明會開始了,咱們來談談三次採油技術吧。”

自從大華實業展示了三次採油技術以後,舊巴庫油區就開始慢慢煥發新春,各個石油公司看的心癢癢,偏偏都未能簽下技術轉讓合同,這也不是杜卡特第一次找過來了。

蘇城並不意外的笑笑,道:“今天是油田招標會,先得緊著這件事。對了,bp的策略是什麼?”

“能有什麼策略,搜集整理分析,能多拿幾個油田是幾個油田。”杜卡特說的半真半假。不像是普通的石油公司,他們得到油田招標會的訊息,要比兩週前的正式公佈早一些,雖然還是沒有大華實業早,但並不妨礙他們做些初步的情報處理,也能增加中標的機率。

杜卡特看看周圍亂糟糟的人,話鋒一轉,問道:“蘇董知道亞塞拜然此次招標的有幾個油田嗎?”

“今天不是才公佈。”蘇城微笑著說。

杜卡特“”的搖頭,道:“我可是聽說,大華實業最近派遣了數百人,前往南部和東部的油區。”

“看看而已,既沒有勘探隊,也沒有地震隊,能做什麼。”

“當地環境也是很重要的投資因素嘛。”

“中國駐外的施工隊,一向採取全封閉的管理,這次也不例外,當地環境對我們的影響不大。”蘇城說的是實話,哪怕是到了20年以後,中國的海外施工隊依然採取工地粉筆的策略。以減少爭端,多得利潤。歐美施工隊就不可能如此了,那些放假時間長,工作時間短的傢伙,根本受不了始終呆在工地的日子,放風發洩必不可少,鬧出的事端亦多,某些地區環境複雜的地區,歐美公司完全不敢派自己的人去做。不僅是管理艱難,更擔心發生法律問題。

杜卡特尚未接觸過中國式的海外工程,以為蘇城不懂行,笑道:“工地管理是一門藝術,全封閉的管理可以封閉幾天。或者幾個星期,總不能封閉幾個月吧,或者幾年吧。所以說,當地環境是必須仔細考慮的,尤其是本國影響力弱的地方,就要著重分析當地政府的執行能力。遠離巴庫和裡海地區的油區,一定要記得增加安全成本。”

蘇城暗道:我們的工地真能封閉幾個月。

明面上。他則是微笑著道謝,說“我們會考慮的”。

中國工人的安全成本是世界窪地。工地封閉幾年自然是做不到,但要封閉幾個月,簡直是再簡單不過了。這是曾經的大英帝國的經理人們無法想象的。

未來,中國製造能賣遍全世界,依靠的不僅有國內工人的辛勤勞動,也有海外工人的隱忍努力。一個沒有海外軍事基地。沒有航空母艦編隊,也得不到全球軍事支援的國家。要想把生意做遍全世界,依靠的只能是奮鬥、忍耐和智慧。

只要想想1990年的中國公司,要想在全國範圍內鋪貨和維護客戶有多困難,就能理解21世紀的中國,在全世界鋪貨和維護客戶有多困難了。

哪怕是一手紅蘿蔔,一手大棒的美國商人,他們在其他國家做生意的時候,也要低頭彎腰,陪笑賣笑。中國商人腰裡揣著紅蘿蔔,揹簍裡裝著現金,若是還想一手數錢一手叉腰笑,最終只有被打碎牙齒的命。

石油商人固然強勢,但也不能一味的強硬,對於哈薩克的石油管道,以及亞塞拜然的油田建設,大華仍然只能採用後世通用的“中國式工地”。

作為一個積貧百年的國家,若是連腰都彎不下,那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與朝鮮爭奪國際援助罷了。

“先生,bp公司的位置在那邊。”一名亞塞拜然的外事人員跑了過來,似乎想要給杜卡特指路。

杜卡特用英國人特有的傲慢笑容,緩緩說道:“我有話和蘇先生說,你離遠一點。”

“競標說明會馬上就要開始了。”

“站遠點!”杜卡特眼睛一掃,頗有王霸之氣。他雖然只是bp的技術總監,畢竟是bp的技術總監,亞塞拜然內閣成員在他眼裡也不過寥寥。

那外事官員為難而尷尬的站在一側,不知該怎麼辦。

蘇城“嗯”了一聲,輕聲道:“稍等一下,杜卡特先生就過去了,你先回去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好的。”外事官員知道蘇城的另一個身份是亞塞拜然國家石油公司的副總裁,算是有了一個臺階,低頭離開了。

杜卡特微笑道:“蘇董果然是名聲在外。”

“亞塞拜然喜歡真誠合作的朋友。”

“那亞塞拜然真誠的朋友,是否知道此次競標的油田地點?”杜卡特試探的詢問。

“知道。”蘇城的回答出乎杜卡特的意料。

他連忙追問:“在哪裡?”

蘇城笑而不語。

在油田競爭中,能提前收到訊息也是要做工作的。蘇城當年競標瑟坦油田,為了提前知道油田的位置以確定競標金額,就費了老鼻子的勁。bp公司雖然強勢,但也很難說是否拿到了完整的清單。如今倒好,不僅阿利耶夫提前做出了暗示,他在當地的情報員還買到了具體地址。

這些訊息,在官方公佈以前,都是有相當價值的。

杜卡特尷尬的摸摸自己的杖頭,知道蘇城必有所求,乾脆反客為主道:“蘇董有什麼想法,請說吧。”

“我希望bp能將某塊油田讓給大華實業。”

“哪塊?”

“君子協定,我會在競標前,通知你們的。”

“那條件呢?”

“事先,我會給你們具體的油田資訊,之後,你們遵守約定,不做競標,我會優先轉讓三次採油的技術和裝置給你們。我知道bp的油田很多,在產能允許的情況下,我可以儘量多的給你們聚合物乾粉。”

“或者聚合物乾粉的技術?”

“嗯?”

“我們要聚合物乾粉,我們也要聚合物乾粉的技術,以供自己生產。bp有相應的工廠。”

“如果你們願意支付專利費,可以。”蘇城很清楚各大石油公司的實力。他們要繞過專利壁壘,仿製一套三次採油的系統,也許需要兩三年,但也許只要一兩年。所以,最初的2年時間,是收回成本的最佳時間,其後就應該進行升級換代。

有償做技術轉讓,換取一個世紀油田,這是最美妙的事。唯一需要擔心的,是bp公司是否遵守約定。

杜卡特稍顯遲疑的道:“我要和同事商量一下。”

“可以。”

“我很好奇。”杜卡特直視蘇城,道:“參與競標的企業這麼多,你難道給每家都提供類似的條件?”

“我可以提供,也可以不提供。”蘇城的回答莫能兩可。

“也就是說,得到油田資料的,可能是許多家企業?這會讓資料的價值大打折扣。”杜卡特微皺眉頭。

蘇城搖頭,道:“事實上,是讓油田資料的價值增加了,你可以設想一下,你的對手知道具體的油田資料,而只有bp不知道的情形。”

“這是詭辯。不過……你就不擔心我們不履行協議?”

“我無法提供和油田對位的等價物。我想,只能用擔心來換了。”

杜卡特笑了,道:“我會儘量回你的。嗯……看來還有人在等你,我先回去了。”

說完,他就一瘸一拐的回bp的桌子去了。

西岡茂以最快的速度坐在了蘇城身邊,恭敬的道:“蘇城先生,請再考慮一下inpex的提議……”

他的後面,法國道達爾公司的代表,也在等著說話。

最近幾天,蘇城都沒有決定三次採油技術的轉讓細則,這讓許多代表都著急上火。越大的公司,越在乎這種增產的技術,它也許比不上一個世紀油田,但絕對堪比一塊正常的大型油田的價值了。任何一名代表都想將這個功勞攬在自己的懷中。

藉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各方代表都想和蘇城本人談一談。

於是,在會議開始之前,阿塞拜疆人就驚訝的看到,十多個外國公司的代表,排著隊到大華實業的圓桌處,拜見蘇城。而且,這些外國公司,全都是大型或巨型的公司。

會場二樓,等著隆重出場的阿利耶夫摸著下巴,重新評估著蘇城的實力,同時好奇的問道:“你們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聽說,大華實業掌握了一項很厲害的技術,就是用在巴庫舊油田的技術。”小阿利耶夫一知半解,簡單的回答了一句。

“舊油田的產量高嗎?”

“超出預計好幾倍。”

“怪不得蘇城要了巴庫舊油田。“阿利耶夫微微頷首,道:“這麼說來,大華實業的技術也很不錯?”

“肯定是有些獨到之處的。”小阿利耶夫看著老爹的表情,替大華實業說話道:“就我所知,大華實業似乎有一個專門的研究組,就是研究中亞地區的特殊地質構造的。”

“看起來,他們和各大石油公司的關係也處的很不錯。”阿利耶夫露出些微的笑容。大華實業的表現,明顯出乎他的意料。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志鳥村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