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是可氣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清早,蘇城、鍾志根與楊明三人步行到五號小樓的會議室。

房間的裝飾古香古色,桌子被搬走了以後,用木椅圍成了一圈,椅子後面還有椅子,供隨員們使用。

先到的有能源部的徐部長和中石化的康慶峰。徐部長是煤炭部的出身,煤炭部改革以後,就到能源部做了安全和環境方面的職司,向來不管石油的事,幸好如此,蘇城才沒有機會得罪他,兩人見面還能互相一笑。康慶峰曾經代表中石化競標瑟坦油田,是個年齡較大的海歸,不像青少年時期就在國外讀書的學生,康慶峰的思維模式仍然中國化,這使得他沒有機會做直升機幹部,但也穩定的獲得了一定的地位。

能源部和中石化兩家的代表倚牆而坐,形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組合。一方面,他們是最有可能與海滄計劃發生關係的單位,另一方面,他們又派出了最不可能做決定的兩個人。康慶峰的身份有些低了,徐部長的位置有些歪了。從選人上,就能看出兩個單位欲拒還休心態。

毛主任坐在離門最近的地方,每進來一撥人都招呼著,笑容滿面。

中石油和中海油的代表不出意料的來的很晚,幾乎是卡著時間點走進門。中海油的湊數代表姓秦,僅一個人出面,打了兩聲就靠著裡面的椅子補眠去了,一副“我來賣萌別理我”的樣子。中石油的代表是劉秉,蘇城的老上級。

三四年過去了,劉老頭兒的鬍子頭髮都花白了,笑的仍沒個正形,坐在蘇城對面,眨眨眼又眨眨眼,對蘇城的好奇遠勝蘇城對他的好奇,也似一副來打醬油的表情動作。

除此之外,中國銀行和中國發展銀行,以及國務院也都派員旁聽,會議的規格看起來不小,但真正有心參加的有幾個人,就說不清楚了。

一切顯的輕鬆自如,有些像是早餐會,有些像是茶話會,有些像是憶苦思甜的感人班會,總之不像是決定數十億美元專案的正式會議。看起來,也沒人想要決定這數十億美元的專案。

大家都是一臉走過場的不耐煩。

或許,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個過場吧。

有權利做決定的人不敢來,生怕被攤派了資金任務。沒權力做決定的人來了,不是走過場是什麼……蘇城想到此處,突然坐直了身體,並將一切負面情緒都收了起來。

環視四周,除了主持人毛主任以外,唯一有能力做決定的,竟然只有蘇城自己。其他幾大公司和銀行系統,不約而同的派出了弱勢或錯位的代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毛主任,他是發改委的副主任。制定政策的人,但不直接插手經濟專案。

蘇城思路豁然開朗,迅速的盤算起來。

其他人依然沉浸在會議狀態中,紛紛展現自己黨校培訓回來的成果。

毛主任不以為意,瞅著時間到了就宣佈會議開始,笑呵呵的說道:“咱們今天是碰頭會,互相瞭解一下,不做決定。大家都是代表,我也是代表中央領導來主持會議的。所以,今天的會議,大家自由發揮,誰來說說看?”

眾人一陣沉默,但表情輕鬆。

毛主任早有預料,直接點名道:“徐部長,能源部什麼想法?”

“我們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部委內部,傾向於支援海滄計劃的實施,無論是臺塑做也好,我們做也好,都要做下去。”徐部長說的全是沒用的大實話:“我們認為,最好的結果還是由臺塑來做,除了乙烯和煉油裝置,吸引臺灣的下游工廠在大陸設廠是同等重要的工作,有很強的示範意義。當然,要是臺塑最後決定不做了,我們也不能讓他們拿捏,我們自己也能做。”

蘇城眼神平正的看了看他,心想:說了等於沒說。

誰都知道這種情況最好,但希望中的好事情並不總是發生的。徐部長的位置決定了站著說話不腰疼,能源部既不用掏錢建石化工廠,又是純粹的政府機關,所以順著中央的想法走,沒有亂七八糟的分歧毛主任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滿意的頷首道:“我們目前還不能確定臺塑會撤出海滄計劃,王永慶來談就說明他們仍有興趣,提出修改條件也是正常的,俗話說的好,嫌貨才是買貨人。我們得仔細辨別,但也不要因為自己的擔心,就把人家給趕跑了。”

他的話裡面,十分有八分在說留下臺塑,但也說明了中央的猶豫心態。

其實,臺塑借海滄計劃向臺灣當局施壓,某些領導也許是樂見其成的。無論失敗與否,中國大陸首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在某種意義上突破了西方國家的封鎖,是典型的用政治換經濟的手法。

但在此過程中,大陸希望臺塑假戲真做,付出的越來越多,臺塑卻是意志堅定,敷衍的越來越多……眼瞅著就要堅持不下去了。

然而,政府的政策慣性遠比企業的政策慣性大。除非臺塑確定無疑的說要退出,否則大陸總是要堅持下去的。

蘇城不懷惡意的想:決定海滄計劃的領導,總不能堅持兩年以後,再扇自己的臉說進行不下去了吧。

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這個計劃會像是很多的中國計劃,或者中國研究那樣,起一個好頭,將過程渲染的如火如荼,然後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裡。好似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蘇城一股腦的捅破了窗戶紙,也就結束了雙方的蜜月,變相的提高了政府籌碼。眼瞅著就到了1991年了,臺塑要是不準備些乾貨,也沒必要再繼續玩這個你情我願的遊戲了,想來中方也不會再主動。

這次會議,就可以看作是中央的態度。大家討論的可是取代臺塑的海滄計劃。

只不過,出於部門利益,其他單位卻不願傻乎乎的撞上去做背景。

這可是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專案,去掉水份和遠洋船隊等等配套專案,少說也有三四十億美元,哪能說接下來就接下來。最起碼最起碼,也得有三上三下,三請三辭,擺事實,講道理,讓中央簽下既往不咎的條子,給一點平時沒有的政策,許諾一些早就想要的條件……中央也不能不講理吧。

中國也有自己特色的三權分立——中央、部委和地方就是三個極點,誰都不能做獨夫。中央集權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1990年的中國,只有中央地方和部委都想做的事,才能轟轟烈烈漂漂亮亮的做下來。

毛主任自有他的一本賬,又是微微一笑,目光轉向康慶峰,溫言道:“中石化的意見呢?”

康慶峰不安的挪動了兩下,他是趕鴨子上架給中石化高層做傳話人的,眉頭微蹙道:“我們資金方面的壓力很大。”

多說多錯,他是惜字如金。

毛主任意料之中的又問了一句:“如果中石化的資金問題解決了,是否能夠撐起這個石化基地?”

“我們沒有相關的準備,還要再研究一下。”康慶峰毫不猶豫的用“研究”搪塞了毛主任。

即使是副部級的發改委高官,面對如此經典的國粹,也是無可奈何了。

毛主任表情不變,脖子繼續轉動,面向中石油的代表劉秉劉部長。

蘇城卡著空檔,沒有讓他問下去,忽然笑了兩聲,道:“康廳長,中石化有做準備嗎?”

劉秉被攔住了,臉上反而泛出笑容,雙手安然的置於膝上,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康慶峰還沒有從黨校聽課的狀態中解放出來,詫異的問:“什麼?”

蘇城不急不緩的道:“70萬噸的大乙烯,成套引進也要做準備。以大華實業引進大甲醇的經驗,越是大而複雜的裝置,培養熟練工所需的時間就越長,裝置公司還要進行面試考察,否則不能交鑰匙。中石化最少得提前一年。也就是說,1991年12月以前,中石化連試運行都做不到。另外,安裝需要員工進行初步培訓,大概3個月左右,這樣算來,1992年3月前,你們都沒辦法試運行?再一個,購買裝置以前的考察程式,資金準備,你們也沒有做吧。”

康慶峰得到的命令就是觀察情況,沒心沒肺的笑道:“這麼大的專案,需要的時間長也情有可原吧。”

蘇城不理他,轉向銀行人的那邊。他只記得中國銀行的代表,就問:“蔣經理,這樣的物件,你們要多長時間才能決定放貸?

蔣經理愕然。

毛主任鼻翼微動,笑道:“說說看。”

中國銀行的蔣經理只好道:“如果確實是要經過裝置供應方的考察,那就要等供應方的考察結束,再考慮放款。”

蘇城面向康慶峰,道:“如此說來,中石化得準備7到14億美元的自有資金,這要多長時間?三個月有點不夠吧……其實,我說這麼多,就是一個意思,康先生,中石化若是手海滄計劃,到1995年能投產嗎?”

“這個,我不清楚。”康慶峰哭笑不得,他和蘇城在阿布扎比打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交道,此時才宛若驚醒一般,但卻應對乏力。

蘇城毫不放松,繼續逼問道:“中石化的資金雖多,花費也多。1991年的預算都安排完了吧。如果銀行不能放款的話,豈不是要到明年才能考慮海滄計劃?這種籌備速度,接手海滄計劃又有什麼意思?”

假如真的要到了政策,預算增加並非不可行。但中石化還沒決定是否接手海滄計劃,自然無從奢談政策。而且,這也超過了康慶峰的決定範圍。

康慶峰看著蘇城,琢磨著他的意思,想的頭都脹大了。

在場企業的心態是不同的。要說中石化想不想做海滄的石化基地,它當然想了,這種大石化專案,應當是石油化工企業的終生追求。但是,多做多錯的心態又在影響著他,萬一把70億美元的海滄計劃給做敗了,高層領導一準把皮帶解下來裝上吊……前怕狼後怕虎的情況下,讓他們說一句“我來做”比登天還難。但是,要讓他們說一句“我不做”,也不比入地容易。

康慶峰就這麼僵著,想弄明白蘇城究竟在想什麼。

還是毛主任咳嗽一聲,笑吟吟的道:“蘇董,大華是什麼想法?”

蘇城暗擦了一把汗,心想,找個捧哏的還真不容易。

轉瞬,蘇城整容道:“毛主任,我是想要證明按出資比例決定投資的方式不正確。”

這下子,打醬油的中海油代表都把頭抬起來了,橫看豎看蘇城的牙齒,想不明白他怎麼逮誰咬誰。

毛主任也無奈道:“你怎麼證明了。”

蘇城攤開手,道:“中石化到1995年都建不成石化基地。大華實業只要2年時間就能建成。這不就是明證?”

康慶峰急了:“我沒說1995年都建不成石化基地……”

“如果大華2年內不能建成70萬噸乙烯的石化基地,任憑處置。”蘇城說話還是留了一份餘地,任憑處置其實就是一句託詞,只是說明態度而已。

但是,康慶峰哪裡有權力說明態度,就是一句託詞也不行,無奈的坐在哪裡大眼瞪小眼。

毛主任打圓場道:“能不能2年內建成海滄計劃,和出資比例有什麼關係?”

“如果中央決定1995年建成也可以,大華石化公司獨資都能做到,每年7億美元的投資而已。我們也不用什麼海滄計劃了,獨立申請,發改委能不能批准?中石化既然除了資金以外,沒有做任何的準備,不如只收起資金分紅算了。”

毛主任不得不承認,蘇城的說法很有道理。如果大華實業單獨申請一個大乙烯專案,在海滄計劃暫停或結束的情況下,確實很有可能批准,只是手續比接手海滄計劃的複雜一些,條件苛刻一些。

這時候,毛主任突然明白蘇城對海滄計劃為何如此積極了。

中央白給了15000公頃的土地,預先投入了數億元的平整費用,又劃出了特區……除了臺塑,中國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要來這樣的政策和實惠。

臺塑不做是因為眼光高,對大華實業來說,這確實一塊再好不過的根基了。

會議室裡只有蘇城一個人的聲音:“中石化完全沒有完成海滄計劃的準備,但大華已經準備一年多了。所以,我建議,出於儘快完成海滄計劃的考慮,出資比例只做分紅的參考,經營權和建設權交給大華完成。”

蘇城眼裡閃著星光。如此龐大的石化基地,對於國內國際的石化市場將產生巨大影響,這就像是擁有了一個湖泊,想養什麼魚都行,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

康慶峰終於明白了蘇城的陷阱,他是想讓中石化出錢,但不想讓中石化有經營權。等於把中石化當作了一個銀行,不僅是資金的銀行,還是人力和技術的銀行。

這當然不可以。康慶峰據理力爭道:“按照出資比例形成董事會是最正常的模式……”

“中石化決定接手海滄計劃嗎?”蘇城打斷了他。

康慶峰的嘴巴張合了兩下,沒辦法說下去了。他沒資格說“決定接手”的話。

蘇城於是繼續道:“現在的情況,不是誰來接手海滄計劃,而是中石化根本無法接手海滄計劃。所以,不如由大華實業來接手,中石化出資獲得分成等條件,不是各得其所?”

“但你們沒錢。”

“啟動資金只要7億美元,如果投產的時間延長,需要的資金也減少。”

康慶峰被氣笑了,道:“大華現在有5億美元嗎?”

蘇城反問:“中石化有嗎?我可以明確的給出大華實業的融資時間表,你能嗎?”

康慶峰說不出話來。他的級別,哪能知道石化總公司的資金狀況。

能源部的徐部長不能坐看大華“搶奪”海滄計劃,不得不出聲道:“臺塑還沒有退出海滄計劃呢,大家先不要著急。”

蘇城攤開手道:“他們要是退出了呢?”

徐部長一滯,他是管環保和安監的啊,怎麼好回答這個問題,於是看向毛主任。

毛主任見蘇城舌戰群儒似的,頭痛的道:“咱們今天是座談會,不做決定,哦,不做決定。”

蘇城不置可否的點點頭。

眾人剛剛輕鬆下來,就見蘇城轉了個身,面向後方道:“麻煩,會議記錄給我一份,我想寫個報告。”

做記錄的是毛主任的秘書,徵詢的看向他。

劉秉眯了一下眼,幫忙道:“也給我一份會議記錄。記性不好,回去要彙報呢。”

複製會議記錄是正常的程式,毛主任也許可以特例不批給私人企業主蘇城,但不能不給劉秉。

想到蘇城能從劉秉那裡得到復件,毛主任也懶得做惡人了,擺擺手道:“給每個單位一份會議記錄吧。一會就影印出來。”

劉秉得意的向蘇城眨眨眼,同時感慨這傢伙的膽大包天。一家小小的私企,竟然妄想讓資產數百億美元的正部級央企給它做私人銀行,這樣的話,估計也就蘇城能說出來吧。

劉秉將自己放在中石化領導的位置上思考,都覺得肺部膨脹,真是可氣啊!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志鳥村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