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睡蓮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梆椰梆梆——,

林振華在嘴裡打著節拍,與楊欣一起,從妹妹小芳的屋子裡搬出了一臺還散發著油漆清香的電風扇,擺在客廳的小桌子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各位請看,這就是漢華實業公司隆重推出的睡蓮牌臺式電風扇。睡蓮電扇,讓您在炎熱的夏夜清涼入睡!”

睡蓮這個牌子,在林振華聽來,實在是有些惡俗。可是漢華實業公司的眾人都說好,於是林振華也就認了。也許當年的人就是這樣的品味,有些時候還真不能拿後世的標準來衡量。

漢華實業公司的各位都是見過這臺電風扇的,不過,能夠拿出來在外人面前展示一下,大家還是覺得非常自豪。趙勇群拉過電風扇背後的電源線,把它插在牆上的插座上。楊欣輕輕一掀風扇底座上的琴鍵式開關,風扇的葉片輕盈地轉動起來,機頭沿著水平方向緩緩地來回搖動著,把一股清風吹向客廳的每一個角落。

盡蘋時下已經是夏末秋初,酷暑已經過去,但整個客廳裡的人還是覺得這陣清風吹在身上的感覺是那樣地舒暢。

陶暉和安雁也都從裡屋跑出來了,湊在跟前仔細察看這臺電風扇。

這是一臺充滿了現代設計理念的風扇,它一掃時下市場上的電風扇常見的那種厚實風格,顯得精緻纖巧,獨具一格。

在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電風扇底座都是一個大方盒子,而這臺電風扇,底座卻是半圓形的,大小和厚度都只有普通風扇的一半左右。風扇的支架是兩根細長的鋼管,電線顯然是從鋼管中間透過去的。

風扇的機頭裡裝的是馬達,這是無縮小的部件。但設計者巧妙地在機頭的兩側各裝了一盞發光二極體的小夜燈,外面罩著一小片彩色的有機玻璃。最讓覺得神奇的是,這兩盞小夜燈的亮度居然是不斷變化的從明到滅,再從滅到明,正好符合一個人睡眠時呼吸的頻率,讓人看著就有一種安寧的感覺。

“太漂亮了!“陶輝大驚小怪地喊起來她拉著熊立軍的胳膊,地甩著,說道:“立軍,我要一個這樣的電風扇,擺在臥室裡多好看啊!睡覺都覺得香。”

熊立軍道:“不會吧,咱們家不是有電風扇了嗎?還是上海產的呢。”

“醜死了!”陶輝不容分說地否定道,“傻大黑粗的樣子顏色也俗氣死了。我就要振華他們生產的這種。”

你真是我媽呀!熊立軍腹誹道。結婚時候買的那個電風扇,可是市面上價格最貴的,整整勁塊錢,夠買2個一般品牌的電風扇了。記得當時陶暉對那個電風扇的評語是:漂亮、大氣、氣起……”以下略去。多字了。

“雁子,你覺得這個風扇漂亮嗎?“蘭武峰見那兩口子在打情罵俏,生怕冷落了自己的女友,連忙拉著安雁問道。

安雁點點頭:“我和陶暉的看是一樣的這個電風扇真的很漂亮,我估計像我一樣的女孩子都會喜歡的。對了,楊欣你覺得呢?”

楊欣微笑不語,趙勇群替她答道:“楊欣當然會說好看了,這個風扇完全就是她給設計出來的嘛。”

“才不是呢,我只是提了點意見而已。”楊欣紅著臉說道。

彭少哲道:“嗯,我證明,楊欣真的只是提了一點意見。我們和衛老師折騰了一個月好不容易設計出一個圖紙楊欣看完了就說了一句話,不是一個字。對不對,楊欣。”

楊欣道:“是又怎麼樣?我就說了一個字,說它醜。你們幾個都是男的,根本就不懂得女孩子喜歡什麼樣的東西。我讓你們把底座和支架都改得小一點,細一點,有錯嗎?”

楊欣不是那種霸道的女孩子,不過,在林振華的這些小兄弟們面前,她還是可以耍一耍小脾氣的。在這四個人中,林振華是唯一已經有了女友的,禱紅陽等人至今仍然是光棍。光棍們對於自家兄弟的女友,一般都會百倍呵護,這就寵得楊欣可以隨時發颶了。

當然了,楊欣平常主要的工作並不是發颶,而是幫這夥小兄弟們做好吃的飯菜,偶爾還幫他們洗洗衣服啥的。建立威信不光要靠地位,更要靠日常對他人的關心。

彭少哲聽到楊欣這樣一通反駁,連忙告饒:“沒錯沒錯,楊欣,我又沒說你說錯了。可是,就為了實現你說的小一點、細一點的要求,我和勇群,還有衛老師,可是費盡了心機啊。你看,現在這個底座,裡面是鑄鐵的,要不,這麼小的座子哪撐得起整個機子。還有這個支架,用的都是細鋼管,這都是成本啊。”

當初設計這個電風扇的時候,林振華是把工作交給彭少哲等人的,這些人對於工業技術有足夠的瞭解,但美感方面,完全是白痴。電扇設計出來之後,外觀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臺起重機,透著那麼敦厚、結實。設計圖拿到林振華手裡時,沒等他提出意見,楊欣先跳了起來,堅決反對,說沒有哪一家的女人會這樣的電器。

林振華頓時悟出自己所託非人,連忙請了一樣女人參與設計,其中包括了楊欣、畢敏、羅詠梅等等,甚至還有衛景文的老伴。千是,女人們開始評頭論足,男人們則苦哈哈地跟在後面討論生產工藝。反覆折騰了一個多月,最後這臺風扇才算定型。

“我喜歡這兩個燈,一明一滅的,看著真舒服。”安雁說道。

林振華道:“這個,叫作呼吸燈。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就按著它的頻率做深呼吸,一小會工夫就能睡著了。你別看就這麼一明一滅,這可是衛老師琢磨了很久才實現的哦。”

“真有這麼神嗎?“陶暉問道,“要不,我把這臺拿回去,晚上試試?我平時就愛失眠。”

眾人一齊向她投去一個鄙視的眼神,陶暉連忙補充道:“不是啦,我會讓立軍付錢的嘛,按市場價不按出廠價,好不好?”

眾人都笑了起來,陶暉這個人,有點市俗氣也有點乍乍乎乎的,但倒也不至於讓人討厭。在場的都是屬於同一個利益共同體的人,至少目前還沒有什麼矛盾衝突。年輕女孩子有此愛慕虛榮,喜歡一驚一乍,都是大家能夠容忍的,誰也不會跟陶暉計較什麼。

林振華說道:“小陶,你如果喜歡,把這個拿走就走了,這是我們試製的產品,庫房裡還有十幾臺呢。至於錢嘛,讓老熊出就走了。”

“這個現在賣多少錢啊?”熊立軍問道,他倒不是擔心自己買不起,而是在評估市場上的銷售狀況。

林振華道:“市場價248,怎麼樣?”

“這麼便宜啊!“陶暉跳起來,“立軍,比冉們買的那個還便宜呢。”

熊立軍也皺了皺眉:“振華,這個價錢,應當還能再定得高一點吧。你看,咱們有這個什麼呼吸燈,也算是現代化產品了,真想買的,根本不在乎多花幾十塊錢。”

林振華道:“這個價格,也是考慮了很長時間的。像你老熊一樣先富起來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咱們漢華實業公司畢竟是江南省的企業,要想打進上海市場,讓上海老百姓接受,很不容易。定這樣一個價位,比上海那個牌子低兩塊錢,能夠吸引更多的人關注。”

其實,林振華最初考慮的定價,比這個數要低得多。在他穿越前的那今年代,電風扇和白菜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於有些打著“有機蔬菜”標籤的白菜,賣得比電風扇還貴。林振華參考時下市場裡白菜的價格,給這臺睡蓮電風扇定了一個田塊錢的售價,心裡還是忐忑不安的,不料想,這個價錢剛說出來,就遭到了一通猛批。

在那今年代裡,電器全都屬於奢侈品,即使是技術如此簡單的電風扇,市場上的售價也十分可觀,基本上都在100元以上。漢華實業公司出產的這臺,設計上獨具匠心,還有看起來頗為科幻的呼吸燈,標個四以上的高價,完全沒有問題。

林振華在市場上做了一番調研,考察了各種品牌電風扇的售價,又對比了一下自己的電風扇所具有的優點,這才最終確定了248元的價格。細算一下中間的利潤,林振華樂得若幹天都沒有睡好。

趙勇群與林振華一樣,最初對於這臺電風扇的價格也是估計得比較低的。現在聽到熊立軍這樣說,便回答道:“老熊,你也別太貪心了,這個價錢也不算低了。就這個風扇,其實用不了多少材料,整個造價,我和少哲核過了,最多就是……”哼哼。”

說到這的時候,他沒再說下去,因為他想起熊立軍等人算是漢華實業公司的外人,他不知道在他們面前透出底價是否合適。

“造價是多少嘛!“陶暉問道,她可沒覺得自己是外人:“怎麼不說了。”

“保密。”趙勇群道。

陶暉揮著粉拳威脅道:“死群子!你還敢在嫂子面前保密。”

“死裙子?”林振華一臉鬱悶“小陶,這算什麼稱呼。”

陶暉解釋道:“他不是叫趙勇群嗎,你看,咱們這裡有峰子、雁子,還不管他叫群子。”

“原來是這麼個裙子。”林振華呵呵笑起來,他看看熊立軍,說道:“其實這個也不保密,算上工人的工資在內,一臺電風扇的成本,不會超過100塊錢。我們定的出廠價是180塊,餘68塊錢就是給銷售渠道掙的。”

“那應該足夠了。”熊立軍道,他在腦子裡大致地核算了一下,刨去運費、倉儲、商店的毛利等,他按180元的出廠價從漢華實業公司這裡接貨,一臺電風扇應當能夠掙到20塊錢的樣子。這樣好的風扇,如果定248元的價格,應當能夠打動相當一批人的。

在當年,有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一方面,老百姓依然非常窮,國家幾次提高職工工資,在農村也實行了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的政策,但總的來說,百姓的收入還是非常低的,一般的工人工資也就是五六十塊錢,機關幹部甚至比這還要低。

據統計資料顯示,1981年底,全國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是524億元,平均每人的存款是52元。按這個水平算,一個五口之家如果要買下一臺這樣的電風扇,就需要掏空全部的銀行存款。

但另一方面,市場上各種耐用消費品的銷售卻非常火爆,傳統的老三件自不必說了,社會上又出現了新三件的說。這個新三件的定義從來都沒有明確過,早期似乎是電風扇、洗衣機和彩電,隨後又加入了電冰箱、空調、音響、摩托車等等。終於有一天,人們對於這種“三件”的定義已經失去了興趣,因為家裡的電器,早已是十件八件了。

在早一點的年份裡,耐用消費品的供應遠遠滿足不了需求。那時候,商場裡有什麼就能夠賣出什麼,甚至於一些次品都會被搶購一空。

人們好像還真的不太在乎買到的電器是不是次品,有些洗衣機裡面的電線由於虛焊而脫落了,消費者就自己拆開後蓋,弄個電烙鐵給焊上,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當年的中國男人,個個都是優秀的鉗工、電工、木工、管道工、泥瓦匠,誰如果不會補個腳踏車胎之類的,走街上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再往後一點,形勢就發生了變化。市場供給增加了,人們的眼界也提高了。買家電要看個牌子,還要聽聽口碑,看看外觀,問問效能等等。一些進口家電的價格比國產家電貴出一半,但仍然是眾人爭搶的物件。正如熊立軍所說,真正想買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幾十塊錢,尤其是像他這樣剛結婚的小年輕,為了追求時尚,那是不惜滿處找七大姑八大姨去借錢的。

這個風氣也一直遺留到了今天,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滿處借錢為的是買房。

從借錢買電風扇,到借錢買房,僅僅過了30年時間。

“看到這個,我就有信心了。老大,你放心吧,上海市場就交給我了。”熊立軍拍著胸脯保證道。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齊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