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妙境長生仙,只作自由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圓桌夜宴的第二日,新加盟的實習老師們沒有急沖沖的使用僅有的一天參悟時間。

他們和祝玉妍不一樣。

祝玉妍有婠婠這個好徒弟,早就瞭解了五行屬相體系。

可其他宗師卻沒有這個待遇。

在進入第八層之前,他們還是希望先將基礎打的紮實一些。

五行靈術入門不錯,五行生滅經更佳。

止戈樓和起靈閣的一至五層對所有執教老師開放,六層以上分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三級,分別對應六層,七層,八層。

李不言認可宗師們有成為教授的資格,但按照規矩,宗師們還需要經過嚴苛的職級考核才能成為正式教授。

而考核條件,便是自身實力,教學能力,以及學術成就。

其中,又以學術成就的比重最高。

所謂的學術成就,自然就是對武道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礎上將武道推演到更高的境界。

李不言身為劍湖宮宮主,很有責任感的打算起一個表率作用。

普通的給武功升個級,自然算不上是什麼學術成就,好在李不言最近正好有一個不錯的課題。

謝科帶來《度人經》是和武道修煉截然不同的修煉方式。

李不言想要將它們結合一下,為武道開闢出一條真正能過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

按照大唐世界的武道修煉,最終也不過是達到人體極限。

道心種魔大法中將萬物視為波動,空間亦是一種波動,破碎虛空,不過是提高了對波動的感應能力,表現出的實力雖然更強,但就人體素質而言,同樣沒有超脫人體極限。

李不言也沒有超脫人體極限。

但李不言估計自己的身體已經達到了人體的極限,只是缺少一個打破極限的契機,就可以讓自己真正脫離武者的境界,朝著武仙境進發。

《度人經》是純粹的靈氣修煉之法,和武道修煉自身體寶庫中提取能量有極大的不同,若能將兩者結合,或許可以打破千古以來武道的桎梏。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千古以來多少能人俊傑,不至於沒有人嘗試過這一條路。

但事實是煉氣士愈發沒落,武道也沒有璀璨。

這便證明,想要將兩者結合唯一,並非那麼簡單的事情。

不過李不言卻有一些信心,和千古來的前人相比,李不言有著巨大的優勢。

恐怖的武道天賦和全天八十八星圖的底蘊給李不言帶來了充足的底氣。

於是乎,在各位宗師級的高手還在研究著止戈樓與起靈閣的武道,靈術時,樓外樓後已時不時的風起雲湧。

濃之極致,顯化出入雲霧的靈氣像是龍捲一樣出現在樓外樓的上空。

恐怖的劍氣自樓外樓為中心向外擴散,掃過了整座湖心島,又繼續擴散了整整十餘里路才平靜下來。

望月樓附近的扎堆的江湖人士在劍氣掃過瞬間,就被那恐怖的劍氣嚇的好似化作了石像。

真的是一動不敢動。

“這才是島主真正的實力麼?”

“人力竟可及此地步,吾道不絕矣!”

三大宗師的目光爍爍,久違的燃起了年輕時的熱火,那種攀登永無止境的巔峰的熟悉感覺,再次湧上了心頭。

“這不是公子的全力。”婠婠對祝玉妍說道,“婠婠常伴公子修煉,公子全力施為時,根本不會出現這種聲勢浩大的異象。”

婠婠的判斷是有依據的,李不言在練習劍符的時候,那種將偉力集中一點的精細,和此刻粗獷的表現截然不同。

天頂之上,一朵巨大的青蓮忽然盛開,可惜此時仍是白晝,群星閃耀的光輝並不明顯。

而眾人都注視著樓外樓,也沒有人發現天穹之上的異變。

三十六品青蓮盛開,一柄古拙的漢劍自青蓮中誕生,三十六品青蓮劍,全天八十八星中最亮的星,宇宙中央之核,那就是李不言體內小宇宙,反應至宇宙的共鳴。

境界,李不言早就達到了,而星圖大典也讓李不言掌握了開啟天地所有秘密的鑰匙。

如今《度人經》這把通往仙境的鎖擺在了李不言的面前,終於讓李不言湊夠了最後一塊拼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有人心中隱隱都有一種明悟,當樓外樓上空那巨大的靈氣漩渦徹底被吸收時,李不言就大不一樣了。

若之前他只是像一個仙人,本質上還是人的話,在這之後,就會真正進化為仙了。

有些事情,就不需要人去瞭解,只需要看到,自然而然就會明白。

樓外樓外的宗師們此刻便是如此,他們忽然就明白了,李不言這一刻是真正的要白日成仙了。

一道長虹橫貫天地,巨大的靈氣漩渦被絞的煙消雲散。

那股讓人想要五體投地的氣息如潮水一般褪去。

白衣勝雪的李不言飲著葫蘆中的酒,瀟瀟灑灑的走了出來。

“你們都在做什麼?對島主表示尊敬並不會增加你們可以在第八層參悟的時間。”

其他人都和李不言不熟,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公子又開玩笑了。”婠婠就沒那麼多顧忌,直接開口道,“剛出的動靜那麼大,我們就是想要置之不理,也辦不到啊。”

李不言用空著的手撓了撓頭,想了想之前的動靜好像是有點大。

“嗨,不是什麼大事,本座不過是尋到了一條成就地仙之路。”

“那公子......”婠婠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按說李不言找到了地仙之路,應該是晉級地仙了,可看剛才的情形,很明顯李不言是沒有成功啊。

“區區只能抵達長生仙境的功法,也想與本座留下約束。”李不言傲氣凌人的說道,“自是被本座一劍斬了。”

哪怕是什麼都不知道,但只聽長生仙境四個字,也該知道這是一門何等的奇功,可李不言居然能因為一點點約束,就毫不猶豫的自斬仙路,這樣的魄力,這樣的傲氣,就算是三大宗師,也是由衷的欽佩。

畢玄素來自負,一直被李不言壓了一頭,雖然服氣,但也起了爭勝之心。

心說若是那約束太大,換作自己,或許也能捨棄。

雖然這多少有點自欺欺人的意思,但身為大宗師,自然是有底線的,若那束縛無關痛癢,自無可不,可要是涉及底線,那麼捨棄長生仙境,也不是隨口說說。

“不知有何束縛?”

聽到畢玄的提問,李不言想了想回答道:“唔,這門功法需將氣府與天地相接,以靈氣重塑四輪八脈,鐫刻一圖星辰,接引星辰之力,如此方可入地仙之境。

既成地仙,大約得壽五百載,繼續修煉五行,煉化星力,待地仙之境有成,便可開天門,登天仙之境。

天仙者,應該有壽三千載,元神可遊八千里,身登天穹,可居九霄之上,再引星力修行,直至與星辰建立共生,至此星辰不滅,則肉身不朽,元神不腐,為長生仙境。

三界之內,天地之外,宇宙星辰,任意遨遊。”

雖然李不言的話中,關於壽命那一項,未能確定,但只聽其他的部分,也足以讓人心馳神往了。

和星辰共生,星辰不滅,肉身不朽,元神不腐,這算什麼約束啊?

直到此時,所有人才知道李不言到底有多驕傲。

這是一個真正自由的人。

李不言守規矩,是他自由的選擇,當李不言不想守規矩時,同樣是自由的選擇,不論何時,李不言都是主動的一方。

但於星辰共生,李不言便不再主動,所以當李不言開發出這門功法時,毫不猶豫的就揮劍切斷了與星辰的聯絡。

主次必須分清,全天八十八星在李不言的體內,是李不言的小宇宙,李不言對這片小宇宙而言,就是造物主。

但於天上星辰項鍊,李不言就失去了主動權,這是李不言不肯接受的。

“島主,今日畢玄心服口服了。”

畢玄朝著李不言抱拳,“若是老夫,面對這等誘惑,想來是絕對沒有勇氣斬下那一劍的。”

其他人沒有說話,但沉默就已經十分能夠說明問題了。

“這門功法本座會收入止戈樓第七層。”李不言說道,“長生仙境絕非盡頭,只是本座能力有限,暫時只能推演至這個層次,未來或許也有重獲自由的方式。

是否需要研習全看個人。本座自創這門功法,本意是為諸人打個樣,告訴你們所謂的學術成果是什麼意思。”

看到這些武林頂尖的宗師們臉色有些難看,李不言連忙補充道:

“注意重點,是創新,而非極限。假使有人可讓真氣性質產生變化,形成一種全新的武功體系,哪怕就極限而言依舊不如現有的功法,同樣算是學術成果的一種。

細節上的問題,可以詢問教導主任劉黃淑。”

李不言說完,很快又找到了寇仲。

寇仲和徐子陵就和連體嬰兒似的,走到哪兒都在一起。

“寇仲,跟我來。”

“好嘞。”

李不言帶著寇仲離去,徒留下廣場上一眾宗師面面相覷。

“這門能夠修成長生仙境的功法,居然只存放在第七層?”

“莫非是島主認為星圖大典有著比這門功法更高的潛力?”

“不對啊,若島主能以星圖大典打破武道極限,為何還需要多此一舉的創造這門功法?難道真的是為了給我們打個樣麼?”

幾位宗師站在一起交流起來。

只有祝玉妍被孤立在外。

不過祝玉妍也不在意,魔門和白道的戰場已經變了,而魔門會一直領先下去,祝玉妍有這個信心,只要婠婠還留在李不言的身邊,魔門就不會輸。

梵清惠那綠茶養的徒弟師妃暄也是個傻子,跟著寇仲他們有什麼用?

“祝師,你怎麼看?”傅採林忽然開口問祝玉妍。

在眾人之中,畢玄和傅採林對祝玉妍是沒多少敵意的,畢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

他們多數時候秉承著中立的姿態,只在需要時,做出選擇。

眼下祝玉妍是在場唯一入過第八層的人,不問祝玉妍,難道要靠自己瞎猜麼?

“傅師。”祝玉妍微微頷首,“以我之淺見,島主所創的這門功法,與星圖大典不可相提並論。”

“哦,何解?”傅採林更好奇了。

“這門功法能夠修煉至長生仙境,甚至仍有後路未曾斷絕,但終究只是一門功法,只是一條路。”祝玉妍沒有細想便直接開口,“但星圖大典卻不相同,它不教人功法,不教人招式,它只是道。

凡人看山是山,武人看山非山。

星圖大典也是如此,你看它是什麼,它便是什麼。

玉妍愚鈍,枯坐八層一日,未能取來滄海一粟,想來若能悟其三分,當也可走出自己的長生仙路。”

自吹自擂,哪裡有別人吹來的真實啊。

使用者的實拍,永遠比賣家的美圖秀秀要來的真實。

眾人有想過星圖大典或許是一部比任何四大奇書都要玄奧的功法,需要花費無數的精力去研習,可誰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答案。

道,何為道?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道,何況是這些已經走到了武道頂峰的宗師。

如果那星圖大典是道,那便是一部一輩子都不可能參透的奇書。

因為知道的越多,領悟的愈多,遇到的問題也就會越多。

怪不得,這門星圖大典無法載於文字。

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用文字怎麼記載的下來啊。

而實際上,李不言留下的圖刻也確實如此,雖然它只是真正的星圖大典的閹割版,沒能盡數記載下星圖大典所有的道。

但透過李不言的操作,在星圖大典圖刻版中留下的介面,足以讓真正領悟了這部奇書的人,自行向著更加深奧的星空參悟。

這便是李不言雖然只留下了閹割版,卻依舊認為有人可以藉此推演出真正的星圖大典的原因。

雖然到了最後,可能別人推演出來的星圖大典和李不言的不一樣。

可這也恰恰說明,道與每個人而言,都是不同的。

李不言的星圖大典,就只是李不言的星圖大典而言。

“看來我們都想錯了。”寧道奇說道,“原以為先參悟五行生滅經,會有助於領悟星圖大典,可按照祝宗主的話來看,我等即便做再多準備,亦是無用。

虛度春秋九十載,一生求道,如今道在眼前,老道如何還能等待。

諸位,老道厚顏,明日便先上止戈樓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