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帝國磨刀石,風雲化雙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小子,你總是這樣看著我,實在是有些瘮得慌。”

穿著李世民提供的精緻衣服,寇仲與徐子陵正在“討好”自己的師父。

可李世民在一旁眼神幽怨,讓寇仲實在有些如芒在背。

李世民苦笑一聲,“世民只是羨慕兩位兄弟的機緣罷了,若是李師願意收世民為徒,世民亦不想爭這什麼天下了。”

李世民,寇仲,徐子陵皆是世上頂聰明的人,李不言雖未明言,但三人哪裡還不知道,跟著李不言,能夠看到的風景,絕不是區區一個皇帝能夠比擬的。

“世民不必羨慕他人,你的路與他們不同。”

李秀寧關切的問道:“二哥的什麼路?”

“不是已經在世民手中了麼?”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世民手中的倚天劍。

這柄劍,自李世民得到之後便再未離身過了。

“李師是指風後奇書?”

李世民苦笑,“世民愚鈍,至今未能入門。”

準確來講,是連門都找不到。

寇仲與徐子陵一人一句問道:

“師父好像說過風后奇書記載了奇門遁甲,神通武功,醫相軍政,是一部深奧的百科全書。”

“風后其人距今已有數千年,那個時代的軍政醫相,真的會比如今更高明麼?”

“自然是古不如今。”李不言很高興寇徐兩人能想到這一點。

“但凡事皆有例外,若以常理推斷,自是如此。

只是炎黃時期,卻有一樣東西是當世已經極為匱乏的。”

李不言伸手,五指一張,金木水火土五行力量便化作五團靈氣出現在李不言的掌心上。

“天地有五行相生相濟,孕育靈氣,是為五行之氣。

上古時期,靈氣濃郁,天賦出眾之人,呼吸便可成為如今宗師級數的存在。

他們研究靈氣運用,創造五行靈術,擔山跨海,掌控風雨,亦可驅病祛毒,征戰殺戮。”

說話間,李不言掌上的五行之力亦產生了變化,土相靈氣進入四人體內,讓四人覺得氣力大增,甚至可以肉身抵抗刀劍。

木相靈氣入體,亦有一種十分舒適的感覺,不論是精力或是體力,都似乎緩慢增長起來。

而金相靈氣附著在寇仲的鋼刀上,頓時讓寇仲生出此刀無堅不摧的感覺來。

當四人一一體驗過五行靈氣之後,立刻就明白了這種靈氣的珍貴。

“若無滄海桑田,上古時期的五行靈術能夠流傳至今,風后奇書中的記載亦只算作啟蒙。

但千年人事浮沉,靈氣已近乾涸,五行靈術亦已絕跡,如此,自然不好再做比較。”

寇仲分析道:“所以這倚天劍實際上便是一把開啟上古秘藏的鑰匙,誰若能得到風后奇書,便等若得到了上古傳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徐子陵又接著說道:“好師父,只是如今靈氣已近乾涸,就算得到了靈術,也不過是無本之木,又有何用?”

李不言也不回答,只是將手掌一伸。

徐子陵看著李不言手掌上的五行靈氣,忽然領悟,“五行靈氣組成大天地,那麼自然也能組成我們身體的小天地!”

寇仲一拍大腿,興奮的說道:“娘亦說過人體便似一個小天地,只要我們將他女良的胸中五氣相生相濟,是否就可滿足這靈氣誕生的條件?”

“基本沒錯了。”李不言誇道,“其中尚有一些微小的出入,但以你二人的資質,皆是自然便可領悟。”

一旁的李世民和李秀寧彷彿初次認識寇徐二人一般。

這種資質,怪不得能被李不言收作弟子。

要知道四人同樣聽講,寇徐二人已經摸到了門徑,而李世民與李秀寧,卻依舊是雲裡霧裡。

論武學天賦,李世民顯然是完敗於揚州雙龍了。

接著李不言又講了一些五行生滅經上的內容,為兩人打下基礎。

因為李不言沒有趕人,李世民與李秀寧自然也厚著臉皮旁聽。

而在聽講的過程中,李世民再次體驗到了雙龍驚人的天賦。

當李世民還在摸索則自己的靈氣屬性時,寇仲與徐子陵便先後點燃了自己的本源屬性。

寇仲身上傳出一陣清涼的感覺,而徐子陵則恰恰相反,周身炙熱炎炎。

不用李不言提醒,兩人便又將自身屬性壓制了下去。

在李秀寧不解的目光中,寇仲笑著說道:

“想要達到師父的級別,至少須讓體內五行形成那什麼相濟迴圈,任何一方屬性過強或者過弱,大致都只會愈來愈偏離方向吧?”

“仲少此言過於極端了,倘若專精一脈,理應也有無限可能才是。

師父提過五行亦分陰陽,陰陽合則太虛,便只修一脈,應也可達混元如意之境才對。”

徐子陵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但他同樣也壓制了自己的火相屬性。

寇仲哈哈大笑,“那陵少為何不將火相真氣催發到極致?”

徐子陵灑然道:“一世人兩兄弟,我怎忍心看你獨自一人上路?”

李世民與李秀寧即驚訝寇徐二人天賦,也羨慕兩人的情誼。

在李閥中,李世民三兄弟雖是親兄弟,卻遠不及寇徐二人。

“世民終於明白李師的意思了,仲少陵少的路,確非世民優選。”

李世民驕傲卻不自大,坦然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破境之路並非一條,世民確實走不了小仲小陵的路,但亦非無法可施。”

“請李師賜教!”李世民長身深鞠一躬,誠心求教道。

“本座便講一個故事。

洪荒浩土,有四大洲,曰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賀牛洲,北俱蘆洲。

在南瞻部洲上,曾有一國,曰秦。

秦國一統南瞻部洲,帝為天子。

然凡人壽短,秦帝壯心未歇,隨集九鼎鎮南瞻部洲靈氣,欲鑄仙朝。”

說到此處,李不言截然而止。

四人八眼生生瞧著李不言,期待著後續的故事。

李世民不是不知道秦始皇,但李不言講這個故事,或許只是瞎編了一些內容,真正想要說的,應該是欲鑄仙朝這四個字。

所以,李世民並不在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只想知道鑄仙朝的方式,是否可行。

但李不言卻住嘴不說了。

寇仲最是著急,問道:“後來呢?”

“秦國亡了唄。”李不言答道。

徐子陵大訝,問道:“過程呢?”

“難道故事不應該才剛剛開始麼?”寇仲亦問道。

“秦帝欲鑄仙朝,國亡。”李不言兩手一攤,“這便是門中藏書記載了。”

李世民好似忽然被抽盡了全身的力氣,沒想到竟然是空歡喜一場。

李不言忽然說道:“為帝者,切忌好高騖遠,掌一國之舵,當慎之再慎。”

李世民又精神起來了,躬身道:“謝李師指教。”

“做皇帝如此無趣的麼?”寇仲忽然長舒一口氣,“陵少,幸虧我未決定做什麼鬼皇帝,否則定要生生悶死。”

“但爭天下的過程,卻極為有趣。”李不言語出驚人。

李世民與寇仲同時看向李不言,不知道李不言此言何意。

“若李閥一統天下,世民覺得誰可繼李淵之位?”

李不言的問題便如最刁鑽的招式,直指李世民唯一的破綻。

“世民或可與家父約定……”

說這話的時候,李世民自己都沒有多少信心。

但正所謂事在人為,不到最後一刻答案分曉,李世民又怎會放棄?

“世民可知本座為何將倚天劍贈你?”

李世民聽李不言問出這個好似毫無關系的問題,忽然警覺起來。

“是因為屠龍刀?”

倚天劍與屠龍刀便似宿命因果一般,往往同時出現,又同時失蹤。

如今倚天劍現世,屠龍刀想必也已經出現了吧。

“不曾聽過江湖上有什麼新晉的用刀高手啊。”李秀寧皺眉說道。

只有寇仲徐子陵似乎想到了什麼,徐子陵苦笑著問道:“屠龍刀不會也在師父手中吧。”

見李不言沉默不語,寇仲亦道:“師父可是把我們騙的太慘了。”

只是四人仍然想不明白,李不言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隨後,他們就看到李不言隨手一翻,憑空取出一把通體金色的大刀來。

“沒錯,屠龍刀亦在我手中。

此方世界已經接近極限,若無外力相助,不需千年,便將淪為荒漠。”

李不言用了一點小小的話術,所謂“荒漠”,實則指靈氣枯竭。

但聽在四人耳中,便似是世界末日一般。

李世民忽然眉頭緊鎖,對李不言的目的產生了一絲懷疑。

實在是李不言的說法太慌繆了,一時之間讓人無法接受。

反倒是假設李不言有什麼自己無法猜到的目的,故意佈局誤導自己,更為現實。

寇仲與徐子陵倒是更為信任李不言一些,主要還是見識過全天星圖的力量,那種超脫世界的感覺,未經歷過的人無法領會。

李世民便是對李不言的實力瞭解不足,才不願意相信李不言的話。

自然,這與李世民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原因。

寇仲徐子陵二人就簡單許多了,他們相信自己的感覺。

那全天星圖的力量不似作偽,自與李不言初次相遇之今,李不言對兩人的善意也不帶任何功利。

當時兩人可還是名副其實的揚州雙蟲,若是李不言從那個時候便已經開始算計了,雙龍也只好承認是李不言技高一籌。

寇仲探手摸過屠龍刀的刀身,感受到屠龍刀上的暴戾之氣,不由心中發怵,“這刀?”

“神兵有靈,這有什麼好稀奇的?”李不言掃了寇仲一眼。

“實不相瞞,本座正欲將屠龍刀送入江湖,途中恰逢世民,才順勢送出倚天劍。”

李不言根本沒有在意李世民的小心思。

能為帝者,如果連這麼點警惕心都沒有,那還當什麼皇帝。

至於未來,李不言相信李世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李秀寧語氣略帶責怪:“李師不擔心屠龍刀進入江湖,會引發多少的腥風血雨麼?”

“和氏璧,楊公寶庫,各路義軍,何事不曾掀起風雨?”

李不言深深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又道:“精鋼尚需百鍊,帝國亦如是。”

李世民終於明白了!

若自己判斷不差,李不言要的應該是一個仙朝,至少也是李不言認為的“仙朝”。

李不言或許原本是想將兩柄武器同時送入江湖,以養蠱的方式決出最後的勝者。

隨後,李不言便可出來指點成立仙朝之法。

但因為在途中遇到了自己,所以李不言改變了主意,提前將倚天劍交給了自己。

從李不言選擇的是倚天劍,而非屠龍刀中,便可判斷出李不言屬意之人當是自己。

而屠龍刀,便是李不言留給李世民的錘子,用來錘鍊李世民的“仙朝”之錘。

在李世民明白的同時,寇仲與徐子陵亦想到了此節。

徐子陵還是善良,顧慮重重的問道:“這般作為,豈非要平添無數傷亡?”

“錯了。”李不言搖頭道,“當你有一錘定音之力時,大家就都不敢打了。”

見四人仍不明白,李不言只好再說道:“倘若世民正要揮師長安,本座便來勸說,若世民一意攻城,本座便掃平太原,世民當如何?”

李世民沉默不語,考慮其中得失。

李不言生怕李世民認知不夠清晰,便再說道:“本座只需一劍,便如斬三千水兵一般,凍結整座太原。”

小小吹一個牛批,想要做到這一點,對李不言而言並不輕鬆,但李世民又不知道。

哪怕是打個對摺,只摧毀半座太原,那種威懾都是無法形容的。

一念及此,李世民只好答道:“若無抗衡李師的手段,世民只好永不興兵。”

“我懂了!”寇仲說道,“師父所為,是要將如今的大規模軍事作戰轉作精兵作戰。

皆時判斷誰家勢力強弱,參考的便是頂尖高手與精銳部隊的力量。

雜牌軍只好退出戰場,乖乖做些後勤工作。”

“如此看來世民已領先其餘爭霸天下者一大步,只好立刻回去研究這柄倚天劍的奧妙,爭取早日成為李師這級數的高手。”

心結解開,李世民亦開朗許多,甚至開起了玩笑。

“李小子聽了那麼多課,只怕那些湊數的義軍都不是對手,還是要靠我們揚州雙龍來做磨礪李小子一番!”

寇仲忽然說道:“爭霸天下這個遊戲如此有趣,師父該不介意我與小陵也下場玩玩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