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鑄倚天屠龍,煉星圖大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傅君婥帶著寇仲,徐子陵來到了一處地勢險峻的高山上。

在一個山石草木高聳的淺穴中躲了起來暫避寒風。

寇仲松了一口氣道:“好險,幸好隔著長江,宇文化骨不能追來。”

傅君婥嘆了一口氣,說道:“其他人或許不行,可宇文化骨只要一根枯枝,就能輕易渡過江面。”

徐子陵大駭道:“那我們為何還不快逃?”

傅君婥說道:“武功強如宇文化骨著,耳鼻異於常人,我們沿途留下的氣味痕跡,休想瞞過他的耳目。

幸好今次那李不言出手傷了宇文化骨,今次已是我等最好的機會。

不要再說話了,娘要運氣調息,與宇文化骨決一死戰。”

說罷,便閉目運功,再不答話。

寇仲,徐子陵不通武功,卻也明白傅君婥比宇文化及弱了一線。

可即便宇文化及已經受傷,傅君婥都需要用上決一死戰這樣的詞句,便該知道形勢的嚴峻。

可兩人又不敢說話,害怕打擾到傅君婥。

時間就在兩人焦憂中一點一點流逝。

忽然,傅君婥站了起來,低聲說道:“來了,只他一個人。

沒想到他比娘預料的傷的更重。

記得無論發生何事都不要離開此地,娘定可帶你們離開。”

……………………

話分兩頭,當傅君婥與宇文化及對峙的時候,李不言已經回到了船艙中。

宋魯與宋師道心中震駭李不言的神功,對倚天屠龍之說便更加信了幾分。

那一手憑虛而立,御劍如雨的神妙絕學,說是仙術也不為過,宋魯甚至不確定【天刀】宋缺遇上李不言,能不能戰而勝之。

自然,這又是李不言刻意為止。

若是只想消耗一下宇文化及,李不言根本用不著這麼賣力,之所以如此做,也是為了增加可信度。

神秘隱世門派的世間行走,自然要有些亮眼的手段。

踏水而行,蒸乾水漬這種操作都算不得什麼,只有天上落下劍雨,這樣凡人不可及的招數,才能讓人永世不忘。

此後,宋魯對李不言愈發友善起來,而李不言也有意透露一些“設定”,自然是樂的與宋魯相交莫逆。

不過宋師道卻有些悶悶不樂,似在為傅君婥的離去而神傷。

“原來李兄竟是天機門的高徒,沒成想世上居然還有如此門派,一脈單傳,仍能傳承千年,實在領宋某心馳神往。”

宋魯與李不言在甲班上喝著小酒聊著天,曬曬太陽釣釣魚,日子過的好不自在。

“如此說來,李兄這次出山,是為了尋找衣缽傳人麼?”

“非也非也,我此番出山,卻是因為天機有變,算到屠龍寶刀即將出世,遂來湊個熱鬧。”

“屠龍寶刀即將出世?”宋魯一聽就上了心,“這出世,又有何說法?”

“天時不至,神物自晦,時機一至,天下自有異象產生,皆時便會有有緣人得之。”李不言解釋道,“時機未知,便連我也不知屠龍寶刀如今所在何處。”

李不言的瞎話也是張口就來,那屠龍寶刀如今還只是一個刀坯,正靜靜的躺在無科跡的道具製作空間中。

宋魯猶豫了一下,又帶著希冀問道:“那我宋閥,是否有機會問鼎這神物?”

李不言故作為難,沉吟片刻道:“閥主可信天命?”

宋魯心知不妙,可還是如實回答道:“不信。”

李不言展顏一笑,朗聲道:“在下亦不信。”

一位演算天機的天機門當代門主,千年門派的唯一傳人,居然不信天命?

這話說出去誰信啊。

但宋魯信了。

而且他認為李不言已經給出了答案。

宋魯決定一會就書信一封寄往嶺南,讓大哥【天刀】宋缺親自進行判斷。

大船逆流而上,一路往川中去。

但李不言卻不打算繼續坐船了。

屠龍寶刀的製作已經到了尾聲,也該找個地方讓神物“出世”了。

最終完成的屠龍刀是一把特別招搖的闊背刀。

整把刀一體成型,刀柄微曲,猶如龍身,龍口大開,吐出厚實鋒利的刀身,在刀身之上,更有密密麻麻如龍鱗一般的晦澀圖形,這便是李不言自創的化龍訣了。

此刀通體暗金,無一絲雜色,但卻是神物自晦的狀態。

真正認主之後,此刀便會露出真容,暗金之色褪去,龍身化作青色,刀身化作亮銀之色,但刀身上圖形的線條,卻會散發出閃亮的金色微光。

便如血脈在流淌一般。

更妙的是,如有需要,刀柄更可隨心意伸長,至達九尺,形同偃月刀一般。

與屠龍刀並雄的倚天劍,則僅僅才完成造型設計,其最重要的核心,李不言還在整理當中。

風后奇書,應當包括奇門陣法,內功招式,軍略天相等一系列的內容,可不能想屠龍刀一般簡單就莽上去。

為此,李不言特地找來了彼岸世界的兵法書籍,親自學習歸納,整理成冊。

這一部分,是最簡單的。

之後便是奇門陣法,這方面是李不言研究較少的,但為了DIY出風後奇書來,李不言不得不好生研究起奇門陣法來。

至於內功招式卻是不急,等到其他內容完善,再以奇門陣法為基,創立內功招式,形成獨有的特色,才更加逼真。

只是這些事,李不言暫時已來不及做了。

宋閥的艨艟即將入川,李不言便找了個機會與宋魯告辭,長袖一揮,輕點江面而去。

李不言記得在大唐雙龍傳中,有一個全方位的奇才,如今應當是隱居在飛馬牧場的魯妙子。

這次下船,李不言就打算去找一找魯妙子。

可惜,李不言卻忘了剛換地圖,戰場迷霧未開,智慧導航木婉清也在沉睡,自己一時之間,又成了路痴。

在郊野行走了數日,別說是飛馬牧場了,就是連個正兒八經的小鎮都沒看到。

這讓李不言想要尋人打聽一下方向都成了奢望。

好在這也只是李不言運氣不好,待走到第六日,李不言終於遇到了一個城市。

洛陽。

即便是烽煙四起之時,洛陽依舊如往日一般繁華,李不言入得城中,便找了一間客棧住下。

一邊潛心研究武學,一邊也打聽打聽江湖訊息。

連日趕路讓李不言沒有時間研究武功,如今安頓下來,李不言第一件事便是研究奇門陣法。

畢竟這玩意要是不略懂一些,碰上此道行家魯妙子,就不好裝比了。

李不言都想好了,等自己“學業”有成,便逮一個人給自己帶路,只要到了飛馬牧場,李不言就不信自己找不到魯妙子。

所謂奇門陣法,起於河圖洛書,又有先天八卦,後天八卦之分,相關的書籍就更多了,最權威的就是易經。

後世大多奇門陣法,都是以易經為基礎衍生出來的。

李不言雖然與武道天賦絕倫,但在其他方面,實在普通,如果按照普通方式,就算學上幾十年,都不見得能夠抵達魯妙子的水平,更勿論在魯妙子面前裝比了。

所以必須別出機杼,拋開易經,以一套全新的理論來形成自己的奇門陣法。

這樣一來,不論魯妙子在此道的修為有多深,都不可能一次交鋒就摸出李不言的底子來。

而對於建立一個全新的體系,李不言也已經有了思路。

這關鍵,還應在了逍遙谷中那神出鬼沒的巨人殿中。

起初時,李不言觀石筍石刻,便是感悟天地之理,那道理本就是世間最基本的道理,不論是用於武道,亦或其他地方,都有不俗的效果。

只是李不言醉心武道,並未朝其他方向發展。

而後得見巨人殿,那穹頂上全天八十八星,組成的宇宙星圖,更是浩瀚無垠,道盡了宇宙洪荒的奧妙。

只是李不言修為有限,雖入寶山,卻未能滿載而歸。

好在李不言也不時徒勞無功,雖然當時未能領悟多少,但那感悟,卻盡數銘記於心。

如今回憶起來,雖不能進入當初那種物我兩忘,與宇宙合一的狀態,但多少也能品悟一些其中道理。

李不言回想那全天八十八星的圖樣。

所謂全天八十八星,現代來說,指的是八十八個星座,劃分區域,將數顆星辰相連,形成某種圖形,是將能夠觀測到的恆星盡數歸攏總結的一種方式。

而李不言觀測到的全天八十八星,角度卻有所不同。

正常的現代觀測,是以腳下星球為原點,觀測全天星象,屬於仰視。

而李不言觀測時,卻好似站在更高的維度,俯視桌面上展開的星河卷軸,如此一來,全天八十八星的圖案,自然大不相同。

這全天八十八星,以神話為依據,多為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獸兇獸,亦有蓮臺,鍾鼎之類。

每一副星圖,都有其各自的力量,便是只觀想一副圖,就不亞於大唐雙龍傳中的四大奇書之三的水平。

便是所謂能夠破碎虛空的戰神圖錄,只怕也差之不多。

李不言記得全天八十八星每一顆星辰的位置,但想要進入當初那種物我兩忘,遨遊太虛的境界,卻無論如何都無法辦到。

思來想去,李不言乾脆以自身為宇宙,將全天八十八星的位置錄入體內。

以全天最亮,由九九八十顆星辰組成的三十六品青蓮座為宇宙之基,又以鍾,斧,琴,鼎定宇宙四極,再以四兇四瑞鎮宇宙八荒。

隨後將餘下七十五星座一一錄入,各司其職,如此,李不言體內小宇宙初成。

只是在即將合功之時,李不言忽然福至心靈,在青蓮座上,七星相連,勾勒出一柄太虛寶劍之形。

卻是李不言落指輕點,將自身丹田氣脈與中央青蓮座相連,在青龍座上浮起一柄八面漢劍來。

兩者相互牽引,互為依憑,竟如天作之合一般。

如此,再管這全天最亮之星作青蓮座,就不太合適了。

不如就叫蓮鋒座。

這名字一成,李不言體內小宇宙就好像突然被通電啟用了一般,極速且緩慢的轉動了起來。

那是一種極為矛盾的感覺。

視覺上,體內的小宇宙動的甚至比蝸牛都慢,可感覺上,它甚至比四路泰坦全功率執行的風扇轉的還快。

李不言知道那快速轉動的並不是小宇宙,而是自己體內的真元。

全天八十八星各司其職,如八十八個丹田,為了維護宇宙的穩定,不斷生產供應真元。

這甚至比李不言早前的自動修煉更加誇張,直接就是PRO MAX版本。

更為誇張的是,李不言的小宇宙中,自然而然孕育著一股太虛劍意,它似乎可以無視時間,無視空間,目之所及,意之所至,便無物不可斬。

盤腿坐在床上的李不言睜開雙眼,漆黑透亮的雙目中有宇宙星辰閃過。

李不言的目光停在距離身前丈餘的方桌上,意念一動,便有一股無形劍氣無聲將方桌切開兩半。

那劍氣似乎從最初的時候就在那個地方,就在方桌之中。

便好像是薛定諤的貓,如果李不言不看,那方桌便不是被切開的,若是看一眼,那方桌就已經被切開了。

“如此,這門武功可以稱之為星圖大典。”

忽然的強大讓李不言有些不安。

李不言知道這是霎時間掌握了強大力量的正常反應,但若是不能迅速調整好心態,這份盲目無敵的心態,便會成為未來失敗的關鍵。

那一道太虛劍意,實際上並沒有李不言感受的那麼厲害。

細細想來,從李不言目光鎖定方桌,動了斬開方桌的念頭,直到方桌被切開,這中間還是有一點時差的。

但太虛劍意直接出現在方桌之中,沒有任何劈砍的動作,便將方桌切開也是事實,而這,無疑便是“星圖大典”的強大之處了。

只是相應的,這份強大需要付出的也很多,就剛才那麼一下,李不言便消耗了近六成的真元。

要知道,練成“星圖大典”之後,李不言的六成真元,化作劍雨甚至能把這座客棧徹底移平了。

結果用上了太虛劍意,卻只能切個小方桌。

從價效比上來講,這招式也太雞肋了一些。

只是李不言也明白,這招式最關鍵的不是神出鬼沒的殺傷力,而是其中涉及到的時空間的力量。

這份力量,完全是不應該出現在武俠世界的。

就算是在仙俠世界,時空間力量都是最頂級的力量,是強者的象徵好吧。

能夠在中武世界就接觸到這樣的力量,李不言還要什麼腳踏車?

只是冷靜下來,李不言愈發覺得那巨人殿的神秘否測。

若非是巨人殿,李不言如何能領悟到這般強悍的力量?

那根本不應該存在與武俠世界的巨人殿,是否與自己的系統,與自己的穿越有關呢?

是不是也與自己莫名其妙得了路痴症有關?

隱隱的,李不言覺得有一張大網一直籠罩在自己的身上。

這場獵與被獵的遊戲,到底誰會笑到最後呢?

——————————

PS以下免費內容:終於碼完了,有些不好意思,為了不斷更,複製了一下內容,發的時候是4060字,改完之後4280的樣子,算是給開了自動訂閱的老爺們一點微不足道的福利。

順便請老爺們支援正版,給小的一口飯吃,不求大富大貴,但至少不讓均訂掉下來是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