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確定接演《朱諾》!NBA的最強豪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好傢伙,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還真讓他給鼓搗出來了。”

上次雷特曼那蹩腳的狀態,很明顯就是什麼都沒準備的樣子。

但在二十多天之後,一本像模像樣的劇本就寄到了張勃龍的手中。

篇幅不長,但很吸引人,也蠻有意思。

看了一個多小時後,張勃龍放下了劇本,他覺得這部戲好像可以接一下。

需要他要飾演的角色,在劇本中叫做布裡克,不過奧特曼特地加了一行備註,表示可以將他換成華裔甚至是華夏人的名稱,來跟張勃龍更加貼合。

布裡克就是本片女主、那個名叫朱諾的高中女孩兒的男朋友,算是個男一號。

只不過這部電影當之無愧的主角只有朱諾一個人,他的戲份也不算特別多。

身為學校的風雲人物,布裡克擔任著校籃球隊的隊長,帥氣的長相、拔群的身高,使得他走到哪裡都是迷妹成群。

這對張勃龍來說完全是本色出演……也不需要什麼演技撐場面。

而事情的起因,就是布裡克和自己的小女友朱諾進行了一次缺乏安全措施的合歡。

在那之後,朱諾懷孕了。

這下子兩個年輕人頓時慌了神。

如何在燈塔國這樣一個法律禁止墮胎的地方去處理朱諾肚子裡的小孩,成了二人面對的最大問題。

於是,整個劇本就圍繞著這件起意外事件而進行展開。

雖然乍看是一出庸俗的少女懷孕記,但張勃龍不得不承認,這部劇本中的對白和架構都設計地非常優秀。

整個劇本飽含溫情,令人動容,諸多自然流暢的笑點隨意透露著,只從文字中就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以及呈現在眼前的善良、自信和美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奧特曼,這戲我接了。”

沒有過多思考,張勃龍答應了導演的邀約,條件依然是休賽期再說,而且不能佔用他太多時間。

這方面,雷特曼自然一口答應。

事實上,在張勃龍前世,這部電影的拍攝僅僅用時35天,成本預算更是只有650萬美元。

但最終,影片在燈塔國本土的票房收入為1億4349萬5265美元,在其他國家上映的票房收入則為8791萬6319美元,全球總計票房收入2億3141萬1584美元。

這還不算各個演員因之而獲得的各類獎項。

大獲成功的《朱諾》,在當時完全堪稱是現象級的小成本作品了。

而這一世,人氣更旺的張勃龍來擔任男主的角色,又會對電影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這是誰也無法預料的。

只不過,雷特曼還是對張勃龍提出了的唯一要求,那就是:

“龍,我不叫奧特曼,我叫雷特曼!

我再說一遍,賈森·雷特曼!”

“好的,奧特曼。”

……

經過了一天的修整後,外界眼中“動盪不安”的勇士隊再次啟程。

這次,他們來到了馬薩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波士頓,來挑戰這個聯盟中最偉大的球隊之一——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綠衫軍”凱爾特人隊,幾乎可以稱他們為NBA的百科全書。

這支球隊的歷史就是一部伴隨著冠軍與榮耀的歷史,也是一部永遠不缺乏球星璀璨的歷史。

16個總冠軍,力壓他們的宿敵湖人隊,雄居NBA各隊之首,排名第三的公牛甚至連他們的零頭都達不到。

其中,他們在上古時期所完成的、震古爍今的八連冠偉業,更是前無古人,後也再難有來者。

而20多個值得退役的球衣號碼,使承載著榮耀的北岸花園球館充滿了厚重的歷史感。

……

“在1946年,11個冰球隊老闆商量成立新的籃球聯盟,於是BAA應運生,凱爾特人隊是最初的11支球隊之一。

由於波士頓有許多愛爾蘭移民,其中有不少移民是凱爾特人,所以球隊初建時隊名就叫‘原始凱爾特人’,日後簡化成了‘凱爾特人’。”

身為凱爾特人名宿的老尼爾森,正向張勃龍介紹著這支球隊的悠久歷史。

他的19號球衣早在1978年就高高地懸掛在了北岸花園球館的上空。

張勃龍靜靜地聽著老爺子的講述。

雖然他前世看球不少,但這些專業的知識和久遠的故事,他還真沒接觸過多少。

在張勃龍印象裡,最初的聯盟就是由凱爾特人統治的。

但實際上,凱爾特人在聯盟成立的最初5年完全是支魚腩球隊,連續5年都未能進入季後賽的行列。

要知道那時候才多少球隊……

直到後來,“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執掌了這支球隊的教鞭。

奧爾巴赫擔任主教練後,對球隊陣容進行了調整,其中包括意外地得到鮑勃·庫西。

老尼爾森在講到這段歷史時也露出了笑容。

庫西是1950年的新秀,當時一共有三位球員來讓尼克斯隊、勇士隊和凱爾特人隊選擇。

在這三人中,庫西是看起來最菜的那一個,白人控衛,身材瘦小,失誤頻頻。

沒有球隊想要他。

於是,這三支球隊只好抽籤決定選人的順序,落在最後凱爾特人隊“不幸”得到了庫西。

這位將背後傳球和“No look pass”帶入NBA的歷史級球星,就這樣在被“嫌棄”中花落波士頓。

誰也沒想到,他會和比爾·拉塞爾跟奧爾巴赫一道,在19世紀50-60年代開啟了這個令聯盟為之色變的綠色王朝,一共拿下11座冠軍獎盃。

到了70年代,約翰·哈夫利切克、戴夫·考恩斯、喬·喬·懷特又帶隊兩奪總冠軍。

在1978年選秀大會上,“紅衣主教”奧爾巴赫慧眼獨具,將“大鳥”拉里·伯德帶進了凱爾特人。

由此,波士頓迎來了新一輪的輝煌。

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凱爾特人與湖人輪流坐莊的時代,“大鳥”伯德與“魔術師”約翰遜的對抗成為當時NBA的最大看點,凱爾特人奪得了這十年中的3次總冠軍,湖人則略勝一籌,得到5枚總冠軍戒指。

但從1988年起,凱爾特人開始走上了下坡路,自1992年拉里·伯德退役後,無比輝煌的凱爾特人更是徹底淪為了東部弱旅。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