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章,給獨立團點支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蘇衛,你騎上馬,跑一趟南委泉,找一下李月軒,問他們訓練獨立團的時候,缺不缺物資。如果缺,就打個報告給我。”感嘆完了對鬼子戰俘的政策,胡長義決定還是做些什麼才好。其實他能做的真的不多,把兵工廠搞好了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胡長義不甘心啊,覺得還是給獨立團增加一些實力才行。九支隊這邊的裝備水平已經到頭了,再想增加戰鬥力,就只能武裝後勤保障隊了,暫時沒必要。所以,適當的從九寨這邊勻一些彈藥給獨立團還是可以的。

至於正在組建的新二團?胡長義並不怎麼關心,也關心不過來。哪怕,新二團的一些班排連長是從九支隊抽調的老兵當中選拔的也不在意。

對,就是九支隊被抽調的那100人的幹部戰士,已經充斥到了周圍的各部隊當中。比如新二團,比如正在升級成為支隊的4大隊(郭紹興那邊)。

別問胡長義為啥鍾情於李雲龍,鍾情於打造獨立團的戰鬥力。問就是胡長義可不希望秀琴嫂子被山本給抓走,不希望趙家峪的鄉親們被屠殺。還是那句話,老薑配大蒜,李雲龍就該娶秀琴這樣的踏實媳婦兒,可別再受那些老書生們的鳥氣了。

至於說會不會影響平安格勒戰役的打響?平安縣城戰役重要麼?當各個根據地的實力到了一定的地步,早晚會有這麼一戰的,就是需要個觸發點。蘇衛的騎術已經很好了,實際上自打繳獲了鬼子那個騎兵偵察小隊的戰馬後,九支隊的馬匹數量已經超過300匹了。

不過,其中挽馬(個頭高大,耐力足,力氣大,速度慢,不夠靈活,適合拉車,拉載重物)跟馱馬(比挽馬要小,力氣也大,適合馱重物資。)要佔據絕大部分。真正的戰馬,就只有76匹,這是能騎著行軍衝鋒打仗的真正的戰馬。

不過,現在這些戰馬只能充當九支隊那些通訊兵們的坐騎,暫時沒機會上戰場。好吧,在大家都熱衷於組建騎兵的時候,胡長義也想著組建一個騎兵連出來,只是戰馬不夠,也沒有合適的教官,只能暫時作罷。

騎兵遲早是要淘汰的!尤其是有了重機槍之後,騎兵就已經進入了末路,現在是最後的輝煌。這也是現如今的國情決定的,因為國內的公路實在是太少了,汽車在沒路的時候,比不過戰馬的。坦克裝甲車??鬼子就沒有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八路就更沒有了。

放眼全軍,唯一的能算是裝甲部隊的,就是停在九寨的那些裝甲車跟小坦克另外。這些車輛都在九寨這邊停了一兩年了。要不是後勤保障隊的戰士們會時不時的在這些裝甲車跟坦克上進行訓練,恐怕這些車就該廢掉了。

看出問題來了?沒錯,胡長義就是在偷摸的把這些裝甲車跟坦克給開動起來,然後訓練坦克車組,裝甲車駕駛員、乘員。必要時,一支小規模的裝甲突擊部隊就能組建起來了。現在唯一欠缺的,就是一批能大規模運輸部隊的運兵車。

還記得那個防彈鋼板麼?其實胡長義最初的打算,就是利用這些鋼板,改造一些鬼子的九四式軍用卡車的。把這些卡車加一層裝甲,變成能拉載15到20名戰士的運兵車,然後就可以組建裝甲突擊連了。

裝甲突擊連,有坦克,有裝甲車,再加上運兵車運過來的補兵步坦協同作戰,卡車上還能加裝機槍,配置一到兩個機槍組在卡車上。這樣的一個連隊,只要彈藥足夠,油料足夠,在平原上遇到鬼子那就是碾壓的存在。

當然,這個願望暫時也只能擱置,至少要等到防彈護盾鋼的鋼材產量上來了,才能去嘗試改裝卡車。或者說,陝北的農機廠能夠生產大馬力的拖拉機的時候,也就能順手生產一批裝甲運兵車出來??好吧,胡長義很是期待這些。

蘇衛這邊取得快回來的也快,還帶回了李雲龍跟趙剛的感謝,也帶來了李雲龍的要求。

李雲龍的要求很直接明了:槍炮彈藥,多多益善!

聽到了李雲龍的要求,胡長義很想親自去南委泉,指著李雲龍的鼻子,送他一個大大的滾字。不過他出不去,也只能作罷,只是報請張部長,給獨立團送去了一萬發6.5mm的子彈跟300枚擲彈筒訓練彈。並且這些彈藥直接交給李月軒,專門用作訓練。

獨立團並不缺少武器,甚至現如今應該還有一部分小小的庫存,這是胡長義從李月軒那邊瞭解到的。所以,支援一些彈藥就好了,不是有李月軒他們在那邊專項訓練麼?放眼全軍有誰能有這個待遇?

時間很快就是七八天過去,轉眼就是月中了,胡長義終於完成了馬四環的改裝並且又挑選了50支半自動出來準備改裝。

把改裝完成的馬四環狙擊槍送進後勤部的倉庫,胡長義去到了張部長辦公室,因為張部長在找他。

“張部長,您找我什麼事情?”胡長義進門就問,毫不拖泥帶水,甚至還從一邊的水罐子裡舀了一茶缸子涼開水。

“你準備一下,在胡家村外建立一些臨時的休息點,人數有300人。”張部長說道。

“怎麼突然就又建立休息點?要蓋房子還是搭帳篷?”胡長義問道。

“搭一些簡易的工棚吧!不過要保證風吹不到雨淋不到,最好選在陰涼的地方!”張部長說道。

“行,這個好辦,吩咐給郭德柱就行……這是要開新的培訓班了?”胡長義好奇的問道。

“嘿,你個小子,自己提議的事情,居然給忘了!”張部長無語的看著胡長義。

“我提議的?我提議的事情很多啊,這是哪一件……該不會是要來修鐵路吧?”胡長義突然想起來這個岔子。

“嗯,就是修鐵路!這個月底,會有5個日本工程師過來勘探地基,下個月就能開工了。這段時間,已經陸續的運來了不少的建築材料跟鐵軌,他們來了就能動工了!”張部長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