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黑壓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個字的明碼通電,八路軍的總部首長能看到,其他人自然也能看到,一時間重慶以及各大報社全都興奮起來。

真理報、申報、大公報等各大報紙紛紛刊載了這篇堪稱是史上最短的電文。

"賣報賣報...日軍四十一師團兵峰直逼棲霞關,四十一師團長小泉幸夫致電蓮臺民團高團長希望其歸降,高團長只回了一個字。"

"賣報賣報,一個團對上日軍一個師團,高團長率部於棲霞關迎戰日軍四十一師團,究竟**誰手尚未可知。"

今天,重慶、桂林以及各大尚未淪陷的城市裡,賣報的報童們在大街小巷裡四處亂竄,高舉著報紙嘴裡大聲喊著最新的新聞。

各界民眾好奇之下也紛紛買來報紙觀看,這一看可不得了,這年頭居然還有這種人,以一個團的兵力迎戰日軍一個師團,這是何等勇氣和世事如歸的氣概啊。

尤其是回覆的電文,通篇就一個字,"呸!"

但凡只要是華夏人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要說也挺有意思,華日兩國已經開戰幾年,雙方殺得血流成河,可無論是華夏政府還是日本政府都沒有正式宣戰。

從國民黨的角度來說,其一:不宣戰對自己更有利,因為一旦對日本宣戰,雙方就變成了交戰國,那麼日本就有理由來阻止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於華夏的援助。

其二:不宣戰也體現了國民黨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對抗戰沒有必勝的信心。

老蔣之所以拖著不向日本宣戰,背後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萬一打不過,還可以談和,可一旦宣戰了,那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華日兩國已經把狗腦子都打出來了,但上至蔣委員長,下至將領和報紙,儘管抗日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全面抗戰這麼些年,敢以通電的形式公開罵日本人的軍人,高洪明還是第一個。

儘管這封通電一發,勢必會引來不少華日友好人士的叫罵,可高洪明會在乎這些人的話嗎?

說白了,這些國際友好人士哪個時代都不缺,後世那些領著美國工資的公知們,儘管一個個把自己包裝得衣冠楚楚冠冕堂皇,可到最後還不是一個個全都翻了車。

不同於這個時期從小生活在苦難中的國人,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高洪明在對日本人更是有著絕對的心裡優勢。

二十一世紀的日本無論是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都遠遠落後於華夏,彼時的國人心中,全世界唯一的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日本人根本就排不上號。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高洪明在面對日本人時,先天上就帶著一股俯視的氣場。

用被蔣委員長以"不聽命令,擅自撤退"為由的罪名槍斃的原山東省政府主席,二級上將韓復渠的話來說:日本算個啥,版圖還沒我一個卵子大,想跟華夏鬥,真是笑話。

這話雖然是糙了點,但話糙理不糙。

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以它狹小的國土面積以及貧瘠的自然資源,想要成為當代的羅馬帝國、蒙古帝國,先天上就存在不足。

重慶曾家巖官邸

剛吃完午餐的蔣委員長照例在花園裡遛彎,他的身後一左一右跟著軍政部長何應欽以及身兼珞珈山軍訓團教育長、航空委員會、中央訓練委員會主任委員、軍委會戰時工作幹部訓練第一團副團長、****青年團書記和中央訓練團教育長等職務的陳誠。

委員長走了一段時間後突然問道:"這些天,日本人要在山西搞事,你們都知道吧?"

何應欽恭敬的說:"知道,日本人要對付山西的八路軍下手。"

"我說的不是這個。"蔣委員長不悅道:"我說的是日本人居然動用一個師團去對付一個地方民團的事情,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

談到這裡,何應欽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委座,我認為這不過是報紙上的誇大其詞罷了,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嘛。

您想啊,一個團撐死了也就幾千人,而日軍四十一師團雖然不是四四制的甲等師團,但也是乙等師團中的佼佼者,據說其滿編的話就有一萬八千人,如果一個地方民團就需要日軍一個師團去對付的話,那咱們幾百萬國軍又算什麼?"

"唔..."

委員長點點頭,對於何應欽的這個觀點他也是認同的,一個團對一個師團,你當這是在寫童話小說呢。

熟料,一旁的陳誠卻突然道,"這也未必,在我看來兵力的多寡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自從華日全面開戰一來,我們和日軍幾乎所有大型戰役裡,日軍的兵力都要比我們少,可結果又如何呢?

所以我覺得先不要下結論,還是等那邊的戰鬥有了結果後再討論也不遲。"

看著陳誠笑吟吟的臉,何應欽只覺得牙根一陣發癢。

這個陳辭修總是跟自己作對,自己提出任何建議他都能找出藉口來反對,好幾次差點讓自己下不來臺。

不過何應欽也知道,這也是自己老闆有意而為之。

華夏人講究的是中庸平衡之道,一個老闆的手下如果只有一種聲音的話恐怕連睡覺也不安穩,這個陳誠就是專門制衡自己的。

蔣委員長聽後也沉吟起來,想了好一會,他才說道:"好吧,從那份通電來看,那個高洪明也是個有骨氣的。那個小泉幸夫勸了半天,沒想到這傢伙就回了一個字,而且還那麼..."

說到這裡,委員長有些說不下去了,忍不住笑了起來,高洪明的那個"呸"字的回電簡直絕了。

看到委員長笑了,何應欽和陳誠也笑了起來,他們戎馬生涯了大半輩子,見過不知多少常人難以看到的陰謀詭計,但像高洪明這樣,僅用一個字作為回電的還是頭一遭,估計日本人看到這個堪稱世界史上最短的電文,恐怕得氣得半死吧...

事實上,第二天上午,小泉幸夫在看到了高洪明發來的回電後,當即就把電報給撕成了碎片,原本故作矜持的臉也變得鐵青起來。

"八嘎呀路,既然這個支那人不識抬舉,那就讓我們用大炮把他撕成碎片吧,命令野炮聯隊開炮!"

四十一師團屬標準的於乙等師團,他的野炮聯隊共擁有二十四門九四式75mm山炮,十二門九九式105mm山炮。

這樣的火炮規模先對於這個時期的華夏軍隊來說已經非常強大了,在後世電影血戰臺兒莊中,有這樣一段對話。一位師長說:我準備把全師主力都部署在莊內防守。

他的上司反對說:不行不行,日本人的炮火厲害得很,人家一頓炮彈,你就垮了,這仗還怎麼打。不得不說,在抗戰期間,華夏軍隊與日本軍隊差距最大的方面是重武器。

小泉幸夫一聲令下,早就準備好的日軍野炮聯隊立刻開始了炮擊。

"轟...轟轟..."

接連不斷的炮彈落入民團士兵花了幾天時間搶修的陣地上,猛烈的爆炸衝擊波將不少戰壕炸成廢墟,泥土和煙塵伴著鋼鐵破片在戰壕中肆虐。

儘管大部分的民團士兵都進了防炮洞,但始終是要留一部分士兵作為預警。

爆炸中,四處肆虐的鋼鐵彈片威脅著著戰壕裡民團士兵的生命,衝擊波震碎了近距離的民團士兵的內臟,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火藥味和濃烈煙塵,戰壕裡的士兵們被嗆得不停的大聲咳嗽。

那些躲在防炮洞裡的士兵們也不好受,聽著頭頂不斷呼嘯而過的炮彈以及不斷在附近爆炸的炮彈,所有人的臉色都不好受。

今天的炮擊和昨天六十七聯隊的炮擊可不一樣。

昨天的炮擊只有區區四門九二式步兵炮,它們對於擁有戰壕作為掩體的步兵來說威脅並不大,但今天則不同。

別看九四式75mm山炮的口徑只比九二式步兵炮多了5毫米,但威力卻大了許多,尤其是九九式105mm山炮,它屬於日軍的重型火炮之一,專門用於山地以及複雜地形作戰,其12.34公斤的炮彈爆炸威力相當可觀。

當一枚枚炮彈砸下來後,第一道上的四營陣地防線頃刻間被淹沒在了濃煙裡。

高洪明親眼看到一個防炮洞被一枚105山炮命中,裡面一個班的士兵頃刻間被埋在了裡面。

看到這裡,高洪明臉色有些難看的問一旁的觀察員,"日軍的炮兵陣地觀測到了麼?"

觀察哨答道:"長官...已經觀測到了,不過鬼子很狡猾,他們並沒有將所有火炮同意部署在同一個地方,而是分成好幾個地方,目前我們只觀察到了兩處,還需要繼續觀察。"

"還觀察什麼,等著小鬼子肆虐咱們的步兵兄弟麼,命令炮二營立刻還擊,打他個狗日的!"

"是!"

看到高洪明發了火,觀察員不敢怠慢,趕緊拿起SCR-300電臺,調到了炮二營的通訊頻道。

"炮二營...炮二營,這裡是前線觀察哨。觀測到兩***炮兵陣地,分別是212...455 125...754,團座有令,馬上摧毀它們。"

"明白!"

電臺裡只傳來了一個清晰而沉穩的聲音。

十多秒後,觀察哨上的高洪明立刻聽到了從後面傳來了一陣尖銳的呼嘯聲,緊接著日軍後方約莫五六公里的地方開始傳來了陣陣爆炸聲。

幾分鐘後,小泉幸夫就接到了參謀長荻原戶田的報告:"師團長閣下,我們的一號二號炮兵陣地被毀,損失火炮三門,這兩個炮兵陣地的火炮已經停止射擊開始轉移炮兵陣地。"

聽到自家炮兵陣地被襲,小泉幸夫並沒有感到意外,從這些天得到的情報中他知道對面這支華夏部隊事有火炮的,雖然還不清楚火炮的數量,但可以肯定的是火炮的口徑應該是105毫米,數量不低於十二門。

面對這種情況,小泉幸夫也做了準備,他昨天就下令野炮聯隊將炮兵陣地分散,這樣指揮起來雖然比較麻煩,但勝在安全,這點果然應驗了。

雖然早已預料到對方的火炮,但聽到有三門火炮被毀,小泉幸夫還是感到一陣心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日本畢竟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因此對於物資看得比較重,尤其是火炮這種重型武器更是如此。

臉上的肌肉跳動了幾下,他又問道:"有沒有發現支那人的火炮位置?"

"沒有。"

荻原戶田搖了搖頭:"支那人的炮兵陣地佈置在棲霞關的後方,我們的觀察哨位置太低,根本看不到,炮兵聯隊請求升起觀察氣球進行觀察。"

"請求批准。"小泉幸夫不假思索道:"馬上升起觀察氣球,迅速鎖定支那人的炮兵陣地,然後摧毀他們。"

"嗨!"

看到離開的荻原戶田,小泉幸夫看著對面的棲霞關,第一次感到這個關隘並非想象中那麼好打。

這些年,他指揮四十一師團經歷的大仗小仗也不小,但鮮有敗績,即便是裝備最精良的中央軍,在面對四十一師團的火炮後也只是含恨敗退。

可今天這支華夏民團卻給了他不一樣的感受,對方的不禁裝備精良,甚至還裝備有不遜色與他們的重型火炮,在沒有將對方的火炮全部消滅之前,強行讓步兵發動進攻的話會付出什麼代價這就很難說了。

不過什麼也不做也不行,否則堂堂一個師團的帝國軍隊,居然面對小座小小的關隘不敢發動進攻,那就惹人發笑了。

很快,六十七聯隊就開始發起了進攻。

太田隆治接到命令後,立刻以第一大隊正面攻擊,第二第三聯隊分別從左右兩翼側翼包圍,同時後方還升起了偵查氣球。

面對日軍的大規模進攻,高洪明和民團的軍官們神色都變得嚴峻起來。

日軍今天的進攻規模和昨天可謂是有著天壤之別,從山上往下來,到處都是黑壓壓的日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千斤頂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