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成功拿下百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林凡的態度的確是囂張,如果人家要放棄華夏這一塊市場,那林凡這囂張屁用沒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人家現在就是要拿下這個市場,給自己的版圖上,圈上一塊人口最多的區域!

百事想要拿下這個市場,然後投資了10個億,美元!

可口可樂呢,早就進入這個市場了,清朝的時候就來了,但是後來又跑了,所以現在是在觀望狀態。

可是,百事可樂既然出手了,那他也不能幹看著啊!

不過,還是百事率先低頭,難怪百事能做大做強,這商業格局,不是可口能比的。

林凡和百事可樂的人,都是互不相讓。

但是,最終還是百事那邊敗下掙來!

最終,雙方的協議約定,林凡代理百事可樂,並且享受百事的品牌使用權,而林凡要付出的,也就是25%的利潤!

這樣的付出,林凡還是願意的。

區區25%的利潤!

注意,只是可樂的利潤。

但是,還有一個,就是可樂公司提供保密配方,以及相關的可樂加工技術,剩下的,林凡自己搞定,並且要求明年的總銷售,必須達到100萬!

華夏幣!

可樂的價格是多少呢?

4毛5!

這真不是開玩笑,一瓶可樂的價格的確是四毛五!

而北冰洋呢?

1毛5!

足足三倍的價格啊!

所以,100萬的銷售額,多嗎?

那得生產223萬瓶啊!

並且,全部銷售出去!

其實……

並不難,但是想一下,前年百事可樂進入國內市場,銷售額是多少?

7萬瓶!

沒錯!

僅僅七萬!

而可口可樂在國內混了這麼久,也才13萬瓶!

而去年呢,百事可樂漲到了35萬瓶!

是不是覺得很多?

可是,如果翻看銷售報告會知道,林凡一家,就用掉了23萬瓶!

都是滷菜店和炸雞店賣出去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百事如果還沒想清楚,那就真的糟糕了。

今年呢?

目前為止,都十月份了,才不到5萬瓶,很顯然,不升反降的原因,就是林凡在推廣北冰洋。

1毛5的北冰洋,加入冰塊之後,林凡賣多少?

賣3毛一瓶!

外帶是兩毛五!

足足貴了一毛錢,可實際上和外面賣的一模一樣,外帶的就是玻璃瓶,包裝都沒換,回去退瓶的價格都是一樣的,可是在店內購買就是足足貴了一毛錢。

百事明白了,所以這一次他們的銷量是223萬瓶,並且按照每年遞增30%,最高不超過一億的數量進行銷售!

在百事的眼裡,一年能在華夏這一塊土地上銷售過億瓶,已經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但是,實際上,這樣的銷量真的非常簡單。

過些年啊,林凡會告訴百事,不要說一億了,十億都很正常。

林凡的目標是超越可口可樂,最起碼在國內市場上超越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有多牛?

2016年的資料,林凡就記得這個數字,可口可樂賣出了6118億瓶!

而2018年的資料,預計是6000億瓶!

林凡的目標呢,就是在1990年之前,這六年,今年不算了,所以直接從1984年開始計算,到1990年年底,總銷量……

一億!

瓶!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籤訂合同,然後就是大張旗鼓的直接建廠了,這要是在幾年前,林凡不敢這麼大張旗鼓的開設工廠。

但是,今年,完全可以!

既然是要開設工廠,那自然是要拿牌照,買流水線,不僅如此,但是林凡發現這並不簡單。

首先,易拉罐本身就不容易製作,以前易拉罐還是很好製作,畢竟是鋁的,但是真正難製作的是什麼?

是易拉罐蓋子!

直到去年,津門的一個工廠製作了易拉罐蓋,這才徹底擺脫了以2美分一個進口的易拉罐蓋的局面!

而在國內,易拉罐蓋賣多少?

兩分錢,一個!

華夏幣!

可比美分要便宜太多太多了!

易拉罐也是命運多舛,其實嚴格來說,大家還是更習慣用普通的玻璃瓶。

現階段,大家對易拉罐的瞭解還不是很多,接547受能力也一般,而且易拉罐的生產成本也不低,光鋁就是一個巨大成本,其次就是彩印技術!

難不成,就光禿禿的一個罐子啊!

不得在上面印刷上什麼東西啊!

這樣這算下來,一個易拉罐的成本,你猜是多少?

兩毛一!

是的,這你敢信?

一個易拉罐的成本,高達兩毛一!

但是……

一個易拉罐的成本是兩毛一,可問題是,玻璃瓶的可樂成本沒有那麼高啊,人家還是買四毛五!

“嘖嘖,玻璃瓶的太賺錢了!”

真的是賺錢,你看看北冰洋,就算是一毛五的價格,那利潤最少是在30%以上,而可樂呢?

去掉了易拉罐的成本,剩下的成本是什麼?

運輸成本,和人工成本,然後材料成本!

沒了!

這年頭,還沒有打廣告,沒有辦法請來肥倫等一大群人,更不可能還給你送一首廣告歌。

“等我有錢了,就喊肥倫來代言!”

作為最良心的代言人,肥倫給幾乎所有代言的產品,都有寫過歌,最著名的“我的地盤聽我的”就不用說了,“陽光宅男”是給鞋子,“無雙”是給遊戲,連“本草綱目”“蒲公英的約定”都是。

更別說,將來會屬於百事的“藍色風暴”。

“一想到這個還有點小激動呢!”

和百事籤訂合同之後,林凡找了婁曉娥,借用了婁曉娥的港幣,直接購買了兩條生產線!

一條35萬港幣!

兩條生產線,足足70萬港幣!

不過,對此,婁曉娥並沒有心疼,因為就在這內地,婁曉娥已經賺夠了錢。

兩條生產線還是很簡單的,很多國家都有的賣,林凡買的是白頭鷹國家的版本,是百事那邊的淘汰下來的小型流水線。

然後,工廠建立,流水線安置,直接開始招收員工。

思考了一下,林凡直接把工業化標準給拿了出來。

安全,衛生,效率!

這三個是最重要的。

招人!

太簡單了!

最近淨化市容市貌,不知道多少小年輕,躲在家裡頭裝鵪鶉,瑟瑟發抖的樣子,看的林凡都好笑。

之前這群人有多牛,現在就有多慫!

林凡的兩個生產線需要120個人,每個生產線需要60個人呢!

這60個人呢,主要是處理材料,以及搬運檢查。

整個車間,實行的高標準的衛生環境,林凡為了這個,讓直接窯廠裡燒了兩爐瓷磚!

沒有比瓷磚更加乾淨的了。

11月低,在年前,林凡把工廠給完全建立好了。

甚至,林凡還用工廠的名義,直接找國家購買貨車,但是很遺憾,國家也沒……

現在全國上下抓生產,貨車這玩意兒,別說是全國了,全球都稀缺!

泡麵廠和電機廠的貨車也沒辦法去借用,一次兩次還行,多了的話,那邊也不行啊。

泡麵廠和電機廠出貨量也是很大的,要是多耽誤幾次也是很受影響的。

畢竟每次運送的時間和距離都不短。

那就只能用原始的辦法了。

牛車,馬車!

送去火車站,然後加一個車皮,送到金陵,東三省,還有魔都等地方去!

國家缺汽車,但是火車還是有的。

不就多加點扯皮嗎?

其實,林凡是在給國家掙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