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投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明末求生記第八十六章投明第八十六章投明

高一功在山坡之上,遠遠的眺望下面忙碌碌的夏軍,一股怒氣發洩不出,暗道“就是欺負我沒有大炮。”

的確,高一功如果有紅夷大炮,在這裡位置下炮,就能直接轟擊都夏軍營地。

只是闖營的火炮從來沒有寬裕過,更不要說,他一路慘敗下來,將幾乎所有的火器都丟失了,那些動則數百斤,上千斤的火炮,更是在丟失的第一序列。縱然他在陝南打了一些勝戰,有一些戰利品。但是紅夷大炮這東西,卻不是說有就有的。

高一功看了一會兒,回到帳篷之中,看這李過說道“這鄖陽已經打不得了。”

李過沒有說話。只是在沉默。

雖然李自成將李過看成與張軒一輩的人,但實際上李過要比張軒大上不少,幾乎小十歲了。

李過被李自成栽培,在崇禎十四年之後,漸漸成為獨擋一面的將領。不是沒有失敗過,但是卻沒有這樣被人玩弄於鼓掌之中,剛剛開始的時候,李過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但是此刻李過已經面對現實了。

他在覆盤。

只是他思來想去,想的腦殼疼,就是不知道,他在什麼時候,被高鬥樞盯上了。

他不得不承認,輪行軍打仗,李過也算得上一員宿將。但是這些鬼蜮伎倆,他根本不是一些文官大佬的對手。

他此刻後悔了,暗道“早知道如此,就該他出力。”

“毫侯,而今局面你到底是怎麼想的”高一功說道“這鄖陽打不得了,營中糧食也有限,這鄖陽山區是不能滯留下去了,否則人都跑光了,你如果不說話,我就按我自己的意思辦了。”

李過嘆息一聲,將失敗晦暗心思收在心底。

他即便在不想承認也不行,他這一場失敗,確定了一點,那就是闖營殘部之中,高一功的領導位置。

雙方縱然是親戚,是好友。但也要分一個上下高低。

之前,李過還可以藉助李自成遺留下的威望,已經手下的兵力抗衡一二,李過為什麼一心要拿下鄖陽城,就是立一樁功勞,讓西路軍其他人服他李過,只是而今計劃全部破產了。

李過說道“高兄請放心,我早已安排好一條路了,就是投奔朝廷。”

雖然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明朝不可復興,但是明朝二百多年的威望,還是有遺留的。尋常人如果單單說朝廷兩字,一般不是說是大清朝廷,也不是大夏朝廷,更不是大西

朝廷,而是南明小朝廷。

高一功皺眉說道“怎麼可能我等與朱家小兒仇深似海。”

“怎麼不可能”李過說道“我等是殺了崇禎老兒,但是而今的皇帝,卻不是崇禎的兒子,而是南陽唐王一系,須知當初攻進南陽的是曹營,我還記得,張軒就殺過一個小郡主,算起來,不是當今皇帝的親妹妹,也是堂妹。他與羅家才是仇深如海。”

“說一句不客氣話,沒有我們,他未必能登上這個位置。”

“再者,並不是我送上門來,而是有朝廷的人在。”

高一功說道“誰”

李過說道“文安之,文老頭。他似乎南明小皇帝新封的督察御史。此刻就在軍中,他已經承諾了,只要我們帶兵投明,隆武就接納。”

“這”高一功有一絲心動,但是還是有些猶疑。

當年李自成與官軍征戰多少年,可以說再困難的時候,都沒有說一個降字,而今官軍殘破到如此地步,他卻降了官軍,說實話,高一功有一些不甘心。高一功心中暗道“曹操何苦要殺闖王,他如果不殺闖王,投奔大夏卻是一個好選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他這般心思,萬萬不能在李過身前說。

李過似乎覺得高一功猶豫,說道“投奔朝廷有一個好處,官軍我們都打了這長的交道了,自然知道,官軍很多將領都是自立一方的,如左良玉,我們即便到了朝廷那邊,也不過掛個銜,聽了命,給錢就打仗。等休養生息之後,取而代之,未嘗不可。”

高一功似乎心動了,他沒有行,也沒有說不行,而是說道“既然文大人在軍中,就請他過來一見吧。”

李過說道“好。我這就派人去請。”

不過一會功夫,文安之就到了。

文安之如今五十多歲了,一身書卷氣,讓人見了不由想到溫文爾雅的君子之風。

文安之科名很早,乃是天啟二年的進士。只是並沒有高升,而是在南京國子監任職,一直在教書。不過在崇禎年間,彈劾薛國觀。隨即被罷官免職,回到家鄉居住。

文安之的家鄉就在夷陵。

不過往來兵亂之下,文安之來回躲避,也不是一直在夷陵的。只是一直在鄂西這一片活動,卻不想撞到了李過手中。

文安之並非專門來勸說李過的,而是他被李過抓住之後,才生起這個心思。至於他身上的頭銜,卻真是隆武所封,隆武登基之後,起復了不少人,其中就有

文安之。

只是因為道路的原因,文安之才知道。

至於招降李過等人,也不是沒有依據的。隆武登基之後,就有大赦,其中就有反願意勠力效忠朝廷,之前罪孽一筆勾銷,從不過問之語。為了迅速增強兵力,隆武在長沙也招募了不少當地的土匪。有一些就是張獻忠的殘部,做過不少殺官造反的事情。

只是闖營到了湖南會怎麼樣文安之心有一點擔心,但是還是有把握的。

畢竟南明小朝廷的局面,文安之心中也是有些把握的。即便沒有到病急亂投醫的地步,但是兵力短缺卻是實實在在的,一時間招募的新卒,能不能打,還是兩說。如何能比得上闖營殘部。

不管上面的願不願意,都要面對現實。

存了這和底氣,文安之根本沒有一點侷促的樣子,說道“高將軍,李將軍。陛下早聞兩位將軍大名,知道兩位將軍乃是大將之才,羅賊不識人才,委屈兩位將軍,只要兩位將軍願意投奔朝廷,朝廷定然不負兩位將軍。”

高一功說道“怎麼個不負法”

文安之微微一笑,說道“本官此次來,並沒有想過一次能讓兩位將軍棄暗投明。我只能保證兩位將軍到了湖南,能各領其軍,為王佐藩籬。至於其餘封賞,卻要看朝廷的意思了。”

高一功說道“那闖王當怎麼講”

文安之微微一笑說道“不講。本官代表朝廷招募的僅僅是兩位將軍,無關闖王。”

文安之決計不可能,給李自成一個追贈。只能做冷處理了。就當不知道他們兩人是李自成的餘部。畢竟李自成所做的事情,逼死崇禎。隆武如果給李自成一個追贈,簡直是動搖自己的政治基礎。

這可以說是道統的問題了。

南明小朝廷是繼承大明的道統,他們自己不說自己的是南明,而是大明。而曹營的大夏,固然與李自成分道揚鑣了,而他們的道統,繼承王嘉胤,高迎祥的道統。為了說明大夏的正義性,就必須對這些農民軍領袖褒獎。

即便羅汝才殺了李自成,也不能改變這一點,所以李自成才能得了一個大順莊皇帝的追封。

高一功也明白這一點,他心中微微不舒服,不過大夏不能投了,張獻忠的局面又不是多好的,清軍與他們的仇怨一點也不淺。南明小朝廷也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不過高一功心中願不願意。

“好。”高一功說道“只是,該如何渡過長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