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大戰帷幕

襄陽城外。

這一是個大校場,此刻整個大校場之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

李自成將整個大順的軍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地方鎮守的軍隊,可以稱之外為外軍,一部分就是跟隨李自成的本部人馬,可以稱之為中軍。

而此刻,整個中軍精銳都在大校場之上了。

劉宗敏的中權親軍,劉芳亮的左營,劉希堯的右營,袁宗第的前營,李過的後營。還有李自成的親兵,五個大營用五色旗,看上去旗幟招展,威武非常。

總共十多萬大軍,都是精銳能戰之士,是李自成最大的本錢。

不得不說,李自成稱帝或許有很多副作用,但是也引起很多有心人的投奔與下注。一時間李自成第一次感受到人才濟濟。

李自成騎著一匹棗紅馬,依舊是一身葛衣箭袍,範陽帽,看上去就好像是尋常一老革一般。但他被簇擁在親兵之上,在陣前走過的時候,無數士卒一起吶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聲接這一聲,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努力的撼動所有人的耳膜。

李自成只覺得聲音好像凝固成一道道聲浪向他衝了過來,他一時間只覺得熱血上湧,怒髮衝冠,看到這一幕,讓他覺得他自己非常非常之有力量,似乎整個天下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李自成在軍中巡視一番,最後登上了點將臺,從點將臺之上,向下看去,只覺得一道道軍陣,就要一塊塊方磚一樣,直接蔓延到視線盡頭。

其實這個並沒有將闖營所有的士卒都攔過來,不過是各營之中,選出精銳而已。否則十多萬大軍,怎麼能容納的下來啊。

李自成手按寶劍,目光巡視過所有人,一時間所有人都靜了下來。

“眾將士,只要打敗孫傳庭。這天下就是我們的了,剿兵安民,天下太平。”李自成說道。

這個時候,也不用說什麼長篇大論了,李自成稱帝已經激發了闖營所有人的士氣,一想到將領自己不賊,是官了,很多小頭目都高興非常,或許大將之中有人心存疑慮,但是對中下層士卒來說,能有一個官身,哪怕是芝麻綠豆一樣的小官,對他們來說,也是想都想不到的好事了。

隨即李自成一聲令下,大軍出動。

數萬大軍,分成數列,佔據了襄陽所有向北的道路。滾滾的煙塵,即便是十幾裡之外也能看得清清楚

楚的。

李自成此刻也在與身邊的官員商議。

“白旺。”李自成說道。

“末將拜見陛下。”白旺說道。

白旺這個人是闖營之中的新貴,至少張軒在曹營之中的時候,都沒有注意到這個人。就在這一兩年之間,飛速提拔起來了,當然這不僅僅是白旺有能力,也說明了闖營迅速擴張,對合格將領的缺乏。

“這襄陽朕就交給你了。”李自成說道。

“請陛下放心。”白旺大聲說道“有臣在,江漢之間,不用陛下擔心。”

“如果黃虎翻臉怎麼辦”李自成問道。

“臣擋之。”白旺說道。

“如果左良玉回來怎麼辦”李自成問道。

“臣擋之。”白旺說道。

“好。”李自成拍了拍白旺說道“這裡就交給你了。”

“臣以性命擔保,有臣在湖廣六府就在。”白旺說道。

李自成對白旺還是比較放心的,否則也不會任命白旺為襄京留守,這可是一躍到許多大將之上了。

李自成也上了戰馬,在三堵牆的簇擁之上,離開襄陽北上,白旺等一些留守的將士,跪在煙塵之中,目送李自成遠去。最後只能看見北上的煙塵,看不清楚人影的時候,才起來了。

李自成騎在馬上,牛金星,李巖,以及大大小小十幾名文官簇擁著。

李自成稱帝之後,河南一帶的士卒有不少都歸心於大順,故而李自成身邊的人,絕對不像曹營那樣匱乏了。

“汝寧府怎麼樣了”李自成問道。

“大人,汝寧府現在在知府王度的手中。”顧君恩說道“曹營在汝寧府之中,已經沒有了駐軍。”

“王度。”李自成問道“王度這個人怎麼樣”

“王度這個人嗎,還是相當有能力的。”李信說道“前番因為曹營大軍離開汝寧,有士紳做亂,就是王度帶兵擊破的。”

“不是說曹營沒有在汝寧駐兵嗎”李自成先注意到的還是軍事之上的問題。

“不是曹營駐兵。”李信說道“是汝寧屯兵,類似衛所兵,且耕且戰。”

“衛所兵”李自成皺起眉頭說道“衛所兵能打仗嗎”

不是李自成有這個疑惑,在他的印象之中衛所兵從來都是不能打仗的代名詞。

“戰力雖然不強,但是安頓地方卻是夠了。”李信隨即將屯兵解釋了一下,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主要是消耗少,不費軍糧,也是臨時的之策,將來天下太平之後,再做更易也不錯。”

李自成說道“不錯。”

這一段時間,李自成為襄陽朝廷的開支而感到頭疼,一個正規的政權消耗之大,讓李自成存下的幾百萬兩的家當根本不夠用,李自成不得不向下面下令拷餉的命令。

從士紳大戶手中弄出銀子,來支撐龐大的開支。

之前,是走到哪裡吃到哪裡,現在卻是不行了,故而李自成這一段時間,相當為錢糧兩個字煩惱,一聽說節省錢糧的辦法,心中就一動,說道“是王度自己想出來的嗎”

“不是。”李信說道“是張軒留下來的。”

李信之所以對汝寧這麼清楚,甚至勝過了負責情報的顧君恩,就是因為張軒。

李信向來覺得他與張軒,是一時瑜亮,將來估計也是戰場之上的對手,不管是處於惺惺相惜,還是出於將來對手的考量,李信相當注意張軒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張軒治政之策,隨即將張軒在汝寧的所做所為一也說了出來。

編戶,丈量,授田,還有官田,修建水利等等。最後說道“張軒之策,或許可為本朝所借鑑。”

“惜哉,此人不為朕所用。”李自成嘆息一聲說道。

“陛下何必為此憂心,待陛下他日掃平江南,張軒自然會為陛下所用,到時候再行此策不遲,而今還是大事為重。”牛金星說道。

“不錯。”李自成說道“大戰在即,的確不是現在這個的東西。軍師。”

“臣在。”李信說道。

“你對汝寧這般熟悉,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張軒一時間收攏不到手中,但是那個王度,看上去能文能武,也是一個可造之才,你想辦法將此人招攬過來,畢竟曹操這一次。他也保不住汝寧府。”李自成說道。

李信說道“是。臣這就去辦。”

李信也覺得王度是一個人才,當日休息的時候,就寫了一封書信,派人快馬送到了汝寧府。

王度聽聞是李信的書信,也不敢怠慢,開啟一看,居然是招攬的書信,心中猶豫了幾分。他並不是傻子,豈能看不出來,曹營與闖營之間的關係。如果僅僅看誰強誰弱,誰近誰遠,根本不需要多想。但是王度一想起張軒當初的知遇之恩,或許張軒不在意,但是如果沒有當初的一份錢糧,他一家老小恐怕都要餓死了。

他嘆息一聲,暗道“如果闖營大舉入汝寧,我是擋不住,也不會擋的,但是想讓我將汝寧府,雙手奉上,卻是不能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