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

鄭經再次站在陳永華之前,陳永華立即覺得鄭經的氣質有了很大的變化。

到底是怎麼樣的變化?一時間說不清楚。但是無由的讓陳永華想到鄭成功。不得不說,此刻的鄭經的氣質與鄭成功的氣質有一些暗合。

陳永華說道:“世子,你與公主說好了?”

鄭經說道:“先生,真的只有這個辦法嗎?”

陳永華說道:“世子,這是最好的辦法。父子之間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世子在南京住上幾年,等王爺氣消了,再回臺灣不遲。”

鄭經說道:“先生,我覺得有另外一個選擇。”

陳永華一時間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說道:“世子,想做什麼?”

鄭經說道:“我鄭家縱橫海上,大海之上,沒有人是我鄭家的對手,而今父親又在南洋,只需起兵,就能橫絕南海,以大海為城垣,戰船為長矛,退足以立國,進可以取張氏而代之。”

陳永華大怒,他立即明白鄭經打的是什麼主意。

還是他之前做的事情,就是用一個問題遮蓋另外一個問題。

在大雨之中,鄭經想了很多很多。

他畢竟是鄭成功的兒子,被鄭成功當繼承人。受到最好的教育。雖然資質平庸了一點,但也不是傻子。

很多事情,當時沒有想明白。

但是此刻卻也想明白了。

甚至他也猜出了,鄭成功就是讓他去南京的。因為這一件事情,不僅僅是鄭家的家務事,有公主在。所以必須給南京一個交代。

但是他在張萍面前受到的屈辱,讓鄭經萬萬不想向張萍低頭。

所以,他想要久解開眼前的死結,就要解開鄭家與朝廷之間的關係,這個死結。

鄭經對朝廷與鄭家之間關係也很明白。無非是,鄭家向朝廷低頭。或者鄭家與朝廷決裂。大體上,鄭家一直以來都是走得前者。

但是鄭經想將鄭家推向後者。

比起鄭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他那一點小事情,根本不值一提。如此一來,他也更不用向張萍低頭了。

陳永華說道:“世子,不要一意孤行,如果你不想去南京,去萬丹也是可以的,你向王爺請罪,虎毒不食子,王爺不會殺了世子的。”

鄭經說道:“我知道先生會這樣說,但是我不會再去面對那個女人了。先生而今想不答應也不行。”

陳永華心中暗道不好,說道:“你想做什麼?”

鄭經猛地抬頭,雙目充滿了血絲,就

好像是野獸一般,一字一頓的說道:“都是你們逼我的。”

隨即拔劍,一劍刺入陳永華胸中。

陳永華雙眼露出不可思議的目光,口中的血噴了出來,依舊說道:“萬萬不可,這會讓鄭家萬劫不復。”

其實陳永華並非手無縛雞之力,他也是跟隨鄭成功打過仗的,不敢說身手多好,但是也不至於被鄭經一招得手。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學生,他的少主,會動手殺他。

鄭經臉色猙獰說道:“對不住先生,你如果不答應,我就沒有辦法動手,只能請你先走一步了。”

忽然聽見外面似乎有動靜。

鄭經提劍而出,卻沒有發現人,他也沒有時間去找了,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之所以殺陳永華,並不是陳永華與他有什麼深仇大恨,而陳永華被鄭成功安排在臺灣,主政臺灣。鄭經雖然是少主,但是想做什麼事情,決計不可能繞過陳永華。

所以,殺了陳永華之後,鄭經要做的事情,就是將臺灣掌控在手中,有很多人要見。

就在鄭經忙碌的接管臺灣各處要地的時候。張萍也被人搖晃醒了。

“公主,公主。”身邊的侍女拼命搖著。

張萍說道:“什麼事情?”她迷迷糊糊的站起身來,打著哈欠。

侍女在張萍耳邊輕輕說了一句。張萍睡意頓時消去了,立即說道:“人在哪裡?”

侍女說道:“就在外面。”

張萍立即更衣,換了一身勁裝,來到外面,看見一個毫無特色的普通人,他見張萍進來,立即跪在地面之上,說道:“拜見公主殿下。”、

張萍說道:“你是傅山大人的麾下。”

這個人說道:“臣乃是臺灣暗探之首,代號臺三。”

張萍說道:“臺三?臺一,臺二在哪?”

臺三語氣低沉的說道:“已經不在了。”

傅山自己也不會想到,他會在做一輩子情報工作。成為後湖處第一任掌門。

南京後湖就在皇宮後面,本來是儲存黃冊所在。只是而今成為情報機構所在地,這個情報機構本來沒有名字,只是因為在後湖,才被成為後湖處。

張軒一直沒有放棄情報機構的建設。

不過,卻沒有將這一件事情擺在面上。正但是私下裡,情報機構一直在活動,特別是在某些熱點地區,更是密集活躍著。

比如臺灣,比如清廷的歸化,和林。比如南洋萬丹,比如緬甸,還有南京,北京,等等。可以說遍佈天

下,遠到印度,歐洲。

甚至張萍在出嫁之前,也沒有注意到這個機構。只是在出嫁之前,張軒告訴了張萍這些,並告訴她一旦有變,後湖處的人會找她的。

至於怎麼找她,張萍沒有問,但是她覺得,他的陪嫁之中,定然有後湖處的人。

張萍對今日突然找上門來,心中也忐忑之極,問道:“說吧,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臺三說道:“臣來此,是請公主立即離開臺灣,臣已經安排好了。”

張萍的臉色越發難看了,說道:“臺灣出了什麼事情?”

臺三說道:“駙馬造反了。”

張萍大吃一驚,說道:“什麼?就他?怎麼可能?”

臺三說道:“已經來不及解釋了,總之,臣已經確信,駙馬親手殺了陳永華,已經準備據臺灣而反。”

張萍卻不敢相信。

她從來看不上鄭經,而今卻感覺更複雜了。

一方面覺得鄭經根本就是瘋了。而今大夏蒸蒸日上,北伐韃子,南取南洋,特別是南洋入版圖之中,是前朝所未有之事。

鄭經以臺灣一地起兵,怎麼可能有勝算。

另外一方面,張萍反而有些佩服鄭經了。

因為就如鄭成功在鄭經心中一樣,張軒在張萍心中也是非常之高大的。她根本沒有想到,居然還有人敢挑戰他。

只是不管張萍信與不信,她都被人帶了下去。換了侍女的衣服,立即感到碼頭之上,換成一艘漁船,離開了臺灣。

這漁船雖然不大,但是橫渡臺灣海峽還是沒有事情的。

而就在張萍逃出-臺灣的時候,鄭經也完成了對臺灣的整合。

鄭經召集臺灣的文武,假借鄭成功的命令,說道:“朝廷想要卸磨殺驢,傷及我父,我父已經在南洋起兵了,密令我在臺灣響應。陳永華為朝廷所收買,已經被我誅殺,爾等倒是是為張家效力,還是為鄭家效力,而今一言可決。”

且不說,陳永華的例子擺在這裡。單單說,臺灣作為鄭家的大本營,幾乎所有的人都與鄭家有聯絡。

怎麼可能選擇張家。

他們左右對視一眼,齊聲說道:“願為王爺效死,願為世子效死。”

鄭經說道:“好,我鄭家與諸位同享富貴,各位下去準備,三日之後,渡海回福建。”

這一句話,讓很多人眼睛都亮了。

因為很多人都是從福建遷來的,但是他們並不是很情願的,不過是朝廷與鄭家的交易而已。此刻能回去,頓時讓他們高興起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