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澎湖海戰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澎湖海戰四

“不能在這裡繼續打下去了。”卡爾抽開千里鏡,細細的觀看陣勢,這一輪對轟,卻是鄭家吃虧了。吃虧主要在三個方面的不足。

一個是炮,鐵模炮比精心打造的火炮還是差了一籌,第二是炮手,這些荷蘭人從數萬裡而來,船上的人手,無不是精銳人馬。

特別是炮手。

而鄭家的炮手,卻沒經過這陣仗,難免經驗不足。

其三就是船了。

之前已經說過。

大戰的時候,相差一點,就很成問題了,更不要說差上三點了。如此一來,鄭家在交戰之中,不吃虧,才是問題。

如果此地是寬闊的海洋之中,卡爾定然保持隊形,向後面撤,與鄭家保持距離,然後用炮火集火各船,將他們一一打癱瘓。

這個時代,想打沉一艘船,是很難的,一來是炮火的威力有問題。二來就是各種防護手段很嚴密。

即便是鄭家船隻堅固程度稍差,但是一層層的密封艙,卻能提供足夠的浮力,再加上經驗豐富的水手,一直在修理船隻。

想沉不容易。

但是打的失去行動能力卻並非難事。

只是這海域並不寬闊。成為了問題所在。

畢竟澎湖島與西嶼之間的海域並不算多寬闊,這幾十船在這一片狹長的海域中,迴旋的餘地也不是太大的。

在戰場之上,是他們吃虧。

所以卡爾很果斷的下令撤退。並非膽怯,卻是向更開闊的海域之中,選擇一處更合適的戰場。

卡爾的目的,鄭成功一目瞭然,再明白不過了。他直接命令南邊三艘戰船,橫列堵住去路,要將荷蘭人圍堵在這一道海峽之中。

此刻從天上俯視的話。就好像是兩條長蛇就在澎湖島,與西邊的西嶼之間,而此刻其中一條忽然斷了個數截想將另一條也分開。

卻不想另一條,向東邊一蕩,加速向南行駛。

誰想完成自己的戰略意圖,卻要手底下見真章了。

這個時候,打得最激烈的並不是鄭成功這邊。

劉國軒為了掩護鄭成功,衝到了鄭成功前面,幾乎是奮不顧身的冒著炮火衝上去,但是無奈的是。正想打仗的僅僅是鄭成功,卡爾雖然不怕鄭成功,但是也沒有在這裡久戰的意圖。他們紛紛撤退。

一時間鄭成功居然追之不及。

最激烈的地方,卻是這一段本來就不長的海峽,最南邊的。

一艘鄭家的戰船將荷蘭戰艦堵得正嚴實。

在北邊是荷蘭人不想打,但是在這個位置上,卻是荷蘭人的必爭之地,故而荷蘭人的攻勢是相當的猛烈,幾乎將這一艘船上面的水手,打得抬不起頭來。

這一艘船的管帶名為陳瑞,也是鄭成功一手提拔的將領,年紀不大,有一股虎氣。而陳家在南方也是大族,鄭成功嫡系軍中,就有不少人姓陳,而陳瑞就是其一。

此刻陳瑞一時間,不知道面對多少火炮轟擊,他的耳朵之中只有轟鳴之聲,還有刺耳的如同哨子的聲音不斷的盤旋。

後者並非是什麼聲音,而是他耳朵被震的耳鳴。

陳瑞大聲喊道,他聲音聲嘶力竭,似乎不知道自己喊得多大聲,恨不得將喉嚨喊出血來,也唯獨如此,在這一片混亂之中。才能將自己的命令傳達下去。

“開火。開火。”

在一聲聲轟鳴之中,荷蘭人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畢竟荷蘭人的炮彈能要人命,鄭家的炮彈也不是煙火。之前距離稍稍遠一點,炮手的經驗不足,命中率不高,而今距離靠近了。甚至有的船衝得遠,與荷蘭人相距不過百餘米而已。

百餘米的距離是相當近了,再加上長十幾米的大船,又不是一個人,目標如此之大,再打不準,就沒有死理由可講了。

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也有打失的,畢竟在面臨死亡之前,很多時候人都不能正常發揮,但是已經很少了。

畢竟他們是鄭成功從整個鄭家挑選出來的精銳,未來鄭家中堅的班底。

如此一來,彼此之間的傷亡大增,這種幾乎排隊槍斃一般的打法,太考驗意志力了。

劉國軒只覺得臉上一熱,手一抹,卻是一片血,不知道剛剛到底什麼碎片飛過,擦著他的臉飛出去。

不過他好不在意。

因為這個時候,在戰場之上,唯獨鮮血才是主顏色,硝煙才是正味,其餘的都等而之下了。

不僅僅鄭家這裡,炮手傷亡慘重,他也發現對面的荷蘭人,也有開火率不足的問題,想來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炮手死傷也不小。

“就看誰不怕死。”劉國軒心中暗道。他隨即大聲說道:“靠過去。”一邊說一邊將身上一衣袍給脫掉了。只拿一個藤牌,一柄長刀。他領著幾十個人,藏在船舷下面。死死的抱著頭,身邊都有已經盤成團的繩子,這繩子一段都是綁死在船上的,另外一端帶著一跟鐵鉤,就是用來跳幫的。

“轟。”的一聲,一枚炮彈硬生生的

砸在船舷之上,將船舷給打穿了,在這一段船舷身後的好幾個士卒,有傷有死。

死的那個就不用說了,連一個囫圇屍首都沒有。說起來也不用受苦了,傷的幾個,有的是輕傷,有的是整個大腿都沒有了。這個傷員一個勁的大喊,至於在喊什麼,在一片混亂之中,也聽不真切。

劉國軒也無心卻聽,一隻手懶著這個傷員的脖子,一隻手握著刀,大喊一聲:“兄弟,對不住了。”

長刀一揮,就割斷了他脖子上主動脈。

因為劉國軒知道,他已經沒有救了。

斷了一條腿,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一般是止不住血的,即便止住了,這一場戰事,還不知道打到什麼時候的。

等有精力管他的時候,定然在數個時辰之後的,根本救不了了。

與其看他被生生的疼死,還不如給個痛快的。

劉國軒做完這一切,連滾帶爬的回到船舷邊,靜靜的等候距離再近一點。

有了劉國軒的舉動,其他躁動的士卒,這才沉穩了下來。

好像看才的那一出慘劇根本沒有影響一般。

一聲尖銳的哨子聲傳來過來,跟隨哨子的是,一陣密密麻麻的彈雨,是火槍齊射。也幸好沒有人幹抬頭,否則定然被打成馬蜂窩。

不過,隨即就有鄭軍士卒還以顏色。雙方從火炮對轟,進入到了火槍對射的情況之下。

只是鄭家的火槍似乎不如對面的火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鄭家的火器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行向西方採買的,一種就是在制造局採購的,而前者隨著與荷蘭人交戰,而行不通了。

原因很簡單,即便其他西人沒有幫助荷蘭人,但是觀望的態度很明確,自然不會為鄭家提供火器。而且從西方採購數量一直不多。而夏朝這邊火器的生產數量卻是相當大的。故而鄭家大量火器都從夏朝採購,這也是張軒默許的。

畢竟張軒也可以從鄭家的海外事業之中,分一杯羹了。只是夏朝火器生產數量都是很大,但是卻並非最先進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火炮就不用說了,畢竟能大規模生產,就是最大的好處了,其他次一點越沒有什麼的。可以用數量補充質量。

如果沒有這個辦法,夏朝的火炮也不會在數年之內攀升這麼多,但是火銃的技術卻落後太多太多了。

鳥銃這東西,是先從荷蘭傳到日本,後來又從日本傳到中國,然後是戚繼光引進過來的,算算時間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技術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