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廬江城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廬江城下

博洛在廬江城下,見了多鐸的書信,心中這才松了一口氣。

此刻的他,雖然為大軍統帥,但是被裹挾多過統領下面的蒙古人。雙方主客異位了。

在當日一戰之中博洛與科爾沁蒙古是出了死力的,故而傷亡也最慘重不過了。這樣才造成了力量對比顛倒,進而讓西蒙古勢力失去了制衡,當日西蒙古要撤退的時候,博洛也做出了努力,他親自去入西蒙古軍中,見騰思機。

結果騰思機反手將博洛給扣了下來。當然了,他們也沒有想撕破臉的意思。只是不想繼續投入必敗的戰事之中。

騰思機是被多鐸打服了。

如果不是羅玉龍北伐之時,聲勢浩大之極,北地又到處烽煙,多爾袞沒有辦法,才將騰思機放了出來,否則的話,騰思機的下場,就是在北京城之中一生一世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即便如此,騰思機在軍中也是虛名有之,實權處處受到限制。

騰思機知道,一旦天下大定,他的局面也就是在北京城中,一榮華富貴養之而已。這並不是騰思機想要的,不過在前幾年反叛被多鐸打敗之後,又見識了多爾袞大破羅玉龍的戰事,他對清軍內心之中也有一絲驚懼。

即便今日清軍元氣大傷,他也不覺得他能在蒙古西部另起爐灶。

在騰思機也不敢對博洛太過過分。才有而今兩頭害怕的局面。

當日從戰場之上退了下來之後,騰思機不敢退到清軍營地去,只能一路向北,退到了廬江。

這是安慶戰場以北,最近一處駐軍了。

博洛也是與這裡清軍聯合之後,才有心氣壓過騰思機。只是雙方雖然不想分開,但是彼此之間也有心結。故而早已分為兩營。博洛本想請騰思機過營一敘。但是擔心騰思機會胡思亂想,於是就讓巴達禮做陪,並到巴達禮營地之中。

巴達禮作為科爾沁蒙古土謝圖親王,與宮裡的皇太后是有親的。在滿清體系之中,地位很高,也算是皇親國戚。而同時也是蒙古人。在當時退兵之中,舉動難免有曖昧之舉。

只是而今博洛只能當做看不見。

騰思機與巴達禮之間,關係未必好到什麼地方。

畢竟並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是和睦相處的,林丹汗在時,科爾沁與滿清站在一起,與林丹汗打的相當激烈。彼此之間說不上血海深仇,但也不是多友好的。

只是時過境遷。

滿清將實力擴充套件到中原,科爾沁在滿清朝廷之中,雖然因為聯姻的關係,地位依舊崇高,但是實際上巴達禮已經感受到危機了。滿清對蒙古諸部,不像當初那麼看重了。

科爾沁蒙古固然沒有背叛滿清的意思,但是在滿清體系之中,重新尋找定位卻是需要的。

所以與蒙古其他各部之間的聯絡,也就多了起來,他們畢竟都是蒙古人,彼此之間還是有共同利益的。

於是在科爾沁蒙古軍的中軍大帳之中,博洛與騰思機相對而坐,兩人寒暄過後,博洛也不廢話,將手中的一封書信遞給了騰思機,說道:“臺吉請看。”

臺吉是蒙古話,與滿語之中貝勒相同,可以當做尊稱,也可以譯為王子。

騰思機接過書信,一看卻是多鐸的書信,對當日之事,一字沒有提,只是對他這一路兵馬行止做出指示。要他們拿下廬江。將夏軍限制在天柱山以南。

之前,多鐸不看重廬江城,但是而今卻看重廬江城,卻是因為時勢變了。

如果安慶城下一戰大勝,繼而攻陷安慶,兵勢向西而去,廬江只剩下一座孤城,根本不用多管,不管他們堅持多長時間,最後只會有一個結果,但是這一戰,乃是夏軍贏了。多鐸的戰略就轉為保守了。

不能讓夏軍擴大勝勢。

從今之後,長江以北這數座城池,就是雙方爭奪的重點所在了,清軍豈能不重視,自然也擔心廬江城下夜長夢多。自然是不同的應對辦法了。

博洛說道:“臺吉有些事情,你也知道,而今王爺既往不咎,如果今日這差事辦好了,之前的一切都當做沒有發生過了。如果辦不好,就不要怪我不將情面了。”

騰思機說道:“多謝兩位王爺寬宏大量,我自然知道該怎麼做,請大人放心,這廬江城,我拿定了。”

騰思機既然決定了,不管是不是為了緩和與清廷之間的關係,還是顯示自己的能力,他都要賣些力氣,於是乎平靜好一陣子的廬江城下,戰事再起。

夏軍的情報網很快將這個消息傳遞到了安慶。

張軒看了之後,讓鄭廉歸檔,問身前的人說道:“諸位覺得而今我們該如何應對?”

張軒面前所有重將都在,甚至了王進才也押運軍需物資而來了。

“陛下,楊將軍哪裡不可不救。”高一功說道:“楊將軍乃是陛下舊人,天下皆知,如果不救,則失人心。”

張軒說道:“這個我

知道,廬江一城今後,或許重要,但是而今不過邊角而已,衛王。”

袁時中說道:“臣在。”

張軒說道:“馬三寶統領萬騎,你帶著他走一趟廬江吧。記住廬江城為輕。楊將軍為重,如果事不可為,就接應楊將軍退回來便是了。”

事有輕重緩急。而今局面之下,清軍損失太多了,幾乎處處都是漏洞。張軒一時間沒有功夫處理廬江的事務,他的目光都放在江南。張軒問道:“周輔臣現在在什麼地方?”

“陛下。”鄭廉說道:“周將軍應該已經過了江陰,至於在什麼地方,一時間並不是太清楚的,還請陛下給一點時間。”

“好吧。”張軒輕輕一嘆說道。

在船上還是有一點不好,就是聯絡困難,這還是在長江之上,範圍還小一點。想與後方取得聯系,雖然麻煩一點,但並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在海上,從船隻離開港口之後,一切都聽天由命了。與後方聯絡斷絕。想知道他們在什麼地方都難了。

張軒揉揉頭說道:“儘快讓周輔臣回來了。”

他準備大軍順流而下,周輔臣的水師就要在其中佔據關鍵作用。周輔臣不回來,張軒就不能發兵南京。

“陛下,”王進才說道:“以周將軍之能,我大夏水師萬萬不可能有差錯的。只是而今大戰剛剛過去,各部損失慘重,以臣之見,莫過於稍稍等一等,讓軍中士卒修整一番,讓訊息傳的更遠一些。待江南各處都為陛下聲威所及,想來江南就可以不攻自破了。”

張軒微微一笑說道:“希望如此吧。”

清軍在江南各部的兵力薄弱,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而今局面翻轉,清軍手中雖然有一些人馬,但是借他們三個膽子,也不敢讓八旗人馬這個時候渡過長江。八旗不過去,困在江南各地的士卒,對清軍又會有多少忠心?

對張軒來說,正是大好局勢。

不過,越是大好局勢,他越是心中忐忑。畢竟一副好牌給打爛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越是覺得勝券在握,張軒越是如履薄冰。不敢怠慢,想了想說道:“不管怎麼說,即便周輔臣暫且回不來,我們也不能不動了。”

“袁將軍,你帶本部人馬渡江南下,取江南各府縣,從陸路向南京進發。傳令給張素,命他統領江西人力物力支援大軍。”

袁宗第心中一喜,說道:“是。”

袁宗第這一次終於得到了張軒的重用。可以獨擋一面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