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定廣西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定廣西三

“他還敢過來。”焦璉身邊的親兵不多了,但是每一個親兵對楊起蛟都恨之入骨。

這些人當初可是與楊起蛟稱兄道弟的,只是今日之戰,有太多的人死在戰事之中,他們自然對楊起蛟的這個叛徒恨之入骨。紛紛請命說道“將軍,我去殺了他。”

一時間有群情激奮的感覺。

“不用了。”焦璉說道“他既然想見我,我豈有不見之禮。”

隨即僅僅帶了兩個護衛,在中軍外面空地之上,與楊起蛟遙遙相對。

這一片空地,被就是軍中的校場,用來校閱全軍的地方,不過這個時候,這裡已經是戰場所在了。

楊起蛟先讓身邊的侍衛,將胡一青的人頭遞過去,說道“胡一青已死。現在局面如何,焦將軍也無須我來說。曹將軍愛惜人才,只要焦將軍願意投誠,不管什麼條件,曹將軍都準了。”

胡一青開啟木匣子。見了胡一青的死不瞑目的人頭。忽然翻身下馬,用刀在地面之上挖出一個洞來,將木匣子放進去。掩埋好。磕了三個頭,這才起身說道“如果剛剛你想殺我,是有機會的。”

楊起蛟說道“我豈是暗箭傷人之輩。”

焦璉冷哼一聲,說道“是嗎?”言語之間諷刺的意味幾乎要溢位來。他說道“謝謝你將胡一青將軍的人頭送過來。不過,請你轉告曹將軍,只有死焦璉,沒有活焦璉。”

隨即焦璉轉身就走。

楊起蛟說道“焦將軍。”

焦璉說道“我與你沒有話可說,你還是回去吧,戰場之上見分曉。我是對不起趙興,但我沒有對不起你。你對得起我嗎?下次見面,只能用刀說話。”

楊起蛟看著焦璉身影進入營地之中。有話想說,卻說不出口來。

這個場景在楊起蛟的夢中多次出現。很多年這才知道那是什麼。

焦璉既然不願意投降,曹宗瑜自然不會留著焦璉過夜,下定決心,四面圍攻,各種火器齊上,幾乎將營地燒成一偏見白地。焦璉的屍體也沒有發現,只發現了焦璉殘破的盔甲。

所有都覺得焦璉被大火燒死了。

隨著焦璉的死亡,這一場歷經三日的戰役算是落下帷幕了。

從梧州進入廣西西部,南部的通道完全暢通。乃至由廣西進攻雲南並非無路了。雖然明軍盤踞在桂林。但是就整個廣西而言,依然

是大定了。

楊起蛟剛剛準備調兵進入桂江河道,沿著桂江北上,直攻桂林,卻見鄧和,馬三寶等數員將領都來了。卻是廣東方面的援軍已經到了。

曹宗瑜細細一數,可以說整個廣東的兵力幾乎都在他手中,除卻廣州有一點兵力,其他各地府縣幾乎抽調一空。再問各種物資,全部堆積在梧州城之中。

曹宗瑜幾乎搬空了,廣州乃是廣東省並不是多富裕的府庫,全部堆積在梧州這邊來了。可以說是窮廣州之力,這一戰弱敗,輕則徵南軍,一兩年之內,恢復不了元氣,重則廣東一省難保。

曹宗瑜見此,心中很是感動。說道“大將軍如此信任末將,末將無以為報。”

鄧和說道“曹大哥何出此言,大將軍都說了。官職上雖然有高下之分,但是在他心中,你永遠是當初照顧他的曹大哥。大將軍與你不分彼此。大將軍只是讓我問你,夠與不夠,如果不夠,大將軍準備向鄭氏開口,從鄭氏那邊挪用一批銀子來了。”

“夠了。”曹宗瑜說道“足夠了。”

其實打仗打起來,根本沒有夠字可言。

張軒之所以,這樣賣力的給曹宗瑜準備物資,就是因為他是從戰場之上走過的,太明白一件事情。做生意資金永遠不夠,做學生作業是永遠做不完,而當將軍,不管兵力還是物資,從來是越多越好的。

張軒在這個世界之中,最信任的就是曹宗瑜,甚至比對羅玉嬌都信任。倒不是曹宗瑜在張軒心中的地位在羅玉嬌之上,而是羅玉嬌不管怎麼說也是羅玉龍的弟弟。

即便是一家人,妹夫與大舅子之間,還有一點小心思的。更不要說,朝廷之中,張軒手握大權,雖然在很多目標上與羅玉龍是一致的,但是如果說沒有一點間隙,那就太假了。

有些事情還是瞞著羅玉嬌為好。倒不是羅玉嬌會告訴羅玉龍,一來羅玉嬌與張軒的感情並非尋常可比,二來這個時代對女子要求有婦德,一般沒有人會吃裡爬外的。

只是張軒覺得羅玉嬌對羅玉龍沒有多少防範之心,羅玉嬌身邊很多人都是羅家的人,其中要是沒有羅玉龍的眼線,張軒也不相信。

而這些事情卻能與曹宗瑜說。

但是曹宗瑜也體諒張軒。鄭家剛剛與張軒有了衝突,而今張軒又找鄭家借錢,更不要說,所辦的是公事,其中有太多不妥當之處了,曹宗瑜覺得前線情況尚好,不用這樣大費周章了。

鄧和說道“大將軍還說了,我與

張先壁都聽曹大哥之令,還請曹將軍下令。”

曹宗瑜說道“軍情緊急,就不與鄧兄弟客套了,鄧和聽令。”

鄧和大聲說道“末將在。”

曹宗瑜說道“你帶領廣東各營立即西進,佔據各處府縣,記住遇見土司各部,以忍讓為先,能不動,先不動他們。不要節外生枝。”

鄧和說道“是。”

鄧和可不是羅岱,既然答應了決計能做好。不管有多大的委屈,恐怕也不會惡了土司。

“鄧兄弟,廣西兵馬幾乎一空,唯一還有一些兵馬的就是各地土司,即便遇見一些委屈,現在也不是與他們計較的時候,不過蠻夷畏威不懷德,其中分寸如何,就要鄧兄弟自己把握了。總之廣西各地當以安堵為上。”曹宗瑜說道。

“末將明白。”鄧和說道。

鄧和二話不說,就帶兵西進。

不過,鄧和所部除卻本部人馬之外,全部是降兵。雖然之前打過仗,但是在南徵軍序列之中,還是以新兵看待。這一次也算是一場歷練。想來不會有大戰,正好用來練兵。

“有鄧和在。”曹宗瑜心中想道“西邊的事情,我也放心了。即便廣西一時難下,大半廣西也在手中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隨即曹宗瑜下令各部人馬,沿著桂江北上,過平樂,隨即進攻桂林。

曹宗瑜研究過張軒去年戰敗的資料,知道瞿式耜不是一個易與之輩,故而雖然攻勢如潮。其實打的很謹慎,以廣東軍各部為先鋒,而將兩三萬老卒當成中軍。

即便有什麼意外,曹宗瑜有這兩三萬老卒也足夠翻盤。

不過,曹宗瑜倒是準備應付意外了,但是沿著桂江行軍幾乎是一路順風。

一帆風順攻下平樂府,攻下陽朔縣城。幾乎兵臨桂林城下,也沒有遇見明軍的一兵一卒。所得到的訊息,是瞿式耜已經將所有的兵力全部撤到了桂林城之中了。

曹宗瑜寧可穩一點,也不願意冒進,反正他已經佔據了上風,有充足的物資兵力。他估計即便打上好幾個月,也無所謂。但是桂林城卻堅持不了這麼長時間。

故而曹宗瑜乾脆在桂林城南停了下來,一方面派人探查桂林城各個方面的情況,另一方面派人聯絡張先壁。還派人收拾灕江之敗戰死將士的骨骸,為他們重新收斂入葬致祭,等等雜事。

就在曹宗瑜停留在桂林城南,裹足不前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一個好機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