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候志潔的期待(求訂閱,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候志潔快速講現狀彙報完畢,同時,操作滑鼠將最新的基因測序工程檔案開啟。

工程檔案裡呈現的,就是人體基因測序的工程檔案,上面標紅的鹼基對,就是裂解點位置,標黃的,則是疑似裂解點位置,而標綠的,則是他們透過摸索規律推導並成功驗證的裂解點位置。

“讓我來看看。”

“好。”候志潔詫異了一下,尋常的習慣,都是她透過工程檔案彙報下工作進度,然後程翔會在自己電腦上進行工作。但是今天,竟然要在自己電腦上看。

不過,候志潔沒有多想,就讓開了座位,站到一邊,程翔順勢就坐了過去,同時,立刻觀看起工程檔案起來。

候志潔見狀,既是希望程翔能發現點什麼,但是,又感覺似乎有點不太切合實際。哪怕幾周前,程翔的那次測算驚豔了她的雙眼,但是,現在,可不是上次測算的時候,而且,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已經測量的鹼基對有四十多萬個。”

“這麼多鹼基對,要摸索規律,那麼就需要先記憶下來,而且,記憶的東西還不止是記憶鹼基對本身,更重要的是還要記住每個鹼基對在人體DNA上的座標位置,這樣一來,這個信息量就太大了,四十餘萬個鹼基對,就是光記憶下來,都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記憶下來都困難,就更別提還要在其中找尋規律。”

“我們現在的團隊,都只能按照裂解點的分佈範圍進行分組,不同組負責不同的區域。”

“這樣做,確實沒辦法從全域性把握裂解點的特徵,但是,卻也是當前最可行的措施。”候志潔站在程翔身後想到。

一個人能夠從全域性上把握問題當然是最好的,但是,沒辦法,現在信息量太大,已經遠遠超出一個人能夠做到的極限。

他們此時的分析團隊,足足六百多人,即便是分成許多小組,分析裂解點的規律,人手還是依然捉襟見肘。

候志潔搖搖頭,她能明白程翔的想法,但是,其實並不看好程翔現在的做法。哪怕程翔先前已經做出太多奇蹟,但是,她感覺一個人,再天才,總歸還是要有上限的。

“估計,程所還有別的事情要忙,現在只是抽時間下來看看,不想開電腦,也就是大體看下統計數據吧。”

程翔掃了幾眼基因鎖裂解點統計資訊後,就立刻切換到按日期檢視新增裂解點鹼基對的資訊。

四十多萬個鹼基對,是研究所三週以來的全部成果,不過其中大部分,此前,程翔已經記憶在腦海裡。暫時還沒有印象的,就是最近這幾天新增的部分。

“先把這些天新增的看完。”

程翔開始快速按照切換。

噠噠噠噠噠!

程翔的向下箭頭切換的速度相當快,一張數據量上百條的鹼基對位置描述資訊,程翔基本掃一眼就全部記憶了下來。

掃完一張,就是下一張,一刻不停。

這種操作,看得後面站著的候志潔再次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認知。

“不是看看統計數據?檢視細節了?”

“但是,這樣子檢視,真的能記得住?”

“我只是看都難以全部看全。”

“但是,如果記不住的話,這樣子快速檢視有什麼意義?”

“程所應該不會做這種無聊的事情,所以,不光是看全了,而且,還一定是全部記住了。”

候志潔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大跳。

雖然僅僅只是檢視個圖片,但是,越是簡單的東西,越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正水平。管中窺豹,固然是看不全目標全貌,但是,也能明白目標的一些資訊。如果管子對面只是一隻螞蟻,完全一眼就看清楚了。

“如果真的全部記住了。”

“那麼程所,未必不可能站在全域性的角度來探索基因鎖的全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

“或許程所能發現我們從未發現的重要線索。”

“上次碰到基因鎖裂解,就是程所最先發現的異常。”

“程所這次,一定也可以的。”

想到這裡,候志潔此時有些期待程翔接下來的動作了。

噠噠噠噠噠!

程翔還在快速切換著圖片。

候志潔則專心站在一側,候志潔已經不再去看螢幕,螢幕上的資料切換得太快,她眼睛視力好,但是,卻完全跟不上程翔的節奏。

守在一旁,她只是想第一時間看到結果。

時間緩緩過去,程翔檢視鹼基對的速度還在緩緩加速,慢慢的,候志潔只感覺螢幕上切換的速度,別說看清了,螢幕閃動的速度基本就是一花就是下一張。

鍵盤的快速敲擊聲連成一片。

“這,真的能夠看清?”候志潔感覺自己的神經已經足夠強韌,但是看到這樣的檢視速度,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腦海裡仔細思索自己認識的人裡面,有誰能有這樣的基本功,答案是沒有。

“如果真的看清了,記準了。”

候志潔深深吸了口氣,“這樣的觀察力,記憶力,有如今這樣的成就,不難理解了。”

候志潔忽然感覺自己抓住了程翔為什麼這麼年輕就在學術領域屢建奇功的原因,“如果一般人學習的能力是1,那麼程所學習的能力,可能是100,甚至1000,甚至更多。”

“這樣,程所雖然才快二十五歲,看上去歲數不大,但是,學習的東西,絕對比我認識的所有人都要多的多。”

“現代學術領域最大的痛點,就是單個的研究員,面對浩瀚的知識,越來越微不足道,個人能夠掌握的知識,基本只是單個學科的某個方向,頂尖的學者,也僅僅只是多幾個方向。”

“要想再像幾個世紀以前那些學者那麼全能而精通,根本做不到。”

“一個研究員想要在研究領域做出成就,知識積累就是底蘊。”

“知識積累就像個金字塔的地基,創造發明就好像塔尖那部分,地基不夠寬,不夠深,那麼塔尖就只能是那有限的高度。”

“而以程所獲取知識的能力!”

候志潔明白自身已經無法去衡量,但是卻非常清楚,程所絕對比自己所有認識的人更有希望成為現代科學領域的全能研究員,想到這裡,候志潔眼中的期待更甚。

他們做不到的,程所說不定就能做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