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各有目的(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367章 各有目的(一)

白駝城慕容狄的王宮,此時這裡已成為李佩的住所,白駝城裡也沒什麼變化。

當蘇秋陽從正面殺進來的時候,吐谷渾的兵馬確實大吃一驚,沒想到唐軍這麼勇猛,本來小城裡也沒有多少兵將。

王府衛隊奮起抗拒,雖然進攻的人很犀利,但留在白駝城也是慕容狄的精銳,又十分忠心,高原民族的兇猛也讓他們拼命戰鬥,想把衝進來的人趕出去。可是這面正在激戰,白駝城的守將魏忠接到報告,東西兩面城門都被突破,唐軍殺了進來。

魏忠膽寒了,他並不知道朝陽公主的事,這麼大的事慕容狄哪會亂說,沒幾個人知道,魏忠不明白,唐皇剛剛冊封王爺為青海王就派兵進攻,果然是讓吐谷渾鬆懈的計謀,心中大罵唐皇卑鄙,一面派人通知王爺逃走,畢竟他人少,同時進攻的這些唐軍太厲害,鋼臂弩幾乎無法阻擋。

慕容狄傻了,怎麼會這麼快,唐軍到達為什麼他沒接到報告,索圖在幹什麼?巴克頓慌了:“王爺,我們趕快走,回白駝山吧。”

身邊的大臣昂素說道:“可汗,我們不能回白駝山雪嶺,唐軍攻破白駝城,一定不會放過雪嶺。”

慕容狄也有些慌神,但他頭腦反應也很快:“快,我們向烏蘭撤,索圖在那裡集中兵力,唐軍不多。”

這些大臣已六神無主,唐軍如何厲害他們可是清楚,根本來不及再商量別的,所有的人倉皇逃離白駝城。

丁龍進攻太倉促了,根本沒等四面準備好就發動進攻,這樣雖然快速,打了慕容狄一個措手不及,攻破白駝城。但北面的人沒有過來,沒能成為四面包圍態勢,等思必玄山他們趕到北面的時候,慕容狄已帶著人逃出了城,只能在後面追擊。

李佩他們奪來的馬匹一大部分是未經訓練的馬,鞍韂也不全,無法和慕容狄的馬相比,沒能追上他們。慕容狄一路狂奔逃向烏蘭,丁龍也不得不下令停止追擊,再向北追,一旦被慕容狄人馬包圍,就可能失敗,畢竟唐軍只有兩千人。

沒能抓住慕容狄,佔據白駝城,其實一點用也沒有。把兵馬收拾一下,李佩進入王宮,其他人在打掃戰場,檢查城裡,丁龍,晉文兩個人來見李佩。

原計劃活捉慕容狄,控制青海吐谷渾諸部,但如今恐怕難以實現了。就這兩千人恐怕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李佩也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畢竟她沒經歷過這些。

心頭對晉文有些疑惑,所以問丁龍:“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辦理?”

丁龍領兵打仗還行,處理這些事根本沒什麼辦法,只好對晉文說道:“你看怎麼辦?”沒抓住慕容狄,晉文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他是頭腦聰明的人,也計算過各種情況,說道:“慕容狄逃向北面,那裡最大的部落就是烏蘭,他的王妃好像就是烏蘭人,那裡有兵馬,他一旦準備完就會反攻回來,所以我們當前最緊要的是三件事。”

李佩問道:“哪三件事?”

晉文說道:“第一,派人回長安向皇上報告,得到權利以便收復周圍,號令吐谷渾地區。第二,派人通知趙司令讓他為我們增兵支援,準備對抗慕容狄的反攻。第三,就近出兵收復白駝城周圍大小部落,增加我們自己的實力。”

頭兩條好辦,但第三條不好辦,李佩所以說道:“白駝城這麼大一點,裡面儲備一定有限,我們用什麼來招人馬?”

晉文說道:“那就看公主要怎麼辦了?”

李佩說道:“什麼怎麼辦?”

晉文說道:“對周圍的部落下狠手,還記得姬將軍是怎麼幹的嗎?把那些部落收拾一遍。當然了,原來部落首領殺光,財產沒收,把其他東西分給農牧民,得到他們支援,錢財糧食收回來,這樣我們暫時就能聚集力量。”

李佩才學多長時間,她把問題看的太簡單,還沒等她經歷這些,直接就主導這麼大的事情,確實有些發懵。本來以為用丁龍可以限制晉文的權利,可丁龍顯然也不行,只好說道:“那晉文你安排吧。”

這就是能力和才學,晉文很是得意。他不把自己的想法全說出來,就是想的這個。

頭一天晚上說完的,第二天一早李佩就變了,還是用丁龍為主將,以他的頭腦有什麼看不出來的。一笑說道:“那臣就安排了,向皇上報告這件事,還得公主親自處理。”

李佩點頭,她寫好奏章派快馬向長安報告,同時打發人向西寧州趙殿臣請求增援。晉文把九個將領召集起來,吩咐蘇秋陽,金銘豹領四百人向北收復周圍部落,同時警戒逃往烏蘭的慕容狄。

裴尚雲帶領一隊向南,程忠默向東,恩必玄山向西,四面出兵,留下四百人在白駝城保護,由周衝負責,他和丁龍坐鎮指揮。

晉文安排完,馬上開始行動。慕容狄逃走,晉文他們行動快,每一隊是四百多人,如狼似虎,一般的小部落根本就不是對手。晉文確實聰明,他把李孝在新羅的方法用上了。那就是原來部落酋長被殺,財產充公沒收,然後把牛羊和其他東西再次分配。

吐谷渾雖然很接近大唐制度,但他並非完全的封建制度,還帶有一定的奴隸制度。大批的牧民並不自由,也沒有私人財產,都是領主和貴族的私人物品。領主們被殺,分到牛馬羊的奴隸當然是萬分高興,對唐軍是千恩萬謝,而那些能帶走的東西歸了唐軍。

再說有不服的也沒辦法,打不過人家,領頭的又被殺。被重新任命的頭領也不想再失去權力,如此一來,這些人必須跟著唐軍走,很快以白駝城為中心,形成李佩勢力圈。一些大小部落不得不向這裡聚集,聽李佩的。草原上的人都知道了,佔據白駝城的是大唐千陽公主。

確實不能不說晉文頭腦過人,很快,一些原來吐谷渾的人就被啟用擔任官職,那些隨著慕容狄逃走的,當然是忠心的人,留下的也就是傾向大唐的人。

李佩也逐步的開始學會了思考一些問題。白駝城是吐谷渾的叫法,而大唐方面官方一直稱呼它為俟斤城。為了彰顯自己的領導權和威望,李佩把白駝城改名為千陽城,如此一來這座城變成李佩的,同時是她公主的封號,也證明是大唐領土。

李孝那一套滅其王族,去其文化,平民入唐的做法,早已深入人心,身為他女兒當然知道這些。

晉文看看李佩說道:“公主殿下,白駝城太小,不足以成為吐谷渾的中心,我們想從這裡站住腳,就必須擴大。”

李佩也感覺到了,白駝城也就一個大一點的王府一樣,恐怕還不如一個王府大呢,說道:“也對,徵召人員開始築城,把城區擴大。”

這一擴建城池,當然是需要大批的人,因此李佩下令,被征服的各部落派人共同修城,同時那些被抓的各部落人,不再殺掉,幹活救命。

晉文把軍事問題交給了丁龍、蘇秋陽他們,晉文成為李佩的文臣。

白駝城擴大了不止十倍,在高原上開始築城。古代的城牆並非是用磚一塊塊的壘起來,是乾打壘一樣,用士夯實成的城牆,外面再包上青磚。可這裡什麼也沒有,怎麼辦?那就向大唐方面購買。這些簡單的建築材料,對於如今大唐人來說並不困難。短短的時間,從西寧方向就有成群的商隊向這裡趕來。

吐谷渾的大小部落貴族領主,是很有錢的。他們是半奴隸制,一切財產都是他的。李佩採用晉文的方法,不是簡單的平定收復,而是掠奪式收復,大換血一樣。原來的酋長領主,官員被殺,財產充公。而大部分財產是沒收,留下的只是牛馬羊,活物土地分給了那些農牧民。

對於那些什麼也沒有,白幹活還吃不好的奴隸來說,這也是天堂了。因為他們再放牧不再是給老爺放的,是給他們自己放的,短短的時間,李佩聚斂了大量的財富。

這哪是收復吐谷渾,完全是土匪掠奪式的做法,但這種方式恰恰最有效果。有錢的李佩一方面擴大軍隊,一方面和西州,西寧,松州方向大肆交易。這些逐利的商隊當然發現商機,新的千陽城什麼都要,什麼都缺,從西寧通往千陽城的道路上車輛不斷。

不得不說李孝的兒女們,從他手裡學會了太多後世的方法。開啟思路的李佩終於放開手腳,很多地方開始不聽晉文的。在一些方面她要比晉文厲害,畢竟她從長安大學學習的是政治經濟學,比單純武將的晉文知道的多。

看著已打好基礎,變成東西一千多米,南北一千五百米的巨大城池,還有不斷湧入的人流,李佩有些躊躅滿志,覺得聽晉文的對了。這才多長時間,一個多月,自己的千陽城已聚攏了上萬人,採用長安城修建模式,千陽城很有長安的風貌。

丁龍他們也不白給,這麼短時間,在原來兩千人的基礎上,定名千陽軍的部隊就發展到一萬多人。

這支軍隊漢人很少,幾乎什麼人都有,只要表示忠於千陽公主的就行,勇敢的,善戰的被收進來。十個人除了晉文和丁龍以外,其他的人全是擴大自己的力量。

李孝的聖旨終於來了,當太監宣讀完聖旨的時候,李佩還沒有反應過來。她不知道父皇怎麼想的,但她有些不滿意了。因為李孝把她的千陽城周圍定為千州,歸隴右道管轄,同時從兵部派出一個人來接管她的軍隊。千陽軍編為一個師,歸西南軍區指揮,師長為鍾光烈,參謀長長孫玄。

太監宣讀完聖旨退了回去,李佩有些發呆。父皇怎麼一句沒提自己,難道自己白白努力了?吐蕃的軍隊和慕容狄的軍隊以集中在烏蘭,隨時能進攻,再說自己提出來在千陽城設立都護府,有信心能控制青海地區,可父皇為什麼要這麼幹?這讓她心裡有了怒氣。

此時李佩表現了她小孩的一面,幹了這麼大的事,卻沒得到父母的誇獎,也沒有獎勵,讓她很是不滿。

晉文確沒感覺什麼意外的,他很瞭解皇上,相信李佩從青海的作為皇上以看出來,所以這一次把千陽軍整編,並沒有其他人什麼事。丁龍和自己都沒有權利,聖旨只是說等他們回來另行封賞,反倒是蘇秋陽、恩必玄山、周衝和程忠默成為四個團長。

晉文相信這當中一定有人說什麼了,看李佩難看的表情,笑笑說道:“公主不用生氣,我們朝中沒人,我想有人在阻止你這麼做。“

李佩冷冷的問道:“誰?李光俊還是李光輝?”

晉文搖搖頭:“我不清楚,但事情明顯的,你在邊區外面,自己如果擁有軍政大權,那如何能控制得了你?皇上在還好說,如果皇上不再呢?恐怕沒人能管得了你吧?如今這樣一安排,再派一個刺史過來,你打下的地方就歸別人了。”

李佩來氣了,她也沒想過反叛大唐,反叛父皇,為什麼不相信她?自己已是一品公主,和王爺一個級別,爵位上已沒什麼可上升的,皇上又規定沒有封地,只有取得實際權力,才能將來自保。說道:“我如果不聽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晉文搖頭:“那不可能,如果不聽就是抗旨,恐怕我們不是面對慕容狄和吐蕃,面對的將是大唐,再說手下這些人也不可能反叛大唐。”

李佩也明白,手下這十個人的父親都是父皇最忠誠的部下臣子,他們是不會和自己反叛的。再說自己也沒想反叛啊?她一時沒有辦法了,來氣的說道:“我回長安找父皇去,他讓我們自己努力的,為什麼這樣對我?”

晉文搖搖頭:“你如果回去恐怕就再也出不來了。”李佩不解的問道:“那我該怎麼辦?就這樣認了。”

晉文沉默了半天,在地上來回走動,很長時間他突然眼睛一陣發亮:“我明白了為什麼?也知道了我們該怎麼辦?”

李佩連忙問道:“為什麼?我們又該如何辦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