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洛陽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201章 洛陽亂

洛陽,此時大唐的政治中心,仲春時節,花紅柳綠,但所有的人,上到朝中大臣,下到黎民百姓,可謂是人心惶惶。因為洛陽縣衙和大理寺刑獄,還有刑部的都頭,不時地從一些人家中,帶走一些人。

午門外和菜市口經常有人被殺,不是秋後問斬的罪犯,也不是為禍天下的匪盜,而是那些參加謀反的人。因越王李貞造反,牽連的人越來越多,什麼人都有。

成為大理寺一小撮的幾個人如狼似虎,刑獄大牢中慘叫聲不絕於耳。有多少人是挺刑不過胡亂招供的,沒人去研究。朝中的宰輔也更換得很勤,各部官員也頻繁更換,今天早晨是三四品大員,晚上就可能是罪犯,弄得人人自危。

裴炎、郝處俊、郭正一這些人離開朝堂後,更沒有人敢說什麼。以周興為首的一夥人就像露出獠牙的猛獸,武則天彷彿不再過問政務一樣,但道道聖旨從宮中傳出,大批的人被殺。

今天朝堂有些沉悶,所有官員都小心翼翼的,誰知道馬上會出現什麼?周興、來俊臣、索元禮等人更是狂妄得很,只要有上告的就抓,抓到一個就牽連一大批的人。

武則天還沒等說什麼,武承嗣出班上前:“太后,薛大將軍上奏,永珍神宮已落成,請太后參觀明堂。”對於發生在朝堂上的事情,武則天又怎麼會不知道。

但她心裡更清楚,從她決定借越王之故剷除裴炎一夥人的時候,她已然踏上一條不歸路,根本停不下來。裴炎是高宗安排的顧命大臣,郝處俊、郭正一都是元老一級的大臣,這些人貶的貶,殺的殺,流放的流放,朝中雖然和自己對抗的人已沒有多少,但大批中低級的官員還在。特別是還有一些李氏親王,他們大多年事已高,也有一些在封地,兒子、孫子已都是官員,真正難對付的是他們。

聽到武承嗣的奏報,點頭說道:“很好,眾卿家隨我參觀明堂。”

當然不會有人反對,所有人如同眾星捧月一樣,跟隨武則天前往原來乾元殿地址上新修成的明堂,也就是自己命名為永珍神宮的地方。

此前外面搭著架子,也有不少布幔草簾擋著,看不太清楚,只是覺得規模宏大。如今已完全修成,所有的東西已撤出,一座讓人歎為觀止的雄偉大殿矗立在洛陽宮中。

乾元殿始建於隋朝,但太宗李世民攻佔洛陽後,因其太奢華,下令拆毀。高宗登基之後,因武則天不喜歡長安,李治也因漕運的事,決定經營洛陽。

皇上、皇后往來於長安、洛陽之間,乾元殿得到修復。本身就高大雄偉的乾元殿,成為洛陽宮中第一大殿。但此時乾元殿已不存在,聳立的是明堂,高二百九十尺,方圓三百丈,一共三層,下層為方形,依法為春夏秋冬四季,第二層也就是中層,為多邊十二面,是依照十二個時辰。

最上層為九條龍捧著一個圓盤,圓盤上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鐵鳳,高約一丈,外面是黃金裝飾,如此景觀遠遠望去撼人心魄。

整個明堂為巨木所制,配以鐵器堅固雄偉。武則天心中有些澎湃,特別是上面那個鐵鳳,那就是自己。女人,幾千年時間只能是在下面,那上面應該是一條龍,可因為自己它變成了鳳。鳳鳴九天,自己眼看就要登上那多少男人夢寐以求的位置。

她的頭腦是清醒的,想登上那個位置,還有太多的阻力,自己代皇上執政可以,殺一些人也可以,只要讓自己找到罪證和理由。但想登上那個位置並非那麼簡單的,身為君王是不希望自己治下大亂的,所以還有好長的路要走,也不會一帆風順。

雖然她激動,也心潮不平,但面上卻不太能看出來,只是面帶微笑點頭:“很好,不錯,只有我們這樣的盛世才能造出如此明堂。”

武承嗣上前施禮:“太后,薛大師建造明堂貢獻卓越,臣請太后重賞薛大將軍,以安天下人的心。”

武則天點點頭,看了一眼身邊的薛懷義,他確實比以前瘦了一些,那是她的男人,幫自己建明堂,幫自己帶兵平叛,還在平時讓自己在床上像個女人,真是費心了。心中有些疼愛,也就說道:“薛師確實勞苦功高,就封他為梁國公和左威衛大將軍。”

只有宗親或者為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立過大功開疆擴土的功臣,才能享受國公的待遇,薛懷義平定叛亂,以和尚身份封為大將軍已屬於特例,如今又封為國公,太過格。但是此時風頭還沒過去的,當然不會有人上前反對。

但總有一些忠直的人,太子舍人郝象賢上前一步:“太后,薛懷義只是監督,明堂由其他部門設計,由工部施工。因天氣熱加上他又出征,可以說沒來工地幾天,不封賞工部人員卻封賞他,無功受祿恐人心不服。他身為僧人,拜大將軍已屬逾制,再封國公天下未聞,請太后收回成命。”

這些話說得有理有據,讓武則天都找不到替薛懷義開脫的理由。站在一邊的武承嗣連忙說道:“郝大人,太后金口玉言,封賞一出豈可更改?”

武三思並非武承嗣那樣,他並不清楚郝象賢說的十分有理,也有根據,上前一步說道:“郝大人,明堂可是凝聚了薛師的心血,你如此壓制他,那就是貶低太后的功績,居心何在?”

這不是明擺著貶低薛懷義,就是貶低太后,這一下周圍的人都聽明白,也早就知道那些傳聞,全都施禮:“太后英明。”

武則天看到大多數人全都這個表現,心裡高興。看來朝堂剩下的人都是擁護自己的人,擺一下手說道:“此事不用再議,傳旨執行。明堂正式命名為永珍神宮,今後重大朝會祭祀和慶典在永珍神宮舉行。”

武則天既然發話,武承嗣和武三思率先跪倒地上:“太后萬歲,萬歲,萬萬歲。”其他人就算不滿也只是低頭不語,因為誰都聽得出來,天下只有皇上一個人可以稱為萬歲,太后只能是千歲。但這些人高呼萬歲,是何居心,已是明面上的。可武太後不但不阻止還笑著說道:“眾愛卿平身,朕宣佈,為慶永珍神宮初成,大赦天下。”

眾人散去了,再沒有人爭論。郝象賢無奈的搖頭,他一個四品通事舍人,孤立無援,又能怎麼樣?算了,自己已盡到臣子之心,黯然的離開皇宮回去。

薛懷義是國公,又是大將軍,得到朝廷皇太后封賞,早已不住在白馬寺,他有自己的梁國公府,離皇城很近。

薛懷義也明白,他當上今天的位置,一切是太后給的,武家兄弟也出了很大的力。再說他心中也有放不下的事,就在自己的國公府設宴招待武三思、武承嗣他們。當然來慶祝薛大師高升的都是一些武則天的親信。

酒席間當然是馬屁不斷,誰不知道薛懷義是太后的寵臣。武承嗣是十分清楚自己這個姑姑的,自己提議封賞,可沒說封什麼官,太后當時就是國公和大將軍,可是比對自己這個侄子都好,當然是極力巴結薛懷義。說道:“薛師,不但能文還能武,剿滅叛賊封大將軍是應該的,又修建明堂封為國公,有什麼過分的,我看應該封王。”

武三思連忙說道:“就是,郝象賢什麼東西,有眼無珠,竟然說和尚當國公、大將軍自古沒有。”

薛懷義當然恨死郝象賢了,這個人以第二次和自己過不去了,也就說道:“這傢伙就是沒什麼錯,否則我早讓太后殺他了。”

一邊的索元禮說道:“薛師放心,這件事交給我來辦。”

薛懷義是知道索元禮的,那就是鬼主意多,當初自己剛剛出來混的時候,還拜索元禮乾爹呢!但當他成為白馬寺主持以後,索元禮倒過來跪下:“叫薛懷義乾爹。”如果沒有薛懷義,他怎麼能進入大理寺當差。

點點頭說道:“馬上辦好這件事,我要出氣。”

索元禮連忙點頭:“放心吧,我一定為薛師出氣。”

周興已調入刑部,成為侍郎,職位比來俊臣高多了,說道:“郝象賢是四品官員,還是交給我來辦吧,我就不相信他真是清官。”

武承嗣明白,周興是酷吏,但他不是無賴,是沒法和來俊臣、索元禮比的,也就說道:“還是索元禮辦案吧,周興你監督即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既然武承嗣發話,只好兩個人共同處理。只是十幾天時間,一大堆材料就放到刑部的桌子上。周興是刑部侍郎,武三思這個尚書當然是馬上批准。

四月天時,豔陽高照,洛陽都驛亭前,郝象賢一家十幾口人被捆綁在刑場上。因為被殺的官員都在午門問斬,在這裡殺官員還很少見。

這是索元禮想出來的辦法,因為今天他是監斬官,本身出身在洛陽的他,如今是大理寺推事官,昔日不少他的同鄉鄰居都在。如今他已是官員,想在這裡威風一下。

周興因武承嗣交代,這個案子由索元禮辦,也就同意了。這是兩次阻止自己升官的人,薛懷義當然恨死了他,也親自趕來觀看。

國人的習慣,幾千年都是如此,此時看熱鬧的人圍滿了這裡。

索元禮是監斬官,大聲說道:“犯官郝象賢參與謀反,貪贓枉法,現已查明,人證物證俱在,依律判處斬立決,全家抄沒問斬。”說著抽出生死籤丟了下去。

既然開斬,儈子手上前把郝象賢的刑具去掉。這是法度,因為郝象賢是官員並非是普通百姓,否則是有忠孝帶的。但這不是皇上下令殺人的,是刑部判決的,當然要執行規矩。

周興雖然不是監斬官,但他是監督這個案子的,他已得到武承嗣的指示,下一個目標是誰,所以也只是到場並未參與。

儈子手把郝象賢的刑具去掉,舉起了大刀,一刀下去人頭就會落地,然後再殺他妻兒,但是讓在場所有人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