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46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小豬崽入欄後, 江秋月開始一邊照顧野豬崽一邊把自己的小屋子收拾利索。

野豬崽目前照顧起來簡單,她每天早上跟著柳二媳婦去打豬草,回來切碎拌著隊上準備的糠皮煮熟, 等放涼後給豬吃。

豬崽子小,吃的少, 她們每次割回一筐子豬草,夠一天三次用的。

目前是農閒,大家夥不上工, 有時候會跑來養殖處瞧瞧,見兩個養豬的女同志每天忙裡忙外的,那股子羨慕倒是消散了。

他們下地幹活是隨著時節變化的,隔段時間還能休息休息,養豬的活計完全是長年無休啊。

江秋月不覺得有什麼,農閒比他們忙, 到農忙肯定比他們閒了。

養豬的事做起來繁瑣雜亂, 理清楚主次後一個一個地完成, 倒也很快很輕鬆。

再說柳二媳婦平時不顯山不露水, 跟在她大嫂柳蘭花身後默默不吭聲,理家做活卻是一把好手。

江秋月對她說從來沒養過豬崽, 她就自動當個引路的帶頭人, 每天帶著江秋月忙這忙那, 將養殖處打理的乾乾淨淨,沒有之前預想的髒亂不堪、臭味熏天。

等漸漸進入正規,習慣了每日的勞動規律之後, 她們做事越來越熟練了,基本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空閒時間慢慢多起來了。

江秋月就趁著平時空餘的時間,把以後住的地方收拾的像個家。

小磚房裡面大概有十幾平,又是狹長的形狀,所以外面看起來不大,其實內裡的空間沒有那麼逼仄,一個人住還可以。

江秋月先在中間的牆壁上拉起一道簾子,分割成裡外兩間,裡面住人,外面當客廳。

裡面的臥室三面牆,被她找來舊報紙從牆根一直貼到一人多高,遮住裸露的青灰色磚頭,防止落灰。

地面是原始的泥巴地,這個沒辦法,也不適合大動,江秋月只用鐵鍁把地剷平壓實,不見水的時候跟水泥地沒差。

最裡邊靠牆一面整個都是炕,左右兩頭跟牆壁相接,寬度適中,江秋月打掃乾淨就在上面安頓了。

之後為了擋屋頂瓦上落下的土灰,江秋月找出一頂普通的白色蚊帳,在四角釘上釘子,將其掛在炕上頭頂的位置,夏天放下來防蚊蟲,其他時候收上去擋灰。

炕上她一個人躺綽綽有餘,就把地櫃放到一頭當桌子使,另外在三面牆壁上挨著釘上一排大頭釘,用來掛衣服帆布包毛巾之類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外間好收拾,柳二媳婦幫江秋月找來一張桌子幾把椅子,放在外間當傢俱使,又特意尋摸到洗臉擱盆用的洗漱架,擱在門後邊。

屋子外面左右兩小間的土坯屋,一間被他們用來放養豬用到的物什,另一間就當江秋月的廚房了。

江秋月從知青院搬出來,勞動時間和作息都不一樣了,再跟大家一起吃集體飯就不合適,索性分出來單獨開火。

為此,她那份口糧也得分出來,以後再發糧的時候就不會跟著知青院一起算,隊上直接給她就行。

江秋月請柳二媳婦找人幫忙壘了一個土灶,去供銷社裡淘回一隻小鐵鍋,其他油鹽醬醋之類的她空間裡有,拿出來裝進罐頭瓶子裡用,只說是從供銷社稱的。

江家的包裹再一次寄來的時候,新灶已暖好開火了。

這次離得近,江秋月沒讓柳蘭花再跑一趟給她送,她聽到訊息後自己跑去她家取的。

柳和平自從上次被高雲梅打臉,去高家說理被高母撓了幾爪子,兩臉血淋淋的,又躲回家裡悲春傷秋去了,估計不到農忙掙工分不出來。

不然,江秋月真擔心他又黏上來說著換東西,卻不拿實際的錢糧票來換,只憑一張嘴皮子想空手套白狼,憑白噁心人。

原本文中清風朗月氣質高潔的男主,在脫離了家庭背景和物質條件之後,也被現實壓榨出了本性。

江家這次寄來的東西真可謂多了,或許是補償上次沒給錢票。

一大罐麥乳精,一包炒花生,麥芽糖,豬肉脯,水果罐頭,甚至還有一小袋牛肉乾。

另外的是幾張糧票和一封家信。

依舊是老大江春華執筆,說老二已經正式接班掙工資,加上前段時間的人情活動,待遇不錯,家裡兩隻小的又長高了等等。

天晚後關門落鎖,江秋月躺在新的地方,看著炕頭那一堆對於這裡的人來說,用來過年過節的稀罕物,心裡各種念頭閃過,最後匯成一聲嘆息。

第二天,她把醃好的兩隻豬蹄拿出來,用油紙包好,寫了平安信說一切都好,說豬蹄是村裡分的,跟黃豆一起燉給兩個小弟補身子長個兒。

打好包,她託空閒的男知青去縣城跑一趟,替她把包裹寄回京都。

之後打豬草喂小豬撿柴火,忙起來後再沒有時間想那些煩心事。

不過半個月後,天氣越來越熱,家豬欄的小豬開始蔫巴巴的沒精神,豬食都不好好吃了。

儘管柳二媳婦打掃豬圈,保持乾燥通風,一隻小豬蔫了後再沒精神過,另外兩隻也開始蔫吧起來。

柳二媳婦開始慌了,她養雞養鴨在行,有個小毛病小症狀她都知道因為啥、咋解決,但是養豬第一次幹,看不出來豬崽咋地了。

這萬一要是全折了,別說她在家裡的立足問題,村民們都不會輕易放過她,他們都還等著年底殺年豬過個好年嘞。

柳二媳婦不知道咋弄了,看江秋月的野豬崽子還是那個樣兒,跟剛來時沒啥變化。

雖然沒長個兒,但至少兩隻仍然活蹦亂跳的,都快被江秋月養熟悉了,開始老實待在豬圈,不再橫衝直撞地逃來逃去。

於是柳二媳婦私底下去向江秋月取經,想問問她是咋養的,她們每天做的活都一樣啊,怎麼結果變成那樣了。

江秋月聽清楚緣由,說自己沒啥特殊法子,野豬難養,吃的多長的慢,但是好在它皮實,不容易生病死掉。

沒問到好辦法,柳二媳婦發愁,養不好豬,她咋跟公爹交代。

江秋月建議她抓緊時間趕緊跟柳建國反應反應,小豬崽哪有不生病的,儘快找懂行的人給看看啥情況。

柳二媳婦聽此,話也不多說了,匆匆跑回家先去找柳二說清楚原委,然後兩人一起去柳建國那裡反應情況。

柳建國早有準備,當下套上驢車就往長河大隊去,說要把他們隊的獸醫請過來看看,順便給養豬的兩個人做做指導工作。

中午,家豬崽仍然沒什麼起色,三隻趴在豬圈角落裡,連豬食都不吃了。

柳二媳婦在豬圈口看的焦急心疼,真怕一不小心一窩全沒了,給生產隊造成重大損失。

最後還是柳二過來拉她回家吃飯,下午沒讓她來幹看著卻無能為力,專等柳建國從長河大隊帶獸醫回來再說。

江秋月在她走後松了口氣,兩人同樣養的,一欄出問題了,一欄還活蹦亂跳的,即使品種不同狀況不同,她這裡也很尷尬。

呆一邊慶幸是得罪人,陪著一起捉急又會顯得假,怎麼做都不好辦。

左右人不在這乾著急,她稍微舒坦點。

午飯江秋月下了餃子吃,一袋水餃下到鍋裡煮熟,連皮帶湯被她吃個精光,要擱以前,她能吃掉半份就飽了。

劉愛英之後過來串門,特意跑到家豬欄看了看,說村子裡已經開始傳了,隊上養的豬出了問題,養不活了。

江秋月沒想到傳的這麼快,她根本沒往外說啊,柳二媳婦一家子估計更不會多嘴,畢竟還要先看獸醫怎麼說。

劉愛英撇撇嘴,說夏天快到了,馬上要翻土刨地挖溝挖渠,多的是想偷懶的人盯著養殖處的活計。

剛開始大家都閒著,柳二媳婦帶著江秋月忙裡忙外的幹活收拾,那些人不會多說啥,等到要上工乾重活的時候,對比之下估計會心有不甘,想抽空子拉人下去,自己頂上。

江秋月相當於後山軍·營子指定養野豬的,他們惹不起。柳二媳婦背靠大隊長身板硬,那些人不敢輕易動她。

但是誰讓家豬崽突然生病了呢,讓有心之人覺得抓到了換活兒的機會。

柳二媳婦中午剛跑回家說明情況,下午時分村裡就傳的有模有樣了。

劉愛英跟江秋月說的有鼻子有眼兒,跟參與了整個謠傳過程了一樣。

“閒的吧”江秋月捋著豬草總結道。

集體勞動累成狗的時候,誰有閒空算計這些。人一閒下來,吃飽喝足了,就容易生出別的心思來。

“都是閒的。”柳老太將老煙桿扔到炕桌上,很平靜的說道。

柳二在下面安慰自己媳婦,柳二媳婦剛才去找大嫂時聽到了一點流言,說她養不好豬,把豬都養死了。

她回來越想越自責難過,跑到堂屋向柳老太請罪,坐下就忍不住哭了起來,正好被趕過來的柳二看見。

柳二把外面的小動作跟柳老太說了說,柳老太平靜的說了句都是閒的,想來農活要拾起來,別填飽了肚子就忘了做人的根本,竟想些沒用的歪招搞內鬥。

“哭啥呢,別哭,等你公爹帶回來獸醫,小豬崽的病不是啥大事,治好了咱繼續喂著。”柳老太給恐慌的柳二媳婦一個定心針。

半下午時,柳建國果然帶人回來了,驢車直接將人送到養殖處。

柳二兩口子聽到訊息馬上跑去隔壁,村裡眼尖耳靈的也過去看熱鬧。

長河大隊來的獸醫是個帶老花眼鏡的土大夫,據說以前給部隊養過馬,老了就回到長河大隊慢慢當起了獸醫,平時專門侍弄家畜的活,看病、接生、閹割都幹。

他這趟被請來,進門就朝豬圈掃了一圈,點頭稱讚豬棚子收拾的利落,小豬崽應當沒啥大病。

一個細眉細眼、模樣周正的長辮子姑娘,跟著老頭兒一起下車,挎著木箱子走在他後面。

江秋月出來招呼人的時候,那姑娘看著她驚喜地喊道,“江同志,好久不見了!”

江秋月打眼一看,還真是個熟人。

作者有話要說:  上午用手機戳啊戳就戳出一章來,這速度(╯‵□′)╯︵┴─┴

晉江大神保佑我的筆記本下午能送到家,不然我就自己跑去領啦(*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