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2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們偉大的總理勤懇一生, 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奉獻了他的生命……”

總理病逝,京都廣播電臺的女播音悲痛地播報了這則訊息,全國陷入哀悼之中。

臨河村的人們哭成了一片, 軍營裡的漢子們嚎啕大哭,到處都瀰漫著悲傷的氣氛。

透過廣播裡的每日播報, 群眾們方才知道,總理生前曾留下遺囑,在他死後將骨灰撒到祖國的大地上, 化作塵土。

這樣崇高的精神,讓人們更是悲痛萬分,從此,他們失去了一位可敬可佩的革命領路人。

據說,在總理火化那天,京都的一口深井, 幾百年前打下的一口神泉, 突然就水源枯竭了。

由此, 總理的逝世在眾人心底悲痛之餘, 更添上一筆神秘的色彩。

臨河村的村民們聽到傳聞後,很容易地就接受了其中的說法。

有人說, 總理去世, 不光老百姓難受的哭瞎, 連老天爺也一樣難過地哭泣,看啊,把京都的神泉都哭幹了。

還有人說, 總理不是凡人,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專門來為老百姓解救苦難的,自古以來有神人離世的時候,總會出現奇異的天象。總理一走,泉水自然就幹了。

眾說紛紜,掩蓋不住全國人民對這位偉大領導人的追悼和哀思。

隨後,廣播裡播報了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心碎場景,鋼鐵廠的職工會開始組織悼念活動,知青們同時也紛紛在私下裡組織小規模的弔唁,每每到最後都發展成眾人一起泣不成聲。

江秋月分別參加了鋼鐵廠和知青院的兩場悼念活動,表達自己對這位偉人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只是可惜她生不逢時,從此那人再不可見了。

彭敬業軍營那邊有另外的安排,總理逝世後,他開始頻繁的出任務了,每次只來得及和江秋月匆匆見一面,以解相思之苦。

江秋月不是纏磨人的小女人,只要確定他平安就好,未來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相處。

然而,隨著偉人的去世,京都的局勢貌似愈加緊張起來,連他們小地方都漸漸感覺到了不對勁,風聲又緊,好像回到了搞批.鬥遊.街的那幾年,一些小人見機又開始猖狂起來。

江秋月開始謹言慎行,除了上班的鋼鐵廠,就是回到養殖處老老實實呆著,輕易不會一個人外出。

彭敬業在的話,會帶著她出去逛一逛,透透風。

一旦他出任務暫時離開,江秋月立馬縮回自己的窩裡,躲在大隊長家的庇護之下,讓誰也找不出她的錯處來。

好在青山大隊完全是在柳建國的一把大手掌控之下,沒有跳起來鬧事的噁心人,聽說有的村子都被那些所謂的鬧革命的,折騰的雞犬不寧,跟他們有仇的都被搞得家破人亡。

臨河村在一片悲傷和緊張的氛圍中,走過艱難的青黃不接的開春,收割完油菜籽,開始了他們年復一年的春耕勞作。

只是這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偉人逝世的巨大悲痛還沒有遠去,惡勢力死灰復燃之際,東北那邊突然出現異常天象,下起了隕石雨。

這一場震撼的流星雨天文事件,使得京都局勢更亂了起來。

江秋月躲在柳家灣,一邊認真上班工作,一邊透過收聽廣播和從京都寄來的家信收集京都時事變化。

七月流火,在這個月裡,隕石雨引起的混亂還未平息,又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個是七月初,國家一位重要元帥級人物逝世了,那是當初和總理一起打天下的開國英雄,人生到了末路,還未享受屬於他的繁華榮耀,生命卻已走到了盡頭。

另一個是在七月末,唐山那片地界地發生了大地震,一時之間讓全國人民聚焦到那個悲慘的地方。

這些事件一個接一個,發生的如此猝不及防,打蒙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頭腦,整個國家都陷入悲慟和緊繃之中。

京都作為政治中心,局勢越來越嚴重。

上行下效,小地方同樣受到了影響,江秋月已經收不到江家的來信,彭敬業也中斷任務回到了軍營。

鋼鐵廠的氣氛比村子裡更為嚴肅,職工們變得只關注工作,其他很少交談,熟悉的人見面只是對一對眼神,閒話少說,避免被政治部門的人抓住把柄帶走談話。

老教授一心窩在辦公室裡繼續翻譯工程文稿,很少再出去放風,同時約束江秋月除了辦公室和食堂,哪裡都不能去。

萬一出事,他保不了她。

如此緊張的氛圍下,江秋月老實工作、緊迫學習,努力減小自身的存在感,順便注意著外界的風雲變換。

彭敬業同樣被老營長拘著,只有星期天才能有機會到養殖處和江秋月相處,這時候正是他們兩個交換資訊和彼此依靠溫存之機。

在唐山大地震發生時,彭敬業本來想去參加救援隊伍,可惜由於京都局勢微妙,他的身份敏感,即使過了老營長那關,名字報了上去,最後還是被刷下來。

審查不過,上頭根本不透過他的申請。

縱有一腔愛國抱負,目前他也只能先苟活一隅,在祖國的一角加緊訓練,完善自身,暫且積蓄力量,相信總會有發力的那一天。

時間慢騰騰地走過夏收,天氣越來越乾燥,乾旱隨時降臨,多災多難的這一年自從總理逝世後,很少下雨了。

柳建國帶領青山大隊的隊員們努力對抗乾旱,在其他村被所謂的革命積極分子鬧的生產停滯之時,臨河村團結一致,搶收搶種,挑水灌溉,往年的勞作一個不能落下。

所以,年終他們工分比其他村值錢許多,分到的糧食都快比上豐收的年景。

於是在外面時局動蕩反撲的時候,臨河村如同一片淨土,大家夥不搞內鬥不弄歪心思,一心一意跟著大隊長種地收糧食,一副熱火朝天努力生活的繁忙景象。

他們不想再餓肚子了,外面的人想鬧就鬧吧,只要別打擾他們種地刨食就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要擱他們來說,上頭亂來亂去,管他們這些屁民啥事,跟著鬧騰個什麼勁兒,還不如多種幾棒子玉米填飽肚子。

什麼虛名虛利,都不如吃飽穿暖實在。

感謝政委留下的指導手冊,柳建國照著上面的法子和思想開過幾次動員大會後,成功洗腦了手下的隊員們。

乾旱一直持續,村民們擔心要是一直這麼旱下去,秋收估計要顆粒無收了。

直到九月,全國人民迎來更大的悲痛,他們偉大的主席逝世了!

若說之前的總理去世對於人民群眾來說,是一枚炸響全國的炸.彈,那麼主席的逝世則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劈在廣大人民的心尖上!

臨河村大隊長家的廣播播出那條訊息的時候,全村放聲大哭,如同失去生身父母般悲痛欲絕。

所有人都不相信這個失去偉大領袖的事實,但是廣播中連續的播報和確認,讓群眾們不得不相信他們的偉人確實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像是印證神人離世必有異象發生的說法,在主席逝世後,柳家灣那片地方的樹梢三天不動,天氣十分炎熱乾燥,樹梢子如同靜止的畫面。

隨後,天上猛然下起了大暴雨,瓢潑大雨譁啦啦的下個不停,如同老天爺在和人民一同哭泣。

這樣子更加劇了眾人的悲痛之情,有的老人哭著哭著就跟隨主席去了,一時間各個村裡的亂鬥都鬥不起來了,忙著悼念主席,還要忙著處理眾多長輩故去的喪事。

江秋月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她親身經歷了主席去世後柳家灣的異常天象,心中不免升起敬畏。

身處悲傷壓抑的氛圍之中,她抑制不住內心的悲慟,同大家一起痛哭不止,眼淚流了不知多少。

彭敬業此刻已經接收不到任何京都的訊息,連偷偷回去瞧一眼老爺子都不能,被老營長死死壓在柳家灣這片犄角旮旯,保全自身。

兩人一邊努力工作和生活,一邊擔憂京都的親人和局勢變化。

在如此驚天鉅變中,作為小人物的他們插不上手,無能為力。

他和她只能彼此依靠,先熬過這段黎明前的昏暗,期待充滿希望的明天早點到來。

作者有話要說:  刪刪減減了很久,才碼出這麼點,實在不知道怎麼寫這一章,唉,寫著寫著就眼淚汪汪(t-t)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