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駱濤的精神寄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孩子每天都有許許多多的奇怪問題要問,這些奇怪的問題在成人的世界裡都不算是問題,但對初涉人世的孩子來說這些問題都格外的重要。

如果能靜下心來陪伴他們去探求這些問題,會發現一個特別的現象。

他們所問的的問題都那麼有趣並帶有哲學的意味。

上午,駱家一大家子都去了京城的動物園。

駱濤則沒有去,但也沒有待在家裡做宅男,而是買了一些禮物去了後海,看望張先生。

自今年春節過,他的身體就欠佳,有好一陣子都沒出門,在後海的河岸邊柱杖遛彎兒。

也好長時間沒有見他了,今兒個便想著去看看。

叩開了他家的大門。

“潘先生好,您老近來可好?”

駱濤雖拜張先生為師,但從來沒有正式稱呼她“師孃”,駱濤個人認為這句“潘先生”比“師孃”要更尊重她。

“喲!您怎麼來?不是說帶著媳婦去了香江了嗎?什麼時候回來的?”

潘先生見到駱濤特別高興,兩個人就站在門檻上聊個不停。

她不厭其煩的問,駱濤也是不厭其煩的回覆。

她老還是那個樣子,沒怎麼變,好像每次見她都是笑盈盈,慈祥溫和。

也許多了幾絲白髮,又或者臉上多了些許皺紋,這都不被駱濤發現。

“這東西我來拿就好,聽說先生近來身體不佳,可有去醫院檢視。”

進了小院,還離著臥室有一段距離,駱濤就小聲問潘先生。

“看了,他這是落下的老病根,……醫生說回家養著,要不了命,您就放心吧!”

潘先生說的輕巧沒什麼大毛病,但駱濤能從中聽出來,張先生或許真到了那個境界。

心裡多少有點悶悶,臉色變的深沉了許多。

潘先生拍了拍駱濤,“進,別愣著了,先生要是見到您,保證開心的很,唸叨了您好幾次。”

駱濤眼淚欲出,壓著嗓子,回了一聲:“誒!”

跟著潘先生進了屋,把禮物放進了正堂,進臥室。

就見他老人家半倚著靠背,戴著眼鏡在看報。

臉上已無多肉,皮皺松跨,也沒了往日的光澤。

駱濤悲從心來,淚水浸溼了眼框,奪框而出。

在潘先生叫他之即,又趕緊用手抹掉淚水,換了笑顏。

“您看看誰來了?”潘先生指向駱濤,讓他看。

年事已高的張先生,這兩年視力更是下降嚴重,自己讀書讀報也都是挑著看,實在不行他才會麻煩別人幫著讀。

“是,濤兒吧!”

駱濤強顏歡笑,緊著步子來到床前,握著他手。

“先生,是我。”

得到回答他笑了,還不忘了禮節,“快,快坐,好長時間不見你了,怎麼樣?”

如今聽說話,表現的不如駱濤南下前來看他時,有點含糊,也不願多說點話。

駱濤能感覺到他有許多話要說,但沒有力氣撐著讓他說。

但駱濤明白,“好著呢,工作都處理好了,就等年終的結果了,您老放心,我還是有信心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駱濤每臨大事都會來找先生嘮上幾句,希望他能給駱濤指點迷經。

他認真聽著,潘先生見爺倆聊天,便出去準備午飯。

駱濤又接著跟他說:“香江很繁華,比當年的滬海灘還要繁華,到處都是高樓大廈。……”

駱濤把自己在香江的見聞,事無巨細的同他說。

去年中英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之後,他老人家就非常關注這事,駱濤今年南下,他就叮囑駱濤要認真看,認真學。

回來和他說一說。

“好,快了。”

他笑著說,駱濤是明白他這個“快了”是什麼意思。今年四月英國女王簽署了將香江歸屬中國的法案,這些都表明了中國收回香江只剩下時間問題了。

“是的,等香江回歸祖國的時候,咱們就去一趟,好好看看祖國的山河。”

他如此的安慰先生說,說這句話時,他的心好難受。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張先生都不可以在香江的土地走上一趟。

他心裡也明白這一點,灑脫一笑,擺了一下手說道:“我老了,就不去了。”

他內心是想去的,但身體的狀況實在不允許他遠行。

“先生哪裡老了,除了頭髮花白之外,看面相您老也就古朽,可活著吶。健健康康。”

他開心笑了幾聲,便說道:“扶我到院裡遛遛彎。”

駱濤這就忙著給他穿好外套,這五月的天,天氣雖暖,但對老人特別是生了病的老人來說,就要特別注意。

先生的衣服,還是比較老派,還帶著襟扣。

鞋也是內聯升的薄底薄棉鞋。

伺候著先生來到這小院,“好幾天都憋在屋裡,悶著呢。”

駱濤當著他柺杖,笑著跟他說,“以後您老要想出去遛遛彎,就給我說,隨叫隨到。”

“嗯。”他指向牆角的一盆蘭花,“那是前陣子金爺送來的,我非常喜歡,看不厭。”

駱濤扶著他走到這蘭花面前,心裡感慨先生的視力已經渾濁了那樣,可他的心裡還跟明鏡似的。

“你聞到蘭花的香了嗎?”

駱濤見那盆蘭花,花已凋謝,便猜想這應該是盆慧蘭。

心裡猶豫了一下,便撒了個謊。

“香,淡淡的清洌,這應該是慧蘭吧!”

駱濤以為先生會接自己的話往下說,可等來的則是一頓批評。

“這花都謝了,哪裡來的香。濤兒,做人做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要說假話。先生老了,像這盆花一樣。”

沒說幾句先生就是一陣咳嗽,“咳咳!”

駱濤忍著淚,輕拍著他的後背,“先生。”

他拿著從袖口處掏出的手帕,慢慢的來回擦了一嘴唇,又笑著說:“我沒事。蘭花雖謝,仍存君子之氣。”

又艱難的誦出《道德經》的名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意思就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

這是先生對駱濤期盼,希望他的一生如一位善良的君子,身藏八斗之才,內斂如一汪清水。

不要太過崢嶸,要懂的謀身處世,也要問心無愧。

駱濤品著先生的話,雖然有些不明深意,但還是非常誠懇的接受先生的這番話。

駱濤也經歷了一些常人不相信的事,很明白先生不會平白無顧同自己談老莊思想,也許是他老人家看到了什麼。

“您老的話,我都記下了,請您老放心,我會努力去做。咱坐太陽下歇會兒?”

他點了點頭,在駱濤的攙扶下步履維艱的走到藤椅處坐下。

驕陽當空,藤椅上也鋪著一層薄袒子。

在先生家吃過午飯,先生午飯後都要小憩一下,駱濤也沒有離開,而是去了先生的書房看書,等他醒來陪陪他老人家下下棋。

他無法改變自然的輪迴,小勢可變,大勢不可逆。

駱濤現在只想好好陪著先生走完他剩下的路,也有可能繼續他的路往下走。

書房內的駱濤認真研讀著《道德經》,他希望從中找到一個精神的寄託。

二十歲之前他的精神寄託是祖父駱敬,現在則是張先生,但未來是誰?

他也在尋找!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