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同春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中秋之佳節,闔家歡樂。

這一天都比往日下班高興,一年之中不就一個中秋節嗎?

駱濤先行去了西單同春園問了還有沒有包間?前臺服務員回道:“您稍等一下”

就看翻看著小本本,又說:“還有一間沒有訂,蘭雅包間,請問您要嗎?”

“要,怎麼能不要,訂金多少?”

駱濤怎麼能不高興,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還只剩一個包間,看來這一天也不至他們這一家出來吃飯。

這年頭能來此吃飯的哪個不是有頭有臉的,沒錢沒權你還是回家對付兩口得了。

氣量小的你千萬別出來,能活活被氣死。

“十塊錢!”美麗的美女服務員笑著說,她一笑臉上就露出了兩個淺淺的梨渦。

梨窩位於嘴角斜外下側約1公分左右處,梨窩較酒窩小且沒有酒窩明顯。

梨渦亦被稱作缺陷美,還稱為笑窩,是傳統的東方美女象徵。

這年代的姑娘就是美,就是好看,一笑就能勾人魂。

哪裡像後世那樣,要賣弄,還要一絲不帶,還要玩出新花樣,俗。

駱濤心裡給了自己一個嘴巴子,這男人啊!就是貪得無厭,有了女神,你還想別人家女郎。

好難,兩頭不討好。

不能跟這樣的女人聊正經的話題,聊著聊著就會被人說不正經。拜拜了你呢!

為什麼不去豐澤園而是去同春園,隔壁好多大佬都去了,也就那樣都寫爛了,咱就換個地,嚐嚐新的菜品。

包間訂好便轉身回去,去接駱少逸和蘇桂蘭來此,靜候朱霖他們一家三口到來。

“嚯!在這吃不便宜吧!”老孃蘇桂蘭還是願意做第一個放炮之人。

“貴是貴了點,第一次見面不得隆重點嗎?更何況是我們家請人家來”

駱濤笑著解釋,重點是第一次親家見面,陣仗大點也有面是不!

“小濤說的對,這面子要先有,然後再納裡子”

駱少逸話少,但每每能一針見血,輸人不輸氣勢。

在服務員的帶領下,來到了二樓臨街的一間包廂,從窗戶往外面看,就能把西單最繁華的這段全給盡收眼底。

要了一壺正興德出品的明前龍井茶。特意安排,希望你能看到。

喝茶等待客人的到來,輕啜了一口茶,嗯,真不錯!不愧明前龍井。

又看了看選單,還行也不是太貴,還是沒有老莫狠啊!

看到茶水一欄,“噗”,黑,真黑,五塊錢一壺,吃人啊!供銷社和百貨大樓不才十五塊錢一斤嗎?

喝三壺水才幾兩茶葉?不得不承認還是做中間商掙錢。

坐著也沒事,不如聊聊這龍井茶。今兒先聊聊明前龍井。

明前龍井是指在清明之前採摘製作的龍井茶葉,明前採製的龍井茶葉青綠透亮,

葉片勻整而有光澤,將茶葉進行沖泡,芽葉舒展,鮮綠漂亮,味道清甜可口,

入口柔和清香,給人以一種清新自然之感。

最後給你最大的感覺就是一個斗大的金字:“貴”

還是別這茶了,聊聊這同春園吧!

同春園飯店的前身,是享譽京城的金陵風味名店同春園飯莊,於一九三零年開始營業直到今天,位於這繁華的西單,以淮揚菜為主。

聽說最初的主廚祖上兩輩都在王府當廚,身得家傳後赴金陵潤州學藝的王世忱,他烹製的菜餚精美絕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還有數位勤行大廚在此掌勺,亮相京城後,便受到京城人的追捧,成為了很有名的金陵風味名店,享譽至今。

同春園以烹製河鮮類菜餚最為拿手。

做河鮮類菜以燒、煎、烹、溜、炸、燜手法為主,菜餚口味鮮嫩、清淡、微甜。

成菜出品不失原汁原味,雖酥爛但不失其形。

尤其魚饌的作法最為豐富。

有乾燒青魚、紅燒中段、乾燒頭尾、糖醋瓦塊魚、燒划水、五香叉燒等名菜,可以說京城沒有比這還全的全魚宴了。

還有別的名菜比如說:松鼠鱖魚、響油鱔糊,當年創字號的鎮店名菜,而且只要是同春園出來的徒弟,這兩樣菜品沒有做不好的。

做的非常地道的還有揚州著名的“三頭宴”中魚頭——拆燴鰱魚頭。

拆燴鰱魚頭屬於清淡口味,吃的是魚的鮮美和湯的醇厚,但口味又清淡。

有時候就會有一些魚的腥味,這則要求魚頭要特別新鮮,另一方面在烹製過程中要噴黃酒、放蔥姜絲,以及胡椒粉。

但這些調料的作用只是去腥,還要做到不見其味,它們的用料和火候,便是最考驗師傅們的功力。

揚州著名的“三頭宴”除了魚頭外,還分別有獅子頭和豬臉,是淮揚菜的基礎大菜。

但如今很多手藝很好的淮揚館,都不敢把它當做常備菜。

同春園還有一道拿手的名菜——水晶餚肉。

餚肉也叫水晶餚蹄,300多年前就在名餚之列。

清《丹徒縣志》:餚蹄色鮮豔透明故以水晶餚蹄而稱之。

有“餚肉不當菜,潤州一大怪”的說法。

同春園做餚肉已有四十餘年的歷史。

菜餚獨到之處在於:集香、酥、鮮、嫩於一菜。

入口精細香酥,食不塞牙,肥肉去脂之口感特點。

同春園以淮揚菜為主,還兼營蘇錫幫。

今天在這設宴,主要考慮一是這名字好。

二個就是丈母孃是金陵人。

三是這京城做淮揚菜的飯店,也就算“八大春”做的地道,又優中選佳定了這“同春園”。

可能還有點因為是一九三零這個數字吧!緣份。

如果你想吃魯菜那還得移步去“八大樓”,這京城啊還是做魯菜的館子多,大哥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的。

京城也有自己的菜系,京菜又稱“京幫菜”,最大的特色就是烤鴨和涮羊肉、烤肉。

吃烤肉還得是“南宛北季”,讓你感受下什麼叫“武吃”文化。

一腳蹬著下面的板凳,光著膀子就著酒,“特爺們兒”地邊吃邊烤炙熟的烤肉。

今兒就先聊到這,有時間帶你們好好逛逛八樓,八春,八居,還有京城的小吃美食。

這蘭雅包間還頗有點古色古香,雅緻寧靜,門窗都是紅松做就。

桌椅也大多是櫸木,全都蘇式樣式,這倒是個細心的佈置,不知道就從開業就這樣,還是後來改變的。

等了好久,蘇桂蘭有點急了。

“小濤,你跟他們說清楚地方了嗎”

“說了,昨天吃飯的時候又提了一嘴”駱濤解釋了一下

“那要不你出去,去迎一下。”

駱濤聽到這之後,想想也是,自己就說了地方,也沒說包間,以安老孃的急性子,便又喝了一口茶出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