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相位空缺尚書空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相位丟了!

這是竇抗的第一想法,儘管他知道要平息此事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是他沒想到最後連相國之位都保不住。

想想也是,破財只能免災。

這次竇璡私造火油,同上次被人栽贓私藏弓弩的性質是一樣的,甚至更嚴重。

他很想拒絕,可是他卻無法拒絕。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放棄相位,保住竇氏,是最好的選擇。

“臣遵旨。”

李淵滿意的點點頭。

這次藉著竇璡私造火油打壓竇氏,讓他很滿意。

不久後,李淵下旨,宣佈對宜陽坊失火一事的處罰。

所有涉事青皮全部處死,民部尚書竇璡除職, 流放巴蜀松州。工部尚書武士彠治下不嚴,罰俸三年。工部侍郎吳振處死,家眷沒入教坊司。

武士彠純屬倒黴蛋一個,原本他在萬年縣監督秦王陵墓營造,結果稀裡糊塗就被老李召回來痛罵他治下不嚴。

此外,相國竇抗,出任山南道行臺長史。

京兆尹,楚王李智雲治理無方,除京兆尹一職,改由竇軌接任。

總得來說,竇氏還是損失慘重。除卻丟掉相位、民部尚書之位,還有大量錢財糧食。

畢竟,重建宜陽坊要錢,竇氏出。

填補糧倉也要竇氏出糧。

至於竇軌接任京兆尹, 可以看作是李淵對竇氏的安慰。當然,宜陽坊重建也需要竇軌來負責,方便竇氏直接掏錢。

邸報迅速下發各重臣府邸。

有人驚訝,有人偷笑,總得來說, 竇氏這次栽了個大跟頭。不知情的官員則以為, 竇抗和竇璡得罪了皇帝,否則怎麼會同時遭到聖人懲罰呢。

作為始作俑者的李智雲並沒有如何高興,而是有些措手不及。因為竇抗被罷相,在他的預料之外。

當初他們密謀,最終的目的是幹掉竇璡。可是沒想到,中間出了岔子,查出來竇氏私造火油。

雖然目的達到了,而且還是超額完成任務,連帶著幹掉竇抗。但是對於沒有預料到事情發展的李智雲而言,還是有些為難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相位,民部尚書之位,一下子空缺出來兩個,不好處理啊。”李智雲看著底下的幾位心腹。

雖然老李拿走了他的京兆尹職務,但是李智雲並不在意。可竇抗被罷相,卻是李智雲沒想到的,他倒不是不想看見竇抗被罷相,他只是沒有事先謀劃到這一層。

當初查到仿製火油的時候,李智雲得知是竇璡在暗中仿製,只想著這次一定能夠除掉竇璡,可是沒想到老李會玩的這麼大,直接幹掉竇抗和竇璡兩個人。

杜如晦沉吟道:“其實殿下不用太過計較,這次能連帶著除掉竇抗,已是意外之喜。只要竇抗不靠向太子,政事堂那邊就能維持殿下的優勢。除此之外,竇氏此番損失慘重,一定會消停一段時間,而這正是我們需要的。

不管誰為新相,誰做民部尚書,都不會有太大影響。當然,前提是不能讓東宮的人上去。”

李智雲想起什麼,調侃道:“你們說,這次太子會不會繼續推舉李綱為相?”

“應該不會。”薛收笑道:“聖人既然禁止太子一年內參與朝事,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允許太子對相位指手畫腳。”

李智雲點頭,繼續說道:“我聽聞,竇氏已向朝廷捐贈大量錢糧,供朝廷填補空倉,以及重建宜陽坊。現在來看,父皇應該是打算就此作罷。”

“兇手是他們,自然得他們補償。”薛元敬理直氣壯的說。

聞言,李智雲哈哈一笑。

“好了,說回正題,你們覺得,這次父皇欲以誰為新相?”

眾人面面相覷,旋即魏徵道:“此事不易猜測,眼下可為新相的人選,朝廷並沒有特別突出之人。”

李智雲頷首,這也是他覺得不好控制的地方。若是從前,他還能慢慢分析誰的優勢大,老李看好誰。

但是現在的朝堂上,還真看不出來誰有成為新相的優勢。

“那你們以為,父皇若是問起此事,本王該如何作答?”

眾人思忖片刻,杜如晦說道:“只議民部,不論相位。”

“克明的意思是,不管新相?”

“是的殿下。”

“為何?”

杜如晦解釋道:“此番竇抗意外離開政事堂,我們並沒有準備,而且殿下手上也沒有可以推薦的人選,既然如此,不如放棄。若是能拿下民部尚書之位,不失為一大臂助。

且,相國之位,關乎朝局根本,殿下以往便少有插足,此番還是繼續維持下去為好,以免聖人警惕,提前放出太子。”

李智雲想了想,發現自己手頭上還真沒什麼人選。

“也好,那就把目標定為民部。”

魏徵及時道:“溫大雅現為楚王府長史,不妨舉薦他。”

杜如晦道:“臣也是這麼想的,溫大雅曾為晉陽元從,深受聖人重視。若推舉他,聖人有可能會答應。”

說實話,對李智雲來說,民部尚書也好,相位也罷,都不是最終目的。

說可有可無,有點猖狂,只能說是乏善可陳。

只要新相和民部尚書不是東宮的人,李智雲都能接受。他之所以解決竇璡,就是擔心竇氏靠向太子以後,竇璡變成東宮的錢袋子。

“行吧,就這麼定了。”

溫大雅雖然不是他的心腹,但也是老李給他的人,再加上溫大雅的過往,所以不太可能會和東宮攪合在一起。推薦他為民部尚書,比推薦別人要放心一點。

“是。”眾人齊應。

頓了頓,李智雲嘆道:“此番,連累整個宜陽坊,卻是本王沒有想到的,作孽啊。”

杜如晦安慰道:“殿下也不知道,竇璡竟會私造火油啊。雖然現在損失慘重,但是臣不得不說,若是沒有這一場大火,真讓竇璡將火油仿製出來,賣往西域,後患無窮。”

“克明說得對。”薛收道:“火油干係甚大,不能不慎重。”

“案子是我查出來的,這下子,可把竇氏得罪的夠嗆。”李智雲笑吟吟的說著,看不出來有多惋惜。

薛收無所謂道:“在竇氏決定靠向東宮的時候,殿下就已經得罪他們了。”

“說的也是。”李智雲頷首,“好了,你們這幾日幫著本王私下裡查案也累了,早日回府休息,我們還有大戰在後面。”

自計劃出現變故之後,神策府的幾位謀士一連幾日未閤眼,跟著李智雲全力查案,制定計劃,早已累的不行。

“是。”

眾人退下後,李智雲起身,走到窗邊負手而立,目光靜靜的看著外面的景色。

這還是他第一次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出現意外。

幸虧意外方向是好的,若是不好,這次沒有燒出來仿製火油,他自己可就虧大了。

不過,這次也算是徹底得罪竇氏。

“那些人怎麼樣了?”李智雲開口問道。

李珍道:“回殿下,屬下已將那些人送往河北。”

“也好,京兆他們暫時是不能留了。”李智雲揉揉眉心,說道:“現在看來,青皮遊俠,不堪大用。”

李珍慚愧道:“都是屬下教導無方,給殿下添麻煩了。”

“你這不是添麻煩,你這是給我增加難度。”李智雲淡淡道:“這次若是沒有火油一事,本王可就難辭其咎了。”

“屬下無能。”

“若是再有一次,你就跟著那些人回太原吧。”

聞言,李珍咬牙,承諾道:“若有下次,屬下以死謝罪。”

李智雲道:“我不要你死,我要你管好那些人。”

“是。”

便在此時,李強走進來。

“殿下,裴相送來書冊。”

“哦,拿過來。”

“是。”李強送上《西域圖記》。

若不是竇璡說起西域,李智雲都快忘記西邊還有個西域,還有個西突厥。

雖說此時大唐不好拿捏西域,但是不妨礙李智雲提前瞭解它們。

裴矩寫得這本《西域圖記》就是個不錯的刊物。

能讓他儘快熟悉西域諸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