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和樂融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想起了小女兒就忍不住想起了縣城裡的大女兒,都是辛酸淚。

楊安朵眼看著老楊頭的笑容枯萎,忍不住問:“爹,您這是怎麼了?”

老楊頭一時沒忍住,說道:“想起我那大女兒了。”

“我倒是聽四哥說起過大姐姐,好像在城裡面的酒樓做短工,她好像不願意回來。”

“唉,說起來這事兒都怪我。”

楊安朵靜靜的聽著,老楊頭好久沒跟人訴苦了,情緒一下就上來了。

“你也知道家裡之前的情況,要給五郎湊學費,還要管著一大家子的吃喝,實在沒辦法了,我就想著把大丫頭嫁出去,後來就有人上門提親,說是嫁到大戶人家,聘禮就有十五銀子,然後……”老楊頭有些羞愧的說不出話了。

在農村聘禮最多五兩銀子,偏遠一點的地方也就十幾文錢,十五兩銀子的確不少了,按照老楊家的情況是正經不少。

“然後大姐姐不願意嫁?”

“倒也不是,一開始好好的,以為大丫頭遇到了好人家,可誰想到媒婆撒謊,對方是個七十歲的糟老頭子,讓大丫頭嫁過去就是沖喜,我們也不知道這事,以為人家就比大丫頭大上十來歲,就答應下來,可是後來大妞和老四進了一趟城,回來就死活不嫁,當時聘禮都收了,也不能退,所以……”

老楊頭眼眶紅紅的,有些哽咽:“我和孩子的娘只好忍痛讓大丫頭嫁,結果她那脾氣死倔死倔的,愣是不答應,尋死膩活的,你娘一氣之下打了她一巴掌,這孩子就跑了,然後就沒回來。”

老楊頭的肩膀塌了一半,偷偷的抹了一把眼淚,家裡孩子多,怎麼可能一碗水端平,他和孩子娘也為難啊!

楊安朵拍了拍他的肩膀,“爹,你別難過了,我想姐姐應該也是一時想不開,你和娘也有你們的難處,要怪就怪日子太窮了,等以後日子過好了,大姐姐會回來的。”

老楊頭輕咳一聲,有些不好意思,“瞧瞧,跟你說這些幹什麼。”又補了一句:“這事別告訴你娘啊,要不然她又該罵我了。”

楊安朵笑了笑:“好,我誰都不說。”

“小妹。”楊四郎跟哥哥們告了一通狀,高興的跑回來,就看到他爹在擦眼淚,而楊安朵的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爹,你這是怎麼了?”

老楊頭慌亂的搖頭,“沒什麼沙子進眼睛了。”說完就彈了彈灰走了。

楊四郎踮著腳尖兒,大氣都沒敢喘:“小妹,我爹的年紀大了,你別跟他計較,可別動手,你要是生氣你就打我,村裡人瞧不起咱家不是一天兩天了,爹也為難。”

“你想什麼呢?”

楊四郎縮了縮:“你不是生氣嫂子們叫你小妞,然後質問爹了吧?”

楊安朵直接給了他一個爆慄:“胡說什麼,這事跟爹有什麼關係?”

“那爹怎麼哭了?”

“沙子進眼睛了,不信你問他去。”

楊四郎再三確認,“不是就好,小妹你放心事情我已經擺平了,以後她們不會再叫你小妞了。”

“你剛才去幹什麼了?”

楊四郎賊笑了一聲,正巧大虎來叫他們吃飯,“沒什麼,吃飯去。”

紫蘇燉魚味道鮮美,做法也簡單,莊氏做了一大鍋,連同孩子每人都得了一碗魚湯,味道足還正,全家人都喜歡上了這種做法。

“真好吃啊。”老楊頭放下碗筷,滿足的抹了抹嘴。

“是好吃,原來魚還可以這麼做,以後咱家是不是天天可以吃魚了。”楊大郎笑著說。

莊氏瞪了他一眼:“你以為魚是那麼好抓的,不說這魚,調料我就放了不老少,油就下了一大勺子,還有一塊姜,你還想天天吃。”

楊大郎就嘿嘿一笑,姜不便宜,油更加不便宜,如此算來這道菜也不便宜。

楊四郎快速的扒著糙米飯,學著老楊頭的樣子抹了抹嘴,“這有什麼的,明天我就去集市上買一大塊板油,回來榨油吃,至於姜塊,小妹說咱家可以自己種點,種好了還可以賣。”

莊氏一聽忙看向楊安朵,“真的朵朵你會種姜?”

“我不會,但是我知道怎麼種。”

這話要是別人說,只怕沒幾個人相信,但是老楊家對楊安朵有一種盲目的信從感,她一說大家的眼睛都跟著亮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姜可不便宜,要是種好了又是一個來錢道。

莊氏笑得合不攏嘴,等吃過了飯,就拿出了做好的衣服:“朵朵,你試試,這是娘給你做的衣服。”

“給我做的?”

楊朵還有些差異,竟然是細布,可不便宜,莊氏竟然捨得?

“娘,這衣服您什麼時候做的呀?”

莊氏有些舉措,以為楊安朵嫌棄:“前兩日就做了,一直沒做好,你快去試試看看合不合身,要是不合身,我現在就改。”

楊安朵心中劃過一道暖流,她幫助老楊家,基本把他們當做是合同工,雖然老楊家賺了,但是她也不虧,沒成想莊氏竟然捨得給她做衣服,算起來楊五郎的學費應該還不夠呢?

這種情況下,這身衣服就變得難能可貴了。

楊安朵試衣服的工夫,莊氏看三個兒媳婦,“我想著朵朵幫了家裡這麼大的忙,就給她做了一身衣服,你們也別吃醋,等年底家裡有了錢富裕了,給你們每人都做一身衣服。

“娘,瞧您說的,我們還能跟小妹搶嗎?再說家裡最近的錢都是小妹出主意掙的,我們哪有那個臉跟小妹爭啊?”張氏說道。

“就是,娘您放心吧,我們不會跟小妹爭的,不說別的,就說小妹教咱家孩子讀書,給衣服都是少的,我跟村裡人打聽了,去學堂不止要給束脩,每個季度還得給先生做衣服,鞋襪,還有吃的,可不老少,咱家這是省了多少錢啊,別說一身衣服,兩身衣服都是應該的。”孟氏也緊跟著說。

“娘,您應該告訴媳婦,媳婦跟您一起做啊。”方氏也說。

三人對於莊氏給楊安朵做衣服一點意見都沒有,她們又不是那等不識好歹的人,要是沒有楊安朵,各房哪能有自己的私房錢呢,算起來都是人家的功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