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秘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5月16日上午九點,吳學志打來電話讓張德民下午去一趟地區。

掛了電話,張德民猜想吳學志讓自己去地委十有八九是為了中藥材市場的事。由於中藥材市場現在被地區拿了去,吳學志也指定由地區招商辦負責,所以張德民便沒有參與了市場,倒落了個清閒。

張德民突然想起那晚和吳學志在藥材市場現場時,曾跟吳學志提到過香港藥協劉會長想參與市場建設的意願,只是這段時間自己有些忙,把這事給忽略了。

想到這裡,張德民馬上給劉會長打了電話。電話裡張德民客套了一番後,便將中藥材市場的事說了一下……

劉會長昨天剛從國外回來,聽完張德民對中藥材市場的介紹後,想了想,表示三天之後來洛平實地考察之後現場拍板……

掛了劉會長的電話後,張德民又給譚佑俊打了電話,讓譚佑俊馬上徵詢一下上次在香港招商推介中有意願參與藥材市場開發的那幾個企業的意見;最後長得米希望譚佑俊在不忙的時候去一下莞市考察服裝生產的情況……

讓譚佑俊瞭解莞市服裝加工企業的情況,張德民的考慮是,等衛紅那邊小孩能丟得了手的話,就讓她去做服裝的設計和生產。上次在自己去深市的時候,衛紅也婉轉地提出等小孩大一點後想出去找事做。自己當時沒表態,就是因為還沒想好讓衛紅做什麼?

在香港招商推介的時候,在阿琴的咖啡店,當時阿琴說準備和朋友一起在莞市辦一個服裝加工企業,讓張德民上了心,也萌發了讓衛紅做服裝設計與加工的念頭。

十一點,李傕工帶著推薦的秘書來到張德民的辦公室。

“張書記,這個小夥子是您的校友,洛東大學新聞專業……”李傕工指著身邊的小夥子介紹著。

小夥子看上去二十多一點,戴著一副眼睛,個子一米七左右,很精瘦,人顯得很精神。

李傕工介紹完後便離開了張德民的辦公室。

李傕工走後,張德民起身看著縣委辦給自己挑的秘書,指了指旁邊的沙發,然後起身走了過去。

“張書記,我叫王瑜,去年分來洛平的……”小夥子顯得有些拘謹,跟在張德民身後說道。

“小王,你是哪裡人?以前在那個部門工作?”張德民拿著茶杯邊走邊問道。

“張書記,我是本地人,畢業時本來分配到洛城,但我放棄了,主動要求回洛平工作……”小夥子站在沙發邊拘謹地說道。

“哦?”聽到小夥子說他是主動要求回洛平工作,張德民剛準備喝水不由停下來看著王瑜。

“張書記。”王瑜笑了笑,“我父母年齡大了,父親腿腳也不利索,母親身體也不好,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我父母四十歲才生的我,算得上是老來得子,我要求回洛平也是出於照顧父母的原因。”

見王瑜一直站在那裡,張德民指了指沙發,然後喝了一口茶。

“我去年分配到了縣團委做組織幹事。”王瑜坐在沙發邊上兩手放在膝蓋上說著。

“你家在縣城?”張德民靠在沙發上看著王瑜。

王瑜點了點頭,“我父母是縣陶瓷廠的職工……”

“陶瓷廠?”張德民不由抻起身子。陶瓷廠馬上面臨改制,張德民本打算讓周子華再去陶瓷廠瞭解一下職工的情況,聽到王瑜的話不由挪了一下身子,“你父母對陶瓷廠改制的事情怎麼看?”

“張書記,陶瓷廠隔壁的機械廠香港老闆進來後,他們廠裡職工的收入提高了很多,我父親經常在家說,要是陶瓷廠也早點像機械廠那樣,我們的生活也就好多了,我父親還說現在腸子這樣要死不活的,有勁兒也沒地使,其實我爸爸的意思盼著早點改制。”王瑜笑了笑。

“小王,如果沒有企業接手,原來廠裡的職工下崗呢?”張德民看著王瑜。

“下崗?”王瑜顯然沒有這種心裡準備,不由一愣。

“小王,機械廠和陶瓷廠的情況不一樣,機械廠的改制是機緣巧合吧。”張德民看了一眼王瑜後說道,“對於陶瓷廠的情況,經開區那邊也找了很多企業,但沒有一個企業願意來接手,縣委考慮的是如果沒有外來企業接受的話,陶瓷廠要進行人員的分流或者下崗……”張德民說著拿起茶杯過去倒了水,“今年我們經開區前往沿海的三次招商,引進了很多企業,為此,縣委已經決定在陶瓷廠附近建立機械工業園,包括了陶瓷廠的那塊地。所以陶瓷廠的事也就迫在眉睫了。”張德民端著茶杯過來坐下後繼續說道,“我要你這幾天到陶瓷廠去摸一下,如果分流或破產的話,職工有些什麼樣的想法?”

“張書記,如果是這樣,我首先保證我父母那裡沒問題,至於其他人我會讓我父母去做工作!”王瑜想了想後看著張德民。

張德民點了點頭。

“張書記,這個工作我會利用休息的時間去做。”王瑜稍稍放鬆了一下繃緊的神經,“您看您對我的工作還有什麼要求?”

雖然第一次見面,但張德民對王瑜的印象還不錯。這個小夥子很誠實,而且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這點張德民尤為看重。

“我對秘書工作就兩點要求,一是腦子活要有悟性,二是主動。”因為王瑜才出校門不久,對工作還處在探索之中,張德民比較詳細地說了一下自己對秘書工作的看法……

“小王,我希望你能儘快進入狀態,這兩天你去經開區那邊熟悉一下,另外就是要加強經濟方面的學習。”張德民看了看錶,已經十二點半了。

下午兩點半張德民趕到了地委吳學志的辦公室。

“德民。”吳學志見張德民站在門口,起身指了指沙發,然後端著茶杯走了過來,“洛平下半年經濟應該是發力的時候,今年預計可以引資多少?”吳學志坐下後翹著腿看著張德民。

洛平三次招商簽訂意向投資差不多四十億元,但實際利用資金張德民目前還沒法做出預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書記。”張德民接過小韓手裡的茶杯後說道,“如果我們這三次招商能夠實際到位資金佔比百分之五十的話,洛平今年實際利用外部資金可以達到二十多億元。”

“德民,你有點保守啊?哈哈。”吳學志指著張德民笑了笑,“你剛才說的僅僅是針對你們深市、滬市的三次招商,這裡面還不包括上半年的引資,像滬市在西葫蘆鄉的產業園和嘉裕產業園吧?哈哈。”

“吳書記,如果加上上半年的引資,今年我們可以達到三十億元。”張德民笑著看著吳學志。

嗯!吳學志點了點頭,起身走到辦公桌邊,在桌上那拿起幾張紙來,“這是地區招商辦搞的藥材市場的建設方案,你看看。”吳學志將方案遞給張德民後坐了下來,“德民,我記得你曾說過,有企業想參與我們藥材市場的建設,情況怎麼樣?”吳學志雙手疊放在腹部看著張德民。

“吳書記。”張德民挪了一下身子,“我和香港藥協的劉會長聯絡了,他們後天來我們這兒進行實地考察,如果符合他們投資條件,會現場拍板定下來。其他有意向參與的企業現在正在聯絡中。”

“我看了一下招商辦提交的市場建設預算,資金需求很大啊!”吳學志仰靠在沙發背上有些憂慮地說道,“地區財政今年也很緊張,如果有企業參與進來,可以緩解我們很大的資金壓力。”

“德民,你對企業的投資訴求很瞭解,現在就看看方案,從企業的角度對我們這個方案的投資可行性研判一下。”吳學志說著端起茶杯走向了辦公桌。

吳學志的話讓張德民意識到他對洛北地區目前的經濟形勢充滿著憂慮,苦於財政的制約又沒法做出改變時的無奈。

張德民拿起了方案看了起來……

半個小時後,張德民合上了方案,閉著眼沉思起來。

這個方案,如果是滿足政府的要求,那還是不錯的,可惜的是拿給企業看的,估計別人看了就會掉頭便走。因為方案沒有體現出市場的角度,計劃體制下的思想非常嚴重。如果要吸引企業參與,政府的主導行為必須讓位於市場,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參與進來。

“德民,有問題嗎?”見張德民皺著眉坐在那裡,吳學志放下手裡的檔案問道。

“書記。”張德民拿著方案走了過去,在吳學志對面坐下後繼續說道,“方案沒有站在市場的角度考慮,我估計很難吸引劉會長這些企業。”張德民就方案存在的問題也是實話實說。

“德民,按你的意見呢?”吳學志沉吟了一下看著張德民。

“吳書記,我的想法是等劉會長過來後,我們和他具體溝通一下,聽聽他對市場的想法再最後形成我們雙方認可的方案。”張德民靠在辦公桌邊說道,“這樣也能促使劉會長他們儘快定下來,同時也降低了來回折騰的溝通成本。”(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