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一反常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天八點十五分,楚天舒在陳坦然的引導之下,步入了市委一號會議室。

這是楚天舒到任後召開的第一個市委常委會議。

幾乎就是在一兩分鍾之內,1位常委中有11位都提前十來分鐘左右到場並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坐定。

楚天舒是新常委,資格最嫩,因此在常委的排名中位居末位,也就坐在了最靠後的位置。

誰安排的?

誰都沒有安排,是自覺行為的結果,是規律自發調節的結果。

這個規律就是:不越權,不越位,找準位置。

找準位置就是自己給自己排座次,其道理跟民間請客吃飯一個樣。

民間的繁文縟節在官場上不僅通用,而且得到發揚光大。什麼級別享受什麼接待標準,這種“看人打發”的制度不是哪一級接待部門杜撰的,其前身是民間的行事通則。

在農村做客吃飯得聽別人的安排,叫你坐什麼位置就坐什麼位置,千萬不能隨便亂坐。尊者、長者不僅要坐正席,還要坐上席。如果將坐上席的人安排去坐下席,就會得罪人,就會還沒吃飽就把人“氣飽”了。

十一位常委坐定之後,一號會議室就顯得有些擁擠。

不能怪當時設計的人沒有長後眼睛,而是計劃跟不上變化。

過去只有七個常委,以後增至九個,之後是十一個,到現在十三個,幾乎翻了一番。

只有一點沒有變,始終是單數。

要這麼多常委幹什麼?

過去黨領導一切,大事小事都管,常委數反而少;現在黨政分開,黨委管的事少了,常委卻從九個增加到了十三個。

怎麼解釋?

理由很充分,越是改革開放越要加強黨的領導。

改革開放的過程實質上是利益調整的過程;既然有利益調整,就會出現新的矛盾、新的問題。無論是老辦法還是新辦法,只要解決問題就是好辦法。

實踐證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強黨的領導。

於是,市委秘書長、統戰部長、公安局長、人大主任、工會主席、軍分區司令員或者政委、開發區以及經濟發達地區的書記都有資格增補進常委。

進常委意味著進入了決策層;有了決策權就有了處置權。

有權就有威,有權好辦事。

而且常委會多數時候並不是就只有常委才能參加,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同樣可以列席,有時列席的人數比常委還多。

純常委的會議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提拔幹部,另一種是處理幹部。

簡單地說,琢磨人的會議不能有外人,琢磨事的會議相關人員可以列席。

今天的會議一看就知道是琢磨事的會議,因為有十名非常委人員也坐在了會議室裡。

這十個人是:市委辦公廳主任範波,市公安局局長姚偉,市紀委副書記、市政法委副書記、市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市綜治辦主任、市信訪辦主任、市糾風辦主任。

還有一個是新任公安局副局長杜雨菲,按理說,姚偉已經來了,她完全沒有必要來,是溫啟雄送給楚天舒的一個順水人情,名義上是跟常委們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見見面,也算是對楚天舒帶來的人表示重視的方式。

範波是常委會的常客,除了琢磨人的會不讓他列席外,其他會議均請他列席。

不列席不行,範波是市委辦公廳的主任,常委的決定得由他去佈置、落實、督辦。不參加會議,就不知道會議內容,不知道內容又如何傳達貫徹和落實?總不能還要讓某個常委給他複述一遍吧?

滿滿當當的會議室裡,兩個空著的座位就顯得格外的醒目。

一個是橢圓形會議桌正中的位置,一個靠右側的第一個位置。

也就是說,還有兩位常委沒到。

一位是市委書記溫啟雄,還有一位,就是市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柯有慶。

召開常委會,溫啟雄作為名正言順的一把手,最後一個到場可以看作是他的特權,但柯有慶只是市委副書記,排名還在市長周立軍之後,他怎麼可以搞特殊化,姍姍來遲呢?

楚天舒覺得有點奇怪,就悄聲問身旁的常委副市長林宇鵬:“林副市長,是不是柯書記身體尚未康復,又請假了?”

林宇鵬笑一笑,搖著頭說:“不會!開常委會柯書記從來不請假,但也不遲到不提前,來得總是恰到時候。溫書記一到,他一準到。”

柯有慶的特殊地位是歷史形成的!

常委會踩著點才來,這也是柯有慶擺老資格的一種方式,類似的小細節,溫啟雄不挑,別人就更不好說三道四了。

八點半,溫啟雄準時出現在會議室的門口。

秘書馬騰寸步不離地跟在他的身後,進門之後,搶先一步,將手裡的一個航空杯和筆記本放在了橢圓形會議桌正中的位置上。

這個時候,柯有慶步入了會議室,不用抬頭看表,八點三十分整,幾乎分秒不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同志們,都到齊了,那就開會了。”溫啟雄等柯有慶坐下來,直接切入正題。

溫啟雄上任之後,不像楊國光那樣先徵求柯有慶的意見,而是直接宣佈開會。可見,會議的主動權也是因人而異,事在人為,只要主持人不把主動權拱手相讓,誰也別想把主動權奪過去。

溫啟雄接著說:“同志們,今天會議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學習討論省政法委魏書記和鄧副省長在全市黨政幹部大會上的講話,落實講話精神,研究部署解決‘樂騰不樂’的具體措施。討論之前,請大家先聽一聽紀檢、公安、信訪等部門負責人的彙報。聽完彙報後,大家再結合樂騰的實際和各自分管的工作展開討論。”

“誰先講?”溫啟雄問。

“我先講!”馬上有人響應。

誰呀?市公安局局長姚偉。

列席常委會的姚偉,發言向來不大積極,他認為,自己作為老資格的公安局局長,早就應該升任市政法委書記,應該是常委的當然人選,可一次次的不能如願,心裡一直帶有情緒。所以,列席常委會的時候,不是被點了名,幾乎就不開口。

一反常態總是有原因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