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零 心腹大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波炮擊持續了十分鐘才停。

王亞橋他們都被厚厚的灰燼埋起來了。

炮聲一停,二十多個人才緩緩的從灰燼中站了起來。

天空中仍漂浮著大量的灰塵,霧濛濛的,視線都不清。

耳朵裡還是嗡嗡的,頭也嗡嗡的,啥也聽不見了。

王亞橋反應過來了,一擺手,又帶頭向海邊跑去。

大夥這才反應過來了,也拔腿狂奔。

說實話,剛剛的炮擊,連他們這幫經受過嚴格訓練的特戰隊員都有點後怕,這陣勢,可不是鬧著玩的,真要命啊!

現在,他們都有了死裡逃生,重新活了一回的感覺。

王亞橋畢竟年紀大了,沒跑幾步,便被甩在了後面。

“這幫兔崽子,跑的可真快!”王亞橋邊罵邊加快步伐。

第二波登陸的保安軍士兵也乘著衝鋒舟登上了灘頭。

最後五十米,衝鋒舟也過不來,保安軍士兵根本不顧海水的冰涼,撲通撲通跳入水中,迅速衝向岸邊。

第一波登陸的士兵已經搶佔了岸邊的幾個小高地,正在緊張地修工事。

旅順港那裡,也是一波又一波傘兵降落下來,不斷地擴大著陣地。

……

這一套海陸空組合拳打下來,徹底的把關東軍打懵了,打傻了。

一切的狂妄一下子消失的乾乾淨淨。

這麼個地方武裝,他們眼中的土匪,突然間教會他們如何打仗,如何打現代化戰爭。

尾野實信再也不裝了,開始向武藤信義“請求指導”。

不過,南滿鐵路已經讓保安軍空軍炸得癱瘓了,武藤信義緊急派出的兩個師團根本沒有辦法及時趕到。

一天一夜的激戰後,旅順光復,大連光復,尾野實信率領殘部逃到了瓦房店附近死守。

四萬守軍,被殲滅三萬多,而保安軍傷亡不到五千人。

“旅大光復!”幾乎所有媒體都第一時間播發了這一新聞。

華夏老百姓差不多又沸騰了,快二十年了,被外國人強行佔去的旅大,終於回到了華夏人手裡。

“收復失地,關門打狗!”萬通社發表了一篇社論,邊區各大媒體全部轉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隨著旅大地區的光復,我們已經截斷了東瀛侵略者海上東逃之路,將敵人困死在東北腹地。英勇的保安軍戰士們,將會在劉大雙總司令的率領下,繼續向侵略者發起進攻,不給侵略者一絲一毫的喘息機會,直至全部殲滅為止。

地域無分遠近,愛國不分先後,我們強烈呼籲,全國人民和我們一起戰鬥,誓將侵略者趕出華夏大地。”

江蘇都智程德全第一時間發出通電,江蘇軍響應劉總司令號召,即日開拔,北上抗戰。

與此同時,京城、上海、武漢、南京等地,卻幾乎同時,也發了一篇述評,題目是“居功至偉,袁公乃幹古第一人!”

“值華夏危難之機,袁公挺身而出,勸退清室,撫平內亂,建立統一之民國。

時東瀛小國,犯我華夏,袁公不懼強敵,泰然自若,指揮若定。前有光復上海之戰,今又有收復旅大之舉。若論功績,唐宗宋祖莫過如此。……”

文中對老袁極盡讚美之詞,就差說千古一帝四個字了。

盤踞在山東曲阜的衍聖公孔令貽日子過得不錯。二千多年,孔家屹立不倒,各朝各代均對其推崇備至,香火不絕。

老袁上任之初,孔令貽就馬上上書致賀。老袁也不吝嗇,准予孔府仍舊膺應前代榮典、祀典,並頒給“一等嘉禾章,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

楊度等人組織的勸老袁復碎稱帝的“籌安會”,孔令貽任名譽理事,並自任教育屆理事長。

孔令貽也算是賣力了,奔走呼號,極力勸說教育界各位名人,袁公大才,千古奇人,唯有稱帝,方能延續華夏萬年國運,長盛不衰。

楊度得了老袁授意,私下裡知會孔令貽,袁公稱帝之後,將封你為“郡王”,屬異姓王之一,恩寵無比。

孔令貽這一下子可激動壞了,更加賣力。

京城,楊度又急急忙忙來求見老袁。

不過,進到老袁辦公室一看,楊士琦已經先到了,楊度心裡一沉,老家夥!腿兒倒是快。

老袁滿臉笑容,樂呵呵地說:“晢子,何事如此之急?”

楊度看看楊士琦,猶豫了一下。

楊士琦臉上帶著笑,一言不發。

“但說無妨,杏城也是自家人。”老袁看出了楊度的顧忌,打個圓場。

“主公,旅大收復,普天同慶,主公立不世之功,可喜可賀!”楊度做了個揖,笑著說。

“此乃軍民用力,萬眾一心,袁某何功之有?”老袁謙虛了。

“主公不必自謙,想我華夏,自前朝後期開始,屢受外侮,割地賠款。幸天降主公,佑我華夏,國祚方興。”

楊度馬屁還是拍的啪啪的。

老袁臉色微紅,連忙說道:“晢子有話直說,袁某愧不敢當。”

“主公,事不宜遲,值此良機,擇一良辰,早登大統。”楊度臉色一變,鄭重地說。

老袁臉色也是一變,轉眼看看楊士琦,楊士琦也是微不可察地點點頭。

“晢子,何出此言?”老袁心裡一喜,嘴上仍舊謙虛。

“主公,方今四海靖平,百姓安樂,雖有個別宵小之徒,乃疥癬之疾,不足為慮。各省都督、各界民眾均表忠心,願意匡扶我主,創萬世之基業。”

楊度馬上加了一把火。

“只是,只是,東瀛入侵,擾我東北,這個時候,……”老袁話沒說完,有點遲疑。

“非也!非也!國家危難之際,更需要主公承繼大統,令出如山,集全國之力,驅逐外敵。否則,政出多門,號令不明,必延誤戰機,反而不好。”楊度急急說道。

老袁沉吟不語,這個時候,他絕對不能表現得大喜過望,一定要抻著。

“主公,晢子所言極是,北面劉小子方獲大捷,軍威日盛。如待他日,此子羽翼豐滿,必成藩據,到時,說是心腹大患也不為過也!”

楊士琦也開口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